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11月6日 /美通社/ -- 11月6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在服務貿易展區1.1H A3-03展位發布了人眼安全認證服務。同時,TUV萊茵聯合全球領先的雷射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正式發布《雷射產品人眼安全白皮書》,並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雷射產品安全性方面展開更深入合作。此外,繼去年進博會上發布《電子顯示產品藍光管理及健康指導白皮書》後,TUV萊茵再次攜手Eyesafe發布《眼部護理和電子產品手冊》。
聚焦雷射產品安全性,《雷射產品人眼安全白皮書》正式發布
雷射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但人臉識別、無人駕駛、雷射投影等技術讓眼睛越來越多地暴露在各種雷射輻射中,給用戶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與此同時,人臉識別等高頻率、低功率、長時間的雷射輻射累積所帶來的潛在危害還沒有得到深入研究,特別是對於快速增長的近紅外雷射器的應用,由於發射的雷射對人眼不可見,用戶對於雷射輻射的位置、強度以及風險並不了解。
發布會現場,TUV萊茵雷射安全專家忻海與禾賽科技雷射安全負責人孟穎揭曉了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其中以雷射雷達為例,系統地闡述了不可見近紅外雷射產品在確保人眼安全方面如何進行考量。
此次白皮書內容包含四個章節:雷射為何會影響我們的眼睛健康;雷射的安全與防護;雷射製造業人眼安全解決方案;雷射產品人眼安全標準發展進程。在第一部分中,從科普的角度介紹了人眼可見的光譜及能承受的光譜輻射強度、雷射及其特性,以及雷射技術在日常通訊、工業、信息、醫療等各領域的應用;第二部分,從雷射安全的角度,介紹了雷射的危害及其主要危害類型、雷射安全等級分類,以及現行全球雷射安全標準;第三部分主要從車載雷射雷達的角度,圍繞雷射產品的人眼安全問題,介紹了車載雷射雷達的發展背景、工作原理、技術壁壘、以及雷射安全需要關注的重點等;最後部分介紹了雷射產品人眼安全標準發展進程,包括消費者對雷射產品的認知和評價、為雷射製造業構建安全健康的環境等,並介紹了TUV萊茵人眼安全認證。
TUV萊茵以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IEC 60825-1、IEC 62471、ANSI Z136.1、FDA 21CFR第1040.10和11部分等法規要求為基礎,從產品分類、FMEA、極端環境條件下的符合性、加速關鍵部件的老化等方面,提供人眼安全認證,認證範圍涵蓋了眼動跟蹤設備(AR/VR)、雷射雷達、夜視攝像機、眼醫療設備、智慧型手機等產品。
發布會後,TU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副總裁楊佳劼與禾賽科技市場總監李天真代表雙方籤訂了合作協議。「作為國際領先的技術服務提供商,TUV萊茵具備豐富的雷射產品安全性分析與認證經驗。」楊佳劼表示,「未來,我們雙方將進一步深入探討雷射雷達產品的安全分析方法,並持續關注國際上雷射安全標準的研究進展,在確保產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攜手為用戶提供性能更強、可靠性更優、性價比更高的創新型產品。」
如需獲取《雷射產品人眼安全白皮書》,請點擊這裡
關注藍光輻射對人體健康影響,《眼部護理和電子產品手冊》正式發布
展位現場,TUV萊茵攜手Eyesafe發布了《眼部護理和電子產品手冊》。TU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副總裁楊佳劼與Eyesafe執行長Justin Barrett共同揭曉了手冊的主要內容。
Justin Barrett表示:「近年來,數字顯示屏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速度大幅加快,越來越多的醫學和科學研究明確表明,過度使用電子顯示產品所帶來的藍光輻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已成為全球共同的擔憂。」
此本手冊包含五個章節的內容。第一部分介紹了人眼結構及特點,以及顯示產品的藍光與數字視覺疲勞、生理節律、眼睛乾澀、視覺模糊以及其他症狀的關係。第二部分詳細闡述了藍光對人體的危害機理,以及如何採取有效措施減少藍光危害,包括減少屏幕使用時間、使用低藍光產品等。第三、四部分介紹了Eyesafe的防藍光技術以及通過該技術實現低藍光認證的產品。最後一部分介紹了關於藍光的最新調研及參考文獻。
楊佳劼著重解讀了TUV萊茵低藍光認證和視網膜保護係數(RPF)認證。TUV萊茵於2014年全球首創將低藍光檢測和認證要求引入顯示行業,近年來不斷引導顯示行業改進有害藍光管理方案。截至目前,TUV萊茵已為近1000款顯示產品進行了低藍光認證,並對10多款智慧型手機防藍光膜進行了RPF認證。
「TUV萊茵是顯示產品藍光管理領域的領導者。我們從2018年開始與Eyesafe合作,為顯示行業引入了極具價值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楊佳劼表示,「未來,希望我們雙方的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共同為藍光的科學研究而努力。同時,我們也期待與業界開展廣泛合作,對藍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顯示行業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