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破裂是一個非常及時的話題,目前人類已知的兩顆熱門的彗星都已經破裂了。第一顆是太陽系內發現的第二個星際來客鮑裡索夫彗星,這顆彗星正在加速離開太陽系,我們再也看不到了。第二顆正在破裂的彗星是阿特拉斯彗星,科學家曾經預計,在5月份的時候它能達到肉眼可見的亮度,許多天文愛好者對此都感到非常興奮。但不幸的是,它在到達火星軌道的時候解體了,我們再也看不到那麼亮的彗星了。
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彗星比現在多得多。彗星含有大量的水冰,科學家普遍認為,地球獲取水的其中一種方式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多種彗星的撞擊。2019年一篇論文研究了彗星對地球構成的威脅,該論文標題為《彗星破碎帶來的危害》,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在這篇論文中,作者採用了大量的證據,向我們說明了彗星破裂導致地球氣候動蕩,生命受到威脅。
這不是該作者第一次進行這樣的研究,早在2010年他就發表了一篇文章,提供了證據證明直徑50至100公裡的大彗星破裂了,其中一部分撞擊了地球。這次事件導致地球大降溫,也造成了金牛座流星雨。這類研究通常都是著眼於恩科彗星,它是一顆周期性彗星,最早在1786年被發現。甚至有證據證明,通古斯大爆炸是恩科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
那麼彗星為什麼會破裂呢?我們知道,彗星不是一整塊堅硬的大石頭。彗星上有許多的裂縫和空隙,在這些空隙中是由一些固態冰等填充的。隨著彗星越來越靠近太陽,它會慢慢變暖,這些固態的物質就會開始升華揮發掉,於是彗星就從這些裂縫中破裂開來。
根據彗星破裂時的大小和軌跡,傳播的碎片的橫截面可能很快就會超過地球的大小,這增加了與地球碰撞的概率。雖然可能彗星的核心不會撞擊到地球,但這些微小的碎片也會對地球產生影響。碎片具有相當大的能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能量會減弱。
在這些碎片中,有一些是比較大的物質,當它撞擊地球的時候會產生流星煙霧,從而產生持續數年的突然降溫,以及大範圍的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