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ECTFE )是一種重要的含氟聚合物,由於其優異特性,已在建築工業、石油化工和汽車、航空工業、化學工程、光學及微電子行業等多個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ECTFE在工程應用中無需添加含抗紫外線、耐熱類的穩定劑、增塑劑、潤滑劑或阻燃劑等添加物,且具備突出的抗衝擊性能,是一種具備相當機械強度的堅韌材料。ECTFE具備優異的綜合性能,包括高低溫下優異的耐化學性(PH 1-14)及耐滲透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電性能、阻燃性、低吸水率、耐紫外及輻射性能。
乙烯 -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應用
1、膜
ECTFE由於其良好的耐酸鹼、耐溶劑、耐腐蝕和耐高溫的性能,且可加工性能突出,是製備高性能微孔膜的理想材料。而熱致相分離法(TIPS)是製備ECTFE 微孔膜最適宜的方法。
2、塗料
ECTFE共聚物硬度高,韌性好,具有優異的耐輻射和耐磨損性能、良好的熱穩定性、電絕緣性和低滲透性,同時ECTFE耐酸、大多數強鹼、強氧化劑及其他化學品,對一些無機溶液(包括水和鹽溶液)具有優良的穩定性,十分適合用於氟碳粉末塗料,有著其他樹脂無法替代的性能。
專利CN204239288公布了一種防腐風機的製作技術方案, 風機葉輪為金屬鋼板鐵芯葉輪,外層塗覆ECTFE塗層。由於ECTFE塗層具有厚度薄、表面光滑、低摩擦係數、較強的抗滲透性等特點,可以有效起到防腐蝕及降低粉塵附著的效果。
3、耐腐蝕襯裡或塗層
ECTFE樹脂特別適用於石化領域裝置及管路的薄片襯裡材料,例如泵、閥、容器、貯槽以及管件等。只要0.13~0.18mm厚的ECTFE薄片塗層,即可足以抵禦鹽酸、氟硼酸、硫酸以及氫氧化鈉之類的介質腐蝕。對於ECTFE氟塑料的加工可採用擠壓、注塑模壓、吹塑以及旋轉模塑成型等,亦可採用流化床(沸騰床)或靜電噴塗工藝。
此外,已有報導將 ECTFE 樹脂用於氯氣洗滌塔、氫氟酸輸送管路、次氯酸鈉處理系統的襯裡,使用 3 年以上無滲漏及腐蝕現象,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4、電纜
ECTFE阻燃、低煙、低毒,燃燒時不滴落,很好地防止了火焰的二次蔓延。良好的性能使ECTFE成為對耐候性和 / 或耐化學性要求苛刻的通信設施、信號電纜、同軸電纜和護套的理想選擇,最重要的應用是用於增壓電纜、公共運輸車用電纜、火警電纜和陽極保護電纜。蘇威公司已將Halar牌號ECTFE樹脂用於高級電纜,在較寬的溫度範圍內具有高度的導電性、抗磨損性與耐候性,而且具有出色的耐化學性。
5、光伏組件用薄膜
光伏用ECTFE可擠壓成型高度透明的薄膜,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具有優良的水蒸氣阻隔性、高的耐化學藥品性、優異的阻燃性和長期耐候性等,在直接暴露陽光下使用壽命超過20年,具有更好的阻燃性、高拉伸模量及更低的密度。
乙烯 -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製備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是以乙烯和三氟氯乙烯近乎摩爾比1:1交替共聚。ECTFE的製備方法主要有懸浮共聚法、乳液共聚法、溶液聚合法和微乳液聚合法等。國內外生產ECTFE的方法主要是乳液共聚法,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懸浮共聚法:懸浮共聚被最早應用於商業化生產ECTFE。採用全氟辛酸銨為乳化劑,過硫酸、銨為引發劑,硼砂為pH緩衝劑進行乳液共聚,在初始反應溫度40~45度反應時間12h攪拌轉速500r/min的最優反應條件下得到了ECTFE,得產品具有優良性能,適用於薄膜塗層。
乳液共聚: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方法。由乙烯和三氟氯乙烯在偶氮脒二鹽酸鹽引發劑引發後端基自行乳化下的乳液共聚合反應製備,對產品性能的影響,得到了引發劑的最佳用量。
溶液聚合:是以Freon和水作為反應介質,以有機過氧化物為引發劑,通過優化聚合反應單體配比和溶劑配比,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聚合得到了ECTFE樹脂,降低了反應成本,且不會造成環境汙染,產品性能優良,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產品應用價值較高,但目前產品研發的企業較少,該領域相對空白,未來拓展空間較大。在生產方面,目前主要有懸浮共聚法、乳液共聚法、溶液聚合法和微乳液聚合法等,但從成本及環保方面考慮溶液聚合法已經被淘汰,懸浮聚合法有被乳液聚合法替代的趨勢。
目前,全球只有蘇威一家公司在生產ECTFE,國內只有大連振邦氟塗料有限公司有ECTFE中試裝置籌建的報導,但未見規模化生產產品。因此,如何研發ECTFE新的工藝路線、拓展ECTFE新的應用領域,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ECTFE產品及應用領域是未來國內ECTFE研發和生產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高鵬飛,劉勇營,鄭剛, 胡凱瑞,姚衛國,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製備及應用,浙江化工,2019,50(4):5-9.
張萬裡,鄭剛,孫斌,陳卡凌,沈翔.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製備及其在電線電纜上的應用進展.材料導報,2019,33(Z2):609-612.
鞏永忠,蔡玉波,孫豔. 乙烯-三氟氯乙烯氟碳粉末塗料及耐化學腐蝕性研究,中國塗料,2004 ,2(9):20-22.
來源:氟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