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1月16日,兩年一度的分析測試行業盛會——2020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在上海盛大開幕,珀金埃爾默攜眾多新品亮相本次展會。今年,珀金埃爾默為了更加全面地展出其創新產品,回應大眾對熱點行業和應用的關注,以雙展臺的形式同時亮相。除了位於E6的主展臺之外,還在E7館的Clinical Lab特意將今年受到大量關注的新冠檢測、環境應急檢測等熱點行業解決方案單獨陳列。
今年是珀金埃爾默的新品大年,據了解,2020年珀金埃爾默發布新品數目遠超以往。而在本次慕尼黑展會期間,這些新品紛紛亮相。其中最受關注的應該是在慕尼黑現場全球首發的——LC300™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以及Simplicity™ Chrom軟體解決方案。
LC300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
這款LC 300結合了高效液相色譜(HPLC)的穩定耐用及超高效液相色譜(UHPLC)的優異性能,其配套的新一代軟體解決方案Simplicity™ Chrom將用戶友好程度提升至全新臺階,易學易用的界面可讓操作者輕鬆控制儀器並進行數據分析。該產品圍繞著亞兩微米的微徑色譜柱,全新設計了液相色譜的各個主要模塊。使其在超高壓下運行更穩定、系統體積以及死體積更小,充分釋放了UHPLC色譜柱的優異性能。
發布會現場
LC300主要針對食品、製藥、環境、化工以及第三方檢測公司等液相常用領域。一起推出的內置資料庫的Simplicity™ Chrom軟體可提供直觀和可定製的工作流程,並擁有21 CFR Part 11合規功能。軟體還具備耗材使用情況和維護需求自動預警功能,可有效減少不必要停機時間。
除了首發新品之外,眾多明星產品也系悉數亮相。在主展臺,我們看到了擁有「4個Q」化學高分辨多重四極杆——NexION 5000 ICP-MS、首款可集成熱重模塊的傅立葉紅外光譜儀——Spectrum 3、由中國團隊研發生產的火焰石墨爐一體原子吸收光譜儀——PinAAcle D900、市場上唯一同品牌的 「三聯機」——熱重-紅外-氣質聯用系統等珀金埃爾默明星產品悉數出場。
尤其是全新的NexION 5000 ICP-MS,無疑是展會現場最受關注的展品之一。這款創新的擁有4組四極杆設計的無機分析利器,從剛剛上市就引發了行業關注。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在發布至今的半年時間內,珀金埃爾默的技術團隊和售後團隊針對這款新產品,已開發了眾多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半導體,海水,高純稀土,高純合金,特種氣體等方面,而根據實際的實驗結果顯示,NexION 5000在實驗室痕量元素和超痕量元素檢測領域有著出色的表現。
而在E7館的Clinical Lab,珀金埃爾默則帶來了在新冠檢測中備受關注的explorer G3超高通量全自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系統和應急環境監測領域的明星——珀金埃爾默環境監測走航系統。其中explorer G3日檢測通量可高達10000份樣本,受到大眾的普遍關注。據了解,這款全自動整合工作站,具有獨特的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不同的使用需要擴展升級,根據疫情需要調整檢測規模。系統通過自動化和標準化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驟,不僅大大簡化了檢測流程,提高了檢測效率,同時減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實驗人員的感染風險。
在展會現場,珀金埃爾默還展示了特別搭建的explorer G3樂高模型,形象地為觀眾展示了該系統模塊化的設計理念。
除了精彩紛呈的展品和乾貨滿滿的技術報告,珀金埃爾默在展會期間還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11月16日,珀金埃爾默與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就儲能電池檢測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將針對我國新能源先進儲能與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等產業領域的相關技術、設備、產品與服務需求,開展戰略合作。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溧陽市政府、江蘇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園共建的動力電池行業開放性研發平臺。在鋰電池領域,珀金埃爾默擁有先進的元素和材料分析與檢測技術。
「基於超過80年的創新歷史與全球研發優勢,珀金埃爾默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為中國客戶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助力其提升實驗室效率,加速創新突破的步伐。」珀金埃爾默應用市場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劉繼濤博士表示,「未來,我們仍將繼續推進本土化進程,期待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多先進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共同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高效益轉變。」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