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餐桌禮儀自古流傳至今,因為現代生活方式的演進而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忽略。在大年初七的晚上,《非正式會談》特邀中國禮儀協會高級培訓師蔡少慧老師做客會談桌,給大家講解傳統餐桌禮儀。
座次有講究:以遠為尊 女士優先
餐桌禮儀實際上從座次安排開始就有所體現了。據蔡老師介紹,按照中國傳統禮儀的幾個規範:1、「以遠為尊」,距離門最遠的位置為上座,應由會長落座;2、以右為尊,在上座右手邊為次座,應由副會長落座;3、按資排輩,十一國代表的座位按照加入節目的先後順序,由遠及進依次排位。而在同等資歷中間又以年長為尊;年齡相同則左右交叉排位;4、女士優先,作為會談桌上的唯一女性,陳超和蔡老師一起居於會談桌前列。
有了禮儀的講究,《非正》在本期中的座次也有了極大改變,距上座最遠的兩個座位由薩沙和小強包攬;錢多多與YOYO成功翻身做主人,座位靠前不少,再不用與主席團「隔空搶鏡」了。
破格下血本:48道珍饈 恭賀新禧
由於時值大年初七,欄目組一改前期自封的「窮穿地心」的標籤,特地「下血本」,精心準備了12道涼菜12道熱菜,並且雙份呈到會談桌兩邊,共計48道精美菜餚。據蔡老師介紹,這在中國年夜飯中也是比較高規格的配置了。連一向淡定的大左也不禁開始擔憂:「錄完這期之後我們是要開始吃土了嗎?」
針對中國傳統的菜餚名稱,現場會長以紅包作為獎勵,進行了一系列的搶答。傳統名菜「木樨肉」的「木樨」究竟指的是什麼?到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什麼樣的菜餚是只有孝子才能享用的呢?2月3日大年初七,《非正式會談》邀你一起過大年。
(責任編輯 :傅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