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立體綠化工程的施工技術
宣 浩
0 引 言
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基於生態社會建設的要求,園林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如何有效增加綠地面積是一項關鍵性問題。然而城市土地緊張,尤其是對於大中城市而言單純依靠傳統地面綠化方法,無法滿足國家規定的綠化覆蓋率要求,在此背景下立體綠化逐漸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可在有限的空間獲得更大的綠化面積,改善城市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獲得更好的景觀效果。[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1 園林立體綠化概念分析
基於生態城市發展理念下,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形象、發展程度。園林綠化主要是通過使用相關工程技術,結合綠化地實際情況進行植物布置,構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其可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城市,也可較好滿足城市居民休閒娛樂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經濟、社會以及生態價值。
立體綠化是現代園林綠化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其以建(構)築物為載體、以植物材料為主體開展綠化工作,包括牆面綠化、柵欄綠化、假山綠化、枯樹綠化等多種方法,將其運用於實際園林工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或是多種立體綠化方法,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本文主要圍繞園林綠化立體綠化工程施工技術的運用展開具體分析。
2 園林立體綠化工程特點
近些年,立體綠化在園林工程得到了諸多應用,結合相關理論與工程實踐經驗分析情況,可將其特點歸納如下:
2.1 佔用土地面積小,獲得的綠化面積大
與傳統的平面草地綠化相比,立體綠化對土地面積的佔用相對較少,但在增加城市綠量方面表現良好。如:在牆面立體綠化時,採用爬山虎、凌霄等植物佔地不超過 1m 2 ,垂直綠化面積卻十分可觀,生態效益顯著。
2.2 植物生長迅速,後期維護管理便利
在進行立體綠化時,以攀援植物的應用居多,其生命力強、適應性好,生長速度相對較快,且對水肥條件的要求不嚴格,耐旱,種植、維護管理均較為簡單,實用性十分好。
2.3 綠化施工費用低,整體經濟性好
在進行垂直綠化時,攀援植物種植往往只需要半米深的土壤,同時合理設繩索、鐵絲、柵欄等即可,整體施工費用相對較低,且後期基本無需在管理上花費過多,整體經濟性十分好。
2.4 綠化形式多,景觀效果好
從立體綠化實際應用情況分析可知,載體眾多,如:牆體、假山、枯樹等等,通過合理的選用植物,做好其形態、色彩配置,可獲得各異的立體綠化形式,有效豐富城市綠化景觀。
3 立體綠化工程施工技術
3.1 立體綠化植物種類選擇
園林綠化立體綠化工程中,首要的是金子選擇植物種類,考慮因素包括:①植物生長環境,包括本地氣候、土壤條件以及立體綠化載體等;②園林綠化要求,包括環境淨化要求、美化要求等。
在立體綠化中,主要以攀緣植物、其他直立生長植物的選用為主,如:絡石、花葉蔓長春、扶芳藤、薜荔、凌霄、紫藤、何首烏、雲實、火炭母草、覆盆子、金櫻子等,其不僅具有較好的美觀性,在加固邊坡等方面也具有較大優勢,適用於園林綠化工程,具體應用情況如表 1 所示。
表 1 園林綠化立體綠化藤本植物的應用
3.2 立體綠化植物配置
在進行園林立體綠化時,需根據園林內建(構)築物特點、空間結構,對植物色彩、形態進行分析與組合配置,確保植物與地形、建(構)築物相匹配,全面提高景觀的整體美觀性。
同時,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季節呈現的景觀效果不同,相應的審美體驗也有所差異,對此應選擇多種植物類型,提高景觀色彩的多樣性、搭配性。在進行立體植物布局時,可採用整齊式、點綴式等方法,提高園林景觀美觀性。以牆面綠化為例,爬山虎在初春、夏季、秋季分別為嫩紅色、濃綠色、紅色,景觀優美,但是冬季呈現為一片蕭索,由此可在配合栽種絡石,絡石可在爬山虎之間的良好生長,同時冬季具有良好的綠化效果,兩者配合景觀效果更佳。
3.3 立體綠化植物培植基質
在進行立體綠化施工時,需測定區域土壤成分、結構,分析是否可滿足選用植物生長需要。若是發現養分不足,需進行人工施肥,同時根據區域土壤理化性質選擇栽培基質,對土壤酸鹼度、有機質含量進行測定,採取合理的改良措施,保證植物種植後生長良好。
另外,採用無土栽培技術是目前立體綠化植物培植基質發展的一種新技術,垂直花園大師帕特裡特·布蘭克在他的牆面綠化案例中採用了無土栽培技術,用兩層氈布作為植物紮根的基質,採用混有液態肥料的水進行灌溉。現在這種無土栽培的方式也在我國出現,這種方式清潔衛生,植物少有病蟲害。無土栽培技術用在立體綠化中的優勢明顯,一是保證植物健康生長,由於根系內含有足夠的空氣,故不會因水分過多而導致爛根;二是輕巧方便,例如 Pafcal 的含水狀態下約 260g,約為土壤的 1/2,乾燥時僅約 85g,金洋有機基質乾重 14.5kg/m 3 ,容重為 0.28g/cm 3 ,不到普通土壤的 1/3,在承重不夠的空間和場所也能實現綠化設計;三是清潔環保,因為不含土壤,植物不會受病蟲害,並且是成型材料,不會像土壤一樣飛散,也不會有汙水產生,還可以重複使用。
3.4 立體綠化植物種植
在進行園林立體綠化施工時,植物配置與種植時關鍵,具體施工要點如下:
(1)嚴格按施工圖紙、計劃進行立體綠化施工,施工計劃包括:植物種類選擇、植物空間配置、工程建設規劃等,在施工時間的選擇上,以每年 1-3 月雨季為宜,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證立體綠化整體施工質量可靠;
(2)立體綠化施工前實施現場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施工區域自然環境、土質、水源以及建築布局、建設情況等,以便於對立體綠化施工過程進行優化。立體綠化施工過程中,攀援植物的應用較多,其種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若是攀援物結構不當則會導致植物生長不利,對此需合理選擇攀援物,確定攀援植物種植區域,兼顧植物生長與景觀效果,如:在進行牆面綠化時,朝向南面、東南面的牆面與朝向北面、西面的牆面攀援植物選擇不同,前者以喜陽性攀援植物為宜、後者則需耐陰。
(3)立體綠化施工中,植被移栽是關鍵環節,尤其是攀援植物人工栽培中,需合理設置種植池,尺寸以 45cm×40cm(高×寬)為宜,底部設排水孔;牆壁、柵欄等進行植物移栽,需在攀援物上設種植,尺寸以 50cm×40cm(深×寬)為宜。由於攀援植物生長時,需藉助外力攀援,由此牆壁、柵欄上需設輔助網。在移栽過程中,需根據選擇植物生長特徵,合理確定種植間距,以 60cm 內為宜。運送至園林的綠化苗木,若是無法及時在中,需做好假定植、遮蔭處理,確保其後期種植成活率。
3.5 立體綠化施工養護
在完成立體綠化施工後,合理的養護處理十分重要,直接關係到植物的成活率與景觀的美觀性,具體施工養護要點如下:
(1)水分管理:在立體綠化中,水直接關係到植物的存活與生長,若是水分不足則極易導致植物生長緩慢。綠化施工完成後,施工人員需做好水分管理,可安裝滴灌系統,合理選用分層滴灌、整體頂層滴灌等方式,前者以大型牆體綠化應用較多,後者則主要用於小型牆體,此外秋冬季植物進入休眠期,此時應合理控制水分,不宜澆水。
(2)施肥管理:遵循「水肥為主,乾肥為輔,無機肥為主,有機肥兼用」原則,根據季節、置物需求確定施肥量,若是過量施肥,也不利於植物的生長。立體綠化也可採用水肥一體化的灌溉模式,將液態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於灌溉水中,在給植物灌溉的同時進行施肥,補充立體綠化植物所需的營養物質。利用水動力肥料泵能夠實現澆水和施肥操作的自動化。
(3)修剪管理:修建是維持植物結構、調節植物種群生長的重要措施,其直接關係到立體綠化的景觀效果。在園林綠化工程養護中,應根據植物生長周期選擇適宜修建時間,減少對園林正常開放的影響。
(4)病蟲害防治:在立體綠化植物養護中,主要原則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可採用水、生石灰、食鹽等配製預防病蟲害的溶液;若是已經出現了嚴重病害,則可合理選用化學農藥進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