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會談》在B站營業|對話主創:努力好多年,終於迎來「出圈」契機
文|七號(珞思影視研究組)
每一季都深陷「窮穿地心」的製作困境,每一季卻又頑強而努力地活下去。闊別螢屏8個月,湖北衛視有著「口碑神獸」之稱的全球文化交流節目《非正式會談》(以下簡稱《非正》),又一次堅持到了新的一季。今晚8點,《非正式會談》第五季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正式營業。
寶藏綜藝《非正式會談》今晚「正式營業」
和前四季一樣,《非正》第五季以國際化的內容和形式架起中外交流的橋梁,有趣搞笑的個性化風格很「下飯」。不過,這一季又有些不同,製作方變為了「嗶哩嗶哩與湖北衛視聯合製作」,播出模式也改為「先網後臺」——5月17日起每周五晚8點在B站全網獨播,5月24日起每周五晚9點20在湖北衛視播出。
在B站「自主營業」多年,引無數B站網友競相推薦的《非正》,究竟是如何被官方「鎖定」的?帶著一份好奇心,捕娛記(ID:ibuyuji)採訪了本季節目的主創團隊。
再陷「停播」危機
《非正式會談》找到B站,就像回了「娘家」
等待的這8個月,對《非正》的粉絲群體「愛非」來說是煎熬的,有關節目「停播」的傳言不絕於耳。
湖北衛視總導演餘晴坦言,第五季節目在招商時的確「又受挫了」。為求更大的發展空間,節目組決定尋找新方向,「我們的粉絲一直在B站集中最多、最有活力,就主動聯繫了B站。」
而當聽說一檔來自湖北衛視的節目特別適合B站時,嗶哩嗶哩影業製作人、《非正》製片人季犖怡起初有些不相信:「當時不知道《非正》的存在,印象中衛視綜藝要麼是S級走流量藝人的,要麼就是比較嚴肅的,沒想到有這樣一檔節目。」只看了一集《非正》,季犖怡和團隊夥伴就欲罷不能:「讓我們有一種《非正》就是為B站量身定做的感覺。節目面向18歲到25歲的受眾,喜歡刷B站的粉絲也是這個年齡段,非常契合。」
《非正》牽手B站,就像回到了「娘家」
事實上,一直堅持「自主營業」的《非正》早已把B站當做宣傳陣地。把第一季到第四季的節目刷完,嗶哩嗶哩影業發現,在沒有任何資源推薦的情況下,《非正》單集播放量最高達到89萬,「這完全是粉絲自發安利達到的數據,沒有半點水分和摻假。」如此優秀的一檔綜藝節目主動發出邀請,還等什麼呢?季犖怡笑言:「B站好像就是《非正》的娘家,我說趕緊來吧!」
去年底,總導演餘晴帶著《非正》團隊來到B站,與嗶哩嗶哩影業進行第一次正式會面,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合作——《非正》第五季由B站和湖北衛視共同製作、共同出品、共同招商。5月10日,@嗶哩嗶哩彈幕網和@非正式會談在微博官宣:「B站+非正式會談=鎖了!」一句話,就讓「愛非」喜極而泣:「鎖死!兩個我最喜歡的合作了,哭了!」
這槓槓的人氣,鎖了!
今日上線的首期節目中,「會長」大左的開場白也顯得底氣十足:「和B站合作創造歷史性的第一,各位知道這個第一是什麼嗎?我們《非正式會談》第一次和一個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合作!」
有了B站的加盟,《非正》第五季的招商情況也變好了。雖然節目的製作成本並沒有明顯提升,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明顯的改善,比如可以拍比較精良的宣傳片、海報,視覺基礎上也有更新和提高」。
保持原汁原味
播出模式「先網後臺」,
彈幕反哺衛視版內容
曾被標籤為「小眾網站」的B站,如今已是國內領先的年輕人文化社區。5月14日B站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月活躍用戶首次突破1億,日活躍用戶也達到3000萬的新高。龐大的用戶基礎,讓B站完成了從二次元網站向多元文化社區的躍遷,這裡被日益視為Z世代流行文化的風向標。
《非正》被正式打上B站烙印,內容上會否向二次元、網感傾斜?餘晴表示,節目仍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B站是一個很奇特的生態圈,故意跪舔未必能討好,相反你保持原有的風格,只要有好的品質就能得到認可。我們的初衷沒有變,還是圍繞年輕人喜歡的、熱議的話題展開,內容和製作上一切都保持著原汁原味。」
歡樂的錄製現場
季犖怡認為,B站並非大家想像中的一定要打上二次元標籤,「B站粉絲渴望知道世界另一端發生的事情,也想了解各個國家文化碰撞的火花,《非正》針對的是這樣的人群。」如果要說唯一的不同,則是B站的平臺更廣、創意度更高,「觀眾和粉絲可以玩得更有創意一些。B站年輕人喜歡二創,可以給到他們一個二創《非正》的空間。」
《非正》最大的網感,其實體現在全新的播出模式上。自5月17日起,節目每周五晚8點在B站更新,第二周周五晚9點20再登陸湖北衛視。首期節目中,「書記官」陳超這樣安利新的收看方式:「看第五季《非正式會談》可以在B站首刷,然後在湖北衛視二刷,再回到B站三刷、四刷……」
準備好了嗎?B站等你二刷、三刷《非正》
為何B站版與衛視版相隔一周時間?「因為我們有彈幕啊!」季犖怡介紹說,《非正》最好玩的就是節目內容有很多梗,「作為B站重要的交互方式與特色文化,彈幕可以反哺節目內容,讓粉絲文化和彈幕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做了大膽的創新,把點評節目的金句彈幕篩選出來,放到衛視播出版本中。」此外,B站為大左、楊迪、陳銘、陳超以及11位各國代表都申請了帳號,「他們作為嘉賓,可以在節目播出時發送『逆向彈幕』與粉絲互動,這些好笑的槽點和好玩的梗也會搬到衛視版。」
想像一下衛視版《非正》「讓彈幕飛」的場景,是不是很有意思?這樣的創新,也讓《非正》成為國內首檔有彈幕的電視綜藝節目。餘晴表示,彈幕內容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會讓網臺聯動出現新的樣態,「當然我們也會對彈幕內容進行篩選,使它符合公共電視臺的播出要求。」
口碑來之不易
如何保證集集都精彩,是《非正》最大的挑戰
作為一檔「綜N代」,《非正》面臨的困境相比一線衛視的頭部綜藝多得多。一路跌跌撞撞,節目走到第五季絕對稱得上是電視圈的一個奇蹟,而前四季穩定在9分以上的豆瓣評分,更讓人對這檔節目肅然起敬。
前四季《非正》豆瓣評分穩定在9.0以上
新的一季,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餘晴回答說:「如何保證集集都精彩。」她坦言,《非正》前四季積攢的好口碑來之不易,如今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的守護。而在「守正」的同時,節目也尋求「創新」。一方面,各國青年代表加入了新成員,來自英國的帥氣小哥哥成明讓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B站up主、KOL等不同身份的嘉賓參與節目,他們都與選題相關,讓話題的討論更豐富。
《非正》裡的「進口小哥哥」很圈粉
至於外界所擔心的「選題荒」倒不是問題。餘晴說,「年輕人關心的話題」是首選,「我們建立了一個選題庫,進行篩選和反覆討論。每天都在發生新鮮事,不同的話題有不同的維度和角度,年輕人的想法更新換代得也很快,同一個事情兩年前是一種觀點,現在也許有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首期節目的話題「顏值即正義」,與口紅經濟、顏值經濟甚至各國奇葩稅收結合起來,展開的多輪探討產生不少金句:
「如果要交美人稅的話,我覺得我要交太多了。」
「一個女性快速吸引男性注意力,一支阿瑪尼紅管400的口紅遠遠高過一個LV包的吸睛率。」
「女生化妝不單單是取悅男生,是取悅自己。」
「顏值即正義,美貌到底能帶來什麼?何止能變現,還能變命,命都能救回來。」
「審美是時代的偏見。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審美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有趣,但是千萬不要讓它成為生活的枷鎖。」
正如季犖怡所說,考慮到製作與播出的周期,《非正》不會刻意追求「熱搜」話題,但節目中的話題探討有望成為「熱搜」。
「為愛發電」求生存
也許,這次會是「出圈」的最好契機
2015年4月24日,《非正》第一季首播。四年過去了,無論多麼困難窘迫,節目組始終都在堅持。提起「是什麼支撐你們活下來」的老問題,餘晴笑道:「說俗氣點,就是愛啊!」
《非正》滿滿的求生欲來自製作團隊、嘉賓和粉絲的愛。第一次在朋友圈安利《非正》,身居國外久未聯繫的朋友給季犖怡留言:「太好了,第五季終於要來了!」《歪果仁研究協會》節目的創始人高佑思也很激動,對季犖怡說:「希望《非正》能多一點讚助,這樣就可以做到200季了!」拍攝第五季海報與場地方討價還價,對方一聽餘晴說是《非正》節目組,立馬去申請最低折扣。
《非正》第五季海報在海邊取景
在主創眼中,「愛非」散落在世界各地又無處不在,「這檔節目能活到現在,真的就是大家在『為愛發電』。連廣告客戶、代理公司也說一定得幫你們拉到廣告,一定要幫你們繼續做下去。」在「愛非」眼中,這檔良心綜藝值得更多人的認可和喜愛,期盼它終有一天能夠出圈。
充滿愛與正能量的《非正》,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也許,《非正》與B站的官方合作會是一次出圈的契機。季犖怡對此很有信心:「B站的社區互動性較好,《非正》原本的觀眾群在B站也很活躍,兩個平臺強強聯合,會讓更多年輕人關注這檔節目。」同時,B站粉絲對於認可的內容會自發安利到B站外、圈外,比如紀錄片《人生一串》就是在B站粉絲的安利下走紅。餘晴的心態比較放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努力把內容做好,能不能出圈看緣分。當然,我們也努力了很多年,這次肯定是一個契機,希望能有很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