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樓棟 11月英超第15輪的最後一場比賽,熱刺在主場補時艱難絕殺利物浦,大將範德法特還在比賽中拉傷了大腿。距離下一輪的客場比賽只有4天的間隙,如何讓球員儘快恢復?如果是以往,熱刺會讓球員去海邊會所接受傳統的水療加按摩。但這次球員們卻被帶到了赫特福德郡的錢尼普斯理療所,體驗聽起來嚇死人的「急凍療法」——赤膊在零下130℃的房間裡速凍3分鐘!
「既然能用,就有它的道理」
省內專家認為急凍療法還要花時間了解
昨天記者採訪了省內的不少醫學專業人士,一位省內籃球隊隊醫認為這根本就不可能,因為人體細胞在這樣的低溫下會凍結、死亡,人體會凍傷。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醫院的許鑫醫生也是頭一次聽說「急凍療法」的應用,不過他認為,如果報導屬實,「既然能用,就有它的道理。」許醫生表示,「急凍療法」相關的醫學研究文獻記錄,還需要花時間查找。
「急凍療法」早在1978年由日本人首創,目前世界上只有錢尼普斯理療所在實際應用,去年F1車手韋伯也在這裡進行過治療。除了球隊用來讓運動員恢復外,還有不少人治好了溼疹和關節炎之類的毛病。
什麼情況?
6000升液氮製造恐怖超低溫
在錢尼普斯理療所20℃的前廳大堂裡,範德法特穿著浴袍,在引導員雷納塔的幫助下,他換上了特製的絨裡短褲、長度超過手肘的袖套、長筒襪、護膝、毛絨頭帶、兩副手套。工作人員用繃帶纏在各種護具外面,嚴格檢查後,確定他的耳朵在頭帶的保護之下,最後為他戴上口罩。這副打扮看起來很搞笑——四肢和頭部被包裹得嚴嚴實實,上身卻是赤裸的。
雷納塔先讓他們進入一個「預備室」,這裡的溫度「只有」零下60℃。不過與他們隨後進入的冷凍室比較,零下60℃根本不算什麼——不到9個平方米大小的冷凍室裡放了6000升零下196℃的液氮,室溫維持在零下130-140℃之間。
什麼感覺?
「好像呼吸都一下子被奪走了」
不靠液氮人工降溫,在地球上是體驗不到零下130℃的感覺。隨熱刺球員做這次急凍體驗的英國《每日郵報》記者蘿拉·威廉士詳細記敘了她的感覺:
「一進門,溫度是零下135℃,馬上就抖了起來。這種冷和跳進冰水的冷不一樣,因為空氣是乾燥的,那種強烈的寒冷刺激是持續不斷的,完全無法逐步適應,好像呼吸都一下子被奪走了。我戴了3雙手套,雙手還是馬上緊握成拳頭,不自覺地去捂住裸露的肚子,感覺腎上腺素在瞬間大爆發。」
「然後,我和一起進去的幾個人開始暴走暖身,裡面有自行車健身機,我們都爬上去低頭狂蹬起來。感覺此時就是永恆,身體在一個沒有盡頭的、有霧的白色隧道裡。」
「三分鐘時間比我想像得短。回到20℃的前廳,引導員馬上讓我上一臺健身器械,變換身體姿勢做各種動作,說這樣可以讓血液快速回流到全身肌肉。我很快就暖過來了。」
什麼效果?
做完後是「死一般的疲勞」
女記者威廉士說,她做完這次「急凍治療」後精神很亢奮,之後就是「死一樣的疲勞」,睡了無比舒暢的一覺。中場球員本特利說:「就像是做一份辛苦的工作。」從記者威廉士的體驗來看,急凍的感覺至少談不上是享受。
錢尼普斯理療所的負責人艾森博士有自己的理論:急凍情況下,身體的應激保護機制馬上激活,大腦會像電腦一樣控制人體內激素的分泌,維持體溫。回到常溫下,肌肉又會以平時三四倍的程度放鬆,血液循環加速,把更多的氧和養分帶到運動損傷患處,加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