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家研究所公布了「2020年科學技術指數」:中國論文數第一

2020-08-13 科技全頻

據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NISTEP)宣布了「 2020年科學技術指數」,該指數系統地分析了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在主要指標中,中國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論文數量排名世界第一,超過美國。在論文數量方面,日本排名第四,日本排名第九,兩項指標均較十年前有所下降。

作為主要指標之一,該研究所分析了2016-18年度調查期間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自然科學論文。由於國際上有許多論文是合著者,因此考慮了對每個國家的貢獻程度,對論文的數量進行了修改(分數計數法)。在調查期間,平均論文數量約為154萬(年平均)。最近的2018年約為160萬。

在中國,每年的論文數量約為30.59萬,佔比為19.9%,超過了美國的28.15萬,為18.3%。第三名在德國約為67,000,佔4.4%,第四名在日本約為64,900,佔4.2%。

按國家/地區分類的論文數量:2006-08和2016-18年的前10名(由NISTEP提供)


自1981年分析開始以來,這將是中國排名第一的第一次。20年前,他排名第9,但是10年前,他排名第2。與10年前相比,中國每年的論文數量已從約84,600張大幅增加。儘管許多高級國家正在增加論文的數量,但日本已從10年前的大約66,500本書下降到這次,並且該排名被德國超越,從第3名降至第4名。

在其他論文中經常引用的「高調論文」中,「調整後論文數量排名前10%」中,美國所佔份額為24.7%,而第二名中國則為22.0%。顯而易見的是,美國和中國都佔據了近一半的市場份額。日本以2.5%排名第9。與20年前(6.1%,第4位)和10年前(4.5%,第5位)相比,下降趨勢顯著。

2006年至2008年和2016年分別調整為18篇論文的前10%(由NISTEP提供)


就2018年的R&D支出(經合組織估計)而言,美國以美元換算為第一位是60.7萬億日元(4萬億元人民幣),而中國以58.0萬億日元(3.8萬億元人民幣)位居第二,接近美國。日本為17.9萬億日元(1.2萬億元人民幣),在該國家/地區中排名第三,超過德國和英國。中國同比增長10.3%,是主要國家中增長最快的國家。

主要國家的研發總支出變化(由NISTEP提供)

2019年,中國的研究人員數量為1,866,000,第二高的美國為1,434,000。日本有678,000人,儘管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但仍排名第三。

此外,著眼於專利申請,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專利申請數量(專利家族數量),是根據每個國家/地區的發明數量(2013-15年)以國際可比的方式進行衡量的,它以大約61,800例案件和26.3%的市場份額保持了其最高地位,超過了十年前的美國和德國。美國位居第二,為54,200,佔23.0%。中國的數量和市場份額已從10年前的第8位躍升至第5位,顯著增長。

獲取更多科技新資訊,歡迎關注「科技全頻」。

相關焦點

  • 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質量怎麼樣?日本人研究得出答案
    中國新聞網7月11日消息,近日,日本廣播協會和《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均報導了日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7日公布的一則報告數據,所屬部門日本文部科學省廳,是統籌日本科學、教育、學術、文化等事務的國家部門。數據來自各學術期刊的論文資料庫統計,對論文質量有一定硬性要求。
  • 日本還真行: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不如中國,專利數卻老佔據世界第一
    雅虎轉發Science Portal網的文章,一方面分析自然科學論文數量和各國支出費用,同時介紹說,日本論文數下降,可專利數並未失守世界第一的位置。對於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中國首超過美國次排名世界第一,我在頭條文章中也介紹過,有一部分重複,但這裡完全按照雅虎的文章整理。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新聞稿
    中國科技論文的整體表現(新聞稿) 2016年10月12日發布    自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數量和影響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發表狀況和趨勢,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對中國在專利產出、科技期刊、學術圖書出版等領域情況的統計分析。
  • 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列世界第一
    據日媒報導,日本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於今天發布2020年版研究報告,稱中國在科技論文數量和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上都第一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2018年1月美國國立科學審議會曾公布說中國發表的科技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 高文、周志華等學者入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初評結果公布
    2020年7月16日至7月26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組織進行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網絡會議初評近年來,國家三大獎的評審近年來越來越嚴格,且授獎數量逐年降低,含金量也是越來越高。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此次公布的國家三大獎項初評共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通過初評。
  • 在這項關於論文的對比中 中國首超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據共同社8月7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當地時間8月7日公布了反映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活動情況的「科學技術指標2020」,並表示在2016年至2018年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的年均論文數量方面,中國超過了美國,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研究活動的盛況在數值上得以反映出來。據報導,日本位居第四。
  • 在這項關於論文的對比中,中國首超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據共同社8月7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當地時間8月7日公布了反映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活動情況的「科學技術指標2020」,並表示在2016年至2018年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的年均論文數量方面,中國超過了美國,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研究活動的盛況在數值上得以反映出來。據報導,日本位居第四。
  • 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上交大SCI論文數第一,浙大第二
    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上交大SCI論文數第一,浙大第二 2018-11-07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官方調查表明,自然科學論文數,中國超過美國成世界第一
    每日新聞8/7消息,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經匯總各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量的統計結果之後,確認中國發表的自然科學論文數量超過了一直以來最多的美國。而且,企業部門的研究開發費,中國也是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第一位,反映出中國進入2000年代後急劇增加的對研究活動的投資。
  • 中國化學研究有多強?霸榜2020自然指數排名(全球百強名單)
    近日,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公布。自然指數表明,中國最具實力的學科領域為化學,在全球化學機構Top 10榜單上,中國有8家機構上榜,表現強勢。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學院以2524篇文章、955.76分再次位列第一。這是中科院自2016年以來,第五次蟬聯該榜單第一。
  • 中國科研製霸2020自然指數榜單:中科院再奪全球第一
    4月30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該榜單依託於82本全球頂級期刊,是衡量國家與科院單位科研水平的新指標。在2020自然指數年度科研機構綜合實力榜單中,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為前三名。
  • 2020自然指數正式公布
    摘要: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 與前幾年一樣,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依然位居機構產出的最前列。但是,也出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結果。
  • 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 數量超美國
    2020-08-11 03:02:48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和《日本經濟新聞》網站近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7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在科研領域的大力投資和在研究人員培養方面的不懈努力促進了中國科研的發展
  • 2020年THE日本大學排名公布,東北大學首次位居第一
    近期,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發布了日本大學最新排名,對日本國公私立大學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行評估並排序。THE世界大學排名日本版首次發布是在2017年,今年是第四次公布。這次的調查對象包括278所日本大學。
  • 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出爐,中國是2015年以來科研產出增速最快國家
    ◎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30日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
  •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二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9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進入前10行列。  近年來,我國加大力度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
  • 「中國第一,美國第二」 《自然》雜誌公布世界化學大國成就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2月12日發表的評估,中國在2019年首次成為「化學第一大國」,把美國擠到了第二位。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光明日報12月30日消息,2020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一年一度的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如約而至。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郭鐵成介紹,2019年我國在155種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3068篇,比2018年增加1750篇,連續第十年排在世界第2位。「作為國際公認的享有很高學術聲譽的科技期刊,2019年,《科學》《自然》和《細胞》共刊登論文6456篇,其中中國論文425篇,排在世界第4位。美國仍然排在首位,發表論文數為2562篇;英國、德國分列第2位、第3位。」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光明日報12月30日消息,2020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一年一度的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如約而至。 高被引論文數佔世界份額23.0% 各學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被稱作該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郭鐵成介紹,2019年我國在155種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3068篇,比2018年增加1750篇,連續第十年排在世界第2位。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布!(附完整名單)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2020年度&34;初評結果,包括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從本年度公布的初評結果來看,共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通過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