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論文篇數超美,躍居世界第一

2020-08-27 耀哥說

考驗一個國家的科技含量的是這個國家的科技投資、科技研究者以及他們所發表的科技論文數。以前中國在全球所發表的科技論文不論在質量上還是數量都大大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然而現在據日本研究所統計分析,中國科學論文篇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論文質量也在慢慢追上美國。

中國科學論文篇數超美, 躍居世界第一

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研究所8月7日發布報告稱,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論文篇數上,中國已超過美國躍居第一位。

科學論文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研發活躍程度的最基本指標。日本文部科學省科技與學術政策研究所根據美國調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數據,分析了主要國家的論文篇數等。由於各年波動明顯,以3年平均進行計算。

中國2016至2018年(統計計算為2017年)平均的論文篇數為30萬5927篇,超過美國的28萬1487篇,躍居第一位。第三位是德國,為6萬7041篇。日本為6萬4874篇,與前面的3年一樣排在第四位。中美兩強格局日益鮮明,觀察論文的全球份額,中國為19.9%,美國為18.3%。第3位的德國僅為4.4%。

中國在論文的質量上也逼近美國。優秀論文通過引用次數多少進行評價。觀察被引用次數居前10%的受關注論文的份額,2016至2018年的第一位是美國的24.7%,中國居第二位,為22.0%。而從受關注度更高的前1%的論文來看,美國為29.3%,中國為21.9%。

中美論文的優勢領域不同。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計算機和數學領域擁有較高份額。美國則是臨床醫學和基礎生命科學具有優勢。

支撐中國科技論文躍進的是積極的研發投資和研究者的增加。2018年的研發費比上年增加10%,達到約58萬億日元。美國增加5%,達到60.7萬億日元,雖然保住了第一位,但中國正在逼近。而中國的研究者人數達到約187萬人,高於美國(約143萬人),排在世界第一位。

尤其是中國對主要發表論文的大學的投資大增,2018年增至2000年的10.2倍,而美國僅為1.8倍,雙方差距顯著。

我們與美國科技的差距依然巨大

然而即使根據日本研究所的數據在2018年我國的科技論文的數量已經超越美國,但是我們依然要看到我們與美國的差距依然非常巨大,我們論文的質量比美國的論文質量差了一個檔次。從受關注度更高的前1%的論文來看,美國為29.3%,中國為21.9%。

另外從美國斷供華為晶片使得臺積電、中芯國際無法為華為加工晶片,從而導致華為海思晶片不得不暫時面臨絕版的情況來看,中國在很多領域的短板依然很多,無法離開美國技術的支持。這樣可以看出兩者之間還有著巨大的差距。

如今中美在貿易和安保領域的對立日趨突出,以後在科技領域的攻防也將越來越激烈。類似華為這樣被無端打壓的事情肯定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因此我們需要有更多領域的華為來與美國競爭。

為什麼我們的論文數量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除了我們的科技資金投入越來越大,科技研究者人數越來越多之外,我國以前將科技現代化作為國家目標寫入了憲法中也有很大的關係。

而我們的科研機構和大學均設置了論文現金獎勵政策。由於以前科研機關人員的工資普遍偏低,因此科研人員努力在全球刊物上發表論文以便得到單位的現金獎勵。這個優惠政策無疑是我國論文數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最重要的推手之一,這樣也註定了我們的論文是以數量而不是質量取勝,甚至發生了諸多抄襲、虛假的科學論文。

我們為了控制論文的質量,在7月29日,科技部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注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鈎,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

希望此通知執行之後我國的科技論文不但在數量上趕超美國,而且還可以在質量上追上美國,杜絕以前那些劣質的論文。

小編結語

科學論文是建立在科學研究之上的,我國現在的科學研究投入已經遠遠大於十年前,而且我們現在擁有全球最多的科技研究人員,希望我們可以在論文數量超越美國的同時,提高論文的質量,爭取在較短時間內追上美國。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小編的最大鼓勵和支持

相關焦點

  • 日研究報告:中國自然科學論文篇數超美 居世界首位
    資料圖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研究所7日發布報告稱,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論文篇數上,中國已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科學論文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研發活躍程度的最基本指標。日本文部科學省科技與學術政策研究所根據美國調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數據,分析了主要國家的論文篇數等。由於各年波動明顯,以3年平均進行計算。報告指出,中國2017年(2016至2018年平均)的論文篇數為305927篇。超過美國的281487篇,躍居第1位。
  • 數量超美國!中國自然科學年均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此前也曾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論文數量超過了美國,而這次的統計數據基於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的數量。中國論文數量超美國在日本發布的報告中,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參考科睿唯安公司的數據,對主要國家的論文數量進行了分析。
  • 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 數量超美國
    ,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中國論文數量超美國在日本發布的報告中,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參考科睿唯安公司的數據,對主要國家的論文數量進行了分析。由於每一年變動幅度較大,因此,研究所按3年均值進行了計算。
  • 在這項關於論文的對比中 中國首超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據共同社8月7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當地時間8月7日公布了反映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活動情況的「科學技術指標2020」,並表示在2016年至2018年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的年均論文數量方面,中國超過了美國,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研究活動的盛況在數值上得以反映出來。據報導,日本位居第四。
  • 在這項關於論文的對比中,中國首超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據共同社8月7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當地時間8月7日公布了反映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活動情況的「科學技術指標2020」,並表示在2016年至2018年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的年均論文數量方面,中國超過了美國,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研究活動的盛況在數值上得以反映出來。據報導,日本位居第四。
  •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劉詩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 我國SCI論文數首次突破十萬篇
    其中,中國國內機構產生的論文為8.5萬篇,比2007年增長了 12.3%,佔世界總數的份額為21.5%,較上一年度提高了2.9個百分點,繼續排名世界第一位。2008年EI收錄論文較多的20家研究機構中有19 家為中科院所屬研究院所,中科院金屬所、化學所和長春應化所分列前三名。  會議論文是科研成果產出除期刊以外的一個重要補充。
  •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8年度優秀論文獎揭曉
    經編輯部初篩,主編、副主編討論審定,《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評選出9篇2018年度優秀論文。
  • 日本還真行: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不如中國,專利數卻老佔據世界第一
    雅虎轉發Science Portal網的文章,一方面分析自然科學論文數量和各國支出費用,同時介紹說,日本論文數下降,可專利數並未失守世界第一的位置。對於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中國首超過美國次排名世界第一,我在頭條文章中也介紹過,有一部分重複,但這裡完全按照雅虎的文章整理。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創歷史最高
    依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目前中國發表的 SCI 論文數量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同時,中國 SCI 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但略顯尷尬的是,我國論文的撤稿量也同樣非常高,佔世界 44%。
  • 我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祝賀的同時,也要重視成果的轉化
    近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7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我國研究人員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為305927篇,位列世界第一,高於美國的281487篇;德國為67041篇,居第三位;日本為64874篇,居第四位。
  •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專輯由陸軍工程大學方秦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陳小偉教授共同組織,包括13篇研究論文和綜述,涉及爆炸荷載作用下建築結構連續倒塌與淺埋管廊動力響應、強動載作用下混凝土和巖石損傷破壞分析的新方法、彈體侵徹動力學、深部非線性巖石力學等方面的內容。
  • 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上交大SCI論文數第一,浙大第二
    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上交大SCI論文數第一,浙大第二 2018-11-07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出版北京理工大學80周年校慶力學...
    該專輯由7篇評述論文和5篇研究論文組成,從新型拓撲相與拓撲量子功能材料、光子結構材料設計與光量子調控、等離子體與軟凝聚態物理以及壓縮感知理論在量子精密測量與微弱信號探測應用等方面介紹了北理工物理學科的部分最新研究進展;從軟機械動力學、振動與波動力學、仿生與生物力學、高溫氣體動力學、多場多尺度計算力學和超高速碰撞動力學等幾個方面展示了北理工力學學科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
  • 全球第一!華中大新冠肺炎研究論文399篇
    而在科研抗疫的戰場華中大人同樣發揮著積極作用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績單學校學者發表的新冠肺炎研究論文數量位居全球第一發表新冠肺炎研究論文數量全球第一2020年7月1日,在Web of Science和Scopus資料庫中,共檢索到全球科研機構2019-
  • 王元先生專訪:與《中國科學》《科學通報》一個甲子的情緣
    我在《中國科學》上發表的第一篇重要文章是1962年的英文文章「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rge integer as a sum of a prime and an almost prime」。這篇文章的原文是中文的,登在《數學學報》上。
  • 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
    原標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去年,中國的卓越科技論文產出增加、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數量均升至世界第二位;在世界三大頂尖科技期刊發表的中國論文數量排第四位;SCI資料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比上年增加
  • 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質量怎麼樣?日本人研究得出答案
    篇數統計圖文章指出,從篇數排名和全球份額來看,都足以得出中美兩國佔據了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這一結論,這是中美博弈的時代結果顯示,從篇數來看,2017年中國的論文數高達305927篇,位列第一,超過美國第二的281487篇,遠超德國第三的67041篇,而日本則有64874篇,位列第四。從論文佔比份額來看,中國論文總數佔全球近5分之1,多達19.9%,其中佔比最多的是材料科學,化學次之,工學略少於化學。而美國佔全球18.3%,其中多為臨床醫學和基礎生命科學的文章。
  •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70周年訪談
    陳祖煜先生2006年成為《中國科學: 技術科學》編委,2018年起任顧問編委。2006~2012年間,他擔任中國科學院學部第一屆和第二屆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員會委員。在近15年的時間裡,參與了「兩刊」(《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改革的大量工作,指導和支持期刊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二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9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進入前10行列。  近年來,我國加大力度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