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ARM和乙太網的遠程電參數測量技術研究

2020-11-30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 針對目前各地用電及收費管理不便的問題,文中研究了基於ARM乙太網的遠程電參數測量技術。該技術主要用於對電參數的採集和存貯。主控制器採用32位的ARM微處理器STM32F103V,接口硬體設計配合上位機顯示電參數。上位機採用LabVIEWDataSocket枝術編寫實現顯示功能。通過上下位機的結合,完成電能的計量,進而方便收費管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9040.htm

關鍵詞 ARM;乙太網;電參數;SPI;LabVIEW;DataSocket

隨著人們用電管理方式逐步、向著更加智能、高效和網絡化的改善。文中結合網絡技術,採用高性能的乙太網控制晶片W5100,利用專用的電能計量晶片CS5460A研究了電參數的遠程傳輸。通過W5100嵌入乙太網,可以實現數據的遠程傳輸,有效地將經CS5460A採集的電流值、電壓值及功率值傳送至PC,較好地完成了電能計量和收費管理。

1 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設計採用Cirrus Logic公司專用的電能計量晶片CS5460A、WIZnet公司生產的乙太網控制器W5100、ST公司推出的STM32F103V作為CPU,以及LCD顯示、網絡變壓器911105A、RJ45接口等。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2 系統硬體設計

2.1 W5100及CS5460A

W5100是一款多功能的單片網絡接口晶片,內部集成10/100乙太網控制器,主要應用於高集成、高穩定、低成本的嵌入式系統中,可以實現沒有作業系統的Internet連接。W5100內部集成了全硬體的且經過多年實踐驗證的TCP/IP協議棧,同時內部還集成有16 kB存儲器用於數據傳輸。

CS5460A是一個包含兩個△∑模數轉換器(ADC)、功率計算功能、電能到頻率轉換器、高速電能計算功能和一個串行接口的高度集成的△∑模數轉換器。它可以精確測量瞬時電壓,電流和計算有功電能、無功功率、瞬時功率、IRMS、VRMS,用於研製開發單相、2線和3線電錶。為便於與外部控制器間的信號傳輸,CS5460A集成有一個簡單的三線穿行接口,該串口與SPITM兼容。

2.2 前端調理電路設計

利用互感器與精密電阻網絡組成的調理電路,將電壓和電流轉換成為晶片可以接受的小電壓、電流信號,該方案設計簡單、精度高,且實現了晶片與電網隔離,保證了晶片的安全,硬體電路如圖2所示。

2.3 數據測量及採集

2.3.1 電流和電壓測量

CS5460A可以利用電壓互感器或組織比較大的分壓電阻測量電壓,使用價格比較低的電流互感器或分流器測量電流。

CS5460A具有功率計算引擎和電能-脈衝轉換雙通道ADC。電壓通道輸入引腳VIN±,兩端輸入一電壓信號波,經10倍增益放大器放大,再通過2 nd△∑調製數位化。同時,電流通道輸入引腳IIN±兩端輸入一電壓信號波,為適應不同電平的輸入電壓,電流通道集成有一個增益可編程放大器(PGA),使輸入電平量程可選為±250 m VRMS或±50 m VRMS。通過4th△∑調製器來數位化。兩個調製器的採樣速率為MCLK/8。

兩個通道都提供了一個可選的高通濾波器,加入信號通路,以在VRMS/IRMS有功功率之前除去電流電壓信號中的直流成分。

數字濾波器輸入字是基於DC偏移量調整和增益校準。校準後測量的瞬時電壓,電流是有效的。RMS值是利用最近的N格瞬態電壓/電流採樣值計算,這些值可以從IRMS和VRMS寄存器中讀出

2.3.2 功率測量

由電功率的基本定義可知:電功率等於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P=I×U (2)

式中,P為電功率;I為電流;U為電壓。

目前對電功率測量的方法有指針式功率表測量法和模擬乘法器測量法兩種。

指針式測量法測量簡單、頻率響應低、精度低,且低功率因數的功率測量表價格較高。模擬乘法器測量法:採用專用的集成晶片進行測量,精度高但整個儀表價格較高。由電功率的定義可知,以模擬量表示的電路消耗的功率為

式中,u,i分別為瞬時值;T為累積時間。為使電壓、電流信號能被STM32系統接收,必須對其進行採樣,以離散量表示的電功率的表達式為

其中,△t為採樣間隔時間;N為採樣總次數;uk、ik為某一瞬時電壓和電流的採樣值。採樣的值必須經過量化,即轉化為數位訊號才能被計算機接收,採樣和量化的過程即為A/D轉換的過程。

另外,瞬時電壓/電流的採樣數據相乘,得到瞬時功率。N個瞬時功率平均計算出有功功率的值來驅動電能脈衝輸出。

視在功率

S=VRMS×IRMS (5)

經過對數據的測量和計算,把所得到的IRMS、VRMS,電流、電壓或電能的瞬時值分別寫入不同的數據寄存器,等待主控制器STM32的讀取。

3 通信接口的軟體設計

上位機的軟體設計部分,採用LabVIEWDataSocket技術編寫,DataSocket能方便地實現測試中斷和現場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同時滿足時實行、安全性的指標要求。系統軟體流程圖如圖3所示。

3.1 客戶端接收伺服器發出的數據

客戶端接收伺服器發出的數據即DataSocket,讀取W5100內部寄存器所存儲數據的應用程式框圖如圖4所示。

數據經伺服器W5100上傳,經DataSocket Read控制項讀取再發送給遠程控制面板,先在DataSocket Read側說明數據類型,或由變體值數據轉換節點Variant ToData轉換數據類型,並在PC顯示,所顯示數值與伺服器端發送的所採集的數據一致,達到了遠程監控測試系統給的目的,同時用一個寫測量文件(Write LabVIEWMeasurement File Express VI)來保存數據以方便存取和查看。在框圖裡,「connection in」輸入的是W5100所保存的URL,而數值顯示控制項顯示所測得的電參數。顯示和保存歷史數據程序框圖如圖5所示。

3.2 客戶端給伺服器傳輸數據

寫模塊的核心是DataSocket Write.vi,它在工作前需要指定URL地址,VI每次從上一步接收數據後形成數據包並發送到目的地址。可以把通過DataSocket Read讀取到的並已經保存的歷史數據經DataSocket Write將數據寫入到伺服器,而伺服器端則通過DataSocket Read從伺服器上讀取遠程控制信號,然後根據控制信號功能實現不同的控制功能,進行顯示並保存。程序框圖如圖6所示。

4 實現過程及設計結果

具體實現過程為:前端電路調理模塊把所輸入的大電壓信號轉變為CS5460A可以接受的小電壓信號,以差模電壓或電流的形式輸入進去,CS5460A根據採樣電路輸入的瞬時電壓、瞬時電流及瞬時功率由SPI串口傳送至主控制器STM32F103,電壓或電流信號通過STM32F103豐富的外圍接口進行輸入或通過外部DataBus輸入,然後再用STM32處理器對傳輸的電流或電壓數據進行預處理,再通過SPI接口把數據傳遞給W51 00晶片以完成網絡協議的處理,最後通過網絡連接埠把信號傳輸到PC機,從而實現遠程人機互動。

5 結束語

以基於ARM Cortex—M3的微處理器STM32F103VET6為主控制器,通過電量測量專用晶片CS5460A實現電量的精確測量,再利用乙太網技術實現電量的監控,從而實現電參數的遠程傳輸。遠程電參數測量技術是測控領域發展的方向之一,各種新技術、新器件、新理論的出現和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將促進遠程電參數測量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相關焦點

  • 基於傳感器SHT75和乙太網實現現場環境溫溼度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
    基於傳感器SHT75和乙太網實現現場環境溫溼度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 劉鋒,王平,付蔚 發表於 2020-04-28 10:14:22 引言 在工業現場,特別是那些環境因素對生產過程影響比較大的車間
  • 工業乙太網與現場總線技術各自優缺點和應用
    隨著「工業4.0」戰略的展開,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IT技術的發展已經滲入到工控領域,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工業現場總線技術和工業乙太網技術。其中工業現場總線技術,特別是乙太網技術的廣泛使用,為自動化技術帶來了深刻變革。
  • 基於FINS協議的OMRON PLC與上位機乙太網通信的實現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普及與推廣,乙太網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傳輸速率的提高和交換技術的應用,解決了乙太網通信的非確定性問題,使得工業乙太網能夠廣泛應用於工業信息控制領域,也是工業信息控制未來的發展趨勢。
  • PoE乙太網供電技術詳解
    ,乙太網供電(PoweroverEthernet,簡稱PoE)技術的普及,正逐一解決各類智能終端的供電問題。  PoE技術在現有的乙太網布線結構不做任何改動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為基於IP的終端(如IP電話、無線AP、網絡監控等)傳輸數據信號和提供直流供電,並保持了與現存乙太網和用戶的兼容性。這樣不必在施工環境增加開槽、鋪管、穿線、調試、牆體和地面美化等工序,大幅縮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
  • 現場總線Profibus和乙太網技術在菸草制絲線控制系統的應用
    在控制系統改造中,以菸草行業要求的準確配方、均勻摻兌、精確配料和質量穩定,提高信息化水平為目的,從設計的可靠性、先進性、開放性、可擴展性、網絡化出發,採用現場總線技術分布式控制和乙太網相結合,完成制絲線控制系統改造的設計、實施。
  • 10GBASE-T乙太網信號完整性測量方案
    乙太網是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非常重要的外圍通訊接口。隨著新一代乙太網協議10GBASE-T的登場,在傳輸速度大幅提升的同時,對測試測量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將重點介紹10GBASE-T乙太網一致性測試面臨的新的挑戰以及相應的測量方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4092.htmIEEE組織於2006年推出802.3an協議,即10GBASE-T乙太網協議。
  • 雙絞線布線環境10GB/S乙太網測試挑戰
    新的安裝及測試指導準則有助於降低外部串擾(AXTalk)   基於銅纜雙絞線的10千兆/秒乙太網標準(10GBASE-T) 目前仍處於制定階段。  標準中的許多問題和要求均已在最近幾個月得到了明確,預計10GB/S乙太網標準有望在 2006 年年中確定和發布。本白皮書簡要介紹了雙絞線的布線要求以及布線系統安裝完成後的測量和驗證方法。
  • Mellanox 推出基於全球領先開放乙太網交換機的雲網絡技術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LNX)是面向數據中心伺服器和存儲系統的高性能、端到端智能互連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該公司今天宣布,推出基於業界領先的 100/200/400 Gb/s 乙太網交換機 — Spectrum-2 的創新雲網絡 (ECF) 技術。ECF 技術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可以快速構建並方便部署先進的公共和私有雲數據中心,從而提高效率和可管理性。
  • 我國實現壓電功能材料參數精準測量—新聞—科學網
    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壓電材料關鍵參數的測量技術研究及其溯源體系的建立」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 聯網企業所需的過渡,特別是乙太網和安全性
    新的IEEE 802.1 TSN標準旨在解決工業控制中遇到的同類問題,並承諾支持從專有解決方案向基於標準的方式過渡。 乙太網傳統上是一個「盡力而為」的網絡。為了能將乙太網部署到關鍵任務應用中,需要增加一些特殊功能,包括時間同步、流量調度、流量控制、無縫冗餘等其它功能。這些新興的IEEE TSN標準背後的目的是實現真正的融合網絡,使網絡中各種類別的流量都能無縫共存。
  • 一種基於手機APP的PLC遠程控制系統實現
    基於手機APP的PLC遠程監控控制系統能給設備的製造方和使用方都帶來極高的經濟利益。設備使用方能隨時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進行預警,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避免設備故障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生產方能也能通過遠程實時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來及時排除故障,提高售後維修的時效性 ,提高客戶對產品的滿意程度,提升產品的品牌。
  • profinet和工業乙太網區別
    PROFINET由PROFIBUS國際組織(PROFIBUS International,PI)推出,是新一代基於工業乙太網技術的自動化總線標準。   是新一代基於工業乙太網技術的自動化總線標準。
  • RS485轉乙太網的應用、解決方案和關鍵技術
    RS485轉乙太網的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6249.htm  RS485通信技術在工程上用得很多,其主要優點如下:  布線簡單:只需要2根線,現在一般採用網線的屏蔽線接口。
  • 基於時域反射和傳輸的S參數測量方法
    將基於TDR/TDT的S參數測量結果與安捷倫的PNA系列四埠20GHz精確矢量網絡分析儀的測量數據相比較,在10GHz的頻率範圍內兩種結果高度匹配。圖6是輸入埠差分損耗SDD11的對比曲線,紅色曲線由VNA方法測得,藍色曲線由TDR/TDT方法測量,證實基於TDR/TDT的S參數測量技術具有很高可信度。
  • 基於ARM與MEMS器件的微慣性測量裝置設計
    在仿生推進機理的研究中,精確測量魚類尾鰭拍動參數對於魚類仿生推進機理研究及工程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研究者大多採用分析高速攝像機拍攝的圖像獲得參數的觀測方法。這種方法受到環境與設備的限制,結果精確度較差。本設計是一種基於MEMS器件的生物運動微慣性測量裝置。
  • 工業乙太網數據採集模塊:快速選型指南
    M200乙太網AO模擬量輸出控制模塊M200數字量輸入DIN採集模塊工業遠程乙太網數字量DI輸入採集模塊支持乾濕節點輸入,以及低速、高速脈衝計數採集,可以連接編碼器以測量位置, 或積算儀表以計算累積數量值。
  • 嘉興海棠電子淺析POE乙太網供電的網線要求與選擇
    隨著近幾年網絡監控的飛速發展,技術門檻也是越來越高,提供的技術支持也越來越趨向於全面化、系統化。在技術交流中,不少人困惑較多的其中就有POE乙太網供電時應該選擇何種網線,對POE供電網線需要的要求也不是特別了解,今天就給大家來淺談下關於POE乙太網供電的網線要求與選擇。
  • 9種乙太網接口的設計與實現,涵蓋原理分析及電路圖
    該設計能夠進行信息的高速、遠程傳輸,實現乙太網接口功能。基於MPSoC的乙太網接口設計與實現本文研究了乙太網在多核系統中的數據通訊,設計了乙太網IP核到MPSoC網絡資源的硬體接口。闡述了設計中各模塊的實現功能和設計方法,通過仿真和FPGA驗證結果表明,乙太網接口數據通訊具有實時和高吞吐率。實現了多核系統與網絡數據的信息傳遞,硬體設計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可靠。
  • 半導體二極體在乙太網埠的應用研究
    編者按:利用半導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原理和嵌位電壓特性作為保護電路,該電路具有結構簡單,實用性強、電壓低、容性小、時間短等特點。用它來保護高速發展的乙太網埠,特別是千兆的乙太網埠,高性能的集成塊具有很強大的保護作用,能夠使精密的儀器免受瞬態電壓的破壞。
  • 如何使用STM32設計嵌入式乙太網控制門禁系統
    隨著嵌入式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乙太網技術的普及,使得基於乙太網的嵌入式產品越來越多,發展也越來越快。本文研究的就是採用乙太網傳輸數據和射頻晶片識別智慧卡相結合的門禁系統,相對於傳統的門禁系統,乙太網解決了傳輸距離上的問題。其次,採用了基於80C51內核的射頻晶片PN532,使得性能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