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空調是否要補加製冷劑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種:
一、電流法:用鉗形電流表監測室外機工作電流(包括壓縮機和風扇電流),若電流值基本符合銘牌標稱的額定電流,說明製冷劑合適;若低於額定值太多,則製冷劑太少,需補加。
二、表壓法:製冷系統低壓側壓力高低與製冷劑多少有關。在低壓閥接上壓力表,空調開機製冷,開始時表壓會下降,運行10多分鐘後,若表壓穩定在0.49Mpa左右為正常。
三、觀察法。觀察室外機高壓閥附近高壓管和低壓閥附近低壓管的結露情況。一般高壓管結露,且較冷,若低壓管也結露,有涼感,溫度比高壓管高3℃左右,說明製冷劑合適。若低壓管不結露,有溫感,則說明製冷劑量不足,需補加;若低壓管結露,或每次壓縮機啟動1分鐘左右,低壓管結霜,過後又化為露,則說明製冷劑過多,需放掉一些。
以上三種方法,以測電流和觀察高壓,低壓管結露情況為主,兼用表壓法,以確定是否要補加製冷劑。需要注意的是,空調製冷時,室外風機一定要打開,否則蒸發器周圍的冷空氣沒有及時散開,使蒸發溫度下降,蒸發壓力下降,讀出的表壓偏小,電流也偏小,造成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