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晶體與繼電器輸出的PLC有什麼區別?

2021-01-09 OFweek維科網

1、電晶體過載能力小於繼電器過載的能力

一般來說,存在衝擊電流較大的情況時(例如燈泡、感性負載等),電晶體過載能力較小,需要降額更多。

2、在額定工作情況下,繼電器有動作次數壽命,電晶體只有老化沒有使用次數限制 

繼電器是機械元件所以有動作壽命,電晶體是電子元件,只有老化,沒有使用次數限制。繼電器的每分鐘開關次數也是有限制的,而電晶體則沒有。

3、負載電壓、電流類型不同

負載類型:電晶體只能帶直流負載,而繼電器帶交、直流負載均可。

電流:電晶體電流0.2A-0.3A,繼電器2A。

電壓:電晶體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繼電器可以接直流24V或交流220V。

4、電晶體響應速度快於繼電器 

繼電器輸出型原理是CPU驅動繼電器線圈,令觸點吸合,使外部電源通過閉合的觸點驅動外部負載,其開路漏電流為零,響應時間慢(約10ms)。

5、負載能力不同

電晶體帶負載的能力小於繼電器帶負載的能力,用電晶體時,有時候要加其他東西來帶動大負載(如繼電器,固態繼電器等)。

總結

電晶體輸出型原理是CPU通過光耦合使電晶體通斷,以控制外部直流負載,響應時間快(約0.2ms甚至更小)。電晶體輸出一般用於高速輸出,如伺服/步進等,用於動作頻率高的輸出:如溫度PID控制, 主要用在步進電機控制,也有伺服控制,還有電磁閥控制(閥動作頻率高)。 電晶體主要用於定位控制,要用晶體的輸出來發出脈衝。而繼電器是不能用發出脈衝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繼電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進的話就還要加定位模塊,經濟上不划算。而用一個電晶體輸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

相關焦點

  • PLC電晶體輸出與繼電器輸出的區別和選型方法
    PLC的輸出類型有繼電器和電晶體兩種類型,兩者的工作參數差別較大,使用前需加以區別,以免誤用而導致產品損壞。  電晶體輸出  高速輸出:如伺服/步進使用於動作頻率高的輸出:如溫度PID控制,主要用在步進電機控制,也有伺服控制,還有電磁閥控制(閥動作頻率高)。
  • PLC的電晶體輸出和繼電器輸出的區別
    繼電器的每分鐘開關次數也是有限制的,而電晶體則沒有。電晶體也有大電流,如5A以上。1.負載電壓、電流類型不同  負載類型:電晶體只能帶直流負載,而繼電器帶交、直流負載均可。  電流:電晶體電流最大0.75A,繼電器最大2A。  電壓:電晶體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繼電器可以接直流24V最大30V或交流220V)。
  • plc輸入輸出實物接線圖
    plc輸入輸出實物接線圖   1、輸入模塊   輸入電路中有RC濾波電路(上圖中R1和C),用來防止輸入觸點抖動或者幹擾脈衝引起的誤動作。      1.輸出模塊   S7-200輸出有兩種:繼電器輸出和電晶體輸出。   繼電器輸出可以驅動交流負載,也可以驅動直流負載。
  • 無觸點繼電器的用法
    打開APP 無觸點繼電器的用法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8-12 11:45:08   無觸點繼電器的用法   ● 嚴禁用兆歐表測量輸入、輸出端之間的絕緣電阻。
  • 每天學一點,入門級三菱plc簡單認識,什麼是MT.MR.MS. ES.DS.ESS
    y1,y2,1秒100k脈衝數,主要用於伺服,步進定位控制FX1N-MT/ESFX1N-MR/ES如上兩張圖:一個電晶體輸出,一個繼電器輸出。1.型號為FX1N-MT/ES電晶體輸出口COM端只能接低電平0v,不能接反,接反了燒壞裡面二極體,兩個脈衝輸出口,y0,y1.也是100k2.MR:可以理解就是一個觸點開關,直流,交流都可以。
  • 分析一下PLC的輸入端,輸出端常見的接線類型
    目前,plc在工業生產和自動化控制中是使用率非常高的集中控制設備,PLC代替了繁重的繼電器櫃,交流接觸器櫃等,逐漸的在生產和控制中普及使用,PLC的正確接線是PLC發揮功能的前提條件,熟練的掌握PLC輸入埠和輸出埠的接線是每一個電力作業人員所必需的。
  • 關於PLC 輸出類型的選擇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0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247.htmPLC的輸出類型有繼電器和電晶體兩種類型,兩者的工作參數差別較大,使用前需加以區別
  • PLC自動化控制學習的15個基礎知識點,搞自動化PLC的都懂
    2)輸出接口:程序的執行結果通過輸出接口的光電耦合器件和輸出組件(繼電器、 晶閘管、電晶體)輸出,控制外部負載的接通或斷開。2、PLC的基本單元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各起什麼作用?1)CPU:PLC的核心部件,指揮PLC進行各種工作。
  • 固態繼電器SSR在PLC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PLC為電晶體輸出型,輸出單元允許所帶負載工作電源為DC 12~24 V,尢法直接驅動交流接觸器,只能先驅DC 12~24 V的中問繼電器,再用中間繼電器
  • plc與變頻器的接線圖_plc和變頻器通訊接線圖詳解
    變頻器無法進行編程,改變電源的頻率、電壓等參數,它的輸出頻率可以設為固定值,也可以由PLC動態控制。   plc是可以編程序的,用來控制電氣元件或完成功能、通信等任務。         PLC與變頻器之間通信需要遵循通用的串行接口協議(USS),按照串行總線的主從通信原理來確定訪問的方法。
  • PLC輸出埠元器件~
    :繼電器輸出、電晶體輸出和可控矽輸出。這三種輸出方式連接的負載會有所不同。對於PLC的輸出埠,它僅僅只是一個控制開關,繼電器輸出為有觸點開關,電晶體輸出和可控矽輸出為無觸點開關。PLC輸出控制外部負載的時候,負載的電源是由外部提供的。根據負載使用電源的性質,可分為直流負載和交流負載。
  • 基於PLC的梳棉機步進電機控制系統
    k0、k1、k2分別是正轉、反轉及停止控制開關,分別接在plc的輸入繼電器x0、xl和x2上;plc的輸出繼電器y0、y1和y2分別接步進電機的三相繞組a、b、c。軟體實現脈衝分配的方法很多,這裡討論三種實現方案。
  • PLC如何與常用輸入輸出電氣元件連接?
    而電路的本質還是要形成迴路,每個輸入端對應一個迴路,同樣每個輸出端也對應一個輸出迴路,只要迴路閉合,就會產生電流,輸入或者輸出狀態變化了,就會產生外邊電路和PLC之間實現連接,請關注:機電貓普通開關量I/O接法實際上PLC有很多個獨立的開關點輸入和輸出,同時會有一個公共端COM(或者S/S等),
  • 光電隔離器(光電耦合器)和固態繼電器之間的區別?
    我知道有不同的光隔離器,其中一些在檢測器側具有一個電晶體,該電晶體允許電流在一個方向上流動,而另一些在檢測器側具有三端雙向可控矽開關,以允許電流在兩個方向上流動:通過閱讀繼電器,我發現它們的工作方式類似,但是使用了使用電磁體的機械開關來隔離電路的兩側。我本來希望固態繼電器成為繼電器的一個子類別,但是當我看它們時,通過定義,它們的功能與光隔離器相同。
  • 同是PLC中國的與外國的有何不同
    而對於plc的運用,廣州卡樂智能在這方面也有卓越的成效。所以Plc控制器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在PLC問世之前,工業控制領域中是繼電器控制佔主導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繼電母的功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在工業操作方面的需要,所以繼電母逐步被市場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更為強大的PLC,現在的工業建設中,PLC基本上已經完全取代繼電器來實現邏輯控制了。
  • 欠壓繼電器與過電壓繼電器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欠壓繼電器與過電壓繼電器有什麼區別 發表於 2019-09-13 17:42:00   欠壓繼電器與過電壓繼電器的區別   1、欠(失)壓繼電器在正常電壓時動作,而當電壓過低或消失時,觸頭復位;   2、過電壓繼電器則是在正常電壓下不動作,只有當其線圈兩端電壓超過其整定值後,其觸頭才動作,以實現過電壓保護。
  • plc是什麼?應用領域有哪些?
    plc是一種控制系統,在各行各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可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及客戶的使用要求不同,去進行相應的編程代碼調整,從而滿足客戶的使用要求。plc應用領域有:1.開關量邏輯控制眾所周知,plc取代了較為傳統的繼電器,利用它邏輯運算的特性,實現了單獨控制和多方控制及自動化生產線的控制等等。比如:數控工具機、自動化包裝線等。
  • PLC和變頻器進行通訊的接線圖詳細資料講解
    變頻器無法進行編程,改變電源的頻率、電壓等參數,它的輸出頻率可以設為固定值,也可以由PLC動態控制。 plc是可以編程序的,用來控制電氣元件或完成功能、通信等任務。 PLC與變頻器之間通信需要遵循通用的串行接口協議(USS),按照串行總線的主從通信原理來確定訪問的方法。
  • 直流繼電器線圈的接法分正負極嗎
    線圈是直流電的繼電器要求接入的直流電有正負極要求,因為兩個不同的接線會使繼電器的線圈產生不同方向的吸合力,記住電磁型繼電器的銜鐵都是在一側的,另一側的死的(不動的),一般繼電器線圈接線柱上都標有正負極。   直流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應該如何控制   直流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應該如何控制?
  • 固態繼電器工作原理以及與傳統繼電器的區別
    其內部原理圖如下: 工作時只需在輸入電路加上一定的控制信號,就可以控制輸出電路兩端之間的「通」和「斷」,實現「開關」的功能,其中驅動電路的功能為輸入的控制信號提供一個輸入/輸出端之間的通道,但又在電氣上斷開SSR中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電路的聯繫,以防止輸出端對輸入端的影響,驅動電路用的元件是「光耦合器」,它動作靈敏、響應速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