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謝湘)對社會輿情進行科學分析是協助黨和政府傾聽民聲、實現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工具和路徑。11月2日,首屆全國社會輿情分析論壇在北京召開,會場座無虛席,場面熱烈。
全國社會輿情分析論壇現場
當前,線上社交網絡與線下物理社會交叉融合日趨緊密,輿情內容千變萬化,輿情源錯綜複雜,社會輿情分析的不同系統標準不一,離輿情實戰分析尚有一定距離。全國社會輿情分析論壇旨在結合各界的關切熱點,邀請複雜系統、社會學、新聞傳播學、自然語言處理、社交網絡分析等多個方向的專家學者與企業精英,探索構建適應社會變化發展的輿情智能分析解決方案。
中科院自動化所王飛躍教授
論壇首位發言者是中科院自動化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教授。他在題為《新輿情時間意味什麼:從社會計算到Social Prescription?》的報告中,描述了新情報時代平行情報的圖景,指出「新時代只有新技術遠遠不夠,必須有新的哲學」。作為社會學方向的新銳學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教授,以《情感動員與網絡輿情》為題,從最新的網絡輿情事件開始,介紹了感性和理性的認知、網絡時代的真相與印象,情感社會結構框架構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瀋陽教授報告主題為《中美博弈下的輿論新特點》,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林政博士代表所長助理王偉平研究員,帶來了題為《社交網絡情感分析》的報告。
論壇主席、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張華平博士
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NLPIR大數據搜索與挖掘實驗室主任張華平博士,帶來了《社交網絡輿情源發現與分析》的報告。報告從劍橋分析與ISIS恐怖組織的輿論操控入手,介紹了純粹基於「輿情」的分析已經陷入困境的情況,提出了以「輿情源」為中心的分析變革思路,具體介紹了北理工在輿情源發現、分析與應用方面的工作,其中汽車黑公關、「失獨」老人發現、與巴基斯坦選舉預測等案例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民網輿情中心單學剛副主任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單學剛進行了題為《輿情風險評估體系構建的理念和實踐》的演講,分析了輿情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分享了人民網在延慶冬奧會輿評中心的基本工作。新浪輿情通首席科學家,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劉建國演講主題為《全媒體時代的輿情感知與決策範式研究》,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施水才以《從網絡輿情監測到全輿論場輿情態勢感知》為演講主題,介紹了以勢態感知為基礎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的建立與發展。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白劍波介紹了智慧星光的大數據技術和產品。
全國社會輿情分析論壇是一場輿情分析實戰的經驗交流會,與會者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慧、社會計算、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在社會輿情領分析領域的交叉研究與應用。論壇吸引了網信、宣傳、政府、公安、軍方等多個黨政軍機關的主管,中國科學院、北大、清華、北理工、北航、國防科大、中國傳媒大學等8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的輿情學者,吸引了中電科、華為、南方電網、浪潮集團、阿里巴巴、中國船舶、今日頭條、趣頭條等大中型企業的輿情高管。
論壇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社會媒體處理專業委員會(SMP)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