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掩映下花海起伏,遊人宛如在畫中遊,這是湖北黃梅縣給人們的第一印象。黃梅縣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建起了50個休閒農業園(莊),柳林鄉玫瑰谷、苦竹鄉桂花園、杉木鄉櫻花園……這些各具特色的休閒農業園(莊)集種植、觀光、休閒、餐飲為一體,年接待人數27萬人次,帶動2000多人就業,人均年增收6000元,一二三產業在這裡逐漸融合。
生態果園富農家
鄂東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很適宜水果生長。為了發展休閒農業,黃梅縣近年來大力扶持藍莓、葡萄等高效水果的發展。
走進湖北休閒農業示範點——富源葡萄生態莊園,只見排列有序的葡萄架上,爬滿了青翠的葡萄藤蔓,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葡萄豐收年。
「我這裡種植了十幾種國內優質葡萄品種,還採用了物理殺蟲、微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種出的葡萄味道好,價格也高。」莊園負責人詹國平說,2011年第一批富源葡萄上市後就賣到了每斤10元的價格,比普通葡萄高一倍,不少村民都要跟著種葡萄。詹國平在帶動農戶增收的同時,還投資建設了紅酒生產線、地下酒窖。如今,「富源」生態葡萄果酒、幹紅、幹白等飲品已小有名氣,還獲得了第十一屆武漢農博會「金獎」。
農戶把土地流轉給「富源」,除了得到土地流轉費用外,平常還可以來葡萄園從事種植、收穫和加工工作,一天工資收入有100元。每年的葡萄採摘季,都是他們最忙的時候。「收入比以前高多了!」在葡萄園打工的老農笑呵呵地說。
古驛停前鎮,是一個集山區、庫區、老區為一體的鄉鎮,近年在丘陵和荒山地栽種藍莓6000畝。「這裡的原生態土壤好,適合藍莓生長,品質也特別好。」停前鎮鎮委書記黃治冶說。
據介紹,停前鎮的藍莓產業園集藍莓種植、深加工、銷售、科研於一體,2015年被農業部批准為小漿果示範基地,未來將成為全國重要的藍莓產區、精加工區。這裡也成為人們休閒的好去處。每當藍莓開花季,遊人登山賞花;藍莓結果時,遊人前來採摘,初步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稻蝦共田促增收
特色水果要發展,糧食安全也要保障。如何讓種糧農民增收?黃梅縣想了不少辦法。為提高種田人效益,他們聯手湖北紅馬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稻蝦共作基地,在秧田裡放養蝦苗,與稻秧同享一方水土。第一年下來,就見效增收。
黃梅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主任黎清介紹,因為水源就來自附近的湖水,稻田裡長出的小龍蝦晶瑩透亮。每到周末,都有遊人在農民的指導下到田間撈蝦,然後再請農家烹製。吃這裡產的「紅馬」大米,品優質龍蝦,成為遊人們的樂事。
蔡山鎮土地肥沃,水面豐富。這個鎮科學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餌料資源,發揮能人效應,走「一鎮一品、一村一特」的發展道路,通過技能培訓、大戶帶動、典型示範等形式,激發農民利用湖田及水面發展水產特色養殖。2015年,全鎮養蝦、養鱔面積過160畝的大戶達到318戶,共產出龍蝦80萬公斤、蝦苗30萬公斤。同時,在原有養鱔養蝦品種上又發展了蓮桑魚、毛蟹養殖面積1596畝,預計2016年全鎮特色水產收入有望突破1000萬元。
為了更好地挖掘特色產業與休閒農業相結合的潛力,黃梅縣發揮資源優勢,又在茶葉上做文章。
鄂東一帶種茶歷史悠久,黃梅縣北部紫雲山上的挪步園,是湖北省保護最完整的自然森林公園之一。挪步園裡有一片梯田式生態茶園,茶的種植和採摘、製作,全都是手工方式。到這裡的人們,可品味到此地有限的有機茶珍品——「紫雲青峰茶」,這種茶葉尖細長,清香悠悠,是有代表性的綠茶之一。黃梅縣近年來還引入了黃茶和白茶,目前,停前鎮的黃茶、白茶種植基地已達5000畝。
(來源:人民日報)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