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過去,回首這一年我國的氟化工行業新增了許多產能,部分高端氟
材料實現了國產化,整個行業的景氣度依然很高。雖然今年的經濟形勢較嚴峻,部分氟產品的價格出現較大波動,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不論是市場行情信息或是宏觀政策,都揭示了我國氟化工行業已更大程度地與國際接軌的事實。
本文挑選了2019年有代表性的大事件,與讀者們一起回顧我們這一年,希望能拋磚引玉地引發各位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多種高端氟材料實現國產化
2019年,在許多專業人士的努力下,我國的這兩種高端氟材料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
5月30日,由
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工業強基項目——2000噸/年全氟己酮新建項目通過了
浙江省經信廳組織的專家驗收。該項目打破了國外公司在全氟己酮滅火劑生產和供應上的壟斷,實現全氟己酮滅火劑的國產化。全氟己酮是新一代環境友好型滅火劑,其GWP值是老一代滅火劑產品七氟丙烷的1/3500,而中化藍天是全球第二家具備全氟己酮產業化生產能力的企業。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樹脂(ETFE)同時具有PTFE樹脂的耐溫、耐介質、耐老化性能和FEP的可熱塑性加工特性,是重要的高附加值含氟聚合物,在線纜絕緣、薄膜建築、化工防腐、新能源、軍工國防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曾經ETFE是一種依賴進口的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但在2019年6月,
東嶽集團完成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樹脂(ETFE)開發項目在
山東淄博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開發的ETFE樹脂已實現國產化應用,形成了DS405、DS4051和DS406三個系列產品,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日韓貿易爭端為中國氟化工企業帶來機遇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通知將限制對韓國出口含氟聚醯亞胺、光刻膠、高純度氫氟酸,對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實施了「精準打擊」。由於集成電路晶圓製造工藝複雜,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在工藝確定以後,製造商極少會調整材料供應商,而此次貿易摩擦給了中國產電子級氟化氫進入產業鏈的機會。
據公開資料報導,
臺灣的僑力化工從去年就開始向部分韓國企業供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打開了韓國市場,實現批量出口;濱化集團與韓國企業籤下了電子級氫氟酸的批量訂單。而日本森田新材料,則與
三美股份合資在中國建了2萬噸/年蝕刻級氫氟酸並12月實現了試生產,今後將向
三星等韓國半導體製造企業供應在中國工廠生產的高純度氟化氫。
鋰電用氟材料大量擴產
今年年初,以歐盟宣布將通過一系列措施把超過1000億歐元的資金投入到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鋰離子電池組供應鏈中。這只是相關勢力重視鋰離子電池的一個代表事件,其背後是全球鋰電池不斷擴張的市場份額。
2018年6月,日本吳羽宣布對PVDF生產線進行改造,建設年產2000噸新型PVDF裝置,新的PVDF柔軟性和粘著性更佳,適合作鋰電池粘合劑。
今年10月,
阿科瑪(Aekema)宣布將提升其常熟工廠專用於電動汽車鋰電池的高性能聚合物PVDF的產能約50%。
今年12月,索爾維(Solvay)宣布將在
江蘇常熟的生產基地,把高性能聚合物Solef PVDF(聚偏氟乙烯)生產能力提高一倍以上,以鞏固索爾維在鋰電池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國際巨頭擁有更發達的技術和更靈敏的嗅覺,他們的擴建進一步映證了全球汽車用鋰電池的市場即將爆發。
行業巨頭布局氫能源領域
根據《全球市場洞察》的研究報告,燃料電池市場將從2018年的3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70億美元,多個氟化工企業在政策鼓勵下積極布局氫能源領域。
高性能燃料電池質子膜被稱為燃料電池汽車發動機的「晶片」,目前的研究表明只有全氟的質子交換膜才能勝任氫燃料電池的要求。作為我國唯一一家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用質子膜批量製備的企業,東嶽集團150萬平方米燃料電池膜及配套化學品產業化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而東嶽集團所處的山東省桓臺縣被冠名為「中國膜谷」。
另一個中國氟化工領軍企業——
巨化股份則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籤約,以推進氫能源在製造業的示範應用。中日氫能示範工程擬在巨化所屬廠區及周邊地區共同打造氫能智慧產業園,建設包括低碳工廠、低碳學校示範應用,可再
生能源、氫能源在工廠和學校的示範應用及光伏發電、大功率固定式氫燃料電池發電、氫油混合燃燒發電、高低壓氫儲運,電氫置換、氫的純化等技術、方式的創新示範應用。
多種PFAS產品將被逐步淘汰
全氟和多氟烷烴(PFAS)類物質很難自然降解,且多種PFAS類物質被證實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存在嚴重危害,逐漸被環境機構納入監管範圍。
今年5月,參加《斯德哥爾摩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的各國政府同意將全氟辛酸(PFOA)列入公約附件A。該決定要求各國政府必須採取措施「消除PFOA的生產和使用」。
今年10月,《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審查委員會(POPRC)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其鹽類和相關化合物的風險管理評價報告(附件F審查),建議將該類物質列入附件A且不設任何特定豁免。
今年12月,歐盟多個國家宣布計劃2030年逐步淘汰所有PFAS類物質,並提醒道:在土壤和水中的流動性極高,要處理環境中這類化合物將花費昂貴的代價。
歐洲加大力度打擊非法HFC進口
在歐盟致力於各成員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非法進口到歐盟的氫氟碳化物已形成猖獗的黑市,對氣候造成的危害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環保人士的呼籲下,歐盟各級監管機構開始重視打擊非法HFC進口。從進出口數據差額分析,歐盟的專家認為這些非法供貨鏈的源頭是中國。
據了解,歐盟計劃將從2020年起引入一套全歐統一的電子系統,自動審核進口商是否進行了登記註冊,並向氣候保護部門舉報那些涉嫌不具備進口許可的商家。
中國政府加強打擊非法臭氧層消耗物質
今年是中國加入《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30周年,生態環境部相關政府官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把嚴格執法作為鞏固履約成果的重要保障,始終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涉臭氧層物質(ODS)非法行為。
生態環境部於今年10月曾批准《組合聚醚中HCFC-22、CFC-11和HCFC-141b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測定 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硬質聚氨酯泡沫和組合聚醚中CFC-12、HCFC-22、CFC-11和HCFC-141b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測定 可攜式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兩項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12月份,生態環境部又發布《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有關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官方的態度非常鮮明,今後對於涉臭氧層物質非法行為的打擊將更為嚴格。
中國取消禁止外商投資螢石勘查開採的規定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分別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提到取消禁止外商投資鉬、錫、銻、螢石勘查開採的規定,鼓勵外資參與高質量發展。
磷礦副產氟資源引關注
我國的磷資源利用已經邁入了以中低品位磷礦開發為主的時代,合理科學地開發中低品位磷礦已成為磷資源綜合利用重要關鍵技術之一。我國80%以上磷礦用於生產磷肥,每年副產氟矽酸超過150萬噸,甕福集團利用氟矽酸制無水氫氟酸的成功案例已經引起了磷化工行業的廣泛關注。
今年6月,開磷控股集團和甕福集團強強聯合,組成了
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預計明年年初該集團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氟資源供應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路線合成無水氫氟酸的成本極低,有財經分析人士估算其成本約4000元/噸,這對於螢石法制氫氟酸將是巨大的衝擊。
結語
2019年匆匆而過,本文中的盤點只是小編關注到的氟化工行業代表事件,但大家應該能感覺到:發展的趨勢已經逐漸明朗。隨著我國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未來中國企業即使在「家門口」,也已經站在了國際賽道上。挑戰會很多,機遇會更多,願2020年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