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傳感器SHT75和乙太網實現現場環境溫溼度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基於傳感器SHT75和乙太網實現現場環境溫溼度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

劉鋒,王平,付蔚 發表於 2020-04-28 10:14:22

引言

在工業現場,特別是那些環境因素對生產過程影響比較大的車間,對現場環境因素的監測很重要,而隨著工業自動化的迅速發展,工業乙太網在工業中應用的普及,它能使用戶對現場的一些環境因素實現一個遠程的監測,突顯其便利性和適時性。本系統就是基於SHT75溫溼度傳感器,利用工業乙太網技術,實現對工業現場的溫溼度的遠程監測。

溫溼度測量的系統設計

在工業現場中使用溫溼度傳感器,為了達到遠程監測的目的,就少不了與工業乙太網或其它工業現場總線網絡相連,本系統就利用工業乙太網技術,由傳感器SHT75採集工業現場的溫溼度,經過CPU處理,通過工業乙太網進行通信,實現上位機對現場環境溫溼度的數據採集、監測。

本溫溼度測量系統包含了微處理器(C8051F120)、存儲器、傳感器模塊、網絡通信接口、串口通信等重要組成部分。在該設計中,電源使用了乙太網供電設備,該設備除了用於網口通信,還提供設計中所需要的電源。該電源經過電平轉換,為微處理器、存儲器、傳感器模塊等提供所需的+5V和+3.3V電壓。微處理器C8051F120通過I/O口與傳感器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溫溼度測量系統的硬體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溫溼度測量系統框圖

處理器C8051F120

C8051F120是美國Cygnal公司的一款控制晶片,它使用 Silicon Lab 的專利 CIP-51 微控制器內核,具有64個數字I/O 引腳、片內VDD 監視器、看門狗定時器和時鐘振蕩器,它使C8051F120器件成為真正能獨立工作的片上系統;FLASH 存儲器具有在系統重新編程能力,可用於非易失性數據存儲,並允許現場更新 8051固件;片內 JTAG 調試電路允許使用安裝在最終應用系統上的產品 MCU 進行非侵入式(不佔用片內資源)、全速、在系統調試,該調試系統支持觀察和修改存儲器和寄存器,支持斷點、觀察點、單步及運行和停機命令;它能在工業溫度範圍(-45℃到+85℃)處工作,這些完全滿足在工業現場使用的要求。

微處理器部分的設計包含系統硬體的啟動與復位、地址總線、數據總線的分配和定義、與外設傳感器的連接等;系統由外部的22M鍾振作為時鐘源向CPU輸入時鐘信號;復位電路由10μF的電容、10K電阻組成低電平復位電路,該復位電路可實現上電低電平自動復位。

傳感器模塊

SHTxx 系列單晶片傳感器是由瑞士Sensirion的一款含有已校準數位訊號輸出的溫溼度複合傳感器。傳感器包括一個電容式聚合體測溼元件和一個能隙式測溫元件,並與一個 14 位的 A/D 轉換器以及串行接口電路在同一晶片上實現無縫連接。SHTxx採用串行接口,它的解析度可以根據對現場的採集速率而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默認的測量解析度分別為 14bit(溫度)、12bit(溼度),如果在高速採集中就可分別降至 12bit 和 8bit,對溫度的量程範圍:-40~123.8℃,溼度的量程範圍:0~100%RH。它操作比較簡單,只需用一組「 啟動傳輸」時序,就能實現傳感器數據傳輸的初始化,同時,在測量和通訊結束後,SHTxx 會自動轉入休眠模式,這大大的減少了功耗。我們選擇的是SHT75,它的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SHT75結構框圖

SHT75與微處理器的連接,是通過C8051F120的兩個I/O口來分別與傳感器SHT10的SCK引腳和DATA引腳相連,來實現數據的交換;VDD與3.3V電壓相連。為避免信號衝突,微處理器應驅動DATA 在低電平,所以還必須在I/O電路中,DATA引腳上加上一個上拉電阻將信號提拉至高電平,用一個10kΩ的電阻接至3.3V電壓。

網絡通信接口

在設計中採用網絡接口將溫溼度傳感器接入工業乙太網,數據由乙太網傳遞到上位機中,實現工業現場的設備和上位機的通信。網絡隔離器採用的是HR61H50L,網卡晶片使用的是RTL8019AS。

RTL8019AS 是REALTEK公司的高度集成乙太網控制器,它能夠簡單的解答即插即用 NE2000兼容適配器,這種適配器具有二重和功率下降特性。通過三電平控制特性,RTL8019AS是對網絡設備 GREEN PC 理想的選擇。全二重功能能夠模擬傳播和接收在雙絞線到全二重乙太網交換機。這個特性不僅使帶寬從10到20MBPS,而且避免了由於乙太網頻道爭奪特性導致的讀出多路存取協議的問題。為了提供完全解決即插即用方案,RTL8019AS集成10BASET收發器,BNC,和AUI接口之間的自動檢測功能。此外,8條IRQ 總線和16條基本地址總線為大資源情況下提供了寬鬆的環境。RTL8019AS用 16k字節 SRAM 設計在單片晶片上,它的設計不僅提供了更友好的功能,而且節省了 SRAM 存儲資源。RTL8019AS的地址總線SA[7:0]與數據總線SD[7:0]分別與C8051F120的地址/數據總線相連。

電源

電源採用的是乙太網供電設備,該設備採用符合802.3受電設備標準,輸出標準的+24V,經過LM2576-5(Motorola生產)和AS1117-3.3(ALPHA生產)電源晶片,電平轉換後,輸出溫溼度測量系統中的微處理器、存儲器、網卡晶片和傳感器模塊上所需的5V和3.3V電源。

軟體設計

主程序結構主要由CPU與SHT75之間的數據傳遞和傳感器與上位機的數據傳遞並在上位機顯示兩部分組成。在數據傳遞部分,首先需要對CPU與SHT75對應I/O口以及相關寄存器的初始化,然後通過CPU發送命令啟動數據的傳輸,之後,傳感器開始進行信號的採集和數據的交換,CPU對數據進行處理,當進行完一次採集和傳遞後,再通過通信復位來循環工作;在上位機顯示部分,只需找一入口地址,把CPU處理好的數據傳給上位機,再通過EPA組態軟體來對數據進行客觀的顯示。程序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程序結構

在本系統數據傳遞過程中,主要經過的是啟動傳輸、字節的讀與寫、狀態寄存器的讀與寫、最終數據的讀取和通信的復位幾部分。下面列出溫溼度數據的讀取程序的部分代碼:

BYTE shtMeasure(BYTE *ptr,BYTE mode)

{BYTE error,crc; BYTE i;

switch(mode) {

case SHT_MODE_TEMP: //讀溫度數據

do {error = 0;

shtTransstart(); //啟動傳輸,傳感器開始工作

error += shtWriteByte(SHT_MEASURE_TEMP); //寫字節函數,寫一個字節

} while (error);

break;

case SHT_MODE_HUMI: //讀溼度數據

do {error = 0;

shtTransstart(); //啟動傳輸,傳感器開始工作

error += shtWriteByte(SHT_MEASURE_HUMI); //寫字節函數,寫一個字節

} while (error);

break;

default:

break;

}

for (i=0;i《65535;i++) { if (SHT_DATA==0) {

break;

}

}

Delay100us(20); //不需要定時器的延時

*ptr = shtReadByte(SHT_ACK); //讀字節函數,讀一個字節

Delay100us(10);

*(ptr+1) = shtReadByte(SHT_ACK);

crc = shtReadByte(SHT_NOACK);

crc = crc;

return error;

}

溫溼度傳感器在工業現場中的應用

圖4它是一個網絡拓撲圖,設備掛在集線器上,集線器在給溫溼度傳感器供電的同時,還對傳感器採集的數據信息進行傳遞;集線器通過工業乙太網來與上位機相連,數據信息就通過工業乙太網傳送到上位機。通過上位機用戶可以遠程監測現場的溫度與溼度。

圖4 監測拓撲圖

在工業現場,此設備是直接通過工業乙太網的有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的,通過在重慶重鋼集團的一個月試用結果來看,它的穩定性和精確度滿足要求。圖5是在重慶鋼鐵集團中板廠監測室的監測界面。

圖5 監測曲線圖

圖5是一監測曲線圖,通過直觀的曲線圖來顯示工業現場的溫溼度變化,它具有報警功能,用戶可以根據現場的具體要求自主設定上限與下限,當溫溼度值超過限制時,就會顯示紅色,並閃爍不定,以示報警。

結語

在重慶鋼鐵集團中板廠持續高溫車間裡的使用效果來看,傳感器的測量精度基本保持穩定,根據監控室人員的反映,監控界面所顯示的數據與車間實際數據誤差很小,並且它能適時性的顯示車間的溫度與溼度,刷新速率很快,滿足設計要求。

但是工業現場一般環境比較的惡劣,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設備自身的發熱量以及長久使用對自身的損耗直接影響著傳感器對外界環境因素的靈敏度,所以,怎樣使傳感器模塊擁有更好的靈敏度、更低的功耗、更廣的工作範圍,這些對硬體設計和軟體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PXA310平臺的溫溼度傳感器設計與實現方法
    的設計與實現方法。在Linux 作業系統下通過對驅動程序接口調用,完成溫溼度數據讀取和預警,並對Linux 驅動程序編寫進行比較。實驗表明,本方案硬體和軟體設計切實可行,提高了環境測量的準確度和系統性能的實時性。
  • 基於RS485總線的溫溼度監控系統設計
    1 概述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1757.htm  環境條件中的溫溼度指標是很多工作場合中的重要參數,不論是倉庫治理、圖書保存還是產業丈量與計量檢定,都需要符合操縱規定的溫溼度環境條件
  • 溫溼度傳感器的四種數據傳輸方式
    下面溫溼度傳感器為例,來講一下傳感器的四種數據傳輸方式。 首先聲明一下,這四種數據傳輸方式並不局限於溫溼度傳感器。因為溫溼度傳感器作為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一款傳感器,數據上傳方式較為全面,相對來說具有一定代表性。
  • 一種關於無線測溫的系統的方式|傳感器|溫溼度|測點|組態_網易訂閱
    2、無線溫溼度傳感器    無線溫溼度傳感器是集成溫度傳感、無線通信、低功耗等技術的無線傳感網絡產品,測溫精度0.5℃,可廣泛應用於高壓開關櫃斷路器動觸頭、電纜接頭、室外變壓器進、出線接點、煤粉堆、糧庫、料堆等地的測溫。
  • 採用神經網絡與模糊推理結合實現環境實驗室溫溼度監測系統的設計
    打開APP 採用神經網絡與模糊推理結合實現環境實驗室溫溼度監測系統的設計 伍文平,張智盛, 發表於 2020-05-12 09:31:24
  • 深度科普——農業溫溼度傳感器中到底有什麼高科技?
    通過此協議,控制器相互之間、控制器經由網絡(例如乙太網)和其它設備之間可以通信。充分利用已架設好的通訊網絡實現遠距離的數據採集和傳輸,實現溫溼度數據的集中監控。可大大減少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和維護成本。1、 乙太網型乙太網型溫溼度變送器,可採集溫溼度數據並通過乙太網方式上傳到伺服器。產品充分利用已架設好的乙太網通訊網絡實現遠距離的數據採集和傳輸,實現溫溼度數據的集中監控。可大大減少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和維護成本。
  • 基於ZigBee技術的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研究
    滿足大棚溫溼度監控系統的需求,能夠對大棚內的溫溼度進行自動監測和控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數位化和網絡化。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基於無線傳感網絡的農業數位化系統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307.htm1 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的總體設計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主要由監控中心PC、ZigBee無線網絡、傳感器和控溫控溼執行機構組成,其總體框圖如圖1所示。
  • 工業乙太網數據採集模塊:快速選型指南
    1路溫溼度輸入,內置強大的邏輯控制編程功能與定時器功能,廣泛應用於工業自動化以及數位化工廠的改造升級中。,1路溫溼度輸入;內置強大的邏輯編程與定時器功能。S275ERTU遠程終端S275E工業乙太網遠程數據採集控制終端工業乙太網物聯網關與數據採集控制終端用於實現工業現場IO數據採集控制以及Modbus協議轉換為Modbus TCP或MQTT協議,可輕鬆地實現與雲平臺、SCADA
  • 品牌推薦:kehao溫溼度記錄儀
    溫溼度傳感器可以應用於智慧城市、智慧水產養殖、智慧畜牧養殖、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天氣監測,智慧社區、智慧公廁等多個領域,支持多種輸出方式,GPRS/4G/NB-iot/Lora,有線和無線輸出均可溫溼感器作為一款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感器,消費電子電領域:空調、通風管道、樓控、冰箱等,工業領域:發動機和機動車輛、通訊機房、氣象站等,醫療領域:養護室、藥品儲藏、培育室等。
  • 工業乙太網與現場總線技術各自優缺點和應用
    【工業乙太網】 工業乙太網是指技術上與商用乙太網兼容,但在產品設計上,在實時性、可靠性、環境適應性等方面滿足工業現場的需要,是繼現場總線之後發展起來,最被認同也最具發展前景的一種工業通信網絡。 工業乙太網的本質就是乙太網技術辦公自動化走向工業自動化。
  • 關於溫溼度傳感器在實驗室環境調控中的應用
    物理實驗室精密儀器的計量檢定,如校準標準砝碼、精密壓力表等對實驗室環境條件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化學實驗室中試劑、儀器的儲存和各項化學實驗的進行,也都會不同程度受到溫溼度的影響。因此,在實驗室投入使用後,實時對環境溫溼度監測就十分有必要。 實驗室溫溼度控制要求 環境條件溫溼度的控制方面考慮的要素就是保證實驗操作的環境溫溼度是能夠滿足實驗程序各個過程的需要。
  • 溫溼度傳感器在實驗室環境調控中的應用
    實驗室是用作檢測和校準實驗的重要場所,無論是物理實驗室還是化學實驗室,環境條件對實驗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物理實驗室精密儀器的計量檢定,如校準標準砝碼、精密壓力表等對實驗室環境條件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化學實驗室中試劑、儀器的儲存和各項化學實驗的進行,也都會不同程度受到溫溼度的影響。
  • 一種智慧型手機獲取監測環境溫度、溼度的實現方法
    編者按:本文介紹一種利用智慧型手機耳機接口音頻傳輸,來實現智慧型手機拓展監測環境溫度、溼度的應用設計與實現方案,同時提出了可兼容2種不同耳機接口標準的解決方案,增強了智慧型手機拓展應用價值。
  • 高精度溫溼度傳感器SHT2x的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9138.htm引言新一代Sensirion溫溼度傳感器SHT2x
  • 溫溼度傳感器HTW-211用於醫藥保管倉庫溫溼度檢測
    ,通過有效整合營銷渠道上下遊資源,優化倉儲配送環節中驗收,存儲,揀選,配送等作業流程,旨在縮短庫存及周轉時間,減少物流成本,以達到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和效益化目的。  應按藥品的溫、溼度要求將其存放於相應的庫中,藥品經營企業各類藥品儲存庫均應保持恆溫。對每種藥品,應根據藥品標示的貯藏條件要求,分別儲存於冷庫(2-10℃)、陰涼庫(20℃以下)或常溫庫(0-30℃)內,各庫房的相對溼度均應保持在45%—75%之間。
  • 基於乙太網技術和RS-485協議的網絡化數據採集系統介紹
    介紹一種新型的集成了8051微控制器和FLASH存儲器的精密模數轉換器MSC1210,給出了一個基於乙太網技術和RS-485>協議的網絡化數據採集系統。
  • 基於USB總線和89C51單片機的數據採集系統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基於USB總線的數據採集設備的開發方法,包括硬體設計、firmware(固件)設計、基於windows驅動程序模型(WDM)的設備驅動程序設計以及應用軟體的設計,同時也介紹了基於
  • 現場總線Profibus和乙太網技術在菸草制絲線控制系統的應用
    在控制系統改造中,以菸草行業要求的準確配方、均勻摻兌、精確配料和質量穩定,提高信息化水平為目的,從設計的可靠性、先進性、開放性、可擴展性、網絡化出發,採用現場總線技術分布式控制和乙太網相結合,完成制絲線控制系統改造的設計、實施。
  • 溫溼度傳感器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溫溼度傳感器發展   早期由於技術各方面的限制,傳感器並不能同時實現測量溫度和溼度這兩個功能,所以在早期我們為了測得溫度和溼度兩個重要參數,不得不同時使用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   人類發明的最早期的就是溫度計,溫度計測溫的原理是利用液體受熱膨脹,利用液體柱的高度對應溫度的刻度來衡量當前溫度值,這種溫度計的缺點是量程有限、精度有限。
  • 基於CPLD和ISA總線的數據採集系統設計
    摘要:介紹一種基於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的數據採集系統,並給出詳細的設計方案。計算機通過ISA總線實現與數據採集系統的指令和數據傳輸。通過VHDL編程實現CPLD對12位串行模數轉換器ADS7816的控制。最後,給出該系統設計的仿真波形和測試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