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 數量超美國

2020-08-10 中工網

2020-08-11 03:02:48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和《日本經濟新聞》網站近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7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在科研領域的大力投資和在研究人員培養方面的不懈努力促進了中國科研的發展: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的報導指出,科學論文產出數量是顯示一國研發活躍程度的最基本指標。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此前也曾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論文數量超過了美國,而這次的統計數據基於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的數量。

中國論文數量超美國

在日本發布的報告中,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參考科睿唯安公司的數據,對主要國家的論文數量進行了分析。由於每一年變動幅度較大,因此,研究所按3年均值進行了計算。

結果表明,2017年(2016—2018年均值),中國研究人員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為305927篇,位列世界第一,高於美國的281487篇;德國為67041篇,居第三位;日本為64874篇,居第四位。

另外,從論文所佔世界份額來看,中國和美國分別佔19.9%和18.3%,而第三位德國僅佔4.4%。

NHK的報導指出,中國的論文數量逐年增加。2017年論文數量是20年前(1996—1998年均值)的18倍,是10年前(2006—2008年均值)的3.6倍。

中國研究論文的質量也逼近美國:從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0%的論文所佔份額來看,2017年美國有37800篇(佔24.7%),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有33800篇(佔22%),居第二位;英國8800多篇,居第三位;德國7400多篇,居第四位;日本則以3800多篇論文排在第九位。而從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的論文所佔份額來看,美國和中國分別佔29.3%和21.9%。

此外,《日本經濟新聞》網站指出,中美擅長的領域各不相同。中國論文主要集中於材料科學、化學、工學、計算機和數學方面;而美國論文則主要集中於臨床醫學和基礎生命科學領域。

投資力度大 研究人員多

NHK和《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都指出,中國在學術研究上投入更多以及中國擁有更多科研人員,或是促進中國科學論文數量激增的兩大關鍵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研發經費(名義值,按購買力平價換算)約為58萬億日元(約合3.8萬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加10%;美國為60.7萬億日元,比前一年增加5%,保持了第一位,但中國與美國的差距日益縮小。

此外,大學是科學論文主要產出機構。中國對大學的投資顯著增加,2018年的投資額是2000年的10.2倍,而美國2018年對大學的投資額僅為2000年的1.8倍。

中國科研人員的數量也與日俱增。中國現有約187萬名研究人員,超過了美國的143萬名。此外,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5年前在美國學習的中國公民數量首次突破30萬。在2018/2019學年,來自中國的學生人數接近37萬。

此外,中國還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規和規劃綱要來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保駕護航」。1982年,中國將逐步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寫入憲法;1993年,中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以促進科技進步;《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年)規定,將研發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不足1%提高到1.5%,此後,這一比例不斷提高,2020年的計劃要求將該比例提高到2.5%或更高。

編輯:肖天

相關焦點

  • 數量超美國!中國自然科學年均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此前也曾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論文數量超過了美國,而這次的統計數據基於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的數量。中國論文數量超美國在日本發布的報告中,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參考科睿唯安公司的數據,對主要國家的論文數量進行了分析。
  • 遠超美國,中國自然科學年均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據日本放送協會和《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導,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已經超越美國(2017年(2016—2018年均值),中國研究人員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為305927篇,位列世界第一,高於美國的281487篇;德國為67041篇,居第三位;日本為64874篇,居第四位。)
  • 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質量怎麼樣?日本人研究得出答案
    報告指出,我國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數目超過美國,居全球首位。該報告提供的,自1987年至2018年的統計圖顯示,主要國家中,中國、美國在此期間增長明顯。尤其是中國,呈現指數式爆發性增長趨勢,美國則近似係數式平穩增長,其他三個國家分別是,日本、英國、德國,截至統計時間,這三國的研究論文數目差距不大,其中日本甚至低於2000年左右數據。
  • 我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祝賀的同時,也要重視成果的轉化
    近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7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自然科學論文數量躍居全球第一意味著什麼?
  • 日本還真行: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不如中國,專利數卻老佔據世界第一
    雅虎轉發Science Portal網的文章,一方面分析自然科學論文數量和各國支出費用,同時介紹說,日本論文數下降,可專利數並未失守世界第一的位置。對於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中國首超過美國次排名世界第一,我在頭條文章中也介紹過,有一部分重複,但這裡完全按照雅虎的文章整理。
  • 超過美國,我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量奪冠,日本落後太多令民眾失望
    自然科學論文是體現科研領域發展狀態的因素之一,又到了一年一度比拼自然科學論文的時期。,在日本相關機構發出的報告中,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數目超過美國,居全球首位。除了展示近幾年的自然科學領域研究論文數量外,日本方面還針對1987年至2018年的論文數量,做出了一個十分直觀的統計圖。
  • 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列世界第一
    據日媒報導,日本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於今天發布2020年版研究報告,稱中國在科技論文數量和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上都第一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2018年1月美國國立科學審議會曾公布說中國發表的科技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 中國科學論文篇數超美,躍居世界第一
    考驗一個國家的科技含量的是這個國家的科技投資、科技研究者以及他們所發表的科技論文數。以前中國在全球所發表的科技論文不論在質量上還是數量都大大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然而現在據日本研究所統計分析,中國科學論文篇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論文質量也在慢慢追上美國。
  • 日本官方調查表明,自然科學論文數,中國超過美國成世界第一
    每日新聞8/7消息,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經匯總各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量的統計結果之後,確認中國發表的自然科學論文數量超過了一直以來最多的美國。而且,企業部門的研究開發費,中國也是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第一位,反映出中國進入2000年代後急劇增加的對研究活動的投資。
  • 在這項關於論文的對比中 中國首超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據共同社8月7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當地時間8月7日公布了反映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活動情況的「科學技術指標2020」,並表示在2016年至2018年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的年均論文數量方面,中國超過了美國,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研究活動的盛況在數值上得以反映出來。據報導,日本位居第四。
  • 在這項關於論文的對比中,中國首超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據共同社8月7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當地時間8月7日公布了反映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活動情況的「科學技術指標2020」,並表示在2016年至2018年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的年均論文數量方面,中國超過了美國,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研究活動的盛況在數值上得以反映出來。據報導,日本位居第四。
  • 在這一領域,中國超越美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
    這份關於2020年世界科學技術指標的報告中顯示,中國目前已經趕超了美國,在該指標上世界排名第一。實際上,中美關係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關注的話題,畢竟隨著中國近些年突飛猛進的發展,讓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感受到了壓力,世界上也經常將中國和美國作比較。
  • 中美頂尖計算機專家數量相差多大?美國超半數,中國排名出人意料
    中國近年來在計算機科技領域可謂是碩果纍纍,甚至有不少國人相信,在這個領域除了美國之外,我國已經完全趕超其他國家。那麼在該領域中美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呢?其實可以通過計算機頂尖人才數量的對比,間接反映出來。其中美國在這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數量超過半數,位列第一。而中國的排名,著實令人意外。
  • 我國的研究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研究大國!
    據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數量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究大國,表明我國在科學研究的主導地位日益壯大。據日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整理科睿唯安( Clarivate)提供的數據後表示,我國目前發表的頂尖科學論文佔比為19.9%,高居全球之冠,美國以18.3%位居第二。這些數據統計經同儕評閱(peer-reviewed)、刊登在科學期刊的論文數量。
  • 日本科學省報告:中國自然科學論文首次位居第一,美權威機構認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想富強起來,必須得掌握核心科技。大家都知道,以勞動力為核心進行生產,只能成為了一個普通國家,位於產業鏈的下遊。而以科學技術為核心進行生產,則能成為一個發達國家,進入產業鏈的上遊。
  • 中國在科學論文數量上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首次成為世界第一。這反映了中國在科學研究方面的躍進。論文的發表數是衡量國家科學能力的指標之一。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經過嚴密的審查,分析了每年發表的160萬篇英文論文,並與10年前進行了比較。
  • 35年前還沒有摩天大樓的國家:現摩天大樓數量全球第一,遠超美國
    什麼樣的國家在35年前還沒有摩天大樓,現在就能稱霸全球了呢?相信我國絕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畢竟中國強大的基建能力是全球各個國家有目共睹的存在,這35年間可以說不管是我國的經濟還是其整體國力,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劉詩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 日研究報告:中國自然科學論文篇數超美 居世界首位
    資料圖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研究所7日發布報告稱,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論文篇數上,中國已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科學論文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研發活躍程度的最基本指標。日本文部科學省科技與學術政策研究所根據美國調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數據,分析了主要國家的論文篇數等。由於各年波動明顯,以3年平均進行計算。報告指出,中國2017年(2016至2018年平均)的論文篇數為305927篇。超過美國的281487篇,躍居第1位。
  • 中國SCI論文撤稿數量為世界榜首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中國發表的 SCI 論文數量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與第一位的美國旗鼓相當。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篇,中國論文撤稿已佔了世界44%,「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