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假期,廣州動物園的浣熊區就十分熱鬧,這些浣熊圓圓胖胖,雙腿直立,雙手作揖,不斷接著遊客丟來的食物,逗得遊客開心,但遊客自行餵食和浣熊日益長胖的體型卻讓動物園保育員十分擔心。
據悉,廣州動物園不允許遊客自行投餵食物,五一假期期間,園方增加志願者人數來進行勸阻,在這種行為卻屢禁不止,導致浣熊愈加肥胖,嚴重的甚至影響浣熊的健康和繁殖能力。為此園方呼籲,為了動物健康,遊客切莫自行投餵食物。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龐澤欣
現場:
浣熊胖成球,30分鐘被遊客投餵6次
5月4日中午,雖然下著小雨,在廣州動物園浣熊區內遊客還絡繹不絕。記者看到浣熊園區採取開放式圈養,與熊區、猛獸區不同的是,遊客與浣熊之間用欄杆分隔,沒有設立玻璃屏障,而且浣熊活動範圍和遊客也十分接近。
浣熊面對遊客一點都不「見外」,從三五成群地圍著欄杆,與遊客「親密互動」。記者看見,有的遊客從包裡拿出自帶的餅乾、糖果、麵包等零食,扔向浣熊。浣熊時而癱坐在地上,吃遊客扔進來的零食;時而雙腿直立,雙手作揖,不斷接著遊客丟來的食物,逗得遊客越發開心地投餵食物。記者在浣熊區觀察了30分鐘,大概來了六七波遊客向浣熊投餵了食物,其中帶著兒童的遊客佔多數。
記者觀察到,相比與野生浣熊,廣州動物園浣熊的身材顯得更加肥胖,圓滾滾的像一個毛毛球。有的浣熊甚至由於肥胖的體型,走路左搖右晃,或者爬樹時顯得吃力笨拙。園方認為,遊客的自行投餵行為導致浣熊肥胖,浣熊肥胖會影響浣熊健康。
正在向浣熊投餵零食的遊客張小姐告訴記者:「投餵浣熊的食物是從園外帶進來的,事前並不知道不能投餵浣熊,如果知道不能投餵的話就不會餵食。」但是,記者看到欄杆多處都設有「禁止餵食」「禁止跨越護欄」的標誌。
現狀:
40多隻浣熊中20多隻超重
據廣州動物園保育員方澤豪介紹,正常成年浣熊的體重在10斤左右,這些「胖成球」的浣熊體重大概在16、17斤左右,現在園裡的40多隻浣熊,有20多隻屬於超重。
方澤豪告訴記者,浣熊屬於雜食性動物,在園裡有十分科學的飼養管理,根據浣熊在野外的生活習性和目前的生活習慣,餵飼要按照嚴格的餐單:芭蕉、蘋果各50克,繁殖期75克;饅頭30克,繁殖期40克;牛肉、雞肉、魚肉等各15克,繁殖期25克;花生50克,繁殖期60克……「我們一般一天餵浣熊兩次,日常的餵養已經足夠浣熊每日所需營養,遊客再自行投喂,而且遊客都是餵一些蛋糕、餅乾、糖果等高油高脂的食物,就導致浣熊肥胖。」
當天下午,記者看到保育員餵養浣熊,當天的餐單有香蕉、魚肉等食物,相當豐富。
而且浣熊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野外的浣熊一般夜間外出捕食,白天休息。而動物園裡的浣熊則是白天活動、進食,由於生活作息習慣的改變,它們白天只吃不動,吃了睡、睡了吃,更加容易長胖。
浣熊區欄杆下方畫有宣傳畫,呼籲市民勿擅自投喂。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浣熊肥胖導致繁殖能力下降
但是,動物肥胖並不是好事,動物肥胖跟人一樣會導致諸多健康問題。浣熊胖了以後,會得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而廣州動物園裡的浣熊,則因為肥胖導致了繁殖能力下降,讓園方十分擔心。
方澤豪告訴記者:「園裡的浣熊因為太肥了,交配方式受限,影響了繁殖能力,而且浣熊的體脂太高、活動量減少,也使精子活躍程度下降。園區浣熊近年來繁殖情況不太理想,2017年浣熊生育了12隻,到了2018年僅僅生育了幾隻。這都跟遊客自行投餵導致浣熊肥胖有關。」
目前,因為浣熊已經出現因為肥胖影響健康的情況,園方呼籲:「每個動物吃的不一樣,它們已經有足夠的營養,不需要遊客再去投喂。我們呼籲遊客不要自行投餵動物。這是為動物健康考慮。」
浣熊「太可愛」被投餵最多
記者走訪動物園其他動物區域,發現其他動物區域遊客和動物都比較隔離,虎區、熊區、靈長區、猛獸區採取封閉式圈養,遊客和動物被玻璃圍欄完全分隔;象區、猩猩區雖然沒有設置玻璃圍欄,但是遊客和動物之間有比較遠的距離,遊客不容易投餵食物。而浣熊區採取開放式圈養,浣熊活動範圍和遊客也十分接近。
據悉,整個園區內都禁止遊客自行投餵食物,自行投餵行為發生最多的場地便是浣熊場地。廣州動物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浣熊區設計的初衷是讓遊客與動物更加親近,並不是為了讓遊客投喂,並且浣熊本身比較貪吃,遊客又喜歡浣熊可愛的討食姿態,所以自行投餵的行為特別多。」
據介紹,浣熊雙腿直立、雙手作揖的「討食」姿態在野外浣熊中也有發現,這個動作原本並不是「討食」的意思,只是在動物園裡遊客向浣熊投餵食物,強化了浣熊的行為習慣,讓他們認為這樣做就會獲得食物,而重複動作。園方再次呼籲,遊客不要因為浣熊「可愛討食」姿態而自行投喂。
想餵動物可到長頸鹿區和逗趣園
對此,廣州動物園已經不斷通過「滾動指示牌」、「廣播」等方式提醒遊客不要自行投喂,並且節日裡也會增加志願者數量,來進行勸阻。園方安排了多名志願者舉著「提示牌」不斷巡遊勸阻,志願者葉芸告訴記者:「如果我們勸阻遊客自行投喂,遊客都會表示理解,並停止繼續投餵的行為。但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到來,一個一個勸阻遊客的工作量也相當大。希望遊客能自覺不自行投餵浣熊。」
此外,記者看到在浣熊區欄杆下方的圍牆下,有一園方製作的宣傳畫,畫著一個身材正常的浣熊變成了肥胖者,並借浣熊的口吻表達的意思是「請不要投餵我們,我們每天都有營養大餐,擅自投喂,會使我們肥胖甚至生病。」
記者發現,其實遊客想跟動物親近互動,並不需要自行投餵食物,動物園裡也有設計一些讓遊客科學餵養動物的區域,例如長頸鹿區和「逗趣園」。廣州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遊客投餵長頸鹿也是按照科學餵養管理,我們規定長頸鹿每天吃的食物種類和分量,把保育員餵養和遊客投餵的食物一起統計,如果有一天遊客餵多了,保育員就餵少一點,如果遊客餵少了,保育員就餵多一點,總量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