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過,屬於探險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畢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球上人類還沒有去過的地方已經不多了。但事實上,人類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還有很多。在地球偉大的自然面前,人類依舊非常渺小。
據《以色列時報》3月28日報導,以色列一班洞穴探險家周四公布,位於死海南邊、貫穿所多瑪山的馬勒姆(Malham)洞被確認是世上距離最長的鹽洞,超過伊朗另一處鹽洞的紀錄。
鹽洞,即是擁有大量鹽沉積物的洞穴,往往一般只存在於高幹旱地區。馬勒姆鹽洞穿越以色列最大山脈索多姆山(Mount Sodom),一路延伸到死海西南角。因索多瑪山是一塊巨形鹽層,外面被一層巖石包住。下雨時雨水滲入巖石間的裂縫,令鹽融化、山中就出現了鹽洞——馬勒姆鹽洞。
馬勒姆鹽洞之所以為研究人員所知,得歸功於希伯來大學洞穴研究中心創辦人兼主任弗魯姆金(Amos Frumkin)的研究。弗魯姆金在1980年代靠帶子量度及指南針測定這處鹽洞達5公裡左右。
到了2006年,有研究人員發現伊朗南部基辛島(Qeshm)N3鹽洞範圍超過6公裡之後,當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鹽洞。
不過有人相信弗魯姆金當年受限技術水平,測量或存在不確定性。於是2年前以色列洞穴探勘者尼格夫(Yoav Negev)決定完成弗魯姆金的工作。在2018年,以色列洞穴探險家尼格夫(Yoav Negev)與大學的專家、8名歐洲探險家及20名以色列人,用了10日時間在馬勒姆洞探險。
今年他們再派出80名海內外人員組成的團隊調查10天,終於以雷射完成鹽洞測繪,並繪製它的結構圖,確定洞穴長度超過10公裡。比伊朗南部、長逾6公裡N3鹽洞還長4公裡。
從研究人員的探測顯示,馬勒姆洞內有大量雪白的鹽鐘乳石,牆上點綴著鹽結晶在閃閃發光,鐘乳石的尖端可清楚看到鹽水滴下。在深處,數百條不同形狀及長度的鹽鐘乳石聚集在一起,加上沙漠吹來的塵埃及礦物質把部分鹽鐘乳石染成琥珀色,美得恍如「人間仙境」。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馬勒姆洞未來或會繼續擴大。只要降雨夠多,雨水滲入裂縫,隨著鹽沉積物的溶解,其結構會不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