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筆者作為一個忠實的物理血魔玩家,從TI3開始接觸DOTA2.眼見著血魔從TI3 TI4的無人問津到TI5火爆一時的血崩之魔再到TI6的徹底絕緣正賽。相信在我和大多數玩家心中,血魔這個英雄一直都不是比賽場上的厲害角色。但是在路人局中,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被紅色法拉利碾壓的經歷。作為一個深愛了血魔5年的血魔真愛粉,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物理血魔的心得。
英雄定位
節奏型打野+前中期肉+物理輸出。
S+級別的出門屬性及成長,加上無人可媲美的打野效率,前期強大到變態的被動和節奏帶動能力,中期在有了裝備支撐之後又有著強悍的殘局威懾力。這些足以讓血魔成為一個從出門開始便一直在滾雪球的打野英雄。
裝備篇
血魔因為嗜血渴望這個技能的存在,讓他在戰場的殘局階段有著非常恐怖的威力。那麼如何製造這種殘局和如何來強化這種恐怖,就是物理輸出型的血魔最需要考慮的兩個問題。
打野出門,推薦吃樹鋼爪。加點推薦1313343,三級的時候有兩級的D可以保持自己隨時都有D的BUFF,然後主升被動。出門不要找拍拍大薩。一級的時候D給大野,這個D對鋼爪傷害也是有加成的。三級以後就可以一直給自己D了。
後續裝備選擇上,我自己的選擇是加速手套-鞋子-點金手-魔棒-相位鞋,隨身帶個眼淚,然後雙刀。選擇相位是因為追殺的時候如果被各種小兵召喚物卡位會非常煩,點金彌補一定的攻速也能讓血魔的經濟有一個穩定的來源,畢竟血魔的經濟主要來源並不是補刀而是打架。雙刀是完美契合血魔的裝備,增加的所有屬性都對血魔十分契合,最重要的是雙刀是一件能將前期的金錢最大化轉化成戰鬥力的裝備。對於血魔這種前期需要頻繁打架衝臉的物理輸出來說,簡直可以說是量身定做。
之後的裝備選擇就有很大的區別了,根據雙方陣容和局勢,這裡筆者來說一下幾件物理血魔常見的裝備和選擇。
1 刃甲
刃甲可以說是物理血魔最常見的裝備了,再加上現在版本的這個刃甲確實是有點變態,對於血魔這種衝臉型英雄來說,確實是一件很好的道具。也能很好的避免被殘血LINA LION控住一套秒了這種尷尬。
適用陣容:對方爆發高
2 BKB
BKB是一切物理輸出英雄都需要考慮的一件裝備,血魔的特性也決定了他是一個嘲諷臉,再加上經常是一個人孤軍深入,所以一把恰到好處的BKB可以讓你在切入時機的選擇上多出非常大的空間。
適用陣容:我方前排英雄少,且對方魔法爆發高。
TIPS:BKB加刃甲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搭配,很容易面臨輸出不夠的窘境。所以除了面對流浪之外,筆者基本沒有選擇過這個搭配。
3 大雷錘
大雷錘可以說是現在物理血魔的第一物理神裝。血魔打物理的資本在於3技能提供的高攻擊和切入靈活性,那麼大雷錘的攻速加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帶著雷錘套子的血魔可以肆無忌憚的衝向對面的後排,從而讓自己帶有更高的被動,變成一直越打越強的男人。血之狂暴BUFF加身的話,一個血之祭祀配合一次閃電鏈的觸發就能清掉一波小兵,給自己帶來的回覆大概就是一個龍芯的血量。另外大雷錘的合成在大件裡基本算是最平滑的了,閃電鏈提供的廉價AOE也給血魔最喜歡的收割—推塔—收錢—變身怪物這樣一種節奏提供了保障。
適用陣容:無視陣容都能出,只要局勢夠順
4 龍芯
龍芯是一件物理輸出英雄很少會選擇的裝備,但是他提供的高血量高回復與血魔自身需要反覆切入切出的要求十分契合,搭配刃甲大雷錘的這三件套也能對前面兩件裝備有一個不可小覷的提升。
適用陣容: 我方沒有宙斯伐木機等爆炸型AOE提供高額被動
5 金箍棒
這件裝備一般的意義在於提升輸出和針對蝴蝶,但是對於血魔還提供了一個額外的用處就是用來打斷。收割型英雄尤其是血魔對於TP這個道具有多深惡痛絕我就不談了。金箍棒配合大雷錘也是後期很厲害的一個神裝組合。
適用陣容:無視陣容,血魔的最後一件神裝。
基本上,鞋子雙刀刃甲/BKB大雷錘龍芯金箍棒就是一個物理血魔能應付絕大多數局勢的神裝,每一件裝備都在保證當前戰鬥力的前提下為血魔在接下來的局勢裡更好的滾雪球服務。曾經的血魔第一神裝是蝴蝶,但是自從D這個技能大改以後,蝴蝶與血魔的契合度已經遠沒有之前那麼高了。剩下的大暈大炮等等裝備除非特殊局勢,否則也並沒有上面那一套裝備來的厲害。
說完了裝備,下面就來說說如何打出這一套裝備吧。
血魔相對於其他英雄的一個優勢就是這個英雄從開局出門之後,除非陣亡,否則的話基本就可以不用再回家了。一技能不用藍,二技能和大礙於技能CD原因不會頻繁釋放,一個魔棒完全可以滿足藍量的需求。省下的這些時間都可以用來找錢發育。筆者的血魔場均GPM和補刀都很高,不過可不要因此就判斷筆者是個一直在刷錢的毒瘤。血魔並不能吃到太多的兵線資源,那麼補刀就大多數來自於野區,從開局打野到中期找錢,野區是血魔最大的經濟來源。當隊伍中沒有流浪聖堂露娜這種對遠古需求非常高的CARRY英雄的時候,每分鐘一波的遠古也能給血魔提供大量的經濟和經驗,順一點的話10分鐘就可以帶著我方醬油吃遠古經驗了,這也是很多別的英雄無法做到的。每一個靠近兵線的野點都會是血魔經常光顧的地方。團戰打完推個塔,回頭順便掃蕩一圈對方野區收個遠古,也是筆者的一個習慣。
團戰篇
相信很多剛接觸血魔的玩家都有一個感覺,就是為什麼我的血魔總是衝進去還沒做什麼就被秒了(問號臉)。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血魔這個英雄看似技能非常簡單,但是團戰的時候需要注意的細節實在太多了。
首先一點是技能的釋放。先說一技能,這是一個增加爆發輸出的同時也會降低身板的技能,所以這個技能什麼時候給誰加,是很考驗血魔玩家的一點。一般來說,這個技能給我方的宙斯修補匠火槍這種躲在敵人摸不到的地方輸出的英雄是最好的,其次就是給我方的集火目標加,加快我方集火速度的同時減少敵方被集火英雄做垂死掙扎的效果(比如斧王臨死前轉了兩下),但是一定不要在兵線上給對面伐木機莉娜這種高AOE英雄,否則回頭兩個技能清一波兵線然後他會感到這個血魔給了他血泉一般的溫暖。也可以給我方聖堂流浪劍聖這種高物理爆發英雄,一刀爆死的感覺可不是只有幻刺才能體驗的哦。
二技能,血魔很蠢的一個技能。範圍挺大,三秒延遲,滿級六秒的沉默。一般來說也就是起到一個分隔戰場的作用。一個延遲這麼巨大的技能居然有那麼醒目的一個圈圈,簡直就是在告訴對方不要進來吃這個技能啊,最重要的還不是個硬控,我表示完全無力吐槽。
三技能,血魔神技,然而並不需要釋放。不過血魔玩家要對自己的移速非常敏感,團戰的時候一個屏幕是不可能裝得下雙方十個英雄的,對於很多玩家來說快速又準確的切屏也是比較難的,所以就要根據自己的移速與敵方存活英雄數量來判斷自己現有的被動質量,從而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大招,非常非常IMBA的技能,前期超遠距離留人,中後期基本上可以說是廢掉一個英雄的走位。第一目標選擇就是小魚敵法伐木機這種團戰中跳來跳去像泥鰍一樣煩人的貨,然後就是拍拍流浪小狗這種需要追著人砍的英雄。另外,給到火槍宙斯這種英雄也不錯,畢竟一個只能站在原地的火槍和宙斯就遠沒有那麼厲害了。
切入時機
除非裝備優勢巨大或者有人數優勢,否則不要第一時間衝進去。儘量少跟隊友集火你大住的目標,那是給隊友技能定位的,你需要做的是當隊友集火給你提供高額被動的時候去衝對方的後排。並且儘量爭取在隊友集火掉那個目標的同時可以製造出另外一個被動提供者。不要貪戀於擊殺某個殘血英雄,他是你在戰場上戰鬥力的保證。聞得到鮮血才是血魔。當有對方英雄試圖通過卡位來拯救他殘血隊友的時候,不要多想,直接揮舞你的屠刀砍向這個多管閒事的傢伙吧。
最後再說幾句
1 D是個可以給大哥提供團戰後超級續航的技能,收一波兵線相當於開撒旦吸血。
2 帶有高額被動時儘量從側面衝臉,將二技能以你要衝的那個人為中心放,他往
外跑的時間就是你的完美輸出時間。
3 無解肥血魔的D一般不給自己加,大意死一次的話很傷節奏,尤其血魔這種滾雪球英雄。
4 血魔最重要的就是傷害血量的判斷,所以例如船長幻刺這種能嚴重影響傷害判斷的對手對血魔來說非常噁心,儘量迴避他們吧。
5 A杖是血魔的一件功能性道具,但是成長性極差。也就是說,血魔出到A杖就很難更新下一個質變性大件,將自己變成一個功能性英雄。
6 厲害的不是裝備,而是裝備優勢。學會如何創造並擴大經濟優勢是每一個血魔玩家乃至DOTA玩家都要學習的。
7 大招是個容錯率非常非常高的技能,對於大魚蝙蝠等依靠跳刀推推等道具來反覆迂迴的英雄,每次一個大招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很傷他們節奏。
8 大根血魔,依仗的是打野裸出大根之後,同時給自己和對方加上D之後的雙BUFF加成,高爆發加上遠距離留人來定點擊殺對方核心英雄。裝備一般是鞋子之後裸出5級大根,藍量的話可以用秘法來解決,然後拆秘法出以太。擁有前期最無腦最精確的爆發,用來針對一些身板比較差的英雄非常好用。
DOTA2秋季賽暨波士頓特錦賽專題報導:http://dota2.uuu9.com/autumn/
更多內容:dota2視頻 ACE定級賽 T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