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動物園浣熊「胖成球」,誰之過?

2021-01-11 信息時報

一到假期,廣州動物園的浣熊區就十分熱鬧,這些浣熊圓圓胖胖,雙腿直立,雙手作揖,不斷接著遊客丟來的食物,逗得遊客開心,但遊客自行餵食和浣熊日益長胖的體型卻讓動物園保育員十分擔心。

據悉,廣州動物園不允許遊客自行投餵食物,五一假期期間,園方增加志願者人數來進行勸阻,在這種行為卻屢禁不止,導致浣熊愈加肥胖,嚴重的甚至影響浣熊的健康和繁殖能力。為此園方呼籲,為了動物健康,遊客切莫自行投餵食物。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龐澤欣

現場:

浣熊胖成球,30分鐘被遊客投餵6次

5月4日中午,雖然下著小雨,在廣州動物園浣熊區內遊客還絡繹不絕。記者看到浣熊園區採取開放式圈養,與熊區、猛獸區不同的是,遊客與浣熊之間用欄杆分隔,沒有設立玻璃屏障,而且浣熊活動範圍和遊客也十分接近。

浣熊面對遊客一點都不「見外」,從三五成群地圍著欄杆,與遊客「親密互動」。記者看見,有的遊客從包裡拿出自帶的餅乾、糖果、麵包等零食,扔向浣熊。浣熊時而癱坐在地上,吃遊客扔進來的零食;時而雙腿直立,雙手作揖,不斷接著遊客丟來的食物,逗得遊客越發開心地投餵食物。記者在浣熊區觀察了30分鐘,大概來了六七波遊客向浣熊投餵了食物,其中帶著兒童的遊客佔多數。

記者觀察到,相比與野生浣熊,廣州動物園浣熊的身材顯得更加肥胖,圓滾滾的像一個毛毛球。有的浣熊甚至由於肥胖的體型,走路左搖右晃,或者爬樹時顯得吃力笨拙。園方認為,遊客的自行投餵行為導致浣熊肥胖,浣熊肥胖會影響浣熊健康。

正在向浣熊投餵零食的遊客張小姐告訴記者:「投餵浣熊的食物是從園外帶進來的,事前並不知道不能投餵浣熊,如果知道不能投餵的話就不會餵食。」但是,記者看到欄杆多處都設有「禁止餵食」「禁止跨越護欄」的標誌。

現狀:

40多隻浣熊中20多隻超重

據廣州動物園保育員方澤豪介紹,正常成年浣熊的體重在10斤左右,這些「胖成球」的浣熊體重大概在16、17斤左右,現在園裡的40多隻浣熊,有20多隻屬於超重。

方澤豪告訴記者,浣熊屬於雜食性動物,在園裡有十分科學的飼養管理,根據浣熊在野外的生活習性和目前的生活習慣,餵飼要按照嚴格的餐單:芭蕉、蘋果各50克,繁殖期75克;饅頭30克,繁殖期40克;牛肉、雞肉、魚肉等各15克,繁殖期25克;花生50克,繁殖期60克……「我們一般一天餵浣熊兩次,日常的餵養已經足夠浣熊每日所需營養,遊客再自行投喂,而且遊客都是餵一些蛋糕、餅乾、糖果等高油高脂的食物,就導致浣熊肥胖。」

當天下午,記者看到保育員餵養浣熊,當天的餐單有香蕉、魚肉等食物,相當豐富。

而且浣熊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野外的浣熊一般夜間外出捕食,白天休息。而動物園裡的浣熊則是白天活動、進食,由於生活作息習慣的改變,它們白天只吃不動,吃了睡、睡了吃,更加容易長胖。

浣熊區欄杆下方畫有宣傳畫,呼籲市民勿擅自投喂。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浣熊肥胖導致繁殖能力下降

但是,動物肥胖並不是好事,動物肥胖跟人一樣會導致諸多健康問題。浣熊胖了以後,會得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而廣州動物園裡的浣熊,則因為肥胖導致了繁殖能力下降,讓園方十分擔心。

方澤豪告訴記者:「園裡的浣熊因為太肥了,交配方式受限,影響了繁殖能力,而且浣熊的體脂太高、活動量減少,也使精子活躍程度下降。園區浣熊近年來繁殖情況不太理想,2017年浣熊生育了12隻,到了2018年僅僅生育了幾隻。這都跟遊客自行投餵導致浣熊肥胖有關。」

目前,因為浣熊已經出現因為肥胖影響健康的情況,園方呼籲:「每個動物吃的不一樣,它們已經有足夠的營養,不需要遊客再去投喂。我們呼籲遊客不要自行投餵動物。這是為動物健康考慮。」

浣熊「太可愛」被投餵最多

記者走訪動物園其他動物區域,發現其他動物區域遊客和動物都比較隔離,虎區、熊區、靈長區、猛獸區採取封閉式圈養,遊客和動物被玻璃圍欄完全分隔;象區、猩猩區雖然沒有設置玻璃圍欄,但是遊客和動物之間有比較遠的距離,遊客不容易投餵食物。而浣熊區採取開放式圈養,浣熊活動範圍和遊客也十分接近。

據悉,整個園區內都禁止遊客自行投餵食物,自行投餵行為發生最多的場地便是浣熊場地。廣州動物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浣熊區設計的初衷是讓遊客與動物更加親近,並不是為了讓遊客投喂,並且浣熊本身比較貪吃,遊客又喜歡浣熊可愛的討食姿態,所以自行投餵的行為特別多。」

據介紹,浣熊雙腿直立、雙手作揖的「討食」姿態在野外浣熊中也有發現,這個動作原本並不是「討食」的意思,只是在動物園裡遊客向浣熊投餵食物,強化了浣熊的行為習慣,讓他們認為這樣做就會獲得食物,而重複動作。園方再次呼籲,遊客不要因為浣熊「可愛討食」姿態而自行投喂。

想餵動物可到長頸鹿區和逗趣園

對此,廣州動物園已經不斷通過「滾動指示牌」、「廣播」等方式提醒遊客不要自行投喂,並且節日裡也會增加志願者數量,來進行勸阻。園方安排了多名志願者舉著「提示牌」不斷巡遊勸阻,志願者葉芸告訴記者:「如果我們勸阻遊客自行投喂,遊客都會表示理解,並停止繼續投餵的行為。但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到來,一個一個勸阻遊客的工作量也相當大。希望遊客能自覺不自行投餵浣熊。」

此外,記者看到在浣熊區欄杆下方的圍牆下,有一園方製作的宣傳畫,畫著一個身材正常的浣熊變成了肥胖者,並借浣熊的口吻表達的意思是「請不要投餵我們,我們每天都有營養大餐,擅自投喂,會使我們肥胖甚至生病。」

記者發現,其實遊客想跟動物親近互動,並不需要自行投餵食物,動物園裡也有設計一些讓遊客科學餵養動物的區域,例如長頸鹿區和「逗趣園」。廣州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遊客投餵長頸鹿也是按照科學餵養管理,我們規定長頸鹿每天吃的食物種類和分量,把保育員餵養和遊客投餵的食物一起統計,如果有一天遊客餵多了,保育員就餵少一點,如果遊客餵少了,保育員就餵多一點,總量是不變的。」

相關焦點

  • 廣州周末好去處:廣州動物園遊記攻略,兒童節正確打開方式!
    六一兒童節前去了一次廣州動物園,想說在廣州打拼多年,如果未來不是在廣州紮根的話,也希望藉此機會好好了解一下這座城市。這一次就去了廣州動物園打卡,當作提前給自己過過六一!
  • 西湖邊的動物:長著浣熊臉的胖狗,你見過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金潔珺 通訊員 馬冬卉在杭州動物園裡,你看到過它嗎?它是誰?這是小浣熊嗎?怎麼腿還感覺長了點?這個看上去和小浣熊好像好像的動物究竟是啥?來,告訴你,它叫北方貉。對,就是那個一丘之貉的貉。
  • 廣州動物園今起逐步開放室內場館,小動物們肥瘦不一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綺媚)「大熊貓胖了有十多斤。」今日,是廣州動物園逐步開放部分室內場館的第一天。現場,遊客們驚奇地發現久違的胖墩大熊貓比閉館前胖了不少外,鄰居小熊貓卻仿佛是「瘦身成功」,對此,廣州動物園解釋,可能是疫情期間少了很多不健康投喂,讓小熊貓們陰差陽錯之下「因禍得福」了。
  • 廣州動物園元旦迎來60周年園慶
    大洋網訊 2018年1月1日上午,60名打扮成各種動物的小朋友,在廣州動物園南門歡樂世界立體花壇前,以一支歌舞表演《快樂的動物大家庭》,拉開了「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園慶的啟動儀式處處充滿著歡快和感動。
  • ...吸香豬擼浣熊有人被圈粉有人喊心疼-浣熊,動物,動物園,蜥蜴,成...
    ……吸貓擼狗已經out了,開在室內的迷你動物園成了商場的試金石,主打「異寵」的體驗館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室內動物園:5000平米集納60多種小動物  樹懶、南美洲水豚、蜜袋鼯等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在浦東一家開設於商場內的萌寵樂園裡就能「一網打盡」。這家萌寵樂園面積5000平米,共有17個精心打造的場景,裡面有60多種小動物,既有七彩文鳥、水豚、巨嘴鳥、蜜袋鼯等生活中較少見的動物,也有土撥鼠、柯爾鴨、小浣熊、樹懶等「網紅動物」。
  • 雲南野生動物園浣熊寶寶初見參觀者
    央廣網昆明8月15日消息(記者李健飛)雲南野生動物園的浣熊家族又多了一群可愛的小傢伙啦。3月初的時候飼養員將懷孕的準媽媽帶到了繁育中心去精心照顧。6月初,這些浣熊寶寶就陸陸續續的來到專門為它們準備的新家裡。
  • 價格親民的廣州動物園,是溜娃旅遊的好去處
    廣州動物園建於1958年,地處越秀區,歷史比較悠久了。據2013年統計,園內有選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哺乳類、爬蟲類、鳥類和魚類等動物 450餘種,4500多頭(只),其中不少屬於世界珍禽異獸。廣州動物園主要景點分為飛禽大觀,海洋館,錦鱗苑,遊樂場,逗趣園等,動物廣場則位於廣州動物園的中心地區,這裡展示著各種動物,有猴山、馬、長頸鹿、犀牛、猩猩、浣熊等等。飛禽大觀景點中有火烈鳥、很多種類的鸚鵡、孔雀和其他鳥類,羽毛五顏六色,令人賞心悅目,美中不足的是它們大多關在籠子裡,網格很密,拍照效果不是很好。錦鱗苑內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名貴魚近百種,曾榮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 北京野生動物園:貓給小浣熊當「奶媽」(圖)
    北京野生動物園:貓給小浣熊當「奶媽」(圖)     信報訊(記者孔琳)兩平方米的小箱裡鋪著一層花棉墊,在一碗牛奶和一盤蔬菜旁,三隻小浣熊與一隻小白貓正趴在貓媽媽身下貪婪地吸著奶,這是記者在北京野生動物園看到的一幕。
  • 親子流行好去處,一個充滿樂趣的地方,廣州動物園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的「廣州動物園」,聽到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對動物園並不陌生,但是廣州動物園可有著它獨特的地方哦,它不僅是一個動物的展示地,同時也是一個植物的展示場,裡面種著很多的植物,可能也是一些作餵食動物所用吧。動物園的門票不是很貴,如果帶著小孩一起的話,或許還會滿條件優惠甚至免票進園。動物園的門口是一個巨大的恐龍的雕像,是不是很震驚呢?
  • 小學作文同步:我家是個動物園。如何讓媽媽變浣熊?爸爸變獅子?
    今天劉老師推薦文章《我家是動物園》正道燻(日本)裡面的祥太說他的家裡是個動物園,祥太是小猴子,爸爸是大獅子,媽媽是大浣熊,爺爺是長頸鹿,奶奶是狐狸,還有小白兔、鯨魚和貓頭鷹。這是怎麼回事呢?01名著賞析我叫祥太,是個小男孩。
  •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網友掀起了「乾脆麵」之爭
    在社交網絡有小熊貓的地方,彈幕或是評論往往是滿屏的「乾脆麵」,和拼命想把小熊貓和「乾脆麵」劃清界限的言論混雜交織,如果你也分不清「乾脆麵」究竟是誰,那麼看到這,你可能還是摸不清到底誰掌握了真理。思前想後,大概就是這包裝上的動物唬了大家這麼多年,至今乾脆麵袋子上這個生物到底是誰,網友們依然是爭吵不休,而作為生產了「小浣熊」乾脆麵的廠商統一企業,也從未對此給出過正確答案。
  • 廣州動物園搞「園中園」 收費標準違背公益定位
    文藍  廣州動物園被曝存在「園中園」收費,開闢動物行為展示館,借科普展示之名,行動物表演之實,向遊客收取20元門票錢。針對此類行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早有明確禁令,而廣州動物園辦公室主任卻表示,「這是館不是園,所以能收費」,並稱動物行為展示館是用於動物行為展示,不屬於動物表演的範疇,所以不受禁令約束。
  •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網際網路「乾脆麵」之爭
    在社交網絡有小熊貓的地方,彈幕或是評論往往是滿屏的「乾脆麵」,和拼命想把小熊貓和「乾脆麵」劃清界限的言論混雜交織,如果你也分不清「乾脆麵」究竟是誰,那麼看到這,你可能還是摸不清到底誰掌握了真理。在現實世界中,情況通常沒有這麼混亂。
  • 浣熊、細尾獴、藍鳳冠鳩…… 天山野生動物園來了新成員
    入住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的部分新成員,圖①為細尾獴,圖②為金太陽鸚鵡,圖③為浣熊。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郭軍鴿攝影報導)呆萌好動的浣熊、翻沙挖洞的細尾獴、頭頂「捲髮」的藍鳳冠鳩……日前,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以下簡稱天野動物園)裡搬來一批新「住戶」。隨著天氣轉暖,它們將走出館舍與遊客見面。
  • 「小熊貓」和「小浣熊」傻傻分不清?功夫熊貓阿寶的師傅都生氣了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吃過「小浣熊乾脆麵」,反正獸醫小明以前都是成打買回去吃的。之所以對這個乾脆麵這麼熟悉,歸功於袋子上那隻變著花樣出場的「小浣熊」。不過獸醫小明最近發現一個機密,袋子上那隻「胖熊」其實更可能是「小熊貓」!為啥呢!因為它胖啊!
  • 你吃過的「小浣熊」,其實是小熊貓!
    相信大家的童年記憶都有一款「小浣熊」乾脆麵但是,陪伴我們度過童年的小浣熊,其實是小熊貓!這麼多年來,終究是錯付了。那麼,這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何區別?本次百科動物園系列直播節目,將帶你走進北京野生動物園。拯救你的臉盲症,教你分清小浣熊與小熊貓!【小浣熊】小熊貓是紅色的,英文叫「Red Panda」,身體為明亮的紅棕色。只有腿部和腹部是黝黑黝黑的。因此小熊貓有很多別名,如紅熊貓、九節狼、金狗。
  • 廣州動物園的老虎,為何比貓還瘦?真相來了!
    有網友說:廣州動物園的老虎被貓還要瘦,還吃青草。這麼一說,引來很多吃瓜的群眾,是不是老虎被虐待了,是不是廣州動物園經營不善等等,網友提出了許多疑問。 如是出現了骨瘦如柴的情況,有網友將廣州動物園老虎瘦小的視頻發到網上後,引來廣泛的關注,不少網友為老虎抱不平,覺得老虎沒有吃好,廣州動物園不作為。
  • 廣州動物園的老虎,為何比貓還瘦?真相來了
    有網友說:廣州動物園的老虎被貓還要瘦,還吃青草。這麼一說,引來很多吃瓜的群眾,是不是老虎被虐待了,是不是廣州動物園經營不善等等,網友提出了許多疑問。如是出現了骨瘦如柴的情況,有網友將廣州動物園老虎瘦小的視頻發到網上後,引來廣泛的關注,不少網友為老虎抱不平,覺得老虎沒有吃好,廣州動物園不作為。
  • 長鼻浣熊、雌袋鼠 大青山野生動物園裡來了新成員
    長鼻浣熊天氣雖然變冷,但大青山野生動物園裡卻十分熱鬧。因為動物園近日加入了幾位新成員。第一位成員是長鼻浣熊。長鼻浣熊的鼻子比較長,讓它的外形看起來更加「成熟」,而不像普通浣熊那樣呆萌可愛。據工作人員介紹,長鼻浣熊和普通浣熊的生活習性差不多,但是長鼻浣熊體型更加瘦小,體毛比普通浣熊的要淺,呈灰色或褐色。最有特點的就是它的臉部,有長長的像野豬一樣的尖鼻口。它喜歡用鼻子尋找食物,所以嗅覺非常靈敏。長鼻浣熊理想的棲息地是緊鄰水域和沼澤地的落葉林。它們不僅是優秀的「遊泳健將」,爪子還能像猴子一樣靈活。
  • 滄州新動物園試運營,看新動物園六宗「最」
    走進館內,清涼陣陣,仿佛置身海洋之中,一掃日曬之苦。蟒蛇、眼鏡蛇、東方王蛇、虎斑遊蛇、陸龜、蜥蜴、海豹等……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旁邊有展牌,簡單介紹著動物的習性、特點。總之,這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