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遊戲or遊戲玩我?淺談遊戲中的Meta元素

2021-01-10 喜歡玩遊戲的鹹魚

說起meta這個詞,大多數人可能都很陌生。如果我們直接百度的話,會得到以下結果。

看著就讓人一頭霧水,這跟遊戲有什麼關係呢?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

什麼是Meta

Meta是一個源自希臘語的詞語前綴,給出一個貼切的中文翻譯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這裡我就借用MetaFiction(元小說)的概念,將它譯作「元」。Metagame即為「元遊戲」。

元遊戲是個什麼東西?有一種說法是「元小說是關於小說的小說,那么元遊戲就是關於遊戲的遊戲」。

這種說法我不完全認同,在我看來「元」更貼切的意思是:高於、超出。所以遊戲中的Meta元素就是:高於、超出遊戲本身的內容。

這樣說可能太籠統了,所以我就舉幾個例子

艾希和史丹利的寓言中那個絮絮叨叨、不停吐槽你的旁白

心跳文學部中一本正經叫出你名字的莫妮卡

尼爾機械紀元的最終結局,輔助機會問你:這個遊戲的玩家,你在最後的遊戲中失去了數次生命。你是明白痛苦與苦難的人。你打不打算拯救弱者?

這幾個設定是不是都很特別?特別在哪裡呢?

在一般的遊戲中,玩家扮演的是一個全知全能類似「上帝」的角色,即便遊戲廠商用更好的畫面音效、用第一人稱、固定視角、qte互動、劇情分支等方式力圖增強代入感,但玩家仍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玩遊戲,難免有一種隔閡感。

但這些遊戲設定則突破了次元壁,遊戲裡面的角色知道玩家的存在並且操縱著他們,甚至還會跟玩家進行互動。因此,在我們看著遊戲中的角色時,他們好像也在透過屏幕注視著我們,是不是突然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

這就是採取meta元素達到的一種特殊效果。

打破第四牆

第四牆,指在鏡框舞臺上,一般寫實的室內景只有三面牆,沿臺口的一面不存在的牆,被視為「第四堵牆」。它的作用是試圖將演員與觀眾隔開,使演員忘記觀眾的存在。

打破了這面牆,演員就走下了舞臺直接與觀眾對話,看過春晚的同學應該就知道是什麼樣的了。

而在遊戲中則常表現為上面提到的角色與玩家直接互動,這樣做就大大提高了玩家的代入感,讓玩家好像置身於這場冒險之中。試想一下習慣超脫在遊戲之外玩家,突然間被拉下神壇,是不是會有極大的震撼感。在你和角色直接互動了一段時間後,你還能將它視為一個可有可無的虛擬人物,任你宰割嗎?

結語

在我看來,meta作為近年來一個很時髦的遊戲元素,它的意義並不只是增加遊戲代入感這麼簡單,它還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考。我們現在玩的遊戲在被製作出來時,劇情、結局等就已經被註定了,甚至我們在遊戲過程中的反應、情緒都在開發商的考量之中,玩遊戲時我們真的就如「上帝」那般的隨心所欲嗎?而meta就是將這個問題擺到了臺前,到底是我在玩遊戲,還是遊戲在玩我?

相關焦點

  • 遊戲不好玩難道我就只能忍著嗎,我玩遊戲還是遊戲玩我
    有幾個挽救生死的操作,只少我能想起來的,1.三測結束到五一公測期間爆肝的兩周,重做了整個新手引導,並完善了6星保底制度。2.公測後兩周左右就開放了第一期side,story活動,挽救了很多準備棄坑的玩家。3.理智藥的發明4.陳sir以及第五章更新的時間卡的剛剛好總的來說,玩家長草期時間太長,但鷹角對玩家在棄坑的邊緣的控制可以稱之一絕。我評價遊戲一般很少說優點。
  • 當遊戲跨出屏幕:META類遊戲介紹與推薦(上)
    正是因為這個要點,比起大部分獨立遊戲,互動的存在使得meta遊戲的沉浸感相對更強,而互動的實質是劇本,也就是說劇本的重要性和優先度是最高的。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不是完全的meta遊戲,合理使用meta元素也可以變成點睛之筆,為遊戲加分不少。
  • 不是VR, 這種遊戲依然可以打破次元壁,淺談meta game的魅力
    Metagame,中文直譯為「元遊戲」。形式起源於「元小說」,簡單來說就是「遊戲中的遊戲」,是遊戲直接與玩家本人進行互動的一種遊戲形式。舉個例子,比如你正在玩俄羅斯方塊,忽然遊戲卡住了,然後花屏,有窗口彈出告訴你這個遊戲完蛋了,緊接著「真正的遊戲內容」就會出現。這就是最簡單的meta game。
  • 我只是個遊戲肥宅!玩遊戲也有這麼強的破壞力?
    大量的晶片、電路板、風扇和機器外殼被浪費,它們包含的鉛、鎘等有害金屬元素和塑料一併流入環境中,造成環境汙染。 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遊戲的儲存介質變得越來越經濟。數字版遊戲逐漸替代了實體遊戲。文章開頭描述過的那場「雅達利崩潰」,估計不太可能重現了。實體遊戲儲存介質的消失減少了肉眼可見的汙染,但遊戲對地球的傷害並沒有變少。
  • 做遊戲掉頭髮,玩遊戲又何嘗不是呢?你玩過的哪個遊戲最掉頭髮?
    看看上圖中程式設計師大哥們的表情就大家應該知道答案了,是我的話,當然選擇都要!按摩可以舒緩肌肉疲勞,但是真正威脅程式設計師的脫髮問題貌似一直都沒能解決。做遊戲的確是非常燒腦的事情,其實不光是程序,策劃、美術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下,都會面臨脫髮問題!可別以為我是開玩笑,不信你看看那些年做遊戲的大佬們如今是什麼情況。
  • 我不是在玩遊戲,是在學習鳥類百科知識!
    但開局一顆核彈,叔叔原地升天的一幕就讓人知道這遊戲不一般....在小鎮中尋找上得了戰場,又下的了農場的意中人結為夫妻,共通面對這個瘋狂的世界。擊殺變異的怪物和強盜,尋找種子和戰利品。 種田社交塔防射擊,白天種田,晚上打怪,遊戲節奏很快。
  • 同樣是玩遊戲,PS4跟PC玩遊戲有啥區別呢?
    最近沉迷帶娃,好久沒來問答了,要說PS4跟PC玩遊戲有啥區別最主要的區別肯定是遊戲陣容不一樣嘍!除去各種多平臺發售的遊戲作品,不論是PS4還是PC,都有很多優秀的獨佔作品。PC端有LOL、WOW、Dota等是PS4玩不到的,神秘海域、戰神、血源詛咒等是PC玩不到的。就獨佔遊戲而言,沒有可比性!不然,誰告訴我PS4跟PC玩LOL有什麼區別?至於多平臺發售的遊戲,PS4與PC上同時都有的遊戲,又有什麼區別呢?效果方面,只要不計成本,但就視覺特效方面,PC的確更佔優,這個毫無疑問。
  • 哥玩的不是遊戲,玩的是回憶
    PS:光榮的三國志系列我認為最經典的是四、五、七三部,其餘比較一般,尤其後期有向養成類遊戲轉化的意思,那玩起來不更繁瑣?1996年,終於出現了一款可以與DOOM分庭抗禮的射擊遊戲《毀滅公爵(DUKE)》,不同與《DOOM》系列的恐怖陰森氣氛,在毀滅公爵中怪物雖多,但無論設計風格還是音效處理,處處可見其幽默元素,也正是這點,讓毀滅公爵在強大的《DOOM》勢力下,成功地搶到了一大塊市場。
  • 玩遊戲比讀書好的科學依據
    看到了吧,遊戲中的假人遠遠比電影裡的真人更加厲害!        不是到處都在提倡「創新」嗎?為什麼不能改一改我們學習的方法,讓父母們帶孩子們多上網吧、少去書店......救命呀,我再這樣說下去的話必定要成過街老鼠的,不過,即使把我關進了警察署、送上了法庭,我也有權利來申訴一番緣由。        電腦遊戲體現了人類學習的全部法則。
  • 我玩過最好玩的單機遊戲,遊戲沒有任何缺點,維護時間長
    Arknights是我玩過最好玩的單機遊戲。遊戲沒有任何缺點,維護時間長是為了我們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下午維護也是很正常的只不過是我沒見過世面,遊戲卡頓也是我手機的問題。伺服器如絲般順滑流暢,畫風極其精美,聲優無比豪華,遊戲從來沒有出過問題,有問題也是我的問題。
  • steam遊戲推薦:盤點情侶必玩遊戲,打遊戲也要秀恩愛
    今天這篇文章搞點不一樣的,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情侶或者夫妻一起玩的遊戲。這遊戲難度其實挺大的,我跟我對象一起玩過第一部,經常性就是到最後省錢君看時間來不及了故意把廚房點了,然後拿著滅火器亂跑,留下一臉無語的女票。
  • 元遊戲 (meta-game):打破虛擬和現實的界限
    元遊戲(meta-game)的概念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比較生疏。其實不只是遊戲,在小說或許電影這些較為老練的範疇,都很少見到國內對其進行評論。但是儘管你可能對它一竅不通,但只需有認識地尋覓,就能發現meta元素其實很多存在於不同著作裡。在電子遊戲範疇,由於業界在近幾年才遍及認識到到遊戲的媒體屬性,所以關於元遊戲的研討更是連起步都談不上。
  • 多個手指玩消除!休閒遊戲《七元素》全球上線
    今日,由北京觸控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休閒遊戲《七元素》全球同步上線!不同於傳統的消除類遊戲,《七元素》iPad版可以支持三個手指同時對遊戲進行點擊操作,這也就意味著三個人可以同時在一臺iPad上玩這個遊戲,其樂無窮!
  • 專家:玩遊戲分泌多巴胺 類似吸毒
    Ramin就讀大學時曾經研究過化學物質和上癮行為之間的聯繫,而當他進入遊戲行業工作至今後,他認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同樣也是著名的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當他們在遊戲中升級時,和嘗到美食,進行戀愛,乃至酗酒吸毒等成癮活動時的感受一樣。
  • 妹子趴在地上玩遊戲,看到頁面我尷尬了,這遊戲一定很好玩兒吧
    5、看這下巴,確實不是凡人6、如今手機上好玩兒的遊戲可真是越來越多了,我也非常理解很多小朋友拿起手機就不願意放下的心情,甚至連很多姑娘們都開始玩兒遊戲了,這妹子就不知道迷上了什麼遊戲,竟然還趴在地上玩兒,我也想看看她到底在玩什麼呢,我猜這遊戲一定很好玩兒吧。
  • 植物大戰殭屍1:優缺點評價 以及對我玩過遊戲的吐槽
    植物大戰殭屍1:優缺點評價 以及對我玩過遊戲的吐槽優點這款遊戲在閒暇之餘,能找到一個比較有趣的遊戲。歌曲也很得我心。讓人排斥心也不是很強。而且植物1當年剛出來,相比同類遊戲,植物1直到現在,畫質都算是很清晰地,讓人非常有好感。遊戲界面也非常簡潔,不至於讓剛玩的玩家在一堆界面中尋找自己需要的項目還找不到,簡潔的界面是非常優秀的。植物1設定的植物形象也是很Q很可愛的。各種植物的變種擬人形象也是親切可愛又新穎。
  • 玩過這麼多恐怖生存類遊戲,這兩款遊戲你肯定沒玩兒過
    遊戲的特點在於它立意的新穎,雖然精神病主題的恐怖遊戲已經屢見不鮮,但是主角自己就是精神病的還真的相當少見;同時每次醒來都在同一個房間與遊戲主題契合良好;遊戲中的壁畫、怪物等其實都於遊戲的主題和劇情相關,這讓人聯想到寂靜嶺中不同怪物象徵的意義。遊戲不足之處在於,解密元素明顯不足,雖然添加了動作要素依然讓遊戲略顯單薄。不過,這仍舊是一款很用心的佳作,但是膽小者真的慎入!
  • 才不是什麼翻版《守望先鋒》,這遊戲玩得我HIGH到不行
    這段時間lol、守望先鋒都已經玩了一遍又一遍,當初遊玩的興趣也滿滿得有點消退了。             不過就在前兩天,一款遊戲進入了我的視線,滿屏炫酷的特效、帥氣的人設,瞬間就吸住了我的眼球。
  • 遊戲糗事:玩小黃油遊戲被女朋友抓包之後會怎樣
    玩家們的遊戲二三糗事,新鮮出爐了,一起和小編來發現遊戲中的另一種快樂吧。署名「SOX」的玩家:拿自己的手機給女朋友玩,她在找遊戲的時候,發現了《奴隷との生活-Teaching Feeling》 ……然後,她就把我辛辛苦苦養了好久的希爾薇給卸載了!估計是她看到了什麼不可描述的東西,而決定刪除的原因——應該是她看到了希爾薇穿著很透明的睡衣。
  • 我與遊戲的第一次接觸
    不過假期總會來,所以老爸單位的主機也會來,所以後來偶又玩了一個假期^^這回遊戲卡中少了《魂》《希》,多了個10合1,至此第一次接觸超級瑪莉。這遊戲是我們玩得最多的了,連我表姐也很喜歡,我們倆頭一次玩,硬是在第一關就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