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MOSFET的原意是: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屬氧化物半導體),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場效應電晶體),即以金屬層(M)的柵極隔著氧化層(O)利用電場的效應來控制半導體(S)的場效應電晶體。
功率場效應電晶體也分為結型和絕緣柵型,但通常主要指絕緣柵型中的MOS型(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簡稱功率MOSFET(Power MOSFET)。結型功率場效應電晶體一般稱作靜電感應電晶體(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SIT)。其特點是用柵極電壓來控制漏極電流,驅動電路簡單,需要的驅動功率小,開關速度快,工作頻率高,熱穩定性優於GTR, 但其電流容量小,耐壓低,一般只適用於功率不超過10kW的電力電子裝置。
2.功率MOSFET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功率MOSFET的種類:按導電溝道可分為P溝道和N溝道。按柵極電壓幅值可分為;耗盡型;當柵極電壓為零時漏源極之間就存在導電溝道,增強型;對於N(P)溝道器件,柵極電壓大於(小於)零時才存在導電溝道,功率MOSFET主要是N溝道增強型。
2.1功率MOSFET的結構
功率MOSFET的內部結構和電氣符號如圖1所示;其導通時只有一種極性的載流子(多子)參與導電,是單極型電晶體。導電機理與小功率mos管相同,但 結構上有較大區別,小功率MOS管是橫嚮導電器件,功率MOSFET大都採用垂直導電結構,又稱為VMOSFET(Vertical MOSFET),大大提高了MOSFET器件的耐壓和耐電流能力。
按垂直導電結構的差異,又分為利用V型槽實現垂直導電的VVMOSFET和具有垂直導電雙擴散MOS結構的VDMOSFET(Vertical Double-diffused MOSFET),本文主要以VDMOS器件為例進行討論。
功率MOSFET為多元集成結構,如國際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HEXFET採用了六邊形單元;西門子公司(Siemens)的SIPMOSFET採用了正方形單元;摩託羅拉公司 (Motorola)的TMOS採用了矩形單元按「品」字形排列。
2.2功率MOSFET的工作原理
截止:漏源極間加正電源,柵源極間電壓為零。P基區與N漂移區之間形成的PN結J1反偏,漏源極之間無電流流過。
導電:在柵源極間加正電壓UGS,柵極是絕緣的,所以不會有柵極電流流過。但柵極的正電壓會將其下面P區中的空穴推開,而將P區中的少子—電子吸引到柵極下面的P區表面
當UGS大於UT(開啟電壓或閾值電壓)時,柵極下P區表面的電子濃度將超過空穴濃度,使P型半導體反型成N型而成為反型層,該反型層形成N溝道而使PN結J1消失,漏極和源極導電。
2.3功率MOSFET的基本特性
2.3.1靜態特性;其轉移特性和輸出特性如圖2所示。
漏極電流ID和柵源間電壓UGS的關係稱為MOSFET的轉移特性,ID較大時,ID與UGS的關係近似線性,曲線的斜率定義為跨導Gfs
MOSFET的漏極伏安特性(輸出特性):截止區(對應於GTR的截止區);飽和區(對應於GTR的放大區);非飽和區(對應於GTR的飽和區)。電力 MOSFET工作在開關狀態,即在截止區和非飽和區之間來迴轉換。電力MOSFET漏源極之間有寄生二極體,漏源極間加反向電壓時器件導通。電力 MOSFET的通態電阻具有正溫度係數,對器件並聯時的均流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