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已經有一個月沒更新推文了,實在抱歉!
這月開始我們爭取回到之前每周出一篇的狀態,保持穩定的持續更新。
這期我們還是延續前段時間的琉璃鍬內容,前2期曾介紹了國內最大的琉璃鍬物種-洪氏琉璃鍬,及以國內山川神獸命名的琉璃鍬,今天我們再給介紹一些有明顯個性特徵的國產琉璃鍬。
黑腹琉璃鍬(Platycerus hiurai)
產地:四川中~南部區域,包括峨眉山、喇叭河自然保護區、西嶺雪山、汶川臥龍等地區,棲息地為1800~3000m海拔的針葉林及混雜部分落葉闊葉林;總計有兩個亞種:原名亞種和西嶺雪山亞種。
習性:喜好呆於溼度較高的枯樹枯枝白色腐朽部分。
體長:屬於中小型琉璃鍬,雄蟲體長約9.3~11.4mm,雌蟲為10.9~11.7mm。
體色:成蟲腹面和四肢均為黑色,中文名「黑腹琉璃鍬」因此而來。雄蟲體色為深藍色,也有夾雜綠色或紫藍色的個體出現,光澤度不是很強;雌蟲體色為深銅色,頭部和前胸背板有微弱的綠色光澤,整體比雄蟲更具光澤,部分個體全身深綠色,也有部分鞘翅帶紫褐色。
特徵:雄蟲大顎非常小,外側緣前方1/2呈直線狀,內側在中央處內彎,頭部也較小,頭頂有大而稀疏的刻點;前胸背板上的刻點小而稀疏,鞘翅較為細長,有顯著的褶皺且範圍較廣。雌蟲頭部較小,前胸背板後方約1/3處最寬,鞘翅中央有輕微的褶皺。
紅腳琉璃鍬 (Platycerus feminatus)
產地:分布於四川南部地區(樂山、涼山),棲息地約為2500m海拔的高原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混合區域。
習性:幼蟲喜好較偏溼潤的腐朽材質,通常直徑在10cm左右,但更細的材質也會有。
體長:大型琉璃鍬,雄蟲體長為10.4~13.2mm,雌蟲為12.1~13.6mm。
體色:成蟲光澤度非常強,腿節、脛節都為紅褐色,這也是中文俗稱「紅腿」的由來。雄蟲體色為綠銅色~綠色中帶有黃銅色;雌蟲體色幾乎和雄蟲一樣,多數個體鞘翅有較強的銅色光澤。
特徵:雄蟲大顎非常小,內緣有3~5個小內齒,頭部同樣較小表面有稀疏的小刻點;前胸背板整體看似六角形,中部略靠後處為最寬,前角呈三角形向前突出;鞘翅中央褶皺較弱,範圍也較為狹窄;雌蟲前胸背板前角突出比雄蟲弱。
細紋琉璃鍬(Platycerus rugosus)
產地:分布於四川、重慶北部~陝西南部,以及湖南西部,有兩個亞種:原名亞種基準產地為大巴山,棲息地主要位於1500~2000m落葉闊葉林;神農架亞種基準產地為大神農架山區(東北麓金猴嶺),棲息地海拔標高為2800~2900m。
習性:冬季後成蟲會在闊葉林嫩芽上飛來飛去,幼蟲食材以倒地軟腐木材為主。
體長:屬於中小型琉璃鍬,原名亞種雄蟲體長為10.2~11.8mm,雌蟲為9.2~10.6mm;神農架亞種雄蟲體長為11.2mm(雌蟲數據未知)。
體色:雄蟲體色銅色中深綠色,光澤度較淡,頭部~後胸有顯著的青綠色光澤;雌蟲體色為深紅銅色,有微弱的深綠色光澤,光澤度較暗淡,四肢均為紅褐色。
特徵:大顎很小,頭部很大且有較大的刻點,前胸背板橫向較長,中部至略靠後方較寬,側邊緣有較鈍的小鋸齒,后角突出且尖銳;鞘翅表面褶皺密而深。雌蟲前胸背板近似梯形,側緣呈較鈍的鋸齒狀,鞘翅中央褶皺比雄蟲弱一些。
神農架亞種(P.rugosus jaroslavi):體色基本和原名亞種類似,鞘翅有較強的銅色光澤;雄蟲大顎近端部向內側強烈彎曲,頭部更大,頭部至前胸背板有明顯的大刻點,部分有融合的傾向;鞘翅褶皺較寬。
突顎琉璃鍬(Platycerus mandibularis)
產地:分布於貴州東部地區(梵淨山、雷公山),棲息地海拔約1900~2300m常綠林和落葉闊葉林混雜森林。
習性:主要生活於白色腐朽枯樹倒木、落枝中。
體長:成蟲體型較大,雄蟲體長為11.5~13.3mm,雌蟲為10.5~12.6mm。
體色:雄蟲大型個體體色變化豐富,存在黃色~紅銅色帶有橙色和紫色的個體,或者黃銅色帶有黃綠色個體,具有很強的光澤。雌蟲體色為金銅色~黃銅色中帶有綠色,光澤同樣很強。
特徵:雄蟲大顎長而發達,端部1/4處強烈內彎,內緣有4~8枚小內齒;頭部較大,表面刻點大小不一,部分區塊較為密集;前胸背板較顯著隆起,刻點相對頭部較小,前角呈三角形強烈向前方突出;鞘翅中央褶皺較狹窄;雌蟲前胸背板和雄蟲一樣強烈隆起,兩側邊緣則圓潤。
鐵鏽琉璃鍬(Platycerus tabanai)
產地:分布於陝西秦嶺山脈至河南西部(伏牛山地區),棲息地通常位於1500~2200m海拔落葉闊葉林,;總計有3個亞種:指明亞種、太白山亞種以及寶天曼亞種。
習性:喜好較細的倒地腐朽木材,5~6月上旬可在野外觀測到。
體長:屬於中型琉璃鍬,雄蟲體長為8.4~11.9mm,雌蟲為9.8~12.3mm。
體色:具有獨特的色彩,雄蟲體色為深銅色~深紫褐色,側邊緣中心為帶有藍綠色,體背光澤較暗淡,頭部和後胸腹板帶顯著的綠色光澤;雌蟲體色為深銅色,前胸背板和鞘翅側緣有較好的光澤,腹面~腿節、脛節為黃~紅褐色。
特徵:雄蟲大顎較小,但頭部較大,頂部刻點粗糙且密集;前胸背板前角呈三角形狀,后角尖銳,側邊緣呈小鋸齒狀;雌蟲頭部較大,前胸背板中央略靠前處最寬,鞘翅褶皺比雄蟲相對狹窄。
鐵鏽琉璃鍬太白山亞種:分布於陝西太白山,棲息地標高約1500~2000m海拔,雄蟲體長約8.8~11.1mm,雌蟲為11.0mm。
鐵鏽琉璃鍬寶天曼亞種:分布於河南伏牛山寶天曼自然保護區,雄蟲體長約11.1~11.7mm,雌蟲為10.2~10.7mm。
後記:好了,這次琉璃鍬的介紹就先到這裡!上述內容主要翻譯於《東亞地區琉璃鍬屬》,由於英語、日語水平有限,如有誤還望諒解和指正。
參考文獻:《東亞地區琉璃鍬屬》
以上如有錯誤還望各位蟲友指正,感謝閱讀!
註:原創文章歡迎轉載,標明出處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