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

2021-03-01 馬鞍山恩約

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

一個上帝,在天上叫聖父,降到人間後叫聖子(耶穌),耶穌升天后降下來的叫聖靈。

這種說法,對不對?

用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來介紹三位一體,是很多基督徒常做的事。

一份水,溫度很低時是固態,一般溫度時是液態,溫度很高時是氣態。

一個上帝,在天上叫聖父,降到人間後叫聖子(耶穌),耶穌升天后降下來的叫聖靈。

一個男人,在辦公室裡是職員,在路上是路人,回家是父親。

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狀態下,身份不同、型態不同而已,其實其內在是一模一樣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如果您的教會是這樣教三位一體的,如果您是這樣理解三位一體的,

那您已經嚴重誤解三位一體了。

這種『水的三態』的三位一體觀念,是歷史上被判為異端的撒伯流主義、型態上的三位一體。

請千萬不要以為大牧師講的就是一定正確,不是的。

上述的描述,有很多大牧者就是這樣教的。

請注意聖經中,耶穌受洗時:

耶穌受洗(聖子),天上出現聲音(聖父),同時聖靈像鴿子降下來(聖靈)。

這三者同時出現,看到沒?

當然,有些人一樣用水來講解,但觀念已經轉變,不是像上面的說法。

這種說法是:

在水的三相點時,固態、液態、氣態共存。

這種觀念比較合乎正確的三位一體。但是,仍不是很正確。

而且,『水的三態』這種描述已經深入一般人心中,為避免遭致嚴重誤解,最好不要再用『水』來比喻了。

說實在的,要使用人間比較容易理解的東西,來講述三位一體,實在很難。

目前的各種比喻方式,都不是很理想。

如果可以,最好不要使用比喻。

如果要用比喻,則建議使用時,務必詳細解釋三位一體的重要教義,以免遭致誤解。

相關焦點

  • 世間物質分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火屬於什麼態?
    初中課本就講過,這個世界的常見物質分為三種狀態,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但我們一直所稱的世界也不過是地球之內,在這一前提下,我們肉眼可見的事物大多數也確實是固液氣三態。不過有些事物的邊界也不太好界定,比如火,火又是什麼態呢?
  • 生態環境像個囚籠,液態固態氣態環境,有適合三態的超級生物嗎?
    而我們選擇了環境,就是先有造物主製造了生命,然後,再製造一個適合或者有目的的生存環境。我們的生命環境現在發現的有液態環境的生命,例如魚,有氣態環境生命,例如人,但是有沒有固態環境的生命呢?大家覺得蚯蚓算不算固態環境生命?有點類似,我們來看看判斷特定環境生命的必要因素是什麼,生命只能在自己的環境生存,偶爾離開自己的生存環境,進入其他生存環境時,它可以短期生存。
  • 考前複習:水的三態變化
    自然界中水的形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雲、霧、雨、露、霜、雪、冰,但就物態的變化來說不外乎氣、液、固三態。水的三態變化通過下面一幅圖可以清晰的體現: 水由液態到氣態叫汽化是一個吸熱過程,到固態叫凝固是一個放熱過程。 水由固態到液態叫熔化是一個吸熱過程,到氣態叫升華是一個吸熱過程。
  • 水的三態變化||博苑.自然教育
    大自然中,最常見卻又最變化多端的就是水了吧。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關於水的實驗,小朋友們都準備好了嗎?小朋友們,快穿上棉襖,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池塘裡的水變成什麼樣子了吧!室外的溫度低於0℃,所以我們平常看見的液態水就會結冰,變成固態的了。把冰塊放到手心裡,涼涼的,滑滑的,還有點凍手呢。
  • 除了氣態液態和固態,物體還有哪些狀態
    氣態、液態和固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三態,那麼物體除了這三態還有哪些狀態呢?然而若是氣態的原子處於幾千攝氏度以上的的高溫中,其身上的電子就會開始脫落,溫度越高脫落的原子越多,此時的氣體中滿是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和市區電子的原子轉變成的離子,這種現象叫氣體的電離化,電離化的氣體就是等離子態。除了高溫以外,用強大的紫外線、X射線和丙種射線來照射氣體,也可以使氣體轉變成等離子態。
  • 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物質常見的三種形態,木頭可以變成液態嗎?
    液態、氣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相對而言,在物質的六種形態之中,固態、液態和氣態是較為常見的,大多數的物質都具有這三種不同的形態,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之下,三種形態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水了,因為水的三種形態都是極為常見的,將會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室裡,它會凝聚變為固態,而處於零攝氏度以上的常溫環境中,水又會變為它最常見的形態,液態。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通常來說這一變化不會多麼顯著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
  • 2019年中考化學複習之水的三態變化
    水的三態變化:   1、三態變化的實質:水的三態變化就是由於水分子的運動導致了水的狀態變化。水分子獲得能量時,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水由液態變成了氣態(或由固態變為了液態);失去能量時,運動減慢,分子間的間隔減小,水由氣態又變回了液態(或由液態變為固態)   2、現象解釋:能量—運動—間隔—狀態   編輯推薦:2019年中考化學必考知識之化學常識
  • 大班科學領域活動 | 水的三態變化
    重點:知道水的三態變化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難點:感知水的三態變化,提供科學觀察能力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聯想生活經驗;通過圖片展示讓幼兒淺顯的認識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液態、固態和氣態。水為什麼會變化成水蒸氣(引導幼兒感知水加熱溫度達到100℃之後會由水變成水蒸氣,即水由液態變為氣態)2.實驗二:水的液態變化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涼玻璃片,將剛才燒開的水倒入水杯,蓋上玻璃片,請幼兒仔細觀察。提問:玻璃片上出現了什麼?為什麼?
  • 科學實驗——水的三態 (國際班)
  • (水的氣態、液態和固態同時存在)
    在這幅圖中,水同時保持著三種狀態:氣態、液態和固態。       這在熱力學上,被稱作三相點,也就是在一個固定的溫度和壓力的點上,物質可以同時保持三種狀態:氣態、液態和固態。水的三相點是:0.01 °C,6.11657 mbar。著這個點上水的三種狀態保持平衡。
  • 水除了固態、液態、氣態,其實還有一種形態
    我們一直認為,水是以固態(冰)、液態(水)和氣態(水蒸氣)三種狀態存在於地球上的,並且不能導電。液態(水)但是,根據美國聖地亞國家實驗室物理學家的最新研究顯示,在滿足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後,將可能得到超離子狀態的水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固液氣三態變化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固液氣三態變化 公共基礎知識是山東衛生事業單位考試中的重要部分,本文整理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固液氣三態變化的相關考點,不少地區都在筆試當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
  • 水一定是固態液態和氣態嗎?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水是另一種形態
    引言:在我們的認知中,水的形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水之所以能夠在這三種形態中自由變化,是因為環境中的溫度、氣壓等因素在發揮作用。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在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它就是超臨界形態。
  • 2019北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基常識:固液氣三態變化
    今天主要針對常識內容中的物理三態變化,為大家介紹相關的考點及考試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順利。一、知識介紹物態變化: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它們兩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物態變化有6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常見考法為結合生活中的現象,要求判斷對應的內容。
  • 太陽屬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不是,是另一種形態
    我們普遍了解的物質形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但在宇宙範圍內,物質的狀態並不局限於這三種,其實還有其它形態。我們最為熟悉的太陽,就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存在。太陽有著極高的溫度,能夠融化地球上所有的物質。不少人問太陽到底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其實都不是,太陽屬於另一種形態--等離子態,這是不同於固、液、氣三態的物質的第四種形態。
  • 固態水擁有十七種晶體形態,甚至很可能液態水還有兩種液態的形態
    首先水在固態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形勢,根據目前科學家的研究,固態水分為十七種不同的形勢,美女小倩告訴大家,我們的地球最為常見的一種固態水就是【冰Ih】,這種模式比較普通大家應該很熟悉,這裡不需要展開一一介紹,另外地球上還有一隻固態水的形態。
  • 雲是氣態、液態、固態的嗎?
    雲是氣態、液態、固態的嗎?(《大氣科學名詞》第三版)因此,雲是液態、固態的,不是氣態的。
  • 水真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嗎?科學家在深海底發現了第四種水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越是常見,越是認為非常簡單的事物往往都是非常神秘複雜而且具有很高價值的東西,比如我們每天都在打交道的時間,對於時間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也覺得時間沒有什麼研究價值。可事實上,直到目前科學家都不知道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時間到底存不存在。當然,水是現實中必然存在的事物,可是我們對水真的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