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製冷劑的排放
製冷劑的排放一般指直接把製冷劑排放到空氣中,
排放時,周圍環境一定要通風良好,不能接近明火,否則要產生有毒氣體。
1,關閉歧管壓力計上的高,低壓手動閥,連接其高,低壓軟管分別接在壓
縮機高,低壓檢修閥上,中間管的自由端放在工作擦布上。
2,慢慢打開高壓手動閥,讓製冷劑從中間軟管上排出,閥門不能開得太
大,否則壓縮機內的冷凍潤滑油會隨製冷劑替代。
3,當壓力表讀數降到0.35MPa以下時,再慢慢打開手動閥,使製冷劑從
高,低壓雙向同時排出。
4,觀察壓力表讀數,隨著壓力下降,逐漸開大高,低壓手動閥,直至高低壓表的讀數指示為零。
二、製冷劑的回收
製冷劑回收常用的是壓縮法,
回收過程中會造成製冷劑質量不純,因此最好對回收的製冷劑進行再生處理。
1,回收步驟:
1),將歧管壓力計接到回收機及製冷設備系統上,注意連接前必須使用空調系統的製冷劑衝洗所有連接軟管,以排除軟管內的空氣。
2),將回收鋼瓶與回收機連接起來,同樣要排除軟管內的空氣。
3),接上電源,打開開關,按說明書進行回收操作和中斷。
4),使用真空泵,進行系統抽真空。
5),將回收後經過乾燥,過濾,去油處理的製冷劑充裝到回收鋼瓶中。
關機,切斷電源,替換所有連接管。
2、壓縮法回收
用壓縮的方法將製冷劑蒸發變成液體:從空調系統排出的製冷劑通過過濾乾燥器,除去水分和雜質,受吸氣壓力調節控制閥,部分液態製冷劑存留在儲液罐中,氣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被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通過分油器時,與製冷劑混合的冷凍潤滑油被分離出來,流回壓縮機,製冷劑則進入冷凝器被冷卻,通過氣液分離器,被冷凝的液態製冷劑流到回收容器,回收容器中的部分氣態製冷劑會通過毛細管被壓縮機吸入。
三、製冷系統抽真空
抽真空是為了排除製冷系統內的空氣和水氣,是空調維修中一項極
為重要的程序。因為對製冷系統進行維修或更換元件時,空氣會進入
系統,且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氣(溼空氣)。
系統抽真空時,時間越長,系統內殘餘的水分就越少。為最大限度地將系統內的空氣及溼氣抽出,必須採用重複抽真空法,即第一次抽真空完畢後,再連續抽30min以上。
抽真空管路連接方法:
1)將歧管壓力計上的兩根高、低壓軟管分別與壓縮機上的高\低接口相連;將歧管壓力計上的中間軟管真空泵相連。
2)打開歧管壓力計上的高、低壓手動閥,起動真空泵,並注視兩個壓力表,將系統抽真空至98.70—99.99kPa。
3)關閉歧管壓力計上的高、低壓手動閥,觀察壓力表指示壓力是否回升。若回升,則表示系統洩漏,此時應進行檢漏和修補。若壓力錶針保持不動,則打開高、低壓手動閥,起動真空泵繼續抽真空15—30min,使其真空壓力表指針穩定。
4)關閉歧管壓力計上的高、低壓手動閥。
5)關閉真空泵。先關閉高、低壓手動閥,然後關閉真空泵,以防止空氣進入製冷系統。
四、製冷系統檢漏
1、壓力檢漏
向製冷系統中加入氮氣,然後用肥皂液檢漏。若有洩漏,洩漏處會出現肥皂泡。採用壓力檢漏時,嚴禁用壓縮空氣進行檢漏,因為壓縮空氣中含有水分,水分隨空氣進入後會在膨脹閥處產生冰堵。工業氮氣無腐蝕性、無水分,且價格便宜,但瓶裝高壓氮氣一定要用減壓表加注。
加壓試漏時,首先應正確連接歧管壓力計:高壓軟管接在排氣管道
上(高壓側),低壓軟管接在吸氣管道上(低壓側)。將軟管連接在壓縮
機的高、低壓檢修閥上,打開高、低壓檢修閥,向系統中加入乾燥氮
氣其壓力一般應為1.5MPa左右。當系統達到規定壓力後,用肥皂液
塗在系統的各連接處和焊接處,仔細觀察有無洩漏。
洩漏大的地方有微小聲音,並出現大泡沫,洩漏小的地方,則間斷
出現小泡沫,所以檢漏必須仔細,並反覆檢查3~5次,發現洩漏處應
作出記號並及時加以修復,然後再去試漏其他接頭處,直至洩漏徹底
排除。修漏完畢,應試漏,讓系統保壓24~48h,若壓力不降低,則
試漏合格,倘若壓力有顯著降低,必須重新進行檢漏,直到找出洩漏
處並加以排除為止。
2、真空檢漏
用真空泵進行,真空度應達到0.1MPa,保持24h內真空度沒有顯著升高即可。抽真空用於抽出系統中殘留的氮氣、檢查系統有無洩漏以及使系統乾燥。只有在系統抽真空後才能加注製冷劑。
3、外觀檢漏
製冷劑洩漏部位往往會滲出冷凍潤滑油,若發現在某處有油汙滲出,可進一步用清潔的白紙擦拭或用手直接觸摸檢查。如仍有油冒出,則可能有洩漏。
五、製冷劑的加注
1、高壓端加注
壓縮機排氣閥(高壓閥)的旁通孔(多用通道)加注,加入的是製冷劑液體。其特點是安全、快速,適用於製冷系統的第一次加注,即經檢漏、抽真空後的系統加注。但用該方法時必須注意,加注時不可開啟壓縮機(發動機停轉),且製冷劑罐要求倒立
操作步驟:
1)、當系統抽真空後,關閉歧管壓力計上的高、低壓手動閥。
2)、將中間軟管的一端與製冷劑罐注入閥的接頭連接,打開製冷劑罐開啟閥,再擰開歧管壓力計軟管一端的螺母,讓氣體溢出幾分鐘,然後擰緊螺母。
3)、擰開高壓側手動閥至全開位置,將製冷劑罐倒立。
4)、從高壓側注入規定量的液態製冷劑。關閉製冷劑罐注入閥及歧管壓力計上的高壓手動閥,然後將儀表卸下。從高壓側向系統加注製冷劑時,發動機處於不起動狀態(壓縮機停轉),不要擰開歧管壓力計上的低壓手動閥,以防產生液壓衝擊。
2、低壓端加注
從壓縮機吸氣閥(低壓閥)的旁通孔(多用通道)加注,充入的是製冷劑氣體,其特點是加注速度慢,可在系統補充製冷劑的情況下使用。
操作步驟
1)、將歧管壓力計與壓縮機和製冷罐連接好。
2)、打開製冷劑罐,擰松中間注入軟管在歧管壓力計上的螺母,直到聽見有製冷劑蒸氣流動聲,然後擰緊螺母。從而排出注入軟管中的空氣。
3)關閉手動高壓閥,將製冷劑鋼瓶直立,起動發動機,使空調壓縮機運轉,打開低壓手動閥,讓氣態製冷劑從低壓側進入壓縮機,當系統的壓力值達到0.4MPa時,關閉低壓手動閥和製冷劑罐開關閥。
4)起動發動機,將空調開關接通,並將鼓風機開關和溫控開關都調至最大。
5)再打開歧管壓力計上的手動閥,讓製冷劑繼續進入製冷系統,直至加注量達到規定值。
6)、在向系統中加注規定量製冷劑之後,從視液窗處觀察,確認系統內無氣泡、無過量製冷劑。隨後將發動機轉速調至2 000r/min,冷鼓風機風量開到最高擋,若氣溫為30~35℃,則系統內低壓側壓力應為0.147—0.192MPa,高壓側壓力應為1.37—1.67MPa。
7)、加注完畢後,關閉歧管壓力計上的低壓手動閥,關閉裝在製冷劑罐上的注入閥,使發動機停止運轉,將歧管壓力計從壓縮機上卸下,卸下時動作要迅速,以免過多製冷劑洩出。
六、冷凍油的加注
利用壓縮機本身抽吸作用:將冷凍潤滑油從低壓閥處吸入,此時壓縮機一定要保持低速運轉。
1)、對製冷系統抽真空
2)、選用一個有刻度的量筒,盛入比要加注的冷凍潤滑油還要多的冷凍潤滑油。
3)、將連接在壓縮機上的低壓軟管從歧管壓力計上擰下來,並將其插入盛有冷凍潤滑油的量筒內。
4)、起動真空泵,打開歧管壓力計上的高壓手動閥,加注的潤滑油就從壓縮機的低壓側進入壓縮機中。當冷凍潤滑油量達到規定量時,停止真空泵的抽吸,並關閉高壓手動閥。
5)、按抽真空法加注冷凍潤滑油後,還應繼續對製冷系統抽真空、加注製冷劑。
內容源自網際網路,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