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為促進國內外質譜工作者的學術及技術交流,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與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合作舉辦的"第八屆質譜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iCMS2017) 於2017年11月21日正式開幕。本屆質譜網絡會議為期四天(11月21日-24日),共設質譜新技術、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食品分析、環境分析、藥物分析共五個專場。會議聚焦質譜新技術在生命科學、食品、環境、藥物分析等領域研究進展的同時,為國內外質譜科研工作者及專業技術人士提供一個全新的溝通交流平臺,以促進業內交流,提高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截至目前為止,本次會議報名人數已突破7000人次,網絡質譜會參會人數再創新高。
本屆質譜網絡會議的主題會場安排為:
11月21日 質譜新技術專場(上)、(下)
11月22日 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專場(上)、(下)
11月23日 食品分析、環境分析專場
11月24日 藥物分析專場
本屆質譜網絡會議首日(11月21日)質譜新技術主題會場(上)、(下)順利進行。復旦大學教授丁傳凡、沃特世公司高級應用工程師饒偉、SCIEX分離業務部應用主管陳鴻序、北京大學教授張新祥、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所長郭冬發、美國力可公司應用專家李莉、賽默飛世爾科技資深產品工程師唐愷、清華大學教授鄧海騰、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科學儀器首席科學家李剛強共9位質譜新技術研發應用專家和廠商技術專家分享了精彩的質譜新技術相關報告。
質譜新技術主題會場(上)
報告人:復旦大學教授 丁傳凡
報告題目:串級質譜分析原理與應用
串極質譜又分為時間串極和空間串極,在串極質譜分析過程中,研究者會將選擇的目標離子進行解離,並進一步分析碎片離子的種類和含量。丁傳凡從串級質譜分析簡介、離子激發與解離方法原理及其應用領域三個方面詳細地講解了串極質譜。分子/離子的解離通道和產物與分子本身的組成和結構有關。不同激發態下的分子/離子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離通道,產生不同種類的產物。在串級質譜分析過程中,給離子能量使之躍遷到激發態,測量激發態離子解離產物,由產物種類推斷離子原來的組成與結構。他還詳細介紹了離子的不同激發與解離方式,如黑體紅外輻射解離、碰撞誘導解離、電子俘獲解離等。
報告人:沃特世高級應用工程師 饒偉
報告題目:REIMS (iKnife) 實時採集技術原理及其最新應用
饒偉介紹了集成iKnife直接採樣功能的REIMS實時採集技術,REIMS即快速蒸發電離質譜,創新型的iKnife手持式採樣設備可直接從樣品表面採集信息量豐富的蒸氣,利用飛行時間(Tof)質譜進行分析,很短時間即可獲得精確的分子譜圖。據介紹,該技術的實現過程中數據處理非常重要,採集數據後通過PCA、LDA分析建立模型,然後得到分析結果。該技術無需樣品製備或色譜操作即可快速測定樣品內部和樣品之間的差異,識別造成樣品差異的分子標誌物,該技術可以很好地應用於食品、微生物和組織分析等領域。
報告人:北京大學教授 張新祥
報告題目:CE-MS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
從原理到應用,張新祥對液相色譜與毛細管電泳的分離性能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分析,具體包括分析範圍、分離效率、檢測靈敏度、樣品量、運行成本等。接著介紹了毛細管電泳的發展歷史,並從離子源、質量分析器、檢測器方面對質譜的性能進行了鑑定。此外,他還介紹了CE-MS技術離子化模式、接口技術、質譜儀器等,並重點介紹了CE-MS技術在藥物、蛋白質、多肽、糖分析等方面的應用。
報告人:SCIEX分離業務部應用主管 陳鴻序
報告題目:無鞘液CESI-MS技術及其最新應用進展
陳鴻序介紹了毛細管電泳技術,並講了CESI技術突出的特點及優勢。如通過正交分離技術可以進行極性物質分析,獲得更多信息;採用開管型的微分離技術以實現樣品無殘留,提高其穩定性和可靠性。總體上,CESI 8000 Plus高效毛細管電泳和電噴霧離子化系統具有分離效率高,速度快,用樣量少,靈敏度高,離子抑制效應小,一體化設計噴霧穩定的特點。該系統在代謝物、農藥及抗生素殘留、毒品及興奮劑檢測等極性小分子分析以及肽類及蛋白質分析中有廣泛的應用。
質譜新技術主題會場(下)
報告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所長 郭冬發
報告題目:高分辨質譜分析實驗室環境
郭冬發介紹了實驗室運行的五大核心要素,具體為理想實驗室成員構成(人),典型實驗室儀器設備(機),典型實驗室物料(物),典型實驗室分析流程(法),典型現代實驗室布局環境(環)。接著,他重點介紹了環境這一實驗室運行核心要素,並分析了環境對典型高分辨質譜儀如LG-SIMS、HR-ICP-MS、LA-MC-ICP-MS的影響。環境影響既包括儀器性能的影響,又包括對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影響。郭冬發以詳盡的實例分析了環境要素對高分辨質譜的影響,包括溫度、溼度、壓力、震動、空氣潔淨度、循環水等,並分享了精彩的高分辨質譜分析實驗室環境管控案例。
報告人:美資力可儀器高級應用工程師 李莉
報告題目:力可高分辨TOFMS最新技術進展
李莉介紹了力可公司新一代的Pegasus GC-HRT 4D氣質聯用分析系統。該系統是由全二維氣相色譜與LECO專利技術的高性能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聯用組成,為GCMS分析領域帶來了領先的檢測技術。給廣大分析研究者的工作提供了超高的分離鑑定能力。力可HRT多級反射FFP 技術,允許靈活使用兩種工作模式,定義了高性能飛行時間質譜;Pegasus GC-HRT 4D技術中二維色譜分離、高質量解析度和優異的質量準確度、業內領先的高分辨解卷積技術,與飛行時間質譜相結合,適合用於複雜樣品的分離分析。她講到該儀器所開發方法的檢測限、準確度、靈敏度、線性範圍均有所改善,並就原油及遊泳池水兩個具體案例進行了分析。
報告人:賽默飛世爾科技資深產品工程師 唐愷
報告題目:精準分析,液質聯用目標定量解決方案
唐愷介紹了LC-MS/MS串聯質譜技術原理,全新TSQ三重四極杆MS可靠定量,可以使定量工作流程有較高精密度,選擇性高分辨SRM、耐用性、可靠性和一流的靈敏度,可獲得高質量數據。該系統支持臨床研究和法醫毒物學分析的工作流程解決方案,縮短法醫毒物學結果的測定時間;在臨床研究中,應用工作流程解決方案實現分析效率的目標,使用為檢測真實供體樣品中免疫抑制劑建立的TSQ Endrura 方法評估TSQ Quantis ,可以實現二者間的方法轉移;支持環境和食品安全分析的工作流程解決方案,以氟蟲腈為例,對環境和食品安全中的挑戰性分析物進行可靠定量;同時該系統還支持製藥/生物製藥分析的工作流程解決方案。
報告人: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李剛強
報告題目:飛行時間質譜儀儀器與應用
首先,李剛強介紹了飛行時間質譜儀的主要優點與限制,優點包括寬質量範圍、高掃描速度、高靈敏度、高解析度等,局限在於有限的豐度靈敏度、動態範圍、母離子選擇等。接著,他介紹了飛行時間質譜發展的歷史,對影響飛行時間質譜質量精確度的結構和電路因素進行了精準的分析。同時,他還講解了MALDI 成像及其分析流程,用於微生物鑑定的 MALDI 技術,流式細胞儀-飛行時間質譜 Cytometry – TOFMS技術等內容。最後,李剛強向聽眾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研發項目,包括串聯式飛行時間質譜儀、飛行距離 (Distance of Flight) 質譜儀、橢圓電場離子反射鏡。
報告人:清華大學教授 鄧海騰
報告題目:腫瘤相關蛋白的多組學功能分析
鄧海騰展示了人類經濟水平的發展增加了人的壽命,而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與衰老有密切關係。腫瘤的治療效果取決於早期診斷和新靶標的鑑定。作為系統生物學的一部分,蛋白質組學分析可以提供腫瘤的Proteotype。通過對50對腎癌及癌旁組織的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該課題組解析了腎透明細胞癌的Proteotype。以HSP60為例,講解了開展腫瘤相關蛋白功能研究的方法,並重點介紹了敲低蛋白表達的兩個新技術:PROTAC和TRIM-AWAY。結合代謝組學以及最近發展起來的同位素示蹤輔助代謝產物分析可以系統的解析腫瘤相關蛋白的生物學功能。
iCMS2017第八屆質譜網絡會議——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2/234087.shtml
iCMS2017第八屆質譜網絡會議——食品、環境、藥物分析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4/234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