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的這位老人叫鄭凱旋,山西平陸人,老人今年83歲,是當地有名的農民果樹專家,種植桃果有50多年經驗,老人家通過幾十年的種植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桃樹主杆性管理模式。由於有過多次接觸,知道鄭大爺家院子裡有一棵長了9年的奇怪桃樹,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一棵桃樹上長出了13棵桃樹,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猶如孔雀開屏,結果能達到600斤以上的產量。眼下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幾個人想要一睹桃花盛開時候的樣子,走進了鄭大爺的院子。
這座院落就是鄭大爺的家,站在房頂往下俯瞰,院子中央長著一棵正在開花的桃樹,大夥看看這棵樹,長得是不是非常奇怪,一棵桃樹從底部張開,伸長出幾棵直直的枝椏,樹形非常的少見。
聽聽鄭大爺給大家講一下,這棵桃樹長成孔雀開屏的秘密在哪裡。大爺說這棵桃樹在他家是用來做實驗的,如今他家的這棵桃樹都成了網紅樹,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還有周邊電視臺的人都過來拍過。
這就是桃樹的正面,鄭大爺說這棵樹今年是第9個年頭,經過9年的管理整形,現在正面一排有7個主枝,桃樹是三支開心形和主幹形兩種樹形的結合體,從桃樹的正面看,就像孔雀開屏一樣,尤其是這個時節開花的時候,非常的漂亮。
說起來為什麼要種這樣一棵桃樹,鄭大爺說自己當了一輩子老農民,深知農民不容易,種桃樹最快也要5年才能見效益,他就在想如何讓果樹早點產生效益,就在自家果園裡做實驗,發現以前的種植方式是4米X3米的或者密一點倒4米X2米,種上後幾年時間都長樹形,就想著能不能改變種植方式,自己就實驗出了密植園,株距1米x1米。試驗後發現第二年就可以掛果,第4年達到豐產。
鄭大爺說,這樣栽植的桃樹,通風透光都好,農民的效益能比傳統的種植方式提前2-3年,這個模式經過實驗非常的好,就是每畝地要用的樹苗會多一點。這是桃樹的尾部,一排有6個主枝加上正面的7個主枝,所以就是大家說的一棵桃樹上長出13個桃樹。
朋友問他為什麼要在院子裡實驗種這棵樹,還要修建成孔雀開屏的樹形樣子,鄭大爺說當初的想法比較簡單,也沒有刻意要把它修剪成啥樣,但是通過這幾年的管理,無意間還是聽外面參觀的人說這棵桃樹長得像孔雀,開花的時候更像是孔雀開屏。他後來看了看覺得也挺像。
鄭大爺說,他手指的方向其實還有一個長出來的主枝,但是在前些年被來參觀的人踩斷了,就長成了現在的樣子。現在從上面看就是一個工字,如果這裡不踩斷,就會長成一個王字。
鄭大爺說這桃樹的品種現在已經淘汰了,不是因為桃子品質不好,而是它不能自花授粉,一到開花時候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不過只要人工授粉,桃樹結的果子還是比較理想,都能結果600斤以上,沒有大小年之分。現如今自己也不怕麻煩,自己年紀大了,地裡早都不去了,自家院子裡這棵樹就夠他忙了,這每年結的桃子能請人品嘗自己也不耽誤做實驗,開的花還能觀賞,每天和老伴生活在這個環境裡,別提多舒心了。
聊了一會,告別鄭大爺。鄭大爺熱情的說等桃子熟了你們再來,我請你們吃桃子,看看這樹上的桃子甜不甜。我們也是非常期待桃樹掛果的美景。各位親,你們有沒有懂農業的,對鄭大爺的這種桃樹管理方法是不是贊同,有什麼提議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圖片故事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