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我國的研究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研究大國!

2020-08-10 zyx大米粥

據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數量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究大國,表明我國在科學研究的主導地位日益壯大。

據日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整理科睿唯安( Clarivate)提供的數據後表示,我國目前發表的頂尖科學論文佔比為19.9%,高居全球之冠,美國以18.3%位居第二。這些數據統計經同儕評閱(peer-reviewed)、刊登在科學期刊的論文數量。

資料顯示,在2016到2018年期間,我國每年平均出版305,927篇論文,高於美國的281,487篇論文;德國以67,041篇論文位居第三,佔總比重約4.4%。

論文產量是衡量一國研發活動(R&D)的基準指標。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早已推測,我國的論文產量已超過美國。

我國在2016到2018年這段期間的論文產量,比1996至1998年暴增18倍,也比2006到2008年間增加3.6倍。

根據報告,我國研究論文的質量也持續追上美國。在2017年全球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0%論文中,美國佔24.7%,我國以22%緊隨其後。在引用最多次的前1%研究論文中,美國佔29.3%,我國佔21.9%。

我國對科學貢獻與日具增,要歸因於下重本投資研發,以及研究人員持續增加。若以購買力來計算,我國2018年投入5,540億美元在國內研發總支出,同比增加10%。

美國在研發領域依然獨佔鰲頭,2018年的國內研發總支出達5,810億美元,但僅比一年前增加5%。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列世界第一
    據日媒報導,日本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於今天發布2020年版研究報告,稱中國在科技論文數量和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上都第一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2018年1月美國國立科學審議會曾公布說中國發表的科技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 我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祝賀的同時,也要重視成果的轉化
    近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7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我國研究人員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為305927篇,位列世界第一,高於美國的281487篇;德國為67041篇,居第三位;日本為64874篇,居第四位。
  • 在這一領域,中國超越美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
    撰文丨Daydreamer 小埋近期,日本的某研究機構公布了一項最新的數據,其內容主要是關於世界各國科技活動情況的總結。這份關於2020年世界科學技術指標的報告中顯示,中國目前已經趕超了美國,在該指標上世界排名第一。實際上,中美關係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關注的話題,畢竟隨著中國近些年突飛猛進的發展,讓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感受到了壓力,世界上也經常將中國和美國作比較。
  • 中國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增長迅速,2018年居全球第二
    2018年,美國、中國、英國等國發表的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位居全球前10位。中國的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增長迅速,2018年以44279篇位居全球第二。這是記者4日從2019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臨床醫學研究發展報告》中了解到的信息。
  • 中國在科學論文數量上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首次成為世界第一。這反映了中國在科學研究方面的躍進。論文的發表數是衡量國家科學能力的指標之一。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經過嚴密的審查,分析了每年發表的160萬篇英文論文,並與10年前進行了比較。
  • 中國「獨角獸」數量全球最多 離科技強國仍任重道遠
    中國「獨角獸數量」首登全球第一根據胡潤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今年全球獨角獸榜單,目前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分布在24個國家的118個城市。讓人意外的是,今年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以206家領先於美國的203家。
  • 科技創新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知識產出大國
    從新中國成立伊始的一窮二白轉變成為全球第二大研發投入和知識產出大國,創新產出已成為世界重要一極,多項指標世界領先。  科技創新格局發生歷史性轉變。創新能力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
  • 美國第一,日本井噴,論文大國不受青睞,諾貝爾獎真的高不可攀?
    國人似乎早已對諾獎淡然,結果無驚喜也不意外:六項大獎,除了和平獎頒發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外,其他五項分別頒發給了7位美國、2位英國、1位德國和1位法國科學家,美國再次成為收割諾獎的老大哥,而英、德、法共享了三大自然科學獎項。
  • 超過美國,我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量奪冠,日本落後太多令民眾失望
    ,在日本相關機構發出的報告中,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數目超過美國,居全球首位。除了展示近幾年的自然科學領域研究論文數量外,日本方面還針對1987年至2018年的論文數量,做出了一個十分直觀的統計圖。
  • 遠超美國,中國自然科學年均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但是我國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也正在慢慢的去拉近和美國之間的科技差距。比如說我國在航天航空領域就比較強大,甚至創造出的一些成就,連美國都無法與之比擬。 據日本放送協會和《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導,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已經超越美國
  • 我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研究數量全球第一 今年新增48個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截至今年9月,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開展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國家。今年新增48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佔全球27.3%。全球醫療人工智慧市場的價值將從2018年的2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6億美元,年增長率將達50%。
  • 我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研究數量全球第一,今年新增48個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截至今年9月,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開展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國家。今年新增48個人工智慧相關臨床試驗,佔全球27.3%。全球醫療人工智慧市場的價值將從2018年的2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6億美元,年增長率將達50%。
  • 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質量怎麼樣?日本人研究得出答案
    我國科學家、技術工作者無一不為之鑽研、奮鬥。在今年,這些積累與沉澱展示出了我國科學研究領域磅礴的整體實力。中國新聞網7月11日消息,近日,日本廣播協會和《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均報導了日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7日公布的一則報告數據,所屬部門日本文部科學省廳,是統籌日本科學、教育、學術、文化等事務的國家部門。數據來自各學術期刊的論文資料庫統計,對論文質量有一定硬性要求。
  • 中國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研究主要貢獻者之一
    日前,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愛思唯爾等機構聯合發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的核心,是利用人工智慧等前沿科學技術賦能醫療健康,構建最優化的大健康生態體系,提供優質、高效、經濟的新型醫療服務,為解決醫療供需矛盾、推動醫學發展提供有效手段。
  • 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 數量超美國
    :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日益重要的地位。《日本經濟新聞》網站的報導指出,科學論文產出數量是顯示一國研發活躍程度的最基本指標。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此前也曾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論文數量超過了美國,而這次的統計數據基於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的數量。
  • 美研究發現若給牛改變食譜可能有助減緩全球變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印度時報》8月30日報導,一位美國科學家發現,如果將海藻作為牛的食物補充,可以顯著減少它們的甲烷排放量
  • 我國發表的人工智慧論文全球最多,但影響力僅為美國的一半?
    史丹福大學最近出版了一份《2019年人工智慧指數年度報告》,對全球的人工智慧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2018年,中國發表的人工智慧領域期刊和會議論文數量超過歐洲,在2006年超過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最新發布的《2019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19)顯示,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中國以微弱優勢超過歐洲,在全球出版物中所佔比例為28%,而歐洲為27%。
  • 中國「人造生命體」領域論文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涉及研究領域包括基因組合成與編輯、優質元件與底盤設計、線路設計和動態調控、代謝工程、基於基因和細胞的疾病治療、環境修復、新技術與理論、生物安全與倫理以及合成生物學產業化等。據統計,中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論文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佔全球論文總量的10.61%。
  • 優秀博士論文數量排行榜,復旦排名第三,中大和西安交大並列第十
    在獲得優秀博士論文數量排行榜上,有「清北復交」和浙江大學,前十名的高校還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博士生培養是全球人才培養的金字塔塔尖,世界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我國博士生教育目前如何,哪些方面有需要進一步改進呢?我國博士生招生規模將繼續擴大。
  • 科技部:中國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
    科技部昨天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正在加速產業化發展。  中國已成為全球的創新引領者  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過去五年裡,科技創新已經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和格局性的重大變化,從各項主要創新指標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科技創新水平正在加速邁進國際第一方陣,「2017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