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1月7-8日,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北京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承辦。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方岱寧院士擔任論壇主席。論壇主題為「協力同行、馭夢飛翔」,邀請了4個大會特邀報告和15個分會場專題邀請報告。本次論壇創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議形式,設有15個並行分會場,其中5個線下分會場安排110個博士生報告, 10個線上分會場安排182個博士生報告。
11月7日上午,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拉開序幕。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魏悅廣院士,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副主任孟慶國研究員、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段慧玲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向錦武院士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魏宇傑研究員,中國力學學會專職副秘書長湯亞南主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玉麗教授,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楊越教授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京津冀地區的博士生等120餘位代表參加了論壇的線下開幕式。線上直播平臺在線峰值近4000人。論壇開幕式由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唐少強教授主持。
在隨後的特邀報告環節,北京大學魏悅廣院士作題目為「新材料的湧現對力學發展提出的挑戰」的特邀報告,系統而簡要地介紹了新材料的獨特力學行為、傳統力學理論和計算方法的局限性、跨尺度力學表徵的難點、跨尺度力學研究的出發點及進展、未來發展展望等;清華大學許春曉教授作題目為「壁湍流減阻主動控制研究」的特邀報告,報告介紹了基於已獲得的認識,對壁湍流相干結構、湍流減阻控制機理、典型減阻主動控制方案進行介紹,並對高雷諾數時壁湍流減阻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控制策略進行探討;北京理工大學胡更開教授作題目為「彈性波超材料及波的調控」的特邀報告,報告介紹了通過材料微結構設計可以改變材料宏觀力學屬性,進而實現對彈性波的調控和相應的波動功能,報告通過具體的實例展示通過材料微結構設計,實現對波不同方式的控制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孫茂教授作題目為「微型昆蟲飛行的空氣動力學」的特邀報告,報告介紹了微型昆蟲是如何用新奇方式拍動,如何用新的氣動力機理來克服極大粘性效應,產生飛行所需的氣動力的。論壇特邀報告環節由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陳玉麗教授和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楊越教授共同主持。
11月7日下午和8日進行了分會場的學術報告和交流,報告涉及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一般力學、力學系統與控制、生物力學、爆炸力學、航空航天工程等力學學科領域。分會場安排了報告宣讀與現場問答環節,參會的博士研究生們充分展示了他們的研究進展和成果。經過程序委員會的討論,33位參會博士生的報告被評選為「優秀學術報告」。
論壇閉幕式由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楊越教授主持,他對本次會議的組織情況進行總結,並邀請線下、線上參會學生代表和志願者代表發言。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陳玉麗教授宣讀了優秀學術報告獲獎者名單,並為其頒發獲獎證書。最後,浙江大學工程力學系主任錢勁教授代表下一屆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的承辦單位浙江大學視頻連線致歡迎辭,並舉行會旗交接儀式,為期2天的論壇圓滿結束。
頒發優秀學術報告獎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有助於培養和發現青年人才,展示近年來我國博士研究生在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成果,搭建全國性力學博士研究生的學術交流平臺。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