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輔助繼電器M,它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作用1是防止外部物理開關誤操作造成設備突然停機。下圖是個很簡單的啟保停程序,如果外部物理停止開關被誤操作按下,停止開關X1被迫斷開就會造成設備突然停機。

那麼如果使用輔助繼電器M換種方式寫程序就可以避免此問題(如下圖),首先接通一個輔助繼電器M0,然後利用M0的上升沿來啟動Y0,這樣即使外部的物理停止開關被誤操作按下也不會造成設備突然停機,因為上升沿只會在M0得電時接通一個掃描周期,M0失電不會對它造成任何影響。

作用2是用作中間過渡(如下圖),綠色部位的成型氣缸在執行左移,左移結束後,為了避免後面的程序條件衝突,先置位了1個輔助繼電器M1,然後利用M1接通了一個3s的定時器T0,到時間後T0常開觸點閉合,復位M1的同時接通Y1(藍色部位)開始右移,開始右移後,M1的任務就完成了。其實我們寫程序時一定要多用輔助繼電器,它可以使程序的邏輯更清晰,避免後面的條件相互衝突。

輔助繼電器是按十進位進行編碼,如M0~M9,M10~M19........等。輔助繼電器M在程序中除了作為線圈使用外,還有4種觸點類型,它們的圖形符號以M0為例(如下圖)。這裡要特別注意輔助繼電器M的線圈只是虛擬的,不能直接驅動外部負載。

接下來以三菱FX3U為例來了解下輔助繼電器的分類。
1,一般型也叫通用型M0~M499,PLC運行過程中突然停電,輔助繼電器M的線圈也會斷電,線圈斷電那些相應的開關觸點也自動會復位。
簡單的說就是設備一旦斷電,重新得電後,設備的動作是自動直接回原點,然後按程序重新循環作業。
2,停電保持型M500~M1023,PLC運行過程中突然停電,輔助繼電器M在PLC備用電池的支持下仍可以保持斷電前的狀態。
簡單的說就是設備即使中途斷電,重新得電後,設備的動作不會自動回原點,需要人手工操作解除輔助繼電器的保持功能,所以如果程序中使用了停電保持型輔助繼電器一定要寫一段復位它們的程序(如下圖),左邊是通用型輔助繼電器的用法,右邊是停電保持型輔助繼電器的用法,區別是停電保持型多了1行復位的程序。

停電保持型輔助繼電器也可以通過軟體參數設置修改鎖存起始位置的數字把這部分輔助繼電器也設置成通用型(如下圖)。

3,停電保持專用型M1024~M7679,它的作用和停電保持型一樣,只是它們不能被設置成通用型。
4,特殊型M8000~M8511,它們的功能是廠家自己定義的,分為觸點型和線圈型。
觸點型就是我們在寫程序時只需要利用它們的觸點,而它們的線圈是PLC自行驅動。簡單的說就是常規輔助繼電器我們需要先接通線圈,相應的觸點才可以使用。而觸點型特殊輔助繼電器可在程序中直接使用觸點,它們的線圈是PLC內部自行驅動,不需要單獨寫出來。
線圈型就是我們的寫程序時只需要利用它們的線圈,不使用它們的觸點。一旦它們的線圈得電,它們就會根據廠家定義的功能做相應動作或結果反饋。
特殊輔助繼電器的具體功能用文字不太好描述,我會抽空通過視頻的方式跟大家分享。輔助繼電器M的作用如果把以上都弄明白了,那麼恭喜你已經掌握了90%,建議大家結合文章在電腦上自己寫程序模擬下,會幫助加深理解。囉裡囉嗦了半天,今天就先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記著分享和收藏哦,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