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進程加快,我們所在城市裡的高樓大廈也越來越多,現在城市新建房大部分都是高層樓,幾乎都達到了30多層的高度,而這些高層樓在市場上也比較暢銷,非常受歡迎。我們知道,雖然現在的房價如此之高,但是絕大部分人的購房熱情,卻一點也沒有減退,無論是在什麼房價環境下,剛需族永遠是剛需族,即使是申請銀行貸款,也要把房子給買下來。
現在的樓層越建越高,所以在買房時,樓層的選擇就變得非常重要,除了要考慮樓層的居住舒適度以外,很多人會更看重安全性,尤其是地震多發的一些地區,那麼在這些地區中,高層樓和低層樓該怎麼選擇呢?哪一個更安全呢?其實很多人都想錯了。
實際上,17日晚,四川又發生了地震,所幸的是,這次地震的傷亡數量控制到了比較小的範圍,而正因為這次地震,所以大家對於房子的安全性的話題又關注了起來,如今的樓房這麼高,究竟買在哪一層才是安全的呢?尤其是地震多發的地區,選擇就更困難了。
其實,哪一層更安全是沒有絕對論的,因為地震也是分震級的,如果是遇到的小地震,那麼高層樓的住戶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低層樓的就逃生的更快一點,即使是房子塌了,高層住戶也容易被搜救得到,容易被找到一些。但是如果是遇到了大地震,低層樓和高層樓遇到危險的可能性都比較大。
因此,在對抗地震這一方面,樓層的選擇其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而是房子的建造,首先房子的建造樓層應該有所控制,尤其是位於地震帶的城市,住宅的樓層最好不要太高了,其次房子的質量也一定要有所保障,最好是有完整的抗震能力和系統,這一點可以參考日本,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多火山多地震,幾乎每年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地震,但是日本每次遇到地震的損失實際上是非常小的,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建築的抗震是做得非常好的,所以在建築方面,我們可以向日本進行學習。
總而言之,地震多發的城市,作為居民,一定要有比較充備的逃生知識和求生知識,而作為城市的建設者,也更應該在樓房建造上實打實,提高房子整體的抗震性,這樣損失減少得更小,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快樂,你們認為呢?
(本文由生活百科學堂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