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在南方一些地區俗稱雪種。它是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的工作物質。製冷劑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介質(水或空氣等)的熱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空氣或水而冷凝。
製冷劑的種類:
1、無機化合物。水、氨、二氧化碳等。
2、飽和碳氫化合物的衍生物,俗稱氟利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衍生物。R22,R134a等。
3、飽合碳氫化合物。如丙烷,異丁烷等。
4、不飽和碳氫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5、共沸混合製冷劑。如R502等。
6、非共沸混合製冷劑。如R407c,R410等。
通常按照製冷劑的標準蒸發溫度,又分為高、中、低溫三類。標準蒸發溫度是指標準大氣壓力下的蒸發溫度,也就是沸點。
低壓高溫製冷劑:
蒸發溫度高於0℃,冷凝壓力低於29.41995×104Pa。這類製冷劑適用於空調系統的離心式製冷壓縮機中。
中壓中溫製冷劑:
中壓中溫製冷劑:蒸發溫度-50 ~ 0℃,冷凝壓力(196.113 ~ 29.41995)×104Pa。這類製冷劑一般用於普通單級壓縮和雙級壓縮的活塞式製冷系統中。
高壓低溫製冷劑:
高壓低溫製冷劑:蒸發溫度低於-50℃,冷凝壓力高於196.133×104Pa。這類製冷劑適用於復迭式製冷裝置的低溫部分或-70℃以下的低溫裝置中。
製冷劑洩漏如何檢測?
一、目測:發現系統某處有油跡時,此處可能為滲漏點。有很大缺陷,除非系統突然斷裂的大漏點,並且系統洩漏的是液態有色介質,否則目測檢漏無法定位,因為通常滲漏的地方非常細微,而且製冷系統很多部位幾乎看不到。
二、泡泡水或者肥皂水檢漏:向系統充入10-20kg/cM2壓力氮氣,再在系統各部位塗上肥皂水,冒泡處即為滲漏點。這種辦法是維修工最常見的檢漏方法,但是人的手臂是有限的,人的視力範圍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根本看不到漏點。
三、氮氣水檢漏:向系統充入10-20kg/cm2壓力氮氣,把系統浸入水中,冒泡處即為滲漏點。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點:檢漏用的水分容易進入系統,導致系統內的材料受到腐蝕,同時高壓氣體也有可能對系統造成更大的損害,進行檢漏時勞動強度也很大。
四、螢光檢漏:它是利用螢光檢漏劑在紫外/藍光檢漏燈照射下會發出明亮的黃綠光的原理,對各類系統中的流體滲漏進行檢測的。在使用時,只需將螢光劑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系統中,系統運作20分鐘後戴上專用眼鏡,用檢漏燈照射系統的外部,洩漏處將呈黃色螢光。
五、氣體差壓檢漏:利用系統內外的氣壓差,將壓差通過傳感器放大,以數字或聲音或電子信號的方式表達檢漏結果。此方法也是只能「定性」地知道系統是否滲漏而不能準確地找到漏點。
六、滷素燈檢漏:點燃檢漏燈,手持滷素燈上的空氣管,當管口靠近系統滲漏處時,火焰顏色變為紫藍色,即表明此處有大量洩漏。這種方式有明火產生,不但很危險,而且明火和製冷劑結合會產生有害氣體,此外也不易準確地定位漏點。
七、電子檢漏儀檢漏:電子檢漏儀是一種可靠的檢漏儀,因其檢漏精準這些年迅速佔領市場,使用時用探頭對著有可能滲漏的地方移動,當檢漏裝置發出警報時,即表明此處有洩漏。用電子檢漏儀查漏是目前最科學簡單快速的檢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