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物質分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火屬於什麼態?

2020-12-04 樹上長的宇宙果

初中課本就講過,這個世界的常見物質分為三種狀態,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但我們一直所稱的世界也不過是地球之內,在這一前提下,我們肉眼可見的事物大多數也確實是固液氣三態。不過有些事物的邊界也不太好界定,比如火,火又是什麼態呢?

常見的「態」

想了解火是什麼態的,物質常見三種狀態的定義就一定要知道。

固態: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應該稱這種狀態為「結晶態」。固態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內部的分子和原子呈現一種規律的排列順序。並且每個分子和原子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一般不會發生變動。液態:與固態最大的不同,就是液態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一定的形狀。不過這並不代表液態就沒有結晶體,液態的類晶體太小了,我們無法看到。就像擁擠路段上的一輛輛汽車,這些汽車就類似液態中的結晶體。雖路段依舊擁堵,但車與車之間可以相互運動,液態中的流動就是這個道理。氣態:我們都知道液體加熱會變成氣態,這是因為這種狀態下的分子和原子的運動更加迅速。氣態下的物質都是無規則運動的,我們一般默認三態中氣態的物質流動性是最強的,所以太沒有固定的形狀,也沒有固定的體積。當然以上三態只是常見的物質狀態,火併不是物質,所以火不屬於固態、液態和氣態中的任何一種。

低溫與高溫大不相同

那麼火是什麼呢?物質在燃燒過程中會進行強烈的氧化反應,其能量會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所以總的來說,火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當火的溫度較低時,我們還勉強可以稱火焰是氣態的。也只能是勉強,此時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火併不會使物質的原子消失,只會通過氧化反應迅速轉換分子之間的狀態。

當溫度夠高時(數千攝氏度以上),火的形式也將發生新的變化,會出現一種全新的狀態——等離子態。這種狀態類似氣態,與之最大的差別就是等離子態下的原子會甩掉身上的電子。溫度越高,原子身上的電子就越少。我們也可以把等離子態看作氣體的電離化,火在高溫時的狀態正是這種等離子態。

其它的「態」

其實等離子態並不罕見,只是由於我們生活在地球,眼睛看不到更神奇的現象。但在無邊的宇宙裡,等離子態可能是最普遍的一種形態。超高溫的恆星、巨大的紅巨星都有著極高的內部溫度,就連我們熟知的太陽,其表面溫度都有55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這些星球的內部物質幾乎都是等離子態,所以不是等離子態很罕見,只是我們看不見。

除了等離子態,不常見的物質狀態還有很多,如超固態和中子態。不過宇宙中擁有這兩種狀態物質的星球也是少數,它們大多會出現在密度極大的星球上,如白矮星和中子星。

相關焦點

  • 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
    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一個上帝,在天上叫聖父,降到人間後叫聖子(耶穌),耶穌升天后降下來的叫聖靈。這種說法,對不對?用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來介紹三位一體,是很多基督徒常做的事。一份水,溫度很低時是固態,一般溫度時是液態,溫度很高時是氣態。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通常來說這一變化不會多麼顯著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
  • 除了氣態液態和固態,物體還有哪些狀態
    氣態、液態和固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三態,那麼物體除了這三態還有哪些狀態呢?然而若是氣態的原子處於幾千攝氏度以上的的高溫中,其身上的電子就會開始脫落,溫度越高脫落的原子越多,此時的氣體中滿是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和市區電子的原子轉變成的離子,這種現象叫氣體的電離化,電離化的氣體就是等離子態。除了高溫以外,用強大的紫外線、X射線和丙種射線來照射氣體,也可以使氣體轉變成等離子態。
  • 生態環境像個囚籠,液態固態氣態環境,有適合三態的超級生物嗎?
    我們的生命環境現在發現的有液態環境的生命,例如魚,有氣態環境生命,例如人,但是有沒有固態環境的生命呢?大家覺得蚯蚓算不算固態環境生命?有點類似,我們來看看判斷特定環境生命的必要因素是什麼,生命只能在自己的環境生存,偶爾離開自己的生存環境,進入其他生存環境時,它可以短期生存。但一旦經過極限時間就會死亡。舉例:人跳進水裡,估計世界極限的人也只能生存一小時以內,因為人在水裡無法呼吸。
  • 物質有3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那麼光又屬於哪一種?
    筆者-小文宇宙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原子是構建一切人們認知事物中的基礎,也是最為神奇的一種物質。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原子大致可以歸類為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以及氣態,而水作為地球上含量最為豐富的化合物之一,它所表現出來的形態轉化也是最為常見的。當水是液態的時候,它是可以流動的,而當水變成固態之後,它的體積會膨脹,而水變成氣態之後,它就變成了水蒸氣。
  • 物質只有固液氣三態?其實多達幾十種,但宇宙物質中99%都是它
    小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物質可以分為固態、氣態和液態這三態,這是我們身邊常見物質的狀態,很容易區分,然而宇宙中物質的狀態可並非僅是這三種,而是至少有幾十種物質態。比如等離子態、電子簡併態、中子簡併態,單一中子態(夸克星)、液晶態、超導態、超流態、非晶態(特殊的固態)、超高壓下的超固態、玻色一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超離子態、輻射場態、量子場態、反物質態等等。如果深入到分子和原子的微觀世界或者上升到星雲和星系的宏觀宇宙來看的話,那麼物質的狀態就更多了。
  • 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物質常見的三種形態,木頭可以變成液態嗎?
    液態、氣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相對而言,在物質的六種形態之中,固態、液態和氣態是較為常見的,大多數的物質都具有這三種不同的形態,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之下,三種形態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水了,因為水的三種形態都是極為常見的,將會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室裡,它會凝聚變為固態,而處於零攝氏度以上的常溫環境中,水又會變為它最常見的形態,液態。
  • 太陽屬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不是,是另一種形態
    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讓每一顆恆星都能達到數千萬攝氏度的超高溫度,而溫度往往決定了物質所處的狀態。我們普遍了解的物質形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但在宇宙範圍內,物質的狀態並不局限於這三種,其實還有其它形態。我們最為熟悉的太陽,就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存在。
  • 屬於固態、液態,還是氣態?為什麼?
    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是由原子或者分子構成的,分子或者原子之間的間距決定了物質的狀態,也就是說,物質的微觀特性決定了它的宏觀特性。固態:構成物質的分子與分子之間的距離很小,分子與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就很大,這個物質就表現為既有固定的形狀又有固定的體積,也就是固態。
  • 物質除了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其他的嗎?太陽是哪一種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種物質佔據了地表的大部分。星球其實也分為許多種狀態,我們的地球就是一個巖質行星,可以被看成是固態,氣態行星就是木星這樣的行星,但是木星並非真正的氣態星球,它是一個混合星球,佔據絕大部分的是液態金屬氫,也可以說是個液態星球,那太陽是什麼狀態呢?太陽一直被形容成一個大火球,但是這個說法只是因為它和火焰一樣散發而對溫度使人感到溫暖甚至熱,那火焰是什麼狀態?太陽真的是個火球嗎?
  • 光與火不是一碼事,那麼物質到底有幾種形態?
    光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我們人眼能夠看到的光是屬於可見光,在光波頻譜(電磁頻譜)中只佔一小段波段,在380nm~780nm之間,其餘頻譜為不可見光,主要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現在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大家都比較熟悉,空氣是氣態,水是液態,石頭木頭等是固態。
  • 固態、液態、氣態,那麼光和火是什麼態?
    固液氣這三態是我們所常見的幾種物質形態,但實際上物質存在形式遠不止這幾種,比如等離子態、簡併態等等。而題目中問的火就屬於等離子態,但光就比較特殊了,屬於玻色子,和實物粒子不同,也是一種基本粒子。實際上在宇宙當中,物質存在最普遍的形式就是等離子態(也叫電漿)。這種物質形態也很好理解,就是原子內部的電子脫離原子核束縛,達到一種正負離子共存,並且正負電荷數量相等的狀態,與液體氣體各有相似,但又不是液體和氣體,於是這種形態被稱為「等離子態」。
  • 不屬於氣態、液態和固態:新物質狀態被發現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我們通常所見的物質往往是氣態、液態、固態三種狀態。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據外媒報導,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如凝膠)之間的新物質狀態,稱之為「液態玻璃」。
  • 物質除了「氣態、液態、固態」還有其他形態嗎?
    物質形態是指物質存在的具體形式和狀態。通常生活中物質的氣態、液態、固態這三種物質形態最為常見。除此之外物質還有其他三種形態。一個桌球大小的超固態物質,其質量超固態如白矮星。超固態是原子與原子核被擠在一起,物質密度比正常物質高上億倍。
  • (水的氣態、液態和固態同時存在)
    在這幅圖中,水同時保持著三種狀態:氣態、液態和固態。       這在熱力學上,被稱作三相點,也就是在一個固定的溫度和壓力的點上,物質可以同時保持三種狀態:氣態、液態和固態。
  • 科學家發現新物質狀態:不屬於氣態、液態和固態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我們通常所見的物質往往是氣態、液態、固態三種狀態。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據外媒報導,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如凝膠)之間的新物質狀態,稱之為「液態玻璃」。
  • 考前複習:水的三態變化
    自然界中水的形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雲、霧、雨、露、霜、雪、冰,但就物態的變化來說不外乎氣、液、固三態。水的三態變化通過下面一幅圖可以清晰的體現: 水由液態到氣態叫汽化是一個吸熱過程,到固態叫凝固是一個放熱過程。 水由固態到液態叫熔化是一個吸熱過程,到氣態叫升華是一個吸熱過程。
  • 火是一種什麼狀態?等離子態?還是氣態?
    火焰確實是一種非常能迷惑人的存在,大家都知道物質的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但是火焰似乎是游離於這三態之外的,有人認為這是低溫等離子體,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高溫或者及高溫的火焰應該是一種等離子體存在,比較爭議的是比較低溫的火焰!
  • 水除了固態、液態、氣態,其實還有一種形態
    我們一直認為,水是以固態(冰)、液態(水)和氣態(水蒸氣)三種狀態存在於地球上的,並且不能導電。液態(水)但是,根據美國聖地亞國家實驗室物理學家的最新研究顯示,在滿足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後,將可能得到超離子狀態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