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總要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較清晰地認識,善於發現問題的癥結,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密切注意學情,加強調查與觀察,同時指導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針對學習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自我矯正,從而改進學法。
例如,許多初中學生都有做筆記的良好習慣,但沒有找到合適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應把認真聽課放在第一位,聽課的同時要善於跳過障礙,不鑽牛角尖,不陷入卡殼狀態,可以先不多想,暫時把問題記下先順著教師講授的思路繼續聽下去。但在學習過程中不宜過分突出筆記的作用。
有些學生的學習方法是「上課記筆記,下課背筆記,考試默筆記,結果考完全忘記 」導致考試成績並不理想。但是課堂筆記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它是構建知識大廈的原材料,也是學習的備忘錄和裡程碑,即使有課本也不能代替筆記,要指導學生合理地去記錄和使用筆記。適合學生的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師應該在這方面多做努力,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物理知識的特點是由簡到難,逐步深入,隨著學習知識的增多,許多同學都感到看書看得懂、上課能聽明白,但是物理題做不好。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理解不透,沒有真正掌握。當學習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記錯、記混。
鼓勵學生製作章節知識結構圖 ,把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分明,便於自己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可以不斷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統化,不斷地把新概念納入舊概念的系統中,逐步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