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IC風雲榜」年度最佳新銳公司榜單揭曉
集微網消息(記者 李延)進入2019年以來,國際貿易形勢日趨複雜,全球半導體行業也進入周期性調整中。但是,中國晶片行業卻以先抑後揚的形式,展現了蓬勃的活力。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所做的報告,2019年全國共有1780家設計企業,比2018年的1698家多了82家,數量增長了4.8%。
更令人振奮的是,2019年的全行業銷售額預計為3084.9億元,第一次跨過了3000億元人民幣關口,比2018年的2577億元增長19.7%,按照美元與人民幣1:7的兌換率,全年銷售約為440.7億美元,預計在全球集成電路產品銷售收入中的佔比將第一次超過10%。
讓中國晶片行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就是如此眾多的新銳企業不斷湧現。這些企業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強勁的創新能力,精準切入市場,快速成長為行業中堅力量。
為了表彰這些企業所取得的成績,「2020中國IC風雲榜」特設立年度最佳新銳公司獎項,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110多家會員單位及440多位半導體行業CEO共同擔任評委,投票選出獲獎者。該獎項的參評標準就是參評公司在2019年的全年銷售額必須要達一億元以上。
現在,獲獎名單已產生,具體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國產FPGA力量的快速崛起正努力打破既有格局,上海安路科技以其突出的創新能力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裡交出了漂亮的市場成績單:業績比2018年翻3倍,堅定地加入了億元廠商行列。
深圳市中科藍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國內知名的無線互聯SoC晶片公司,創立於2016年的中科藍訊在主營晶片業務外能夠同時提供涵蓋高性能耳機、音箱、AI智能、萬物互聯等領域的軟體開發、一站式應用解決方案等服務,從而幫助客戶快速推出業界領先的無線智能產品。
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南芯半導體是國內領先的模擬晶片設計公司,創始團隊來自於TI,專注於鋰電池相關的充電、接口、保護以及電源管理領域。在手機充電器領域,其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4成左右。
杭州華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華瀾微有接近20年的存儲控制器和應用解決方案的設計經驗,是國內該領域的開拓者與領導廠商,公司加密存儲類控制器晶片出貨量全球第一,橋接晶片出貨量全球第三。
珠海市傑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傑理科技成立於2010年,擁有AI射頻晶片、智能視頻晶片、多媒體人工智慧晶片以及大健康晶片四條產品線,2019年其藍牙音頻晶片出貨量佔全球50%。
廣東利揚晶片測試股份有限公司
利揚晶片是國內知名的提供獨立第三方晶片測試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2019年更是迎來爆發性垂直增長,已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內資晶片測試公司。
深圳市海德門電子有限公司
海德門擁有成熟的PDS天線技術,早在2013年就開始與國內知名手機品牌廠商合作。2019年海德門配合國內某一線知名品牌,通過PDS工藝技術創新突破實現5G天線性能大飛躍。
上海靈動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靈動微電子是本土僅有的同時獲得了ARM-KEIL、IAR、SEGGER國際權威組織官方支持的本土MCU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從晶片開始、擁有完整MCU應用生態體系及算法的高新技術企業。
思特威(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這家創立於2011年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公司,近兩年已連續在CIS產品安防領域全球市場佔有率上保持第一。2019年,思特威在安防、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三大領域都有創新型產品發布。
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昂瑞微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射頻/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目前,公司4G/5G射頻功放、低功耗藍牙晶片的綜合性能居於國內領先水平,整體產品單月出貨已突破7000萬顆。
深迪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深迪半導體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研發和設計新一代基於MEMS的陀螺儀慣性傳感器,包括單軸、三軸陀螺儀和慣性測量單元IMU,並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珠海市一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創立於2014年的一微半導體持續深耕機器人運動控制和同步定位導航(SLAM)專用SoC晶片設計。2019年,一微半導體營收突破億元,近三年連續保持100%以上增長,在清潔機器人市場品牌佔有率超過50%。
山東晶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短短的6年時間裡,晶導微的銷售額一路高歌猛進,從零做到了6個多億。目前晶導微的產品廣泛應用於通信、消費、工業、汽車等行業,為5G、新能源相關等領域提供領先的功率半導體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打入各行業標杆公司的供應鏈。
本次「中國IC風雲榜」評選活動旨在鼓勵和表彰在過去一年中,在半導體技術創新和產品設計製造、行業資本管理及運作、產業鏈上下遊集群建設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取得優異成績的個人及企業,以期增強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推進下一個「黃金十年」的到來!(校對/範蓉)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