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海頻發的海洋生態災害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預告

2020-11-26 中國科學院

邀 請 函

「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辦,是我國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的重要項目,旨在為全國博士生提供的一個高起點、大範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是全面提升我國博士生整體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向社會展示中國博士生群體創新精神和學術研究成果的一個窗口。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以博士生自主開展學術交流和研究活動為主,同時,積極發揮導師和著名專家的指導作用,幫助博士生開闊視野,啟迪智慧,提高創新能力。

「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中國近海頻發的海洋生態災害」將於2013年11 月12 日至11 月13日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行。本次論壇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及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承辦。論壇將為全國範圍內「中國近海頻發的海洋生態災害」領域的優秀學生提供學術交流平臺。論壇將邀請100名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相關學科的在讀博士生、優秀碩士生和本科生,以及港澳臺及國外部分高校的博士生參加。同時還特別邀請相關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專家到會,並參與論文評審、優秀論文評定和做精彩的學術報告。在論壇舉辦期間將宣讀優秀學術論文,並就相關論題進行面對面交流。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於 1950 年 8 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是國際海洋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所。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66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近500人,中科院院士4人、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101人,碩士生導師58人。作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研究生重點培養基地,研究所設有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水產3個一級博士點、9個二級博士點和10個碩士點,以及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 

建所60多年來,研究所面向國家需求和國際海洋科學前沿,不斷凝練和調整學科方向,重點在藍色農業優質、高效、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與關鍵技術,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動力過程,海洋環流與淺海動力過程,以及大陸邊緣地質演化與資源環境效應等領域開展了許多開創性和奠基性工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海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創新性貢獻。共取得900餘項科研成果,其中國家一等獎6項,國家二等獎24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5項,山東省科技最高獎3項,中科院和省部委重大成果獎、科技一等獎127項,國際獎16項。共發表論文94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2600餘篇),出版專著210餘部;共獲國際發明專利授權7件,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70餘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40餘件,外觀設計專利50餘件。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對外稱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縮寫CSOL)。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是海洋湖沼科學科技工作者自願結成,非營利性的法人學術性群眾團體,是國家發展海洋湖沼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現有會員8000餘人,下設17個專業委員會,7個地方分會和4個工作委員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將敞開懷抱,熱誠歡迎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優秀博士生等共聚青島,一起探討中國近海頻發的海洋生態災害,共商對策。

論壇活動

1、特邀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專場學術報告

2、博士生等分主題進行學術報告、交流及專家點評

3、參觀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及科學考察船

重要日期

1、徵文截止時間:2013年8月30日

2、參會邀請函發出時間:2013年10月1日-20日

3、會議宣讀論文PPT提交截至時間:2013年10月31日

4、論壇舉行日期:2013年11月12—13日

重要事宜

1、論壇參加範圍面向全國海洋領域在讀博士研究生、優秀碩士生和本科生。

2、論壇正式代表食宿免費,往返交通費用自理(西部高校學生除外)。

3、論文需提供正文3000-6000字左右,採用word文檔,A4紙型。徵文格式請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http://bslt.csp.escience.cn)下載。論文須網上提交。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4、所提交論文須是未公開發表的成果,論文及論壇期間產生的學術成果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稿件涉及保密內容,請作者特別說明。

5、所提交的論文由組委會進行評審後,交由學術委員會確定入圍名單(100名)。被錄用論文的作者、特邀嘉賓將收到參會邀請函。邀請函將以Email方式發出。

6、論壇將根據專家評審意見,評選出大會分論壇主題報告人選。

7、論壇將評選優秀論文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最佳學術創意、最佳表達和最佳演示獎若干名。

8、入選論文將編輯成論壇論文集(僅製作電子版—U盤存儲),其中優秀論文將向「中國海洋湖沼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推薦發表。

徵文範圍

圍繞分論壇主題「中國近海生態災害發生的生物學與海洋學機制」,「中國近海生態災害的環境效應及預防處置」,請具有海洋生態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物理海洋學、氣象學、海洋地質、海洋腐蝕與防護、水產養殖、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及其他相關專業同學踴躍投稿。

聯繫方式

1、通訊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南海路7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部

郵   編:266071

2、電   話:0532-82898654、82898650

3、傳   真:0532-82898654

4、網   址:http://bslt.csp.escience.cn

5、郵   箱:bslt@qdio.ac.cn

「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中國近海頻發的海洋生態災害」組委會

二零一三年六月

相關焦點

  •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2020-11-13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隆重開幕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隆重開幕 2020-11-07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生態學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暨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通知
    中國生態學學會定於2013年10月17-19日在南昌召開「中國生態學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暨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大會主題為「面向國家需求,促進生態學科發展」。本次大會由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江西農業大學承辦,江西省生態學會、江西省生態經濟學會等單位協辦。
  • 全球變暖導致2013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原標題:全球變暖導致2013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新華網日內瓦3月24電(記者張淼 劉美辰)世界氣象組織24日發布年度氣候報告稱,2013年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六熱的年份,全球變暖導致這一年乾旱、洪水、熱浪和熱帶氣旋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 江蘇科技大學論壇預告 | 2020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0年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壇引言為加強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內的學術交流,促進國內外學者共同進步,決定舉辦2020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
  • 全國海洋災害預測會商意見:今年我國近海災害性風暴潮將偏多
    日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組織召開了2020年下半年海洋災害預測會商遠程視頻會議,形成了2020年度全國海洋災害預測會商意見:今年下半年熱帶氣旋的生成情況與常年持平比去年同期偏少,我國近海發生災害性風暴潮4~5次,較常年偏多,災害性海浪20~25次,與常年同期持平。
  • 海洋局:今夏近海赤潮偏多 海洋遇生態難題
    受訪專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 陳亞瞿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助理主任 茹 懿國家海洋局近日發布消息稱,預計今夏近海赤潮偏多。今年1月以來,廣東惠州、珠海、深圳、汕尾等海域已相繼出現規模不等的赤潮現象。近年來,「赤潮」一詞頻繁見諸報端,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有哪些影響?
  • 潛心海灣、近海、極地和深海生態研究!中科院海洋所孫松當選國際...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青島科教園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孫松長期致力於海灣、近海、極地和深海生態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在海洋生態系統演變的理論與方法、海洋生態災害發生機理與綜合防控、深海探測與研究體系建設等方面起到引領作用。
  • 中國海洋學會分論壇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分論壇現場中國網9月6日訊 2013年9月2-3日,「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後順利召開,會議吸引來自國家海洋局局屬各單位、沿海省市海洋局、科研院所、涉海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110餘人參加。
  • 「兩山論」的藍色實踐——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側記
    9月19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單位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長島舉辦。論壇發布了《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共識》,提出了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海島模式、建立海島生態文明戰略體系、探索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海洋保護地體系等重要共識。
  • 2018北京大學藝術學國際博士生學術論壇舉行
    該論壇的目的是在培養博士研究生精進學業,做好學術研究的同時,提高策劃組織相關學術活動的能力,並促進與全國其他高校博士研究生的互動交流。為了促進藝術學理論各種研究之間的化合作用,學院嘗試將原本分開舉辦的藝術理論、藝術史、電影研究、藝術管理和文化產業四個國際博士生論壇集中起來舉辦。可以說,這是北京大學首屆藝術學理論國際博士生學術論壇,也是北京大學藝術學科「雙一流」建設的一部分。
  • 【倒計時1天】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即將開幕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將於2020年11月6-8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活動是中國力學學會主辦的首屆論壇,由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承辦。
  • 第一屆福州海洋高峰論壇——海洋生態研討會:聚焦海洋生態,共謀...
    論壇開幕式。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東南網1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11月27-29日,由閩江學院和中國生態學會海洋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閩江學院海洋研究院、海洋學院承辦的第一屆福州海洋高峰論壇——海洋生態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 世界海洋科技論壇青島舉行 發布十大海洋前沿問題
    新華網青島8月16日電(郭亞麗)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之一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協在會上發布了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本次論壇以「加快海洋科技創新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戴民漢等六位院士做了現場主題報告,就當下海洋科技領域熱點問題交流了觀點。
  • 同心協「力」,不負韶華——「2019年全國力學博士生論壇」在北京...
    9月20日至22日,由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以及中國力學學會共同舉辦的「2019年全國力學博士生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論壇由大會邀請報告、專題邀請報告及普通報告構成,設有五個並行分會場。本次論壇共收到來自國內51所高校的203篇投稿,經論壇程序委員會的評審,選出其中112篇作為普通報告。
  • 海洋工程地質災害防控科技創新高層論壇暨山東省海洋環境地質工程...
    海洋工程地質災害防控科技創新高層論壇暨山東省海洋環境地質工程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24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20
  • 中國海洋環境深度報告:可持續發展面臨四大危機
    然而,由於近年來沿海區域經濟和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近海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影響,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自198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以來,我國政府出臺實施了一系列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 長三角地區近海汙染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長三角近海汙染逐年加重   海洋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長三角近海汙染呈現逐年加重的趨勢。據2006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江浙滬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約50470平方公裡,比2005年增加4030平方公裡。嚴重汙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長江口、杭州灣和寧波近岸。
  • 聚焦「海洋+」|整治海洋汙染在行動,深圳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汙染在整治海洋之浩瀚,決定了海洋生態問題涉及面之深廣。《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水質級別為一般,深圳近岸海域水質並不理想。城市與自然保護戰打響與其它三大灣區不同,粵港澳大灣區位於低緯度區域,因此氣象災害頻發,全球變暖更使得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不斷增加。處於沿海地區的深圳是海洋災害的高發區。風暴潮、海岸侵蝕、赤潮及海洋汙染等時有發生,因此,減緩海洋災害帶來的損失迫在眉睫。
  • 第六屆五校聯盟博士生學術論壇暨第九屆中科大物理學院學術年會舉行
    12月6日,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五校物理學院、系主辦的「第六屆五校聯盟博士生學術論壇」在東區師生活動中心國際報告廳正式開幕。此次論壇暨第九屆中國科大物理學院研究生學術年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