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工質製冷劑、非共沸混合製冷劑和共沸製冷劑:
單工質製冷劑:製冷劑成分只有一種工質;
非共沸製冷劑:兩種以上不同製冷劑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製冷劑,它在飽和狀態下,氣液兩相的組成組分不同;
共沸製冷劑:有兩種以上不同製冷劑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這類製冷劑在一定壓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發溫度,其氣液兩相始終保持組成比例不變。
液態與氣態製冷劑區別:
1)單工質製冷劑不管是氣態還是液態,裡面成分都不會改變,所以充注製冷劑的時候可以充注氣態。
2)共沸製冷劑雖然成分不一樣,但是由於沸點相同,所以氣液兩項的成分也相同,所以可以充注氣態;
3)非共沸製冷劑由於沸點不同,所以液態製冷劑與氣態製冷劑實際上成分是不一樣的,此時如果加氣態,必然會導致加進去的製冷劑成分不同,比如只加進去了某一氣態製冷劑,所以只能加液態。
為什麼不能都加液態?
一般來說製冷劑充注最後都是需要把設備開起來之後加,而且從壓縮機吸氣口加進去;如果加液態製冷劑,相當於壓縮機吸氣口進入的都是液體製冷劑,很顯然會造成壓縮機的液擊;損壞壓縮機。
匯總常見製冷劑哪些是液態?哪些又是氣態?
匯總一下常見的製冷劑是加液態還是氣態,供大家維修的時候參考:
1)加氣態的製冷劑:R13、R134a、R22、R23、R290、R32、R500、R600a
2)加液態的製冷劑:R401A、R410A、R410B、R407C、R404A;
一句話告訴你秘訣:只要是R4*開頭的製冷劑都加液態,其餘加氣態。
以常規沒有虹吸管的製冷劑鋼瓶為例:正立充注即為氣態充注,鋼瓶倒立即為液態充注。
延伸閱讀,怎樣加注和排放製冷劑?
一般地,按照下述步驟和要領加注製冷劑:
(1)歧管壓力表 歧管壓力表(空調製冷迴路壓力表)主要用於對空調系統抽真空、充入時放出製冷劑以及判定空調系統故障等。
歧管壓力表工作過程如下:
1)低壓手動閥開啟,高壓手動閥關閉,此時可以從低壓側向製冷系統充注氣態製冷劑。
2)低壓手動閥關閉,高壓手動閥開啟,此時可使系統放空,排出製冷劑,也可以從高壓側向製冷系統充注液態製冷劑。
3)兩個手動閥均關閉,可用於檢測高壓側和低壓側的壓力。
4)兩個手動閥均開啟,內部通道全部相通。如果接上真空泵,就可以對系統抽真空。
(2)從高壓端充注製冷劑
1)當系統抽真空後,關閉歧管壓力表上的高、低壓手動閥。
2)將中間軟管的一端與製冷劑罐注人閥的接頭連接起來,打開製冷劑罐開啟閥,再擰開歧管壓力表軟管一端的螺母,讓氣體溢出幾分鐘,把空氣趕走,然後再擰緊螺母。
3)打開高壓側手動閥至全開位置,將製冷劑罐倒立,以便從高壓側充注液態製冷劑。
4)從高壓側注人規定量的液態製冷劑。關閉製冷劑罐注人閥及歧管壓力表上的手動高壓閥,然後將儀表卸下。特別要注意,從高壓側向系統充注製冷劑時,發動機處於不起動狀態(壓縮機停轉),更不可擰開歧管壓力表上的手動低壓閥,以防止產生液壓衝擊。
(3)從低壓端充注製冷劑
1)將歧管壓力表與壓縮機和製冷劑罐連接好。
2)打開製冷劑罐,擰松中間注人軟管在歧管壓力表上的螺母,可以聽到空氣流動的聲音,然後擰緊螺母,目的是排出軟管中的空氣。
3)打開手動低壓閥,讓製冷劑進人製冷系統。當系統的壓力值達到0.4MPa時,關閉手動低壓閥。
4)起動發動機,將空調開關接通,並將鼓風機開關和溫控開關都調至最大。
5)再打開歧管壓力表上的手動閥,讓製冷劑繼續進人製冷系統,直至充注量達到規定值。
6)在向系統中充注規定量製冷劑之後,確定加注製冷劑正常,無過量。隨後將發動機轉速調至2000r/min,冷風機風量開到最高檔,若氣溫在30~35℃,系統內低壓壓力為0.15~0.20MPa,高壓側大概為1.40~1.6MPa。
7)充注完畢後,關閉歧管壓力表上的手動低壓閥,關閉裝在製冷劑罐上的注人閥,使發動機停止運轉,將歧管壓力表從壓縮機上卸下,卸下時動作要迅速,以免過多的製冷劑排出。
(4)排放製冷劑慢慢地打開高壓閥進行降壓,大概高壓表在0. 35 MPa以下時再打開低壓閥,至無壓力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