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破了個泡泡,科學家還能研究出個花來?

2020-11-26 中國張液網

  平平無奇的泡泡,有你想不到的神通。

  帶給人快樂的泡泡。| Pixabay.com

  作者| 龍浩

  泡泡可以帶給人強烈的快樂,比如吹出五彩斑斕的肥皂泡和不停捏爆泡泡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圓圓的肥皂泡》中,小女孩圓圓也特別喜歡吹泡泡,還夢想著吹出特別特別大的泡泡。然而,她卻不止一次被父親詰問:「你吹泡泡有什麼用?」

  泡泡有什麼用?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眼中,泡泡絕對是平平無奇小天才:它帶來了著名建築「水立方」的設計靈感,它發出的溼羅音為醫生診斷病情提供了依據,科學家利用泡泡膜建立的數學模型,還可以預測太陽耀斑發生的位置……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 Pixabay.com

  泡泡的驚人影響力和巨大應用價值正逐漸被發現和發掘。但是,泡泡形成與破裂過程中的許多科學問題仍然困擾著人們,一些公認的觀點不斷被否定和推翻。

  泡泡中到底蘊藏了什麼特別的科學原理?最近又有哪些關於泡泡的結論被顛覆?泡泡科學能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什麼呢?

  泡泡的成因:液體表面張力

  19世紀末,德國一位名叫艾格尼斯·普克爾(Agnes Pockels)的家庭主婦在廚房裡首次測定了液體的表面張力(當時德國不允許女性上大學)。在英國劍橋大學瑞利教授(正是提出「瑞利散射」的瑞利)的幫助下,她的研究成果被推薦發表在學術期刊《Nature》上,在當時的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艾格尼斯·普克爾(Agnes Pockels) | Wikipedia.org

  她所研究的表面張力,如同一張可以自我修復回彈的皮膚,是形成泡泡和維持泡泡形狀的原因。但是表面張力並不是越大越好。就像純淨水,過大的表面張力會將泡泡撕裂;但如果將肥皂溶入其中變成肥皂水,表面張力就會減小,吹出的泡泡會變得又大又圓。

  重力還是表面張力?泡泡破裂機制存疑

  除了泡泡的形成,泡泡的破裂也引人關注。生成或消除泡泡對工業界有重要影響。比如在製造玻璃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屏時,消除原料中的氣泡可以顯著提升產品質量。

  人們一度以為對泡泡的破裂機理了如指掌:當一個氣泡從液體底部逐漸浮升至液體表面,對於水這類低粘度液體形成的泡泡,表面張力會很快將它撕裂;而對於高粘度的液體,人們則認為重力的影響在這類泡泡破裂過程中佔主導,而非表面張力。

  高速攝像機拍攝的慢鏡頭仿佛也證實了這個觀點:粘性泡泡破裂時頂部下沉,像是重力讓它坍塌成泡泡餅;然後表面出現褶皺,看起來也像是重力而不是表面張力的作用,因為表面張力總是試圖找尋表面積最小的情況。

  粘性泡泡破裂過程(動圖) | Boston University

  「泡泡餅」表面出現的褶皺。| Oliver McRae, Insidescience.org

  但是,這個結論隱約有些不對勁:為什麼高粘度液體的情況和低粘度液體如此不同,仿佛重力只在粘性泡泡的坍塌中起作用?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幾位科學家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並且通過最近完成的一系列實驗,否定了重力在粘性泡泡破裂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觀點。

  倒置泡泡:巧妙論證重力的影響

  實驗是怎麼做的呢?既然之前的判斷認為,重力是粘性泡泡破裂過程的主導因素,那麼是否可以把重力換一個方向,然後觀察泡泡的破裂過程是否發生變化?

  當然不行。因為地球上重力的方向沒法改變,那只能改變泡泡的方向了。他們讓泡泡橫過來,或、倒過來,站在泡泡的角度看,就像重力的方向改變了一樣。為了防止泡泡方向改變時液體流出,研究人員採用粘度為純淨水100萬倍的矽油進行實驗。——相比之下,蜂蜜的粘度只有純淨水的3000倍。

  如果按照先前觀點,對於倒置的泡泡,當它破裂時,重力應該把泡泡拉扯的更像雞蛋而不是坍塌成餅。但是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泡泡是正放、橫放還是倒置,泡泡破裂時總是首先坍塌成餅,這說明重力在粘性泡泡破裂過程中並沒有起到關鍵作用。

  當研究人員計算薄膜上的作用力時,也得出了表面張力遠大於重力的結論。理論和實驗結果都充分證明,表面張力才是粘性泡泡破裂過程的主導因素。

  倒置的泡泡破裂時,一樣先坍塌成餅。| Boston University

  但破裂泡泡表面出現的褶皺是怎麼回事?如果表面張力起主要作用,泡泡表面似乎應該更平坦才對。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泡泡頂部的薄膜比較薄,這裡的表面張力可以阻止褶皺形成;但在更厚的泡泡底部,泡泡坍塌造成的收縮足以克服表面張力而形成漣漪。

  泡泡破裂時的褶皺,是表面收縮產生的漣漪。| BostonUniversity

  至此,泡泡破裂過程中的表面張力和重力影響效果已經分外明了:無論對低粘度還是高粘度液體,表面張力才是泡泡破裂的主導因素。

  泡泡破裂:隱秘而重要的過程

  可是,知道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因為,泡泡充斥著生活、生產的各個角落,泡泡科學正在展現越來越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人們對泡泡的認知越深刻,得到的驚喜就越多。

  比如,利用泡泡可以提高船速。人們早就發現,帝企鵝在羽翼間儲存了大量空氣。當它向上遊時,就會釋放空氣,形成大量氣泡,使周邊水的密度下降,從而讓動作更輕盈。受此啟發,人們在船的附近製造適量的泡泡,成功減小了行進阻力,提高了船速。

  泡泡讓帝企鵝的動作更輕盈(動圖) | Nationalgeographic.com

  但是,在應用泡泡提速時應特別注意:大量氣泡與船體撞擊時破裂,會對船體材質造成損傷。

  不過,正是利用了泡泡破裂的「破壞力」,通過超聲波在水中產生大量微小泡泡,人們製造出了摩擦力極強的清潔機器。它被用於各種細小物品(如珠寶首飾)的清潔,還被用在眼鏡店裡幫助大家清洗眼鏡。

  超聲波清洗機通過泡泡變成清潔神器(動圖)| Medgadget.com

  泡泡的破裂,還給醫學帶來了啟示。

  科學家們觀察到,座頭鯨在海裡遊動時會吐出大量泡泡,它們是在排解作為生物體型巔峰的孤獨嗎?應該不是。大量泡泡的破裂會產生巨大的環繞立體聲,困住受驚的魚群,讓它們捕獵更加輕鬆。這是座頭鯨巧用泡泡覓食的重要技能。

  座頭鯨巧用泡泡製造聲音,讓捕獵更輕鬆。| Reproduced from Sciencenews.org

  由此,衍生出了所謂泡泡聲學的分支。你一定聽過飲水機放水時的泡泡聲,泡泡的大小不同,音調也不一致。醫生們可以根據氣流通過有稀薄分泌物的支氣管時氣泡破裂的聲音(溼羅音),分析病人的肺部狀況。

  醫學家們還根據泡泡能裹挾微粒的特性,開發出了用於給藥的泡泡療法。

  他們將特定的藥物分子和金屬顆粒附著於泡泡表面,將它們注入血管中。這些泡泡被控制在極其微小的尺度上(0.5~10μm,接近紅細胞大小),以保證在進入血液後不會引起血管氣泡栓塞。

  然後,利用磁鐵引導泡泡們到達病灶區域,再採用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擊碎泡泡以釋放藥物。這樣,藥物將定點作用於體內特定區域,而不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泡泡療法大幅減小了癌症化療的副作用,已經在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化療過程中展示了良好效果。——不過作為一項新技術,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泡泡療法用於傳送癌症藥物。| Reproduced from Physicstoday.com

  更令人腦洞大開的是,泡泡的相關輸運能力,還可以用來調節氣候。

  在血管裡,泡泡破裂釋放藥物,在海洋中,泡泡破裂則會向大氣中釋放鹽類物質和有機物。同時,泡泡還會裹挾二氧化碳和氧氣等進入海洋。泡泡連通了大氣和海洋,在物質循環中發揮著隱秘而重要的作用,它們幫助海洋呼吸,也對氣候產生重要影響。

  在《圓圓的肥皂泡》中,圓圓最終實現了她的夢想,她成功製造出了巨型肥皂泡,並讓泡泡帶著溼潤的水汽跨越大半個中國,在大西北上空破裂,給西部帶來充沛的降水,實現了空中「南水北調」。這雖然是天馬行空的想像,但和2018年我國正式啟動的「天河工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天河工程」試圖通過對大氣中水汽含量及「遷徙」路線進行監測,以掌握水汽「遷徙」規律,並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幹預,達到空中調水的目的。這一設想直到現在還被很多人批「荒誕幻想」。但科學的發展誰知道呢?

  天河工程:通過幹預水汽遷徙,實現空中調水。|來自網絡

  以上,都是泡泡破裂的妙處。但是,泡泡破裂也可能釋放不好的東西。

  例如,病毒。遠的不說,在新冠肺炎患者支氣管分泌物中,由呼吸活動導致的氣泡破裂,將產生攜帶病毒的氣溶膠,它是新冠肺炎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而粘性泡泡破裂時產生的如漣漪般的褶皺,也增加了氣溶膠中病毒的濃度。它們讓疫情防控和診治都變得困難。這是自然給我們展現的另一面。

  氣溶膠中裹挾著冠狀病毒,增加了防控和診治風險。| Angelo Talia, Shutterstock.com

  無處不在的泡泡,無限的驚奇

  開爾文曾說:「如果吹一個肥皂泡並進行觀察,你可能會窮盡一生去研究它,然後從中獲得一個又一個物理定律。」泡泡已經進入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當然,它也一直在我們身邊:

  大家不妨準備一個笛型和一個碟形玻璃杯,然後倒上香檳酒。稍等片刻,你會驚奇地發現,同樣的酒在兩個酒杯中的香氣和口感竟真的不同。這不是玄學,它的秘密,就藏在不斷產生且不斷破裂的平平無奇的小泡泡裡。

  笛型杯與碟型杯中的泡泡,讓口感不同。|來自網絡

  參考文獻:

  1.Alexandros T. Oratis1, John W. M. Bush, Howard A.Stone, et al., A new wrinkle on liquid sheets: Turning the mechanism of viscousbubble collapse upside down. Science, 369(6504): 685-688, Aug 2020.

  2.https://www.insidescience.org/news/new-theory-says-we%E2%80%99ve-been-wrong-about-how-bubbles-pop

  3.Paul Sen, Pop! The Science of Bubbles, BBC, 2013.

  4.Rayleigh, Surface Tension. Nature 43: 437–439, 1891.

 

 

編輯: 張麗芸

相關焦點

  • 不過是破了個泡泡,科學家還能研究出個花來?
    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眼中,泡泡絕對是平平無奇小天才:它帶來了著名建築「水立方」的設計靈感,它發出的溼羅音為醫生診斷病情提供了依據,科學家利用泡泡膜建立的數學模型,還可以預測太陽耀斑發生的位置……但是,泡泡形成與破裂過程中的許多科學問題仍然困擾著人們,一些公認的觀點不斷被否定和推翻。泡泡中到底蘊藏了什麼特別的科學原理?最近又有哪些關於泡泡的結論被顛覆?泡泡科學能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什麼呢?
  • 沒了」 小朋友哭了,泡泡科學家卻玩出了花
    | Pixabay.com 泡泡可以帶給人強烈的快樂,比如吹出五彩斑斕的肥皂泡和不停捏爆泡泡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圓圓的肥皂泡》中,小女孩圓圓也特別喜歡吹泡泡,還夢想著吹出特別特別大的泡泡。然而,她卻不止一次被父親詰問:「你吹泡泡有什麼用?」 泡泡有什麼用?
  • 在吹泡泡史上,這些科學家留有姓名
    至於三維空間的開爾文問題,老勳爵自己給出的答案是截角八面體,它由八個正六邊形和六個正方形組成。開爾文認為,用這種結構填充空間最為高效。這個答案顯然受到了肥皂泡的啟發。水立方借鑑了威爾-弗蘭氣泡模型 | wiki不過,威爾-弗蘭氣泡是否為 「開爾文問題」的最終解,我們現在也不能下定論,只能寄希望於那些吹著泡泡的科學家們多多加油。
  • 夏爾丹畫裡的那個少年,你的泡泡破了!
    作者:在線江湖數碼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小時候每次去公園都會想要放風箏、划船、吹泡泡,簡直是童年時期公園必做的三件大事。即使是長大後,每每看到現在先進的各種吹泡泡工具,還是會想忍不住試一試,直到後來看到夏爾丹的這幅《吹肥皂泡的少年》才知道,原來不論古今,泡泡就像是代表童年的一種儀式感一樣,始終存在。雖然是靜態的油畫,但這幅畫卻給人一種生動感,吹泡泡的少年,他旁邊滿眼好奇的小孩,還有將破未破的泡泡,靈動而和諧。
  • 在吹泡泡史上,這些科學家留有姓名
    截角八面體(6個正方形和8個正六邊形組成)和其空間排布 | wiki雖然開爾文對他的這一說沒有給出嚴謹的證明,但在隨後100多年裡,大部分人相信出題人的回答就是這一問題的最優解。超越開爾文——威爾―弗蘭氣泡直到1993年,開爾文的泡泡破了。
  • 為什麼陽光下的泡泡五彩斑斕?這樣吹出的泡泡更漂亮
    本文綜合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各位小夥伴好,之前我們已經了解過為什麼泡沫一觸就破?但愛吹泡泡的知力君發現並不一定每個泡泡都是五彩繽紛的,尤其在沒有陽光的地方泡泡的表面很灰暗。這是怎麼回事呢?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吹出來的泡泡會往下滴水。同理,在重力因素的影響下,泡泡頂部的水膜會先變薄,再加上水分的蒸發,使得水膜上光的幹涉情況時刻發生變化,使泡泡呈現出光影的變化。那怎樣才能更神奇地玩泡泡?當然是用科學知識來助我們一臂之力了。
  • 童年迷思|為什麼用洗潔精配成的泡泡水吹不出很多泡泡?
    吹泡泡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童年遊戲了。沾上一些泡泡水,輕輕吹一口氣,一串串五彩斑斕的泡泡在陽光下隨風飄散。泡泡水用光了後,爸媽又不願意買一瓶新的,怎麼辦?小腦袋靈光一閃,倒一點洗潔精或者洗衣粉又或者洗髮露,兌水配成一瓶「泡泡水」。可是這瓶「泡泡水」怎麼吹都吹不出買的泡泡水那麼多的泡泡了。這是為什麼呢?
  • 10個泡泡酒店,讓你睡在水晶球裡,做個戳不破的夢!
    今天,TripAdvisor貓途鷹帶你去湖畔、森林、高山,甚至在沙漠中心,入住泡泡屋,一起睡在這些水晶球裡,做戳不破的美夢吧!1. Campera Hotel Burbuja(墨西哥)泡泡酒店位於墨西哥葡萄酒之鄉的中心地帶,但它卻不是典型的酒店。
  • 就地取材的10個科學小實驗,在家宅出小小科學家!
    此時用吸管蘸取溶液,即可吹出泡泡,但泡泡較易破。將膠水和上述的混合溶液按照1:2的比例混合後再用吸管蘸取溶液,吹出泡泡,此時的泡泡不僅不易破,且用帶著手套的手觸碰泡泡後,泡泡還能彈跳,很神奇有木有!解密 水分蒸發後的泡泡易爆,加入膠水後泡泡的水分不易蒸發、不易破;此外由於手套上有很多細毛,粘覆性比較強,彈性很足,於是泡泡就能在我們的手背上蹦跳了~No.2愛變色的紫甘藍
  • 飛出太陽系有戲了?這種「泡泡船」只需44年就可飛出太陽系
    1光年對於現在的人類而言,似乎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正因為如此,不少人都認為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飛出太陽系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們需要可行性更高的星際飛行方式,好消息是,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科學家提出一種被稱為「泡泡船」(Bubble Craft)的概念。據悉這種「泡泡船」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2480萬公裡,經過簡單計算後我們就可以得出,如果以這樣的速度飛行,這種「泡泡船」只需44年就可飛出太陽系。那麼這是否說明飛出太陽系有戲了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宇宙就像肥皂泡泡,每一個泡泡代表一個平行宇宙,穿越離你不遠!
    也就是說,當你通過時間旅行,去到你外祖母兒童年代,假如你殺死了你的外祖母,那麼按道理就沒有你母親出生,沒有母親也就沒有你的出生,那麼你是從哪裡來的呢?科學家們回答這個問題就提出了一個平行宇宙理論,科學家認為,世界上有很多個平行宇宙世界,你回去殺死了你的外祖母,只是改變了其中一個宇宙的結果,並沒有改變所有宇宙世界的其他結果。這個理論也支持時間旅行,解決了很多關於時間旅行的悖論。
  • 科學家研究了半天,終於搞懂了......泡泡為啥會破裂
    直到本周,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在將液體倒過來之後,顛覆了此前的認知:造成粘性氣泡破裂的不是重力,而是表面張力。要理解這個問題,讓我們首先來看看,液體中氣泡從誕生到破裂的全過程。當液體中的氣泡上升到液體表面,氣泡首先形成一個薄膜穹頂。
  • 「盲盒王」泡泡瑪特 能否持續破圈?
    原標題:「盲盒王」泡泡瑪特 能否持續破圈? | 艾問人物 來源:艾問網_每日人物歡迎來到本期艾問人物!11月23日,「盲盒神話」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即將迎來第二次上市。成立10年來,泡泡瑪特已經歷了9輪融資。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4月,泡泡瑪特剛完成Pre-IPO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
  • 科學家研究了半天,終於搞懂了....泡泡為啥會破裂
    直到本周,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在將液體倒過來之後,顛覆了此前的認知:造成粘性氣泡破裂的不是重力,而是表面張力。要理解這個問題,讓我們首先來看看,液體中氣泡從誕生到破裂的全過程。當液體中的氣泡上升到液體表面,氣泡首先形成一個薄膜穹頂。這時,氣泡內的氣體為氣泡提供了支撐。不過,用不了多久,氣泡最終還是破裂了。
  • [視頻]3D列印泡泡機:一分鐘可以吹出14,000個泡泡
    獲悉,這個3D列印出來的泡泡機一分鐘可以吹出14,000個泡泡,這絕對是一個讓孩子們尖叫的數字。相關列印文件已經發布在Thingiverse上。除了水桶、3D印表機、細絲和泡泡溶液之外,這套泡泡裝置還需要一個50rpm的電動機。
  • 為了給花傳粉,科學家能有多拼
    看到肥皂泡擊打在兒子的臉上,英次郎再次有了靈感——也許泡泡能夠用來授粉。想必英次郎的兒子此時會疑惑:不過是吹個泡泡,爸爸為什麼這麼開心?就這樣,英次郎開始和同事鼓搗起泡泡了。泡泡中的關鍵成分是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的種類五花八門,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命泡泡,需要耐心探索。他們將花粉和不同的表面活性劑進行混合,不斷調試配比。
  • 科學家:泡泡宇宙假說!讓人難以置信
    看過宇宙的樣子,不禁讓人想了解宇宙之外的樣子,科學家曾發表了一個「泡泡宇宙假說」,關於宇宙外的假說有多種,然而種種都讓人難以置信!人類生存的地球已經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盛世,人類也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但是人類的起源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生物學家們經過多年的試驗發現,人類可能是一個外來物種,人類身上的種種特點和其他生物大不相同。
  • 盲盒大王泡泡瑪特將上市:成於小眾 「破圈」承壓
    同日,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此消息不予置評。一年多前,泡泡瑪特因產品的盲盒玩法具有上癮性質等因素,成為外界關注的中心。一年多後,泡泡瑪特現象級IP產品Molly的營收佔比正在減少,而下一個王牌IP仍未出現。儘管如此,泡泡瑪特的業績增長依然驚人。
  • 「盲盒王」泡泡瑪特 能否持續破圈?| 艾問人物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計算,泡泡瑪特已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其中,按2019年零售額計算,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市場的佔有率為8.5%。  其強大的吸金能力吸引了多家知名資本。  成立10年來,泡泡瑪特已經歷了9輪融資。
  • 泡泡水怎麼做 怎樣勾兌泡泡水
    在公園裡玩隨處可見小朋友在吹泡泡,現在的泡泡水都是路邊買的三無產品,是不利於孩子健康的。不如自己在家給孩子自製一些泡泡水,讓孩子在陽光下吹著五顏六色的泡泡,快樂的玩耍,過一個健康的夏天! 下面一起來看看製作泡泡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