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飲料咔哇潮飲竟含管制藥物 7人被抓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每經實習記者 陳祺欣 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 宋思艱

  近日,一則毒情預警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流傳,消息稱,「一款名為『咔哇潮飲』的飲料,據說人喝了能連續嗨三個晚上。」

  對此,9月13日上午,佛山南海警方官方微博@南海公安發布微博稱,經鑑定,涉事飲料中含有國家管制精神藥品成分,警方已抓獲範某等涉案嫌疑人7名。

  網紅飲料被檢測含管制藥物

  咔哇潮飲此前是一款網紅飲料,2015年在國內一檔旅途探秘真人秀中走紅,節目中兩位嘉賓登上南太平洋一島國,並製作所謂「最幸福的飲料」——咔哇酒,從而引起廣泛關注並在年輕網友中流行。

  咔哇潮飲是四川拾藏實業有限公司經營的一款飲料,生產商為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該飲品在宣傳時使用「不含酒精,一樣身心愉悅」的標語和「愉悅水」的名稱,在產品介紹裡稱其為替代酒精類飲品,不含酒精,對身體絕無副作用,又能滿足大眾的娛樂需求,增進聚會氛圍,令人心情愉悅。

  「咔哇潮飲」是品名為氨基丁酸運動飲料的飲料,氨基丁酸的核心成分γ-氨基丁酸與被檢測出的γ-羥基丁酸成分。兩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品類和性質卻截然不同。據了解,γ-氨基丁酸是經國家批准允許使用的物質,該物質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廣泛分布於動植物體內。植物如豆屬、參屬、中草藥等的種子、根莖和組織液中都含有這種物質,不屬於毒品性質。

  而γ-羥基丁酸是一種神經藥物,在許多國家被認定為毒品,在許多地區被禁用。2005年γ-羥基丁酸就被列入我國二類精神藥物予以管制,並於2007年變更為一類。濫用γ-羥基丁酸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頭痛、反射作用喪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與酒精並用更會加劇其危險性。

  南海公安微博顯示,今年8月初,南海公安接到群眾舉報,稱該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咔哇潮飲可能含有國家管制藥品成分,飲用後會出現興奮的感覺。隨即南海警方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警方聯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經查封,扣押了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批咔哇潮飲。經鑑定,發現該飲料中含有國家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品γ-羥基丁酸。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9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公安局,但電話未能接通;同時,記者通過微博私信@南海公安,截至發稿時對方未回復。

  無法聯繫實體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咔哇潮飲的經營者四川拾藏實業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發現該企業目前仍在存續(在營、開業、在冊)狀態,但於9月6日被高新工商局列入經營異常狀態,列入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記者撥打企業聯繫方式,語音提示對方已關機。同時,在2017年6月23日~2017年8月17日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該企業進行過7次的變更,其中2次為法定代表人變更,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段坪忍變更為陳素芬,再變更為段治義。此外,據澎湃新聞報導,咔哇潮飲公司實體無處可覓。

  9月13日,北京萬思恆律師事務所吳剛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佛山南海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作為該飲料的直接生產者,如有證據證明其明知故犯、涉嫌違法,應首先追責。此外,從專業角度,生產者依法依規應知道或注意到該飲料是否應添加違禁成份,其負有注意義務。

  吳剛認為,委託企業四川拾藏實業有限公司畢竟不是專業的飲料生產者,但如有證據證明其明知飲料有違禁成份,也應當追究其法律責任。此外,如果消費者有證據證明飲料給自己造成了人身損害,可起訴上述兩家生產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

  記者注意到,此前咔哇潮飲多被發現在各地KTV及娛樂會所進行銷售,為此經銷商是否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吳剛表示,經銷商如的確不知此飲料有違禁成份,且舉證證明均是從正規渠道進貨,則依法不承擔法律責任。

  同時吳剛提醒道,在日常生活中為避免捲入本案類似糾紛,商家等經營者一定要從有合法營業執照的生產者、銷售者進貨,並保存好進貨憑證;消費者也要儘量購買正規渠道的商品,保留購買憑證,一旦出現損害情況,可依法索賠。

(責任編輯:吳曉薇)

相關焦點

  • 網紅飲料咔哇潮飲含管制藥物 警方已抓獲7名嫌疑人
    近日,一則毒情預警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流傳,消息稱,「一款名為『咔哇潮飲』的飲料,據說人喝了能連續嗨三個晚上。」  網紅飲料被檢測含管制藥物  咔哇潮飲此前是一款網紅飲料,2015年在國內一檔旅途探秘真人秀中走紅,節目中兩位嘉賓登上南太平洋一島國,並製作所謂「最幸福的飲料」——咔哇酒,從而引起廣泛關注並在年輕網友中流行。  咔哇潮飲是四川拾藏實業有限公司經營的一款飲料,生產商為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
  • 網紅飲料「咔哇潮飲」含違禁成分 γ-氨基丁酸的危害性
    網紅飲料「咔哇潮飲」竟含「毒品」 網上仍有人稱可銷售  近日,一則「毒情預警」在朋友圈和微博中熱傳,文章稱一種名為「咔哇潮飲」的網紅飲料經理化檢驗,被發現含有γ-羥基丁酸(我國一類精神藥品),喝多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目前多地公安部門已要求下架。
  • 網紅飲料「咔哇潮飲」被檢出精神藥物遭禁,有代理換包裝網銷
    近日,一則「毒情預警」在朋友圈和微博中熱傳,文章稱一種名為「咔哇潮飲」的網紅飲料經理化檢驗,被發現含有γ-羥基丁酸(我國一類精神藥品),喝多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目前多地公安部門已要求下架。網紅飲品被發現含有精神藥品近日,一則「毒情預警」在朋友圈和微博中熱傳,內容顯示:有一款名叫咔哇的羥基丁酸飲料,生產地為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系引進國外配方製造生產,多在迪吧酒吧和夜總會出售。「人喝了可以連續嗨三個晚上,據說之前吸K粉的人很多都嗨這種東西,效果和K粉一樣。」
  • 男子購買製毒原料 研發網紅飲料「咔哇氿」新型毒品
    封面新聞 記者 田之路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由四川檢察機關對偵查取證活動進行全程引導和監督,持續跟蹤近3年之久的四川首例「咔哇氿」新型毒品案一審獲有罪判決
  • 「迷奸水」變身新潮飲料,新型毒品滲入糜爛社交成為性犯罪工具
    前不久,海南三亞市警方成功打掉一個往返瓊粵兩地的運毒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新型毒品「咔哇潮飲」41瓶。新聞簡訊中提到的「咔哇潮飲」就是一種含有新型毒品成分「γ-羥基丁酸」(gamma hydroxybutyrate,簡稱GHB)的飲料。
  • 小金瓶、夢幻草……警惕,這些「飲料」可能是新型毒品!
    「咔哇潮飲」存在高濃度的管制毒品「γ——羥基丁酸」(簡稱GHB),也是臭名昭著的「迷奸水」、「液體迷魂藥」。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800餘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7600餘人,繳獲各類毒品300餘公斤;共查獲吸毒人員38000餘人次,依法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12000餘人、作出責令社區戒毒決定13000餘人、作出責令社區康複決定6000餘人。
  • 奇怪,為何眼藥水也能讓人昏迷失憶?
    南京警方近期公布了最新破獲的一起大型網絡製售毒品案,涉案人員達900多人。原來犯罪嫌疑人將毒品偽裝成了餅乾、糖果、眼藥水這些常見的物品。那要怎麼做才能免受其害呢?今天(7月20日),記者也向禁毒專家了解到了為什麼會讓人昏迷失憶,怎麼能不上當。
  • 見到這種飲料千萬別喝!新型毒品,可致人失憶甚至死亡!
    但有些人為了利益不惜販毒危害他人,這樣的人勢必會受到法律的嚴懲!近年來警方抓獲的販賣毒品的違法犯罪分子不在少數,而現在又出現了新型毒品,近日,三亞市公安局天涯分局鳳凰派出所在友誼派出所、天涯派出所的協助下,成功打掉了一個返瓊粵兩地的運毒團夥,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新型毒品「咔哇潮飲」41瓶!
  • 奶茶、小卡片、飲料……這些看起來普通的小玩意竟然是毒品!
    經鑑定,「郵票」中含新型毒品LSD;搖頭丸、大麻酚、K粉被偽裝成糖果、巧克力等。這些偽裝性極強的包裝,加上特殊的吸收方式,孩子大人都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並吸食毒品!最令人痛心的是,在18年9月杭州警方破獲的LSD新型毒品案中,販賣LSD的都是一群00後。
  • 可讓人短時失憶!廣東多地出現"約會強暴藥"
    它在坊間被稱為「約會強暴藥」,據報導「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更多人則稱它「藍精靈」,只因為當它含在口中時舌頭就會變藍,又或是泡在酒水或飲料裡,會泛起藍色。很少人會知道它的學名氟硝西泮,一種原本在醫學上用於手術前鎮靜及癲癇發作、嚴重失眠、抑鬱等疾病的藥物,有催眠、遺忘、鎮靜、抗焦慮、肌肉鬆弛和抗驚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遺忘的作用更顯著。服用氟硝西泮這種藥物後,人體會產生「順行性遺忘症」,也就是失去了對近期發生事情的記憶力。
  • 網紅飲料不好喝 WMF讓你的夏日沁飲好喝又新鮮
    來源於:網易新聞-大眾網 一款「富士山下」網紅飲料火了,旺仔牛奶+雪碧+酸奶+蝶豆花茶的高顏值操作,讓不少小仙女夢想著炎炎夏日在家喝上一座唯美「雪山」的情景。可好看歸好看,網傳這款自製飲料翻車概率也是奇高。想要隨時獲得一杯健康營養「新鮮美味」的網紅飲料難道只能點奶茶、咖啡外賣?
  • 女孩出門在外這3種飲料千萬別喝!廣東90後女孩險被下迷奸藥
    近日,廣東一名90後女孩在微博自爆差點被人下「迷奸藥」的恐怖經歷,引發網友們的熱議。聯想起來都讓人不寒而慄:這明明是電視劇中才會有的情節,居然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如果發生藥物中毒,服用者甚至可能會因為嘔吐,導致呼吸道梗阻窒息而死亡。最可怕的是,這類「迷奸藥」大多無色無味,很容易被人混入白開水或飲料中。誤服後10-15分鐘就會失去意識,醒來也記不起發生過的事。而且,它們還往往被包裝成「功能性飲料」,誤導人們去嘗試,比如「咔哇氿」、「papaya」、「咔哇潮飲」等等。
  • 網紅DC減肥藥涉毒?來源可疑的藥物一定要警惕!
    吃DC減肥藥被認定「吸毒」網紅減肥藥主要成分涉毒具有潛在成癮性昨天,上海市禁毒委員會披露,以泰國DC減肥藥為代表的一批網紅藥品中,含有國家管制精神藥品成分,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等,上述成分我國均已在2005年列入了《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
  • 深圳已有人被抓
    喝茶是不少廣東人都有的習慣都說廣東人見面問的不是吃飯而是喝沒喝茶▼飲咗茶未?通常有包裝及吸食方式更隱蔽,容易混淆於普通食品包裝中,且某些新型毒品可直接兌到酒水飲料中服下,隱蔽性很高。同時,新型毒品比傳統毒品的吸毒效果持續時間更長,更容易上癮。 尼美西泮就是新型毒品之一尼美西泮又叫做「一粒眠」「K他命五號」「K5」「紅5」,是一種新型毒品,是以國家管制的二類精神藥品尼美西泮(又名硝甲西泮)為原材料的中樞神經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