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註:備受國內外關注的「孟晚舟引渡案」有了進一步消息。
據中國日報,當地時間6月23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和孟晚舟引渡案的控、辯雙方達成共識,對引渡案的全部日程進行確認,同意於8月17日恢復引渡聽證會,對加拿大和美國當局提供的信息的證據可採納性進行討論;而關於美加是否濫用司法程序的辯論將於2021年2月16日開始。
該法院副首席大法官霍爾姆斯之前曾表示,她希望在2021年5月之前結束此案。
中國日報還援引加拿大《環球郵報》周二報導,前司法部長艾倫·洛克和前聯邦最高法院法官路易絲·阿伯接受該報採訪時說,特魯多政府現在擁有合法權力將華為高管孟晚舟釋放,但他們不願意這麼做,主要是因為特魯多仍然對去年對蘭萬靈(SNC-Lavalin)一案的政治幹預感到尷尬。
洛克對《環球郵報》表示,加拿大需要「基於事實的合理基礎進行全面辯論,而不是要空談所謂『法治』『法院獨立』和『司法機構神聖不可侵犯『等,被這些說法束縛手腳」。
此前,當地時間5月27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溫哥華公布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認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
當地時間6月15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聽證。據央視新聞報導,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向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備忘錄顯示,美國司法部提交的用於要求引渡的《起訴案件記錄》中,指控孟晚舟的唯一關鍵證據是由滙豐銀行提供的;但是美方對這份證據的總結遺漏了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故意誤導的行為。
備忘錄指出,2012年12月,滙豐銀行因其自身的違法行為,包括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向美國司法部支付了一筆19億美元的罰款,並與美國籤署了一份《暫緩起訴協議》。
另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加拿大聯邦法院6月12日允許公開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2018年12月1日的一份備忘錄顯示,加方負責逮捕孟晚舟行動的加拿大聯邦警務國家安全部門(FPNS)在逮捕前對逮捕行動進行評估認為,逮捕具有「高度政治性」,並將「引發全球性的震蕩波」。
溫哥華的移民律師理察·庫蘭德(Richard Kurland)說,加方在逮捕孟晚舟之前就承認案件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這個判斷,對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很有用。
孟晚舟事件全回顧
2018年12月1日,應美國的要求,加拿大當局扣留了正在加拿大轉機的孟晚舟。美國執法當局聲稱,孟晚舟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相關貿易制裁規定。
華為方面於12月6日向外界確認孟晚舟被捕,同時明確表示,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
12月11日,針對孟晚舟的第三場保釋聽證會在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舉行,當地法院宣布,在上交價值1000萬加元保釋金(包括700萬現金)並且確認不少於5名擔保人後,孟晚舟將被獲准保釋。在此之前,第一場聽證會於12月7日在該法院舉行,最終因為種種原因而暫停。12月10日的第二次聽證會也未得出結論。
據觀察者網援引加媒報導,作為保釋條件,孟晚舟將必須待在卑詩省;每天晚上11時至第二天早上6時必須待在家裡;必須佩帶電子監控設備;上交護照;不能申請新護照;遵守對她進行監視的安保公司的命令以及其將被禁止前往位於列治文(Richmond)的溫哥華國際機場。
當日,華為回應上述結果,稱期待美國和加拿大政府能及時、公證地結束這一事件。
我們的CFO孟晚舟女士近期在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之後,今天法庭做出判決,同意保釋。我們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我們期待美國和加拿大政府能及時、公正的結束這一事件。
2019年1月28日,美國司法部正式宣布對華為公司、有關子公司及其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提起刑事訴訟,指控其涉嫌詐騙、妨礙司法公正及盜取T-Mobile美國分公司的商業機密等合共13項罪名,並確認向加拿大提出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請求。
對此,華為也做出回應,否認關於華為、其子公司或附屬機構犯有起訴書中指控的違反美國法律的各項罪名,並表示不知曉孟晚舟有任何不當行為。「孟晚舟被捕之後,華為試圖與司法部就紐約東區的調查進行討論,但被拒絕且沒有給出任何理由。華盛頓西區法院關於華為商業秘密案件的相關民事訴訟早已和解,和解前西雅圖陪審團也對商業秘密相關訴請作出了沒有賠償、華為不存在主觀惡意的裁決。」
3月1日,加拿大正式啟動孟晚舟案引渡程序,定於當地時間6日在溫哥華的卑詩省最高法院提堂,到時法庭會正式落實司法部已發出授權進行書(Authority to Proceed),並就引渡聆訊定下日期。
彼時,華為發布《關於加拿大籤發授權推進令、啟動引渡程序的律師聲明》,強調孟晚舟沒有任何不當行為,對加啟動引渡程序感到失望。
美國的指控是出於政治動機,美國總統多次表示,如孟女士案有助於美國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他會對此案進行幹預。加拿大司法部長仍然決定籤發授權推進令,我們對此感到失望。美國指控的行為在加拿大根本不構成犯罪,加司法部長籤發授權推進令,完全不符合「雙重犯罪」基本引渡原則。孟女士沒有任何不當行為,美國對她的起訴與引渡是對司法程序的濫用。
在引渡程序啟動兩天後,孟晚舟律師團於3月3日對加拿大政府、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和皇家騎警(即聯邦警察)提起訴訟,指控他們在未告知孟的情況下,就對她進行逮捕、搜查和審訊,這些做法都侵犯了她的憲法權利。
3月6日,孟晚舟在溫哥華的卑詩省最高法庭出庭。據中國日報,經過17分鐘的庭審,卑詩省檢察方(Crown Council)律師表示與辯方律師團隊達成協議,將此案延期至2019年5月8日再審理。即日起至5月8日,檢察方與辯方律師團隊將商議遞交給法庭的申訴。
5月8日,孟晚舟再次為引渡問題在溫哥華出庭。據環球網,這次聽證會只是確定接下來庭審的時間表,不會做出引渡與否的決定。最終,法庭批准孟晚舟搬到Shaugnessy的居住申請,同時規定將在9月23日至10月4日期間,進行相關資料披露的聽證會,並要求孟晚舟必須於9月23日上午10時到庭。
6月6日,加拿大法院召開聽證會,就孟晚舟案件中法律層面的技術問題進行了討論。孟晚舟未出庭。
對此,華為媒體事務副總裁Benjamin Howes代表華為做了簡短的聲明:孟晚舟的律師認為,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以及美國總統的相關言論也表明,此案件是政治和經濟因素驅動,不是出於法治考慮。孟女士及其律師將以此提請法庭以程序濫用為由終止引渡程序。
9月23日,孟晚舟又一次出席聽證會,引渡案進入實質性審理階段。當日,華為公司發言人班傑明·豪斯發表聲明,表示相信孟晚舟是無辜的,但是目前不便透露更多情況。律師團表示,相信加拿大法庭能夠公正獨立地對孟晚舟引渡案作出裁決。
12月2日,被拘押一周年之際,孟晚舟於加拿大發表公開信。她在信中說,這一年,經歷了恐懼和痛苦,失望和無奈,煎熬和掙扎;學會了堅強承受,從容面對,不畏未知。她對大家表示感謝:「客戶和供應商們選擇了給予我們更多的信任、支持和等待,無數的網友們表達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民眾們的善良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冬日的暖陽。」
2020年1月20日,孟晚舟案引渡聽證會再次開庭,這次審理聚焦孟晚舟是否「雙重犯罪」的問題,也就是說,美國對孟晚舟的犯罪指控是否同樣適用於加拿大相關法律。如果加拿大法官裁定對孟晚舟的指控達不到定罪標準,那麼孟晚舟將自由離開加拿大。
歷時四天,當地時間1月23日,第一階段庭審正式結束。最終,法官宣布保留裁決權(reserve judgement),這意味著法官有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做出裁決。不少媒體分析指出,法官的裁決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會出爐。
3月30日,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法官與代表孟晚舟的律師及代表加拿大檢方的律師在溫哥華就孟晚舟向美國引渡案舉行視頻會議,會議決定延至4月27日舉行另一次案件管理會議。
4月27日,在卑詩省最高法院舉辦的聽證會以電話會議形式進行。在聽取了孟晚舟律師的意見後,法官同意就引渡案雙重犯罪問題裁決出爐前三天通知控辯雙方,且公眾可以聆聽當天的判決,但當時並未確定判決日期。
直到5月21日,卑詩省高等法院表示,將在27日就孟晚舟案的「雙重犯罪」問題做出裁決,即美國指控孟晚舟「對銀行欺詐」的罪行是否在加拿大也構成犯罪。
5月27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溫哥華公布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認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
6月15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聽證,圍繞孟晚舟是否構成「雙重犯罪」,即美方指控孟晚舟「對銀行欺詐」的罪行是否在加拿大也構成犯罪一事展開激辯。最終,法庭並未對此案作出任何決定,但是把下一次開庭日期定在了6月23日。
6月23日,孟晚舟引渡案在溫哥華的卑詩省高等法院再次開庭,當天沒有聽證,而是由控辯雙方與法官共同商定了後續的開庭日期和審理進展的排期。據中國日報,8月17日恢復引渡聽證會,對加拿大和美國當局提供的信息的證據可採納性進行討論;而關於美加是否濫用司法程序的辯論將於2021年2月16日開始。
據央視新聞,針對此事件,中國外交部多次回應指出,美國和加拿大的所作所為是任意拘禁公民,兩國濫用雙邊引渡條約,嚴重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權益,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中方也多次敦促加拿大和美國認真對待中方嚴正立場,糾正錯誤,立即釋放孟晚舟,確保她平安回到中國。
「父親」任正非常常在訪談中提及孟晚舟
作為華為創始人、更是孟晚舟的父親,任正非這一年半以來,常常在訪談中提及孟晚舟。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25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透露了孟晚舟的近況,任正非表示,現在和女兒就是打個電話,給一些生活上的問候。她的媽媽和丈夫在加拿大陪她,她不是很孤單。
更早時候,任正非於2019年12月2日在深圳接受了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對於孟晚舟事件,他表示,美國發了「5.16」實體清單制裁禁令後,他就意識到美想抓住孟晚舟作為籌碼來打擊華為,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公司。「只有加緊把自己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做好,使產品開發體系適應制裁環境,堅決讓公司生存下來,才能有解決問題的方案。」
2019年12月1日,美國有線電視網(CNN)發布了對任正非的專訪。任正非談到,女兒孟晚舟這一年的苦難經歷,使她變得更強大。「她應該為自己經歷這樣的苦難而感到自豪。苦難的經歷對她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任正非還說,這場磨難讓他與女兒更親近了。「在過去,孟晚舟可能一整年都不給我打個電話,不會問我怎麼樣,甚至不會給我發簡訊。但現在,我們的聯繫密切了許多。」
2019年10月15日,任正非接受北歐媒體採訪時表示,「小孩經受一些風雨考驗,對他們的未來不一定是壞事。」同時,他強調,不希望把孟晚舟這件事與國家牽連,也不希望國家做出犧牲和讓步來救,而是自己靠法律手段解決。
2019年5月,任正非在央視《面對面》專訪中提及孟晚舟,稱其在溫哥華處於軟禁狀態,但生活還是自由的,不過也沒閒著:「我女兒很樂觀,她自己在自學五六門功課,準備讀個『獄中博士』出來。」
2019年1月17日,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了國內媒體小範圍採訪。在被問到女兒孟晚舟近況時,任正非說,自己與女兒會「打打電話,講講笑話。」他表示,很感謝中國政府維護孟晚舟作為中國公民的權益,為她提供了領事保護;也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孟晚舟所表達的支持、關心和關注。
(鈦媒體編輯萌萌整理,部分內容引自中國日報、央視新聞、環球網、觀察者網)
附孟晚舟事件發展關鍵節點速覽:
2020年6月23日,孟晚舟引渡案後續的開庭日期和審理進展的排期確定。2020年6月15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聽證,法庭並未對此案作出任何決定。2020年5月27日,加拿大法院就孟晚舟案「雙重犯罪」問題作出裁決,孟晚舟未能獲釋。2020年1月20日至23日,孟晚舟案第一階段引渡聽證會結束,法官宣布保留裁決權。2019年12月2日,孟晚舟就被拘押一周年發聲。2019年9月23日,孟晚舟再度出席聽證會,引渡案進入實質性審理階段。2019年6月6日,加拿大法院就孟晚舟案件中法律層面的技術問題進行了討論。孟晚舟未出庭。2019年5月8日,孟晚舟出席引渡案聽證會。2019年3月3日,孟晚舟律師團對加拿大政府提起訴訟。2019年3月1日,加拿大正式啟動孟晚舟案引渡程序。2019年1月28日,美國政府正式起訴華為和孟晚舟。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批准孟晚舟的保釋申請。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於加拿大機場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