「很多相信是沒有理由的,但當你要把所相信的傳遞出去時,則必須找到理由去佐證。而那些說服他人的理由,其實往往與你的相信,無關」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這句話是康輝的搭檔,同為央視主持人的柴璐發布的一句話,這句話雖然沒有道明說的是誰,但是因為發布的時間巧合,哪容又頗有深意,被不少網友認為是在暗指元元。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這一舉動似乎開創了央視主持人間撕逼的先河?而背後的原因似乎遠不止元元「炮轟」塗磊那樣簡單。
生活就該是像一杯剛剛煮沸的濃豆漿
說起元元,北京的觀眾應該最熟悉不過了。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元元原名劉元元,是個地道的北京人,1992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本科,同年進入中影公司任德文翻譯。
大概是經常和電視臺的人打交道產生了興趣吧,1994年元元被調入北京電視臺,成了《北京您早》欄目的記者。
從記者、主持人、製片人到在北京電視臺創建第一檔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接地氣節目《元元說話》,後來改名為《第7日》。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元元用其獨樹一幟的「京味兒」語言風格,對社會百態獨特的觀察視角和準確犀利的點評,獲得了一大批粉絲的支持。
有很多觀眾至今還清晰地記得「一個七日接著又一個七日」朗朗上口的《第 7 日》定位語。
她開創的節目樣式和節目風格推動大批的民生新聞節目在全國遍地開花,在業內有著極高的聲譽。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元元說:《第7日》,它是溫暖的,也是犀利的。它在時刻提醒我,我是一個曝光起家的人,經常三天兩頭會有很多人給我們送錦旗,因為我們幫助了很多人。但也經常有人拿著菜刀跟我們拼命,因為我們給一些人找了麻煩。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小英雄,覺得自己幹了大事。
而她能這樣的成功都源於她的「敢」,她敢在默默無聞的時候挑戰權威曝光黑幕,也敢在高光時刻瀟灑轉身。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在事業的高峰期,元元脫產攻讀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研究生,並於2008年6月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之後元元加入了中央電視臺,主持了《今日說法》、《熱線12》、《夕陽紅》欄目成了知名的央視名嘴。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2017年,她再次挑大梁,創辦新聞述評節目《熱話》,「劍指」社會民生熱點。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元元說:「生活就該是像一杯剛剛煮沸的濃豆漿,充滿熱氣騰騰的感覺,我們就是想把這杯濃豆漿原汁原味地端到觀眾面前,讓您品出不一樣的原有香味兒。《熱話》中的『熱』字,要讓觀眾們感覺到它的溫度,其中包含對社會熱點的熱辣評說:好聽的話、好玩的話、好多的話、好熱的話,都在這檔節目裡。」
本以為這次一定又是一呼百應,卻不料被她自己「搞砸」了。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相煎何太急?
2019年8月初,知名主持人塗磊在飛機上穿鞋腳踩飛機前艙的畫面曝光,譴責之聲隨之而來,輿論在網上發酵。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幾天後,塗磊發文道歉,解釋說自己是因為靜脈曲張想抬高腿休息一下,對於自己的不雅行為道歉,稱: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是錯就認,對不起!我接受大家的監督,也歡迎大家的監督,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做更真實、更好的自己。對不起,謝謝大家。」
如果是往常,當事人道歉後,事件也該慢慢平息了,讓誰都想不到的是,這時央視主持人元元站了出來,髮長文回敬塗磊,直言: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你這哪裡是道歉,分明就是找個理由為自己開脫......生活太寵你,把你寵著不順眼了,這道歉我們不接受,拿回去重寫!」
元元幾十年電視工作生涯積攢的人氣,可謂是一朝敗盡。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很多網友自發在元元微博下面評論,質問她為何要蹭熱度,為何要對同樣是主持人的塗磊惡語相向,同是央視主持人柴璐的「相煎何太急」式的神評出世,讓輿論的發酵到達頂端。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最終元元被塗磊的粉絲罵到了刪除博文,關閉了微博評論。元元應該沒有想到,本來自己是想要做一個正義之士,沒想到卻搞壞了自己的名聲。
隨後她10年前的「醜聞」 也被網友曝光,原來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好心辦壞事」了。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2009年,她因為一篇名為《元元,作為北京的名主持人,請善待老人!》的文章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有人說:「為了流浪狗而砸了老頭的飯碗,雖然沒有那樣嚴重,還是讓我想到『廄有肥馬而野有餓殍』的古話。」
隨著輿論的發酵,對元元的質疑聲越來越大,抵制她的人也越來越多。
其實對於轟走「打狗老人」的質疑,元元當年就有回應,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元元說:「他其實不怎麼老,50多歲,而且沒有任何殘疾。生命都是平等的,這個小狗是弱者。我在它和殺狗人之間保護了弱者,有什麼不對?」
而當初那條狗和那個「老人」都另有隱情,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元元說:「我不怕爭議,只是想發出一種聲音」,被大眾聽到。
結語:
嫉惡如仇的元元從來不怕得罪人,只要事關民生都勇於發聲。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炮轟」塗磊看似是「相煎何太急」,但從另一方面看,塗磊的道歉態度的確有待商榷,在圈內人都不敢發聲,網友不滿又無處發洩的時候,元元的發聲無疑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
從央視名嘴到被網暴關評,嫉惡如仇的元元,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誤會
不管是轟走「打狗老人」還是質疑塗磊,力挺朱之文關門訓妻,元元從不怕得罪任何人,她最心痛的是不能得到民眾的理解。
已經是央視名嘴的她需要蹭別人的熱度?在電視行業工作20多年,粉絲無數,她需要一呼百應的人氣嗎?
為大眾發聲的人總是容易被質疑,比如白巖松,比如董倩,比如元元。
誠然,元元的措辭有些過激,但這不應該成為大眾攻擊她的理由,畢竟以暴制暴是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