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2020-08-25 百科記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通常來說這一變化不會多麼顯著


由於液體擁有流動性的特徵,例如水,所以將它放在何種形狀的容器中,它就會擁有何種形狀,當液態物體分子間的範德華力被打破時,物體就會由液態變為氣態,當液態物體分子間的熱運動減小,小到分子間化學鍵可以形成,當化學鍵在分子間佔據主導地位之際,液體就會變為固體;氣態是指物質的一種狀態,不同的是,它是一種流體,可以流動、可變形,也可擴散,例如空氣,其體積不受限制,三要素為體積、溫度和其壓強,鑑於氣態物質的原子或分子間的距離相對較大,相互之間可以自由運動,從而使得氣態物質的原子或分子的動能較高


如此看來,不同的溫度和壓力可以使某些物質產生相變,三態也可相互轉化,比如水,當水的溫度提升到一定程度時,就能蒸發升華成氣態,若溫度低至一定程度,就會結冰形成固態,事實上,空氣和一些氣體也存在這種特性,比如氫在不同的壓力下會形成氣態、液態和金屬態,雖說金屬在高溫下也能變為液態,但它卻很難變成氣態,因為還未等到氣態溫度時,它就會被氧原子帶走,碳也是如此,還未等到氣態溫度之際,它就會發生化學變化。


事實上,物質並非只有三種表現形態,因為自然界中,除了上述三種形態以外,還真實的存在另外幾種形態,由於人類無法直接觀測它們也無法真切的觸摸到,從而導致許多人對它們感到陌生,比如物質的第四基本形態等離子態,或許你會好奇,什麼是等離子態?很少有人知道,在可觀測宇宙中,等離子態佔據了絕大多數部分,這是因為天上所有的恆星都是以等離子態形式存在的,等離子態是指物質原子內的電子,在脫離原子核的吸引後,形成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和帶正電的離子共存的狀態,此時,電子和離子攜帶的電荷截然相反,數量卻完全相等


因此人們將這種狀態稱為等離子態,在自然界中,當電流通過某些流體,其中也包括氣體和液體,它的某些粒子就會被電離,這樣一來,電離和未被電離的各種微粒子就會混合在一起,從而形成等離子態,這意味著等離子態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造的,天然的等離子態大多形成或存在於地球的高空和外太空中,比如,天空中被雷電離的飽含水氣的空氣雲團,太陽和其它部分恆星的表面高溫氣層中,都存在著大量的等離子態,而用於電腦、電視等產物的等離子顯示器、溫度較高的火焰和電弧中的高溫部分,則屬於人造的電離子體。


你知道嗎?在等離子體中,電磁力作為主要作用,可以令原本較普通的物質內部出現新的運動形態,比如電子、離子的集體振蕩,其實,等離子體還可分為高溫等離子體和低溫等離子體兩大類,值得一提的是,高溫等離子體的溫度可以高達驚人的1億攝氏度,如此看來,雖然等離子體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卻並非虛無、無意義的,相反的是,它具有著相當神奇廣泛的作用,故而被稱為「法力無邊的隱形魔術師」,你可曾聽聞,令軍人薩達姆聞風喪膽的隱形武器?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投入了一種新研製出來的隱形飛機,派遣至伊拉克腹地進行偵察活動,從而使得他們充分的掌握了伊軍的布防情況,伊軍對此感到毫無辦法,因為這種偵察飛機採用了等離子體技術,正因等離子體具備了屏蔽效應,導致雷達也無法探測到它的蹤跡,除此之外,科學界還發現了以下3種形態的物質,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中子或電子簡併態,所謂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指玻色子原子在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時呈現出的一種氣態的、超流性的物態,其實,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和費米子凝聚態都是物質在極低溫度下,在接近絕對零度之際,產生的某些特異性質,比如變為超流體或超導體


令人詫異的是, 就連光也會成為速度極慢的一種流體,2009年,美國標準技術研究院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創造出了物質的第六種形態,即費米子凝聚態,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正是他們首先宣布製造出來的,費米子凝聚態研究小組負責人德博拉金曾指出,費米子凝聚態與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都是物質在量子狀態下的形態,不同的是處於費米子凝聚態的物質並非超導體,雖說費米子凝聚態與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一樣,是物質在量子狀態下的形態,遺憾的是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來看,不同的費米子不能佔據同一量子態,所以費米子無法如同玻色子般直接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因此,當物質冷卻時,費米子會逐漸佔據最低能態,有趣的是,它們竟能處在不同的能態上,如同人群湧向一段狹窄的樓梯,使得整條樓梯從高處到低處,依次站滿了人,這種狀態被人們稱為費米子凝聚態,還有一種態是物質在極高壓力下的特殊狀態


顯然,它已經無法稱為物質了,可以說它就是一堆沒有類別的原子核亦或是中子,這種狀態的物質也可稱為非物質,存在於白矮星和中子星上,白矮星本身巨大的引力和壓力把將原子的電子剝離,隨後形成「電子簡併壓」,以此抵禦巨大的引力與壓力,從而取得一個平衡,此後,中子星會用本身極大的引力壓將原子完全擠破,電子被壓進原子核後,會與質子結合為中子,令整個星球變為一個大中子核,由此產生中子簡併壓,同時,依靠這種簡併壓抵禦引力壓力,取得一個平衡,綜上所述,目前人類認知的世界中,存在著七種物質形態,即氣態、液態、固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電子或中子簡併態,對此,小夥們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
  • 物質除了「氣態、液態、固態」還有其他形態嗎?
    物質形態是指物質存在的具體形式和狀態。通常生活中物質的氣態、液態、固態這三種物質形態最為常見。除此之外物質還有其他三種形態。等離子態在宇宙中廣泛存在,常被看作物質的第四態(有人也稱之為「超氣態」) 。超固態如白矮星。超固態是原子與原子核被擠在一起,物質密度比正常物質高上億倍。
  • 物質除了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其他的嗎?太陽是哪一種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種物質佔據了地表的大部分。星球其實也分為許多種狀態,我們的地球就是一個巖質行星,可以被看成是固態,氣態行星就是木星這樣的行星,但是木星並非真正的氣態星球,它是一個混合星球,佔據絕大部分的是液態金屬氫,也可以說是個液態星球,那太陽是什麼狀態呢?太陽一直被形容成一個大火球,但是這個說法只是因為它和火焰一樣散發而對溫度使人感到溫暖甚至熱,那火焰是什麼狀態?太陽真的是個火球嗎?
  • 水除了固態、液態、氣態,其實還有一種形態
    我們一直認為,水是以固態(冰)、液態(水)和氣態(水蒸氣)三種狀態存在於地球上的,並且不能導電。液態(水)但是,根據美國聖地亞國家實驗室物理學家的最新研究顯示,在滿足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後,將可能得到超離子狀態的水
  • 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物質常見的三種形態,木頭可以變成液態嗎?
    我們通常所見的火焰就是一種高溫等離子態,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火焰都是高溫等離子態,在一些情況下,低溫同樣也可以產生火焰。相對而言,在物質的六種形態之中,固態、液態和氣態是較為常見的,大多數的物質都具有這三種不同的形態,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之下,三種形態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
  • 物質除了氣態、固態、液態之外,還存在什麼形態
    在我們的固有認知裡,物質只有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氣態,但其實,物質到目前為止,一共存在六種形態,還有三種分別是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等離子態人們常年看到的閃電、流星、部分高溫火焰等,它們都是處於等離子態。
  • 物質有3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那麼光又屬於哪一種?
    筆者-小文宇宙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原子是構建一切人們認知事物中的基礎,也是最為神奇的一種物質。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原子大致可以歸類為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以及氣態,而水作為地球上含量最為豐富的化合物之一,它所表現出來的形態轉化也是最為常見的。當水是液態的時候,它是可以流動的,而當水變成固態之後,它的體積會膨脹,而水變成氣態之後,它就變成了水蒸氣。
  • 除了氣態液態和固態,物體還有哪些狀態
    氣態、液態和固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三態,那麼物體除了這三態還有哪些狀態呢?然而若是氣態的原子處於幾千攝氏度以上的的高溫中,其身上的電子就會開始脫落,溫度越高脫落的原子越多,此時的氣體中滿是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和市區電子的原子轉變成的離子,這種現象叫氣體的電離化,電離化的氣體就是等離子態。除了高溫以外,用強大的紫外線、X射線和丙種射線來照射氣體,也可以使氣體轉變成等離子態。
  • 世間物質分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火屬於什麼態?
    常見的「態」想了解火是什麼態的,物質常見三種狀態的定義就一定要知道。固態: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應該稱這種狀態為「結晶態」。固態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內部的分子和原子呈現一種規律的排列順序。
  • 等離子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屬於固態、液態,還是氣態?為什麼?
    等離子態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形態呢?物質的構成我們都知道,物質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構成的,分子也是由原子構成的(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是由原子或者分子構成的,分子或者原子之間的間距決定了物質的狀態,也就是說,物質的微觀特性決定了它的宏觀特性。
  • 不屬於氣態、液態和固態:新物質狀態被發現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我們通常所見的物質往往是氣態、液態、固態三種狀態。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據外媒報導,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如凝膠)之間的新物質狀態,稱之為「液態玻璃」。
  • 科學家發現新物質狀態:不屬於氣態、液態和固態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我們通常所見的物質往往是氣態、液態、固態三種狀態。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據外媒報導,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如凝膠)之間的新物質狀態,稱之為「液態玻璃」。
  • 太陽屬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不是,是另一種形態
    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讓每一顆恆星都能達到數千萬攝氏度的超高溫度,而溫度往往決定了物質所處的狀態。我們普遍了解的物質形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但在宇宙範圍內,物質的狀態並不局限於這三種,其實還有其它形態。我們最為熟悉的太陽,就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存在。
  • 水一定是固態液態和氣態嗎?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水是另一種形態
    引言:在我們的認知中,水的形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水之所以能夠在這三種形態中自由變化,是因為環境中的溫度、氣壓等因素在發揮作用。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在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它就是超臨界形態。
  • 固態水擁有十七種晶體形態,甚至很可能液態水還有兩種液態的形態
    水就是一種十分神奇的物質,估計很多人不知道水能夠變換很多的不同形態,大部分的形態估計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現在美女小倩給大家講一下這些水的知識,希望朋友們能夠加我粉絲,一起研究和探討科學話題,大家一點要多多支持。
  • 火除了大部分情況下是氣態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叫做等離子態?
    其實在初中的化學課上,老師曾經給火下過一個定義,我記得中學老師的解釋是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所進行的劇烈氧化,而且其能量會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此外呢還會產生大量的生成物,同時必須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並存才能夠生火,三者缺任何一種都不行。那這樣看來火其實算是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東西。那組成火焰的到底是什麼?
  • 物質只分為氣體液體固體嗎?其實多得說不清,最多一種佔宇宙99%
    從小學開始,課本上就講到物質共有三種狀態,分別是氣態,液態和固態,然而這其實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周圍的事物是這樣,實際上物質的狀態種類很多,細分下來已有好幾十種。物質狀態是指一種物質呈現出的表象特徵。
  • 水真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嗎?科學家在深海底發現了第四種水
    而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科學家就開始了對水的研究探索,可能很多人覺得,水這種物質太簡單了,只要是學物理的都知道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而且它的三種形態轉化也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可研究的價值,事實真是如此嗎?
  •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的三種形態?其實還有很多不在其內,比如火焰
    於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就認為所有物質都是以這三種形態出現的,但其實不然,物質的形態可謂是多種多樣,沒有上百種,也有幾十種,而且處於固體、液體和氣體形態的物質實際上只佔宇宙中物質總量的1%,可能還不足。如果你不信,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物質不屬於這三種形態。首先一個就是火焰,火焰顯然不是固態或者液態,那麼火焰是氣態嗎?
  • 太陽到底是固態、液態還是氣態?科學家:它的形態讓人出乎意料
    太陽除了能夠散發著光和熱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它也是氧氣的根本來源。既然太陽這麼重要,自然而然就有不少人對太陽的物質形態產生疑問,那麼太陽到底是固態、液態還是氣態?科學家表示:它的形態讓人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