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玩了假遊戲——非授權遊戲業界初探

2020-12-03 觸樂網

工作不飽和的某一天,我腦子裡突然跳出一個童年玩過的FC遊戲,憑著印象畫了一張圖逢人便問,問到了另一個工作不飽和的朋友:「老陳,這遊戲你見過嗎?」

就是這麼一張圖引爆了我們的好奇心

「好像有點熟,待我查一查……遊戲居然是個非授權……咦,哎呦!挖到寶了!」

就這樣,從一張我的簡筆畫開始的長達一個多月的「非授權」探秘之旅開始了……

後來查到的圖其實是這樣

何為「非授權」遊戲?

FC時代,任天堂限制了第三方遊戲數量及卡帶數量,且這些卡帶必須由任天堂官方生產。這一制度被後來者世嘉、索尼、微軟多多少少地繼承了一些,形成了加密與破解的千年戰爭。和經歷了這些手續的正經作品相比,沒有經過主機平臺商審核自行發售的作品則被稱作非公認ソフト/Unlicensed games/非授權遊戲,說難聽點就是盜版。且來聽我說一段非授權遊戲的野史……

野兔能重建你父親的帝國——Atari與Tengen與差點成功的陰謀

遊戲史上,關於Atari(中譯「雅達利」)的記錄大多數止於「Atari Shock後任天堂憑藉FC拯救業界」,事實上他們並非就此銷聲匿跡:Atari Shock事件兩年後,Atari藉助了日本方面的人才成立了名為「Tengen」的軟體部門,以第三方名義臣服於任天堂帝國下,以此為起點策劃了一場驚人的商業競爭。

FC的鐵幕上面已經講過,他們用以鞏固統治的法寶加密晶片稱作「10NES」,途中還為這個加密晶片做過一次升級改進。大多數軟體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但硬體實力不差,曾經佔領市場的Atari可不這麼想,坊間傳聞「Tengen」明面上和任天堂交好,從任天堂北美負責人荒川實口中套出了許多內幕,暗地裡從未停止破解加密的努力。

破解的關鍵一環是由Atari完成的——以壟斷名義一紙訴狀將任天堂告上法庭,並順利騙取到了10NES的關鍵技術情報,開發出了山寨晶片「Rabbit」。得以欺騙任天堂的限制隨意生產盜版遊戲,至此,他們妄圖用「Rabbit」的生命力奪回「Tengen」,想要打任天堂一個「Atari」的布局正式成功。

(Rabbit指繁殖力極強的兔子;Tengen為圍棋術語,棋盤的中心點;Atari為將棋術語,將死對方。)

暗渡陳倉,偷天換日

日本第三方雖然迫於任天堂的淫威不敢在本土叛變,天高皇帝遠的海外就不是這麼回事了,以Tengen名義採用Rabbit晶片的首發盜版遊戲就是南夢宮旗下大名鼎鼎的吃豆人和RBI Baseball。有讀者可能要問了,WiiU現在還在賣吃豆人的VC,怎麼就非授權了?

問得好。因為任天堂提供授權版卡帶的數量很有限,十分影響軟體商賺錢,很多遊戲為了擴充銷量便選擇了投靠Tengen,就導致市場上同時流通著公版(任天堂許可版)和私版(Tengen版)。有先驅自然就有人跟上,Sunsoft、Hudson等日廠作品的海外版都偷偷摸摸在Tengen的卡帶上發售了盜版。更有極特殊遊戲它一定是盜版遊戲——比如世嘉的《Shinobi》,它是只有Tengen版的……至於為什麼南夢宮敢當這劈腿第一人,想必是因為Tengen的負責人Hide Nakajima出身於南夢宮,幫他們多賺點錢,也算是對老東家的報恩吧。

可惜山寨起家,又試圖用山寨重建自家帝國的Atari的版權意識太淡薄了,最後也倒在了這上面——Tengen賴以開創市場的重拳獨佔3A大作俄羅斯方塊的版權問題一直是一筆糊塗帳,後來又加上了Rabbit這檔子事,最後在法律上來了個數罪併罰,自此一蹶不振,再也重建不了帝國了。

可能我們接觸到的都是這個版本

Tengen的Rabbit造成了任天堂的很大損失,而這份損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美和Atari打交道的荒川實沒有察覺到他們的陰謀造成的。這件事上的失敗可能導致荒川實失去了山內老爺子的信任,卻讓能力更強的巖田聰和雷吉創造了又一個任天堂的新時代……這個寓言故事可能就叫任翁失卡吧。

三分天下,鼎足而居——非授權同盟與臺灣一家獨大

Tengen的Rabbit晶片沒有帶領Atari擊垮任天堂,它的流通卻創造出了一個覆蓋全球的非授權遊戲地下同盟,這個同盟按影響力排列依次為臺灣、美國、日本。

臺灣地區在那個時代裡佔據主要輸出地位的根本是他們掌握了硬體平臺這一命脈。除任天堂佔區日本,北美和情況特殊的大陸,全球其他地區對於FC 的記憶幾乎都是臺灣產的「小天才」NES兼容機。

本文的起點也來源於此——文章開頭簡筆畫對應的遊戲是香港獨立開發者黃信維製作的《Magic Jewelry》。本作在海內外獲得了驚人的高人氣,有人特地設立了本作的Wiki,甚至還有人在多年之後製作了原汁原味的iOS版用以紀念童年。其中的內情說起來還有點尷尬:這個遊戲原本是MD遊戲《Columns》的強行移植,它的名聲來源於非授權軟體的隨意性,BGM多為科羅拉多之夜,綠袖子等名曲的8bit版,其中還包括了一首國內流行曲《龍的傳人》。不知詞曲原作者知道自己的作品是通過這個渠道傳播到世界會有什麼感想……

黃信維最後的作品Tetris 9 in 1

在沒有Atari豐富的街機遺產可以移植的基礎上,臺灣的非授權產業仍然達到了至今國產遊戲界都沒達到的高度:不僅在本土大獲成功,甚至還有海外組織(當然也是非授權軟體公司)伸出橄欖枝來請求代理,推廣向了全世界——比如臺灣Sachen(聖謙)公司的消除遊戲《Pyramid》在日本混入了黃圖變成了《ピラミッド クレオパトラ危機一髪》,C&E(全崴資訊)的《戰國四川省》則在美國以《Tiles of Fate》的名義掀起了連連看熱潮。

臺灣方面的強大不僅體現在軟硬體方面,更表現在他們當年已經形成了現代開發模式的雛形,這就必須要提到一個臺灣開發組:Hummer Team(悍馬小組)。20年前的主流開發模式還很粗放,前後兩個項目之間很可能沒有一毛錢關係。

偉大的悍馬小組從處女作《荊軻新傳》起,一直穩定沿用著自家的音樂引擎「Hummer Sound Engine」,以及山寨街霸2之後開發出的格鬥遊戲引擎「SFII engine」,有了固定引擎的支持就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換個皮就是新遊戲,這可是法國人勤勤懇懇種了20年土豆才學會的工業開發啊。

還在玩街霸5?你落伍了!

除了開發模式上的先進,他們對於業界流行的認識也有兩把刷子。該組製作(強行移植)的作品:橫版過關的《阿拉丁》,《兔寶寶大冒險》《泰坦尼克》,格鬥遊戲《龍珠 超武鬥傳2》《真侍魂2 霸王丸地獄變》《鐵拳2》……講究一個蹭熱門作品面子賺完快錢撒腿就跑,而大家很少聽過這個組的名字也得益於他們的避險商法——SuperTone、Yoko soft、JY Company……深知自己沒有得到任天堂授權很少直接署名,所有作品均委託給其他非授權公司發行,很多作品都是解包ROM文件後找到藏起來的LOGO才成功追根尋源的。

嚴格來說,FC時代的臺灣非授權還只能說是數量輸出,原創性上還低於日美,MD則達到了質量的頂峰——比如褪去了山寨味幾可亂真的《花木蘭》,成為很多人童年回憶的《新乞丐王子》等。可惜的是這之後的主機破解和開發不再像之前那麼簡單,臺灣遊戲界也和世界接軌沒有了非授權的生存空間,一代神話就此落幕。

震驚!美國總統竟在臺灣開發過遊戲

諾亞, 美人魚與獵豹 —— 三英大戰任天堂

美國是任天堂起家的福地,也是他們重兵把守的地區——加密晶片10NES只在北美、歐洲發售的NES上搭載,日版是沒有這玩意的。加密顯然擋不住美國佬的叛逆精神,他們的非授權產業並沒有被打壓下去,反而成就了三個偉大的傳奇。

帶頭的勇者是一家叫Color Dreams的公司,作品充滿了政治不正確而不允許正規渠道發售的邪典味,如明目張胆刺殺薩達姆的《Operation Secret Storm》,用恐怖畫面描述地獄之旅的《Robodemons》等。有意思的是任天堂是沒有權利像取締Tengen一樣取締他家軟體,只能威脅零售商「你賣了Color Dreams的遊戲就別想進NES遊戲的貨」。因為他家卡帶根本就沒有做破解,而是偷偷插了電流幹擾10NES的裝置(原理類似PS1早期的「飛盤」),任天堂也沒法奈他何。

Color Dreams大量代理Sachen的劣質遊戲,加之又被任天堂打壓,經營狀況十分不好,但他們的子品牌Wisdom Tree卻活得風生水起。這個品牌的遊戲均與聖經有關,打著「讓孩子在玩一些像超級馬裡奧的遊戲時學習聖經知識」的名義在宗教商店發行。這些商店不賣其他遊戲所以任天堂拿他們也沒辦法,假想一下,如果任天堂真敢插手的話,「任天堂封殺上帝」轉天就會出現在新聞頭條,這風險實在太大了;Wisdom Tree後來在訪談中絕口不提自己盜版的事情,大義凜然地說因為任天堂不願開拓宗教市場,我公司才勇敢出來承擔責任卻得不到官方授權。

換皮前後的畫風差異

Wisdom Tree最著名的作品當說SFC遊戲《Super 3D Noah's Ark》,一如既往是這家公司的風格,還原了諾亞收服動物的救世傳說。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大名鼎鼎的《德軍總部3D》換了皮,因為他們的母品牌劣跡重重導致這個遊戲常被當做一款山寨遊戲看待。其實並不是這樣,Color Dreams曾經以改編恐怖電影《Hellraiser》為由正式獲得了id Software的引擎授權,結果計劃告吹,子品牌卻歡快的用這個引擎去搞了這麼個傳教遊戲。俗話說活著才有DPS,Wisdom Tree並沒有隨著時代演進倒下,至今他們還在售賣自家作品的NES模擬器,甚至還完成了傳統宗教和新時代邪教的有機整合——曾經的非授權地下商品《Super 3D Noah's Ark》堂而皇之在Steam上招搖過市……

第二個強者叫做American Video Entertainment(下文簡稱AVE),這家公司的負責人之一Richard C. Frick曾經是Tengen的員工,熟知如何對付NES的加密系統。另一名重要員工Phil Mikkelson則是參與過《Hellraiser》項目的Color Dreams創始人之一。這家公司行事風格之高調可謂史無前例,10NES升級改進後AVE的卡帶不能運行之後他們甚至還專門開設了一個「改機熱線」教唆用戶挑斷10NES的特定針腳以繞過破解,並且退給每個改機的用戶10美刀。

這件事敗露後AVE作為一家非授權廠商甚至還怒而狀告任天堂:你們並未告知用戶NES只能運行任天堂授權的卡帶,且10NES晶片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獅子大張口要索賠1億500萬美元。遊戲界就這麼大,抬頭不見低頭見的。AVE有個員工叫Michael Crick,和他的女兒Cam合作了一款遊戲叫《Dudes With Attitude》,Cam有個私交甚好的朋友叫Masayo Arakawa,這個人她又是任天堂北美老大荒川實的孫女。兩家這一對簿公堂雙方都很尷尬……這個案子最終誰也沒賠誰的錢和解告終,其中有沒有Michael斡旋的成果就不得而知了。

AVE的作品本身並沒有Color Dreams那麼有挖掘價值,一少半的軟體代理自臺灣的Sachen、Idea-Tek和C&E,並且維持了高調做人的原則,一款代理遊戲《Magic Bubble》刪除了全部脫衣圖片,編寫了一段嶄新的故事:邪惡的大魔王O-Dinten把世間的遊戲封印在了泡泡(加密晶片)裡,主角美人魚為了「娛樂的自由」而戰……其中意思不言自明,擺明了要和任天堂的鐵幕壟斷對著幹。

把非授權成人遊戲改造成了諷刺主義大作

遺憾的是AVE的開發能力實在是差得拿不出手,就算都是代理作品,他們代理的作品素質總要比Color Dreams的差一截,1億500萬美元案件之後沒多久就因為經營不善倒下了,簡直光說不練嘴把式。

美國非授權遊戲最強的第三英傑卻不屬於這兩家公司,而是廣為人知的《Action52》。遊戲素質的問題這麼多年已經被各大媒體嚼爛了,但是我對這遊戲有個很基本的疑惑:雖然國內流通的「合卡」滿坑滿谷,但老外好像不怎麼感冒這種騙錢形式,Wisdom Tree的作品最大也就是三合一卡帶了,他們是怎麼想出這麼多合一的?感謝高燒臥床的老陳同志探秘我才得知了真相:開發商Active Enterprises的老總Vince Perri無意間看到自己的兒子在玩一盤臺灣產的非授權40 in 1卡帶,且這盤卡帶還在他的鄰居間廣為傳閱,受此啟發靈機一動才做起了遊戲的生意。

這52個遊戲雖然做得很爛,涉及的公司卻很厲害——根據一名叫Mario的員工回憶,本作程式設計師在Sculptured Software做開發,而且使用了和SNES版的《真人快打》相同的音效引擎,而這個系列大家都知道,是促成美國分級制度ESRB的關鍵。

這盤卡帶最著名的遊戲《Cheetahmen》身上背負的故事就和它的內容一樣爆笑:Vince Perri曾經問過一名叫做Greg Pabich的商人要不要協助發行Action52,並給了他一些原型卡帶,但Greg拒絕了這次合作。Vince帶著他的團隊退出遊戲界15年後,噴神James做了一期Action52的節目讓這遊戲又火了一把。Greg Pabich突然聲稱從倉庫裡翻出了卡帶,跳出來販賣Cheetahmen的高價周邊產品,甚至還堂而皇之的在Kickstarter上搞了個眾籌:我們要還原當年《Cheetahmen2》因BUG而玩不了的關卡,請大家掏出情懷來支持我。

G氏奸商在新世紀以補票為名,無恥販賣情懷

可實質上這個人根本就是個徹頭徹尾欺世盜名的混蛋商人,首先他拿到的原型卡帶上根本就沒有《Cheetahmen》,只有一個叫《Action Gamer》的遊戲,壓根沒什麼資格賣情懷。而且事後經人扒皮,他眾籌一年前已經有愛好者做了《Cheetahmen2》的補丁,他眾籌出來的成果怎麼就跟這個民間補丁這麼像呢……

男兒當脫褲 —— 獨樹一幟的日本非授權業界

不談任天堂的霸道制度賺不賺錢,本意至少是好的:一為隔離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垃圾遊戲,二是篩除掉一部分人喜聞樂見的成人遊戲。 有些人偏不這麼想,為什麼成人遊戲不能上遊戲機?這裡就要提到萩原克己和萩原曉兄弟,以及他們的Hacker International(下文簡稱HIN)。

前文說到,Atari使奸計開發野兔,AVE開設改機熱線。這些針對的都是NES的加密晶片,日版一開始就沒有這個阻礙,這個缺陷讓HIN賺到了第一桶金。他們製作具有額外機能的非官方魔改FC「HACKER JUNIOR」並大量在市場上販賣,極大影響了任天堂的硬體利益,理所當然地吃了法院的傳票並慘遭任天堂吊打,被迫轉向軟體開發業務。

具體來說,HIN的業務又分為兩大塊:FC方面做代理,磁碟機做原創。他們的代理並不僅限於翻譯,而是做了非常徹底的本地化。幾乎所有的遊戲都被他們插入了極具日式風格的美少女插畫,包括但不限於Idea-Tek的《AV花札倶楽部》,C&E的《アイドル四川麻雀》。磁碟機原創作品方面他們則是下了很大功夫,乃至於請到了業界元老級的小林ひとみ來為自家作品冠名。作品類型也不僅限於脫衣棋牌,甚至包括了當初製作難度最高的RPG類型作品《ボディコンクエスト》。

HIN對成人遊戲業界的影響遠比區區脫衣遊戲要深遠。後來直接定義了18禁和相關分級制度的「紗織事件」的成人遊戲公司F&C的前身品牌正是HIN旗下的「MIMI-Pro」,而根據日站不可靠消息,他們的另一個品牌「Super PIG」人員後來創業重組成了製作《黑暗聖經》的Active公司……這東西大家總是知道一點吧。

名作《天使達の放課後》,F&C的處女作移植

SFC時代中後期任天堂制度的「防止垃圾遊戲」形同虛設,爛作頻出,這個時代背景下誕生了另一個系列:《SM調教師瞳》。和HIN的脫衣系不同,「瞳」系列已經進步到了流血殘殺甚至烹食人肉的領域,放現在講叫R-18G……開發公司西武企劃採取了類似Color Dreams的規避制度,沒有自行生產卡帶。恰逢當年有一款足球遊戲《Zico Soccer》大量發售,發售量巨大但素質又爛得極其摳腳,流通價暴跌至100日元。西武企劃大量收購這款遊戲的卡帶並將內容物轉錄成「瞳」系列在黑市上流通。

時過境遷,世嘉退出硬體業界,任天堂也被索尼從帝國寶座上扯了下來,Playstation上也出現了非公認成人遊戲史上最出名也可能是最後一部作品:《THE野球拳スペシャル〜今夜は12回戦〜》,雖然這部作品只是一部移植作品,卻借著PS的東風發揚光大,成了主機業界最著名的非授權成人作品。

存在於傳說中的PS獨佔非授權遊戲《腐色之瞳》

當今時代隨著成人遊戲業界和審核制度的雙重完善,主機平臺的美少女作品得到了極大寬容,只要把關鍵位置遮好,你愛脫多少脫多少……

CN unlicensed,Best unlicensed——自成一系的大陸非授權

臺灣人掌握了世界非授權遊戲的命脈,同一個國家一海之隔的大陸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在這塊大陸上的靈魂都問著同一個問題:小霸王到底騎了誰?

「小天才」在大陸沒有普及開的一大因素是臺灣產的小天才採用的是NTSC制式,輸出到大陸的PAL制式電視機上會有著各種預想以外的問題。相比之下小霸王山寨得就很用心。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小霸王用料比較差,賊便宜……加上和小霸王兄弟企業外星科技提供的豐富軟體支持,徹底壟斷了大陸市場。

在談外星科技之前有個不能跳過的環節:煙山軟體。這家公司1988年就做過Atari2600改造遊戲生意,當然,最著名紅遍大江南北的作品還是改造自南夢宮《Battle City》的《90坦克》,以及後來被以訛傳訛成水下八關的《93超級魂》。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傅瓚並不忌諱自己在開發山寨(盜版)遊戲,但最後他們也倒在了這上面,90坦克被大量盜版影響了他們的收入,於是煙山軟體不得不轉向低利潤的FC卡帶盒製造業務謀求生存,這些卡帶盒大部分又裝著他家的盜版遊戲……

好幾代人的童年回憶

根據未必準的考據,外星科技是一家叫做成都臺晶大東的合資公司分家後獨立的產物,而擔任開發高級顧問的人正是傅瓚大師。這家公司的作品可以分為三類:原創,非授權盜版臺灣的非授權遊戲,非授權翻譯日文遊戲。原創這部分除了和悍馬小組一樣熱愛強行移植以外也做了一些很迎合人民情緒的作品如《地道戰》《林則徐禁菸》等。而非授權盜版臺灣作品的笑點就很多了:外星科技曾經出品過一款《機器貓小叮噹》,這個作品是山寨自悍馬小組的《Somari》,至於Somari是何物,請看此圖:

…………

一碼歸一碼,外星科技的原創和二次盜版不怎麼樣,不過他們的漢化做的確實還是很到位的,至少能做到語句通順,根據網友考證結果是他們手持臺灣出產的攻略本照抄所以水平遠高於同期甚至GBA時代的大多數盜版商,外星科技這麼做是有著堅實後臺的——成都臺晶大東分家前的一個出資方,它就是我們熟悉的臺灣小天才……

2000年,轟動世界的PS2發售,臺灣,美國,日本業界隨之跟上走入新時代。同年,大陸臭名昭著的遊戲機禁令發布。數年後,在這塊荒蕪的大地上發生了一件魔幻現實:專注於FC遊戲的南晶科技誕生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禁令不是虎門銷煙,已經無法改變FC兼容機在大陸橫行的現狀。南晶科技也成了繼外星科技之後的另一家稱霸大陸的軟體商。仔細一查,他們使用的音效引擎其實也是盜版貨,直接抄襲了自小霸王學習機使用的音效引擎,小霸王的音效引擎則是小霸王一名毛姓工作人員肢解《雙截龍3》得到的產物.

非授權市場的缺點在大陸被極大地放大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鼠狼在後,獵人在後。讓我們梳理一下到此的故事線:南夢宮試圖靠Tengen的盜版多賺一份錢,煙山軟體盜版南夢宮的軟體又被自己的盜版擊倒,外星科技吸收了臺灣人和煙山軟體的人才獨霸天下,衰落後技術核心又被南晶科技山寨……互相抄襲,濫竽充數的現象屢見不鮮,受過當年幾百合一卡帶騙的朋友們應該能深刻理解這種亂象對消費者帶來的傷害。

南晶畢竟是新千年的公司,作品風格上也有著那個時代的影子。除極少數動作遊戲外,南晶科技的作品均為RPG。作品涉及領域極其廣泛,熱門影視作品《武林外傳》《尋秦記》,名作《黃金太陽》《暗黑破壞神》無一倖免遭到了南晶科技的「改編」,甚至《無盡的任務》《石器時代》都無一倖免,捨得一身剮敢把網遊拉下FC。

你猜這星期是古頭,蛋盾還是蛋花?

南晶科技還有一件法寶時不時就用一下以維持市場關注度:復刻。同一個遊戲換個標題畫面就當新作發售,比如說《牧場物語》套皮而成的《農場小精靈》,《夢幻沙漏》的內容物是舊作《塞爾達傳說-神奇的帽子》,甚至還在盜版了數次Pokemon之後掌握了分割商法的靈魂——旗下某西安軟體公司的《Tom and Jerry 3》被他們復刻還不算完,活活把這個遊戲的Tom篇和Jerry篇分割成了《原始人》和《原始女人》,要不你們再來個《原始透魔人》?

執著總能得到回報,南晶科技良莠不齊的作品中出現了一款名震四海的頂梁柱:《最終幻想7》,他們在特製的卡帶上以FF3的系統為基礎儘可能還原了FF7的大多數內容,這部作品得到了海外媒體「最佳Fans重製」,「人類靈魂的勝利」等超高評價,甚至還有人DUMP成了英文版……該表達尷尬還是認為這是歪打正著比較好呢?

王侯將相寧會做遊戲乎—— 非授權遊戲在今日

隨著商業公司開始為用戶提供編輯器,各種民間開發工具的興起,「非授權遊戲」也從白紙黑字的商業概念變成了一種「民間有大神」的創作氛圍,從陰影中走出正式佔據了業界一席。

在大煉獨立遊戲的時代之前,日本民間早就開始了PC原創作品的探索。單就RPGMaker這個平臺上就有《Ruina 廃都の物語》《帽子世界》等完成度和話題性都不輸商業遊戲的名作,其他引擎的話,天谷大輔開發的《洞窟物語》更是被選為時代雜誌評選的史上最偉大的100遊戲之一,現在已經是2017年我就不再吹東方和這個系列派生出的名作了,顯得很丟人。

繼承了《Mother》系列清新畫面獵奇內涵的名作《タオルケットをもう一度》

從1996年《屍體派對》誕生起,日本民間誕生了數不勝數的恐怖遊戲。《獄都事變》《魔女の家》等作品各自有著自己的一群簇擁,《青鬼》甚至還改編成了電影。18禁領域的主流則繼承了「瞳」的衣缽,這和Galgame業界的自肅有關,優秀民間作品如《DemonoPhobia》動不動就要把主角細細剁成臊子,《MaidenSnow》不限時間地點種族數量的懷孕等等要素肯定會被審核制度打跑,想從正規渠道推廣那你是想都不要想。

「你說這遊戲不好,你行你上啊!」「我上就我上。」——更具民間大神逆反精神的另一個派系可以通稱為改造系,利用民間的力量做出超越原作的水平。比如前文所述的煙山坦克,街霸2的改造版「彩虹」和「降龍」甚至直接影響到了Capcom的開發計劃,現在更是有創意工坊這種東西給了開發商名正言順偷懶的空間。然而這些都還只是小打小鬧,真正造成了遠超原作世界級影響的還得說是《反恐精英》——把「MOD」的偉大精神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個MOD也挺…………偉大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隨處可見的光膀子壯漢改泳裝大美妞的MOD也能稱為「偉大」。即使是集體創作大平臺Minecraft,CS這種一個民間改造補丁打上去改變了整個遊戲的MOD還是很少的。業界最著名的兩個例子是基於紅色警戒2的《Mental Omega》和英雄無敵3的《In the Wake of God》,改造工作量之巨大讓人不得不感慨你們重新做一個遊戲算了……

距離Tengen造反已有二十多年,遊戲業界風雲變幻,早已不再是當年的模樣。民間作者的水平已經不弱於商業公司,因為獨特的草根光環往往還方便聚攏驚人的人氣。原創系和改造系的佼佼者都受到了商業公司的垂青招安入朝做官,甚至還領銜業界獲得了面子和鈔票的雙豐收——嗯,我說的就是FGO和DOTA2。

《KOFZ》——無數人翹首期盼十年沒有更新的民間項目

本文距離完成還差十萬字——遺憾的結尾

非授權遊戲史背負著商人的狡詐,GEEK的努力,反骨的靈魂,無數人的童年回憶以及等待挖掘它的人的好奇心,上文的每一段都可以再延展出一篇萬字長文,甚至還有一個全新的俄羅斯非授權體系限於語言能力我倆都沒法去開發。

俄語版小霸王,問你怕未

這是我迄今為止考據耗時最長的文章,也一定是錯漏和推測最多的文章,主題也從「詳解」變成了「初探」,這個業界歷史的深度和廣度都遠超起稿初期的想像,探索過程中也數次痛感自己的能力不足,相比於挖掘出的史料,挖掘這個過程本身更能讓我感到樂趣。僅僅幾十年電子遊戲史之中的地下產業這一塊就足以把人淹沒在信息的激流之中。

「稿子寫完了,老陳啊我改天請你吃飯。」

「好,我要吃煎……」

後記:一個天津人和一個山東人的友情出現了裂痕。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

相關焦點

  • 適合上班族玩的遊戲推薦,8款任你選!
    剛剛進入職場的朋友可能只是聽過工作是如何的勞累,但是沒有真正的經歷過。所以有點一知半解,其實比你想像中還要累。有時候勞累不是來源於工作本身,可能是源於一些你不喜歡的陳規陋習、人情世故、和老闆畫的無止盡的大餅,這些困擾帶來的精神上的疲憊會讓整個人提不上勁。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合適的方式讓自己的身心放鬆一下,比如遊戲。
  • 我玩遊戲or遊戲玩我?淺談遊戲中的Meta元素
    說起meta這個詞,大多數人可能都很陌生。如果我們直接百度的話,會得到以下結果。看著就讓人一頭霧水,這跟遊戲有什麼關係呢?這樣說可能太籠統了,所以我就舉幾個例子艾希和史丹利的寓言中那個絮絮叨叨、不停吐槽你的旁白心跳文學部中一本正經叫出你名字的莫妮卡尼爾機械紀元的最終結局,輔助機會問你:這個遊戲的玩家,你在最後的遊戲中失去了數次生命。你是明白痛苦與苦難的人。你打不打算拯救弱者?
  • 玩遊戲忘存檔是怎樣的體驗?這些遊戲不存檔可能讓你心態炸裂
    存檔相信很多喜歡玩遊戲的玩家都不會陌生,這是一個能夠讓你快速回到過去的方法,當你在遊戲中不小心損失了大量東西時,就可以靠著存檔來復原。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三款需要存檔才能玩好的遊戲,吃一塹長一智,很多玩家正是因為這些遊戲才學會了該如何去存檔。
  • 玩了拆彈遊戲之後,你會變成拆彈專家嗎?
    對於遊戲玩家們來說,這句話可能別有一番風味。很多遊戲的內容都來源於現實生活,甚至有不少「模擬器」類的遊戲就是以現實為藍本,力求全面還原,做得越逼真越好。在這些遊戲裡,玩家們往往能扮演很多現實生活中很難成為的角色:賽車手、拆彈專家、狙擊手甚至太空人。
  • 十款恐龍主題遊戲盤點,你玩過多少?
    十款恐龍主題遊戲盤點,你玩過多少?不少人都是通過遊戲認識恐龍的,這些遊戲有的抱著還原恐龍時代面貌的願望,有的則是以恐龍為卡通形象。接下來,本期主題團為大家介紹行動裝置上的10款和恐龍有關的遊戲。這個遊戲裡的主角霸王龍雷克斯不僅會學你說話,還會和別的霸王龍打架,然後身上有一些狗的特性,比如喜歡被你撫摸,比如你扔出骨頭它會給你撿回來。侏羅紀公園按著劇情來和恐龍戰鬥環球影業委以TelltaleGames製作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同名改編的遊戲。
  • 做遊戲掉頭髮,玩遊戲又何嘗不是呢?你玩過的哪個遊戲最掉頭髮?
    說到程式設計師福利,這兩年興起了"程式設計師鼓勵師"這個職業,簡單來說就是小姐姐來加油鼓勁哦,幫你按摩一下一下也是可以的。那麼問題來了,完全沒有手法的美女鼓勵師和專業的按摩技師,大家選哪一個呢?看看上圖中程式設計師大哥們的表情就大家應該知道答案了,是我的話,當然選擇都要!
  • 同樣是玩遊戲,為什麼別人比你厲害,你不知道的遊戲秘籍
    ,對比以前的網絡衝浪,我們在網上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我們可以在網上工作和訂餐,也可以在網上玩遊戲打發無聊的時光,手遊早已成為大部分人無聊時的第一選擇。對於手遊目前是種類齊全,玩法也特別的豐富,遊戲會給玩家帶來不同的體驗,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有些人沒有花錢卻比部分花錢的還玩得好,這也成為很多玩家的困惑,有點玩家甚至還能在遊戲賺錢,大部分人只能望洋興嘆了,同樣是玩遊戲,為什麼別人可以玩得那麼好,可能你在其他方面沒有別人做得好。
  • 遊戲打鬥中不能流出液體?這個可能是假新聞
    這則信息中顯示,今後的遊戲中需要滿足一些新的要求,包括打鬥過程中不得出現任何液體。不過,也有一些人發現,這條消息很有可能是假消息。這個可能是假新聞這條消息的原出處為微信公眾號「藝忛出版」18號的微信推送文章,聲稱其參與了地方出版主管部門召開的遊戲工作專題匯報,並對會議內容進行了總結。不過就在今天,這一公眾號已經刪除了這篇推送文章。同時,這個所謂的「新注意事項」並沒有出現在官方的消息中,因此很可能是一條假新聞。
  • 三年一劍差評萬千,Google 雲遊戲玩砸了嗎?
    本文來自公眾號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 DougLong,愛範兒經授權發布。雲遊戲要有雲玩家,雲玩家要玩雲原生。3 年以前,在矽谷 Mountain View Google 園區的一幢獨棟二層小樓裡,一個秘密項目暗中啟動。
  • 在未來睡覺時也能玩遊戲?海外科研團隊用AI模擬人腦運行遊戲
    再不睡覺的話明天上班就起不來了……如果能在夢中玩遊戲該多好?雖然這種想法天真到有些好笑,但是根據海外媒體Motherboard報導,"夢中玩遊戲"很有可能在未來會成為現實。他們首先製作了一個基於遊戲環境的壓縮版本,和原本相比畫質和音質都差得多。其次為了應對人工智慧可能在夢中出現的"亂闖一氣"的現象,二人根據各種情況分布的概率製作了不同階段的遊戲框架。最後解決的是"如果人工智慧在夢中使用了遊戲手柄控制角色,對應這些情況遊戲將產生什麼反應"這一最大難題。
  • 同樣是玩遊戲,PS4跟PC玩遊戲有啥區別呢?
    最近沉迷帶娃,好久沒來問答了,要說PS4跟PC玩遊戲有啥區別最主要的區別肯定是遊戲陣容不一樣嘍!除去各種多平臺發售的遊戲作品,不論是PS4還是PC,都有很多優秀的獨佔作品。PC端有LOL、WOW、Dota等是PS4玩不到的,神秘海域、戰神、血源詛咒等是PC玩不到的。就獨佔遊戲而言,沒有可比性!不然,誰告訴我PS4跟PC玩LOL有什麼區別?至於多平臺發售的遊戲,PS4與PC上同時都有的遊戲,又有什麼區別呢?效果方面,只要不計成本,但就視覺特效方面,PC的確更佔優,這個毫無疑問。
  • 遊戲裡的非致命攻擊打死過多少人?
    但在遊戲中,非致命攻擊則變成了絕對打不死人的攻擊。最為常見的非致命攻擊是打暈,潛行到目標背後重擊敵人的頭部,就可以讓他們昏睡過去。這在現實中也是可以做到的,頭部受到重擊會讓大腦在顱骨內晃動,造成腦震蕩,如果衝擊力較大可能會導致暈厥,這就是格鬥中所說的KO。
  • 小雞M2遊戲手柄來襲 蘋果官方MFi授權生產
    這款MFi手柄,由Apple官方MFi授權生產,通過藍牙直接連接iOS設備,暢玩App Store上千款正版MFi遊戲。  MFi即是Made for iOS,這是蘋果公司(Apple Inc.)對其授權配件廠商生產的外置配件的一種標識使用許可,以此來滿足蘋果產品的性能標準。蘋果對所有授權經銷商有明確且強制性的要求,認證過程十分嚴苛。
  • 我只是個遊戲肥宅!玩遊戲也有這麼強的破壞力?
    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遊戲的儲存介質變得越來越經濟。數字版遊戲逐漸替代了實體遊戲。文章開頭描述過的那場「雅達利崩潰」,估計不太可能重現了。實體遊戲儲存介質的消失減少了肉眼可見的汙染,但遊戲對地球的傷害並沒有變少。
  • 玩過這麼多恐怖生存類遊戲,這兩款遊戲你肯定沒玩兒過
    本人膽子比較小,玩過的恐怖遊戲也不多,像《恐怖之眼》和《致命無面男》這樣的我都玩不下去(而且感覺不是很好玩),所以手機端經典的《精神病院》系列和《玩具熊的五夜後宮》系列都沒有敢嘗試。以下恐怖遊戲均為非典型性恐怖遊戲,玩的時候不算特別恐怖那種(雖然第一個還是嚇得我半死)。
  • 【上市倒計時】初入江湖玩選一,快樂8選一玩法初探!
    【上市倒計時】初入江湖玩選一,快樂8選一玩法初探!相信不少彩民已經躍躍欲試~昨天和大家詳細介紹了遊戲規則今起我們將分多期對其具體玩法進行介紹帶你快速掌握福彩「快樂8」的遊戲玩法!福彩快樂8十種玩法、十種夢想十種玩法怎麼玩?
  • 90後大學生設計尋寶遊戲 玩遊戲讓你重新認識觀音橋
    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  90後大學生設計戶外尋寶遊戲 玩家說通過遊戲重新認識了觀音橋  遊戲條件:玩家在遊戲中沒有任何限制,可以利用手機、網絡等各種工具尋求線索。玩家可能在不起眼的商鋪中發現下一條線索提示,也可能在室外巨大的廣告牌中獲得線索。  遊戲人物:玩家只有找到一家英語培訓班的外教老師,和他進行特定的英文交流後,才能拿到下一步行動的提示。
  • 我玩過最好玩的單機遊戲,遊戲沒有任何缺點,維護時間長
    Arknights是我玩過最好玩的單機遊戲。遊戲沒有任何缺點,維護時間長是為了我們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下午維護也是很正常的只不過是我沒見過世面,遊戲卡頓也是我手機的問題。伺服器如絲般順滑流暢,畫風極其精美,聲優無比豪華,遊戲從來沒有出過問題,有問題也是我的問題。
  • WP遊戲開發商 莫比烏斯的「非主流」手遊之路!
    非主流首先體現在團隊上——莫比烏斯的核心成員包括唐健一共三個人,唐健是發起人和策劃,另外兩名隊員是程序。三人是多年的朋友,不過這是他們第一次一起開發遊戲。唐健說再招一兩個美術和策劃團隊就算是湊齊了。唐健想做的產品,也非常的「非主流」——他們想開發Windows Phone平臺上的手機網路遊戲。
  • 十大恐龍遊戲你玩過幾種
    十大恐龍遊戲你玩過幾種遊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創造出所有能夠想像出的生物和非生物,下面我將介紹幾種此類遊戲。恐龍獵人被譽為「雷神之錘」玩家扮演一位全副現代化裝備的印第安土著獵人,要面對邪惡野心家及其手下的恐龍軍團,並搶先找到有摧毀世界力量的時光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