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
冷庫製冷系統加入
製冷劑時,一定要保證製冷劑的乾燥,不然製冷系統一定會因為製冷劑的不乾燥,造成製冷系統冰堵,從而影響製冷系統的正常運作,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說明一下氟製冷系統抽真空、充注製冷劑方法、充注量的判斷。
一、冷庫抽真空與加注製冷劑
新建的冷庫系統在充注製冷劑之前要抽真空,至於不抽真空的危害,我們
製冷百科公眾號已經說過多次,這裡不再囉嗦。抽真空先把三通表接在壓縮機的吸氣和排氣角閥,打開角閥,打開
真空泵抽真空。一般要抽到-0.1MPa(760mmHg)後停止抽真空,抽真空時間應根據冷庫大小和真空泵大小來確定,並應根據
壓力表顯示的壓力值為準。
需要注意!嚴禁用壓縮機抽真空,因為隨著
製冷壓縮機殼體內的真空度的加深,殼內裸露的接線柱之間或絕緣層有微小破損的繞組之間失去了絕緣介質,一旦通電,電機可能在瞬間內短路燒毀。如果殼體漏電,還可能造成人員觸電。
抽真空完成之後,準備加製冷劑。我們需要明白,冷庫製冷劑的正確加注量是決定製冷系統運行效能的關鍵因素!
如:冷庫製冷劑加注量不足,將使吸氣壓力和排氣壓力效率降低,尤其是對於回氣冷卻壓縮機中還可能引起電機過熱;如製冷劑加注量過度,則可能導致
蒸發器結霜嚴重、冷凝壓力過高或蒸發器回液而損壞壓縮機。即便是同樣的
製冷設備,也會因為內部冷庫容積、蒸發溫度、冷凝壓力的不同,而不同的最佳加注量。
在冷庫製冷系統維修中,大多情況下,可以使用從低壓側充注氣態或液態製冷劑,當製冷劑充注量較大時,也可使用從高壓側採用液態充注法充注製冷劑。需要注意!如果從從低壓側充注液態製冷劑,一定要慢點加,以免液擊!如果怕液擊,也可以氣態充注。
從低壓側加製冷劑的方法:
從低壓側充注氣態製冷劑操作時,先將低壓三通截止閥逆時針方向旋至端點,再將氟瓶的加氟管接於低壓三通截止閥的旁通絲座上,然後,打開
R22氟瓶的瓶閥,將三通截止閥的旁通絲座的接頭稍微松幵,用R22氣體將加氟管內的空氣趕出,在聽到接頭處有 「噝、噝」的氣流聲時立即將其鎖緊,製冷劑充注開始。
當注入量達到規定的質量後,關閉氟瓶截止閥,將低壓 三通截止閥按逆時針方向旋至端點,關閉R22氟瓶的瓶閥,拆下加氟管, 加氟工作結束。
二、冷庫製冷劑充注量的判斷
對於確定冷庫製冷劑充注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是觀察供液管中
視液鏡中製冷劑的流動情況。
當液體流動清晰可見時,就可認為製冷劑已正確加注,如果出現氣泡,通常說明製冷劑不足,但也可能是視液鏡的液管存在縮放部分或冷凝壓力的快速變化,使製冷劑壓力下降。因此視液鏡可作為一種確定製冷劑加注量的有效的方法,並不是唯一的依據。
當然,還可以根據系統運行的工況作出判斷,首先
膨脹閥的調節杆必須調定在中間位置上,也就是保持出廠狀態(膨脹閥一般不要調)。然後加液至低壓壓力近似於當時冷庫蒸發溫度(比庫溫低5~8度)的對應壓力時為準。有經驗的技工,也可以根據風冷
冷凝器的出風溫度,壓縮機回氣結露或結霜情況,電流、膨脹閥結霜情況來判斷。
冷庫充注製冷劑運行的原則:庫溫在0度以上時,系統的任何部位都不得有結霜現象出現!只有庫溫在0度以下時,最開始結霜的是膨脹閥的出口管,然後逐漸延伸到蒸發器,最後才是回氣管,到壓縮機的吸氣角閥結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