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由長三角文藝發展聯盟主辦的「長三角視覺藝術優秀青年藝術家作品展」於在浙江省文化會堂(浙江展覽館)開幕。
展覽旨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長三角地區文藝事業共同發展,加強滬蘇浙皖四地「長三角文藝發展聯盟」工作向更深更廣領域拓展,
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水家躍,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王建,以及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文聯領導,滬蘇浙皖四地文藝家協會領導、藝術家代表等參加了開幕式。
工藝美術、美術、書法、攝影四大類集體亮相,多維度、多方位呈現當下青年藝術家的視角。
工藝美術類共計展出80餘件作品,涵蓋木雕、石雕、剪紙、琺瑯、陶瓷、刺繡、漆藝、刻紙、歙硯、工藝畫等。作者均是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各省的青年工藝美術家。
江蘇共選送了20件/套作品,作品為史志曄、潘虹紅木家具《江南書房》,孫江濤剪紙《融》,鍾斌紅木雕刻《悟》,朱蒙佳核雕《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輝刺繡《年輪》,袁超金磚雕刻《達摩悟道》,陸勇智竹刻《蕉葉鸚鵡圖》,張慶慶漆雕《層樓春眺》,府涵璐蘇繡團扇《萬物生》,聶玉瑩竹刻《安閒集》,丁會扎染《魚趣》,王小紅刺繡《見山》,葛曉青惠山泥人《二十四橋明月夜》,施麗萍、卜燦璨惠山泥人《快樂有餘》,方薛斐均陶《童趣書畫缸》,蔣超漆雕《秘境》,王文昌金壇刻紙《城市之光》,劉劍鋒板鷂風箏《福星高照》,俞晨麵塑《唐宋元明清》,席建勳刺繡《錦繡彭城》等。
參展的藝術家年齡都在45周歲以下,他們具備更強的實驗精神和充滿活力的想像力,作品在遵守傳統基礎上融入了創新意識和設計意識,並且主題鮮明,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展現了當代青年藝術家的風採。
江蘇的工藝美術作品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並詢價,特別是一組栩栩如生、活潑靈動的惠山泥人作品贏得了很多參觀者的青睞,並爭相購買。
此次展覽是長三角文藝發展聯盟共同搭建的凝聚精神力量,傳承優秀文化,引領核心價值的平臺,對拓寬三省一市視覺藝術家的創作視野,促進交流互鑑,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次展覽持續至7月9日。
史志曄、潘虹紅木家具《江南書房》
史志曄、潘虹
來自蘇州市的青年藝術家史志曄、潘虹從事紅木研究多年,此次展出的紅木作品還原了江南文人書房的場景,提現了蘇作家具的精湛技藝和傳承精神。
孫江濤剪紙《融》
孫江濤
孫江濤是一名小學教師,當了媽媽之後,心就變得柔軟堅強,想用剪紙的方式表現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感動瞬間。作品中小寶貝剛剛會走路,蹣跚著走到媽媽身邊,給媽媽一個吻,不管有多累,在這一刻,媽媽的心都融化了。
鍾斌 紫檀雕刻《悟》
鍾斌
出生於1986年的鐘斌已經是一位高級工藝美術師。他用作品《悟》歌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奉獻,造型為菩提葉和春蠶。佛說:「越是肯奉獻的人,越能體會到佛心。」其實,佛就在每一個覺悟者的心中。
朱蒙佳核雕 《青山一道同風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朱蒙佳
朱蒙佳的核雕作品《青山一道同風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本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從手工藝的角度為中華民族各界人士為戰「疫」做出的積極貢獻點讚歌頌,以此物為紀念。
王輝 刺繡《年輪》
王輝
王輝的刺繡作品《年輪》採用多種針法,表現樹的年輪。一圈圈就是一年年,曲折迂迴就代表著一年的挫折,就像我們回首一年的往事所感的心中年輪,或平或折。每一圈年輪,都是不可代替的節奏。每一段人生,都值得細細的品味。
袁超金磚雕刻《達摩悟道》
袁超
作品選用蘇州陽澄湖畔澄泥為原料,經傳統金磚燒造技法燒制而成。金磚本是欽工物料,鋪墁於皇家重要場合,經過袁氏堂第六代傳人袁超的改良,所製作的金磚色澤青灰淡雅,質地堅實無孔,為後期的雕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配以蘇作尚比亞血檀木框,以擺件的形式體現。作品刻畫達摩悟道時情景,充分展示金磚細緻無暇的磚質,並有內心理解和明淨的隱喻。
陸勇智 蕉葉鸚鵡圖茶則
陸勇智
陸勇智的《蕉葉鸚鵡圖茶則》,用貼簧工藝在竹肌上需要的位置貼簧,並用浮雕技法刻成鸚鵡和山石,竹肌上用陰刻技法刻蕉葉圖作為背景。茶則的正面借用竹節的天然形狀,雕刻成一片蕉葉,使作品前後呼應。正面浮雕的蕉葉和背面陰刻的蕉葉形成對比。
張慶慶 漆器《層樓春眺》
張慶慶
張慶慶作品《層樓春眺》以黑髹為底、款彩工藝為主,根據宋畫進行摹創,雕刻後露出灰胎,僅以黑白兩色,憑純熟多變刀工表述古畫之意境,精緻素雅。
府涵璐 刺繡《萬物生》
府涵璐
府涵璐的作品《萬物生》靈感取材於清院本《十二月令圖軸》中農曆二月的民間生活場景。二月又稱仲村、如月,此時正是萬物復甦、天氣由寒轉。
聶玉瑩 竹刻 《安閒集》
聶玉瑩
聶玉瑩的作品《安閒集》,將圓雕、淺浮雕、陰刻、留青等多種技法相組合為一組,呈現「亦真非真」的效果。
丁會 《魚趣》
丁會的《魚趣》用傳統扎染串縫的方式,延用藍白二色,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望。
王小紅 刺繡《見山》
王小紅
作品選用祥雲圖案的門鈸,以蘇繡表現的中國山水畫為背景,意為「開門見山」,隔開今日與往昔,每一次叩問,都能聽到歷史的回音,每一次叩問,都為這個時代再添不滅的精神。
葛曉青 泥人 《二十四橋明月夜》
葛曉青
葛曉青葛曉青以年輕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感,創作的諧趣樂活系列,意形相依,釋懷無限,受到國內外業界和多層次客戶的廣泛好評。
卜燦璨 施麗萍 惠山泥人《快樂有餘》
卜燦璨 施麗萍
卜燦璨對色彩的搭配和調和有著深厚的功底和獨到的見解。筆觸細膩,技法嫻熟;飾紋精緻和諧,用色清雅明淨;施麗萍不斷嘗試與外來藝術語言和現代技術的融合,結合當下的創作觀念對傳統文化進行認識和取捨,深入挖掘惠山泥人所要體現的精神內涵。
方薛斐 童趣書畫缸
方薛斐
作品採用國家級非遺項目宜興均陶全手工傳統技藝製作而成,採用了鑲片成型工藝製作造型、大拇指堆貼花完成畫面再施以獨立發明的亞光厚層泥漿釉「銅均釉」。
蔣超 《秘境》塔式捧盒
蔣超
蔣超,現為揚州漆器廠張來喜大師雕漆工作室一員,從事大漆工藝品、漆畫、壁畫製作。作品《秘境》塔式捧盒選用金字塔式造型,採用傳統犀皮漆工藝,髹塗40餘道,經打磨推光後完成。
王文昌
王文昌 刻紙《城市之光》
他們,是城市的經營人,他們,是生活的保障員,他們,也是這次疫情的奉獻者。通過捕捉五個行業的人群和場景特徵,以點彩的形式突顯於畫面,呈現出主題的核心「城市之光」。
劉劍鋒 板鷂風箏 《福星高照》
劉劍鋒
南通板鷂風箏,與眾不同的是它上面裝有成百上千個風箏哨口,升空後大、中、小哨口分別發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諧,悅耳動人,聲及數裡,宛似「空中交響樂!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聞名於世。以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一個六角風箏,又以一個六角風箏為一星,可以組合成7聯星、19聯星、37聯星等。
作品《福星高照》是由61個小六角組成,稱為61聯星,風箏整體設計成拆卸型,可分為上下兩塊,便於運輸,放飛時組裝起來即可,風箏畫面設計成青花的風格類似藍印花布,每個六角中間都有一個全家福,當風箏乘風而起,高掛天空,上面布有61個全家福,寓意:福星高照。上面配有八十多聯竹哨,二百多個口門,三個葫蘆哨作為主音,升空後五音和諧,悅耳動人!
俞晨 麵塑《唐宋元明清》
俞晨
作品《唐宋元明清》表現了中國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女性服飾演變。
席建勳 刺繡《錦繡彭城之山水雲龍》、《錦繡彭城之秋風戲馬》
席建勳
本作品以徐州的山水為主調,以時間為軸線,表現昨日歷史遺存與今日人文相互交融山水畫卷!體現徐州"運河彭城","水韻江蘇"的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