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知道,自己會愛上什麼樣的人?| 研究:愛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2020-12-01 搜狐網

KY作者 / 隋真

編輯 / KY主創們

前幾天,有位讀者給我們留言,訴說對愛情「保質期」的困惑:

「KY,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一沒了新鮮感,愛就結束了;可是有些人之間的愛好像卻一直存在著。 我希望能有長久的愛,但周圍人總告訴我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可能對「長久的愛」嗤之以鼻,認為隨著時間過去,愛最終會消磨殆盡。但心理學家Nathaniel Brandon教授並不同意這個看法。他認為,彼此傾慕、互相依戀的羅曼蒂克之愛能夠持久存在,但那需要雙方擁有和保持它的重要基礎。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導讀Brandon教授的著作《羅曼蒂克心理學:在一個反羅曼蒂克的時代裡》,來談談羅曼蒂克之愛的基礎是什麼,如何選擇我們的伴侶,以及這段愛的關係中會遇到怎樣的挑戰。

羅曼蒂克之愛的核心和基礎——心理可視性

人和人之間有不同的愛,羅曼蒂克之愛是其中一種。Brandon教授將其定義為:「人和人之間在精神上、情感上和性方面產生的強烈依戀,它是一方對另一方高度認可的反應。」(p.3)經歷著羅曼蒂克之愛的戀人,會對伴侶有強烈的感情傾慕,有精神上的依戀,並為對方的價值觀、外貌等特質感到深深吸引(Brandon教授認為,羅曼蒂克之愛只存在於異性戀關係裡,不過KY認為它並不受性取向的局限)

儘管可能經歷感情挫折,人們仍然有不斷去愛、去和另一個人締結關係的衝動,是因為在羅曼蒂克之愛中,我們體驗到了心理可視性(psychology visibility),即對一個人內在特質的理解和認可。

心理可視性是羅曼蒂克之愛的核心和基礎。在一段成功的羅曼蒂克之愛的關係裡,雙方都能擁有可視體驗,都能感到自己的內在自我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接納。反之,如果缺乏心理可視性,愛可能無法產生,或是無法長久生存。

我們需要體驗可視,因為它與「認識自我」的基本需求緊密相連。人們渴望並需要充分、真實、客觀地了解自己,來為自己做出合適的選擇與行動。然而,由於我們的內在特質(如性格、心靈、思維過程)並不像外在特質(如外貌、地位、成就)那樣明顯,且會在不同的情境、時間中發生變化,僅僅通過自身的反思,可能無法足夠充分地了解自我。

因此, 我們需要和他人締結關係,通過a.「主體內容的客體化」和b.「自我意識的外化」兩種方式來獲得對內在自我的可視:(pp. 63-64)

首先,a. 「主體內容的客體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感受「他人眼中的我」來感知我們的內在自我。我們是他人感知的客體(對象),通過他人注視我們的方式、與我們說話的方式和對待我們的行為,我們得以了解在對方眼裡我們擁有什麼個性、處於什麼情緒狀態、擁有何種認知方式,等等。

如果對方看待我們的觀點與我們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認識合拍,並且他們的觀點通過行為和話語傳遞了過來、讓我們覺察到,我們就產生了心理上的可視,在對方的行為、話語中體驗到了自我的反映:「原來我的內在自我是這樣的」、「你看見了我、理解了我」。此時,對方也就成為我們自我心理的鏡子。

另一種方式是b. 自我意識的外化,即在他人身上看見我們自己。如果我們遇到一個人,Ta的所思、所愛,Ta對一些事件和環境的反應與我們相似,我們會覺得對方仿佛「另一個我」,並通過觀察Ta對世界的反應來感受和理解我們自己:「原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可能會這麼做」。

人與人之間的積極互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可視的體驗,但Brandon教授認為, 我們在羅曼蒂克愛情中感受到的可視是最強的。愛促使我們去和被愛的人產生接觸和互動(p.50),而在強烈的情感投入和緊密交流中,通過伴侶對我們的反應和/或觀察伴侶對世界的反應,我們感受到了頂峰的心理可視性。最終, 愛一個人也就是在對方心裡找回了我們自己。(p.64)

什麼樣的伴侶會和我們產生羅曼蒂克之愛?

a. 你們擁有相似的生活感受

Brandon教授認為, 想要在羅曼蒂克之愛的關係中擁有可視體驗,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關係中的雙方擁有相似的生活感受。

生活感受是人們對世界、生活和自身的最深刻、最廣泛的態度和觀點的總和,比如,我們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對於我們的努力和想法能否實現的信念,我們是對世界充滿懷疑還是信任,是更喜歡立刻獲得滿足還是願意為了未來去忍耐,哪些是我們堅決支持的、而哪些又是我們無法接受的,等等。(p.84)

在羅曼蒂克之愛的早期,或初次相遇時, 愛人往往會體驗到「似曾相識的感動,但那並不是因為他們之前真的彼此熟識,而是 因為在另一個人身上發現了自己非常熟悉的部分,即我們自己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時常浮現出的、強烈的生活感受。

而彼此相似的生活感受不但可以成為互相理解、認可的基礎,也讓我們更信任伴侶,願意把自己的不同感受和觀念和對方分享、期待得到反饋,這進一步帶來更多的可視體驗。

相反,如果在生活感受方面存在分歧,即使相遇時充滿激情,隨著接觸加深,愛人們會或強烈或隱秘地感到雙方並不合適,仿佛「哪裡出了問題」。最終,他們會意識到雙方並不是一路人。

b. 在生活感受相似的基礎上,我們喜歡和自己互補的人

相似帶來交流和理解的基礎,而當兩人存在互補時,就能體驗到刺激、挑戰和激動,提升感情。但不是所有差異都具有互補性,有些差異只能帶來牴觸和矛盾, 只有那些被我們欣賞的差異,那些在我們看來可以拓展自我的差異,才是互補的。(p.94)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自己不善於言辭,而羨慕愛人擁有更強的溝通能力,我們會取長補短、試著學習Ta的溝通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但體會到了自我提升的喜悅,還對自身的狀態和潛力有了更好的認識,並再一次肯定了自己對愛人的選擇。

c. 選擇愛的對象,需要避開不成熟的人

此處的「不成熟」, 指的是一個人內心沒有獨立自主,總感到不合適與不滿足,又覺得只有別人才能改變這些,自己則缺乏內心的力量和支持、無法為自己負責

不成熟者可能因為從小被溺愛,或是被過度控制,而在長大後不敢或不願為自己負責;也有些不成熟者可能因為缺乏來自父母的關愛和照料,而不斷地想用他人的愛來補償自己缺失的父/母愛。

有些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感到自己擁有的愛情有些似乎是成熟的,而有些似乎是不成熟的。而Brandon教授指出,每個人總是多層次和多側面的,即使是高度成熟的人,也會偶爾有不成熟的時候。但,成熟的人能夠接受這種偶爾的不成熟,並且不會沉溺其中;而不成熟的人則會極力否認自身的不成熟,事實上又受制於它。(p.102)

如果你的愛人並不成熟,或許你很難從愛人身上獲得可視體驗。因為不成熟者會期望你按照Ta需要扮演角色,Ta對你的理解和認識是扭曲的,投射了Ta對父母的期望,而一旦你違背了Ta對角色的要求,Ta可能對真實的你視而不見,或是可能勃然大怒,指責你對Ta不夠好、沒有滿足Ta的需要。

而由於不成熟者沒辦法感受、理解真實的你,Ta也就不能在交流中給予相應的反饋,無法讓你感知到你的真實內在自我在Ta心中是什麼樣子。

d. 對女性而言:羅曼蒂克的伴侶需要尊重女性

只有尊重女性的愛人,才能讓女性擁有可視體驗。如果愛人只是將她看作一份私人財產,一個物件,一位保姆或是一位母親,那麼就無法真正重視她,將她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去理解和感知,女性也就無法從愛人的反應和對待中感受到愛人對她內在自我的理解。她可能感到自己被利用,被忽視,卻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

羅曼蒂克之愛會遇到哪些挑戰?

a. 自尊的挑戰

如果一個人自尊水平不高,那麼一段時間後,關係裡的雙方都可能感到關係中缺乏真誠的可視體驗。

一方面,低自尊者傾向於掩蓋真正的自己,也就沒有給對方機會去理解和看見真實的Ta,久而久之,低自尊者感到對方愛的是自己的面具,而不是真實的自己;另一方面,低自尊者可能對愛人帶有浪漫化的崇拜,也阻礙了低自尊者去感知真實的對方。

——如何應對自尊挑戰:

試著將積極的評價和自我形象有力地聯繫在一起。比如,在自己的照片上寫下自身的優點和強烈的身份認同(像是「負責的鏟屎官」)。如果覺得很難想到自身的閃光之處,可以讓信賴的朋友代寫。將照片貼在床頭,或者收在錢包裡,當你又一次自我懷疑或自我攻擊時,就看看照片,來潛移默化地建立積極評價和自身形象的關聯。

(低自尊還會對親密關係有哪些不良影響?如何修護或維持我們的自尊水平?關注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低自尊】,查看更多。)

b. 自主的挑戰

自主指的是一個人自我指示、自我調節的能力。不夠自主的人缺乏良好的獨處能力,需要伴侶滿足自己、陪在身邊,否則就會感到不知所措。Ta可能過分依賴愛人滿足自己的需求,即使有些需求並不應當由愛人來負責。由於很難自我調節,不夠自主的人往往深陷在自己的問題中,而沒有餘力去看見、去理解自己的伴侶。最終,伴侶會覺得窒息,認為不自主者只關注自身,卻無法讓伴侶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如何學會獨處:

創造獨處的積極體驗。嘗試準備一些你喜歡的單人活動,比如,看電視劇、散步等,在活動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對身體和環境的感知上,比如,在散步時,試著觀察路邊的小動物、感受風吹過身體的感覺。循序漸進,逐步地延長獨處的時間。

c. 自我暴露的挑戰

有些人很難向愛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除了害怕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不被認可外,不自我暴露的人也可能是迴避或壓抑了自己的情感,用自我疏離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但沒有人會讀心術,如果我們自己封閉自我、忽視需求,那麼伴侶也無從了解我們需要什麼、害怕什麼。

——如何學習自我暴露:

我們可以就這方面的困擾和愛人做溝通,比如,你們可以約定每天有一點時間來聊聊雙方一天的情緒和感受。最開始可以是很簡單的分享,比如,「我今天感到挺……的,因為發生了……」。在一天天的練習中,你可能逐漸會覺得說自己的感受並不是艱難的事,也更相信愛人會接納你的自我暴露。

d. 投射可視的挑戰

投射可視指的是,我們將自身對對方的理解和發現告訴對方。許多伴侶在「投射可視」部分遇到的困難是感到自己的愛人「乏善可陳」——他們覺得對方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被挖掘和理解的了,也沒有新的發現可以反饋給伴侶。

——如何對伴侶「常讀常新」: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和愛人一起做一些過去沒有嘗試過的事,比如,一起讀一本雙方都感興趣的書,或是去某個一直想去但是沒去過的地方,並與對方交流自己新的體驗和感受。有時愛人們覺得彼此不再有變化,是因為沒有騰出時間或抓住機會自我發展,不能再將新獲得的感受和領悟帶入到關係裡。

我們也可以培養自己帶著一種開放的、發展的視角觀察伴侶。在兩人的相處中,觀察一下,和過去相比,Ta的想法是否有了改變?Ta在哪些方面的反應讓自己意想不到?有時,和愛人一起回憶過去,我們可能會驚訝地察覺到雙方的成長。

Brandon教授將羅曼蒂克之愛視作一個人走向自我完善的重要路途。在愛的路途中,人們會經歷挑戰和失敗,但那並不代表愛不可行,也不代表愛只是理想化的願景。羅曼蒂克之愛確實存在,也可以長久,只是像對待其他事物一樣,人們也需要對羅曼蒂克之愛投入努力,去看見真實的對方,去給予對方真誠的反饋。

今日互動:你嚮往羅曼蒂克之愛嗎?你是否經歷過一段長久的羅曼蒂克之愛?來留言區和我們聊聊吧~

Reference:

Branden, N. (2018).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Romantic Love in an Anti-Romantic Age. Tarcher Perigee.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

All Rights Reserved

點「 在看」,愛對人

相關焦點

  • 國產愛情電影《不知不覺愛上你》項目發布會
    2020年12月初,由潘斌龍主演的國產愛情電影《不知不覺愛上你》項目發布會正式拉開帷幕,發布會上,《不知不覺愛上你》電影發布參演的部分實力喜劇演員名單,賈玲、賈冰、嶽雲鵬、王迅在《不知不覺愛上你》電影中集結,引發眾人期待!
  • 心理學家:你第一個愛上的人,反映了你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1)你愛上的是「冷漠型」或者是「折磨型」的人 所謂「冷漠型」,是指在愛情中,表現得很冷漠,很冷淡。無論你表現出對他有多麼依賴,多麼愛戀,也很難激起對方的情緒,對方就像是一個冰冷的機器。
  • 女人真心愛上你時,會有什麼樣的徵兆?
    一段感情要經歷從懵懂到深愛的過程,在這個發展的過程,女人也會有不同的心理變化。女人是心思細膩的,對於愛情的感知也是由淺入深的,在這個過程,男友的陪伴、共同的經歷和逐漸深入的了解都會讓女人更加確定男朋友是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都說女人心海底針,其實不然,在愛情裡,當一個女人確定了自己的真愛時,她會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真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你愛上什麼樣的人,並不是天生緣分,往往是潛意識的選擇
    她的想法很奇葩,她說自己結婚或沒結婚的男人都交往過,對於自己做小三的那段時光,她甚至認為很值得懷念。到底是什麼樣的潛意識讓她有這樣的選擇?分析她的情感史不難發現,她的男朋友基本都是有錢人,並且捨得給女人花錢的人。她為得到這些情感不惜做小三,甚至發生深夜去醫院取高爾夫球這樣的醜聞。
  • 愛情可以能量守恆的4大星座,愛上你就是此生的唯一
    巨蟹座的小夥伴,對於愛情拿得起放不下,愛上一個人前期就會觀察很久,各方面考察的都差不多,才會開始一段感情,所以他們的愛情失敗率很低,因為愛的太過小心翼翼,所以和他們牽手的人,都嫁給了愛情。巨蟹座的愛情可以能量守恆,愛上你就是此生的唯一!遇見了,要好好珍惜!
  • 愛情其實是由六種愛情物質「組成」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很少人會將科學與愛情並談,一般人認為科學與愛情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實際並不是這樣的,愛情跟科學不矛盾,愛情本身就是科學。 那麼,愛情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愛情的根本動機又是什麼?是人類的繁衍。人類的繁衍又涉及了什麼呢?涉及了進化論、物種起源,這些全都是科學。
  • 被愛情衝暈了頭?大腦在墜入愛河時發生了什麼
    以下,是費雪在採訪中告知我們的信息,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是如何理解愛和性的。愛情的腦科學我們掃描了 100多 名處於熱戀中的人的大腦。我們注意到,那些墜入愛河不久的人(8個月內),他們大腦中與強烈的浪漫愛情感覺相關的區域活動頻繁;而那些熱戀時間較長的人(8到17個月),大腦中與深度依戀感相關的區域表現出了額外的活動。
  • 人的愛情能有多長?世界上偉大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人的愛情能有多長?答案是51年9個月零4天。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身邊躺過622個情人之後,依然能在80歲遇見時,說我只愛你。當純粹的愛情遭遇世俗的現實,顯而易見被徹底打敗的肯定是前者,世上幾乎沒有人能像《霍亂時期的愛情》裡的阿里薩那樣,為一份愛堅守51年9個月零4天,也許是上帝實在不忍心,在他76歲時成全了這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3)恐懼型: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都是消極的。這類人因為害怕他人的拒絕而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繫。(4)冷漠型:對自己的看法相對積極,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但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這類人會避免與他人聯繫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從心理學上說,一段感情是有哪幾個階段呢?
  • 心理學:選擇你最喜歡的動物,測你一生會被多少人愛上
    心理學:選擇你最喜歡的動物,測你一生會被多少人愛上兩個人最終選擇在一起,原因不外乎性格上的彼此吸引,你喜歡的動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情感偏好,那麼哪種性格偏好能夠吸引更多異性呢?選擇你喜歡的動物,來看看你一生會被多少人愛上。
  • 心理學告訴你:真正愛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
    知道真正愛一個是什麼感覺嗎?關注他,欣賞他,兩個人心理和身體發生重合。斯皮策的自我心理學理論認為,當兩個人的身體和生理需求相重合,兩個人的行為將以相互滿足為目的。當你真正愛上對方的時候,也是發生心理融合的開端,心理學家總結出了真正愛一個人的8種感覺!
  • 心理學:一物降一物,愛情為何物?我們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
    當我們被問到喜歡或者愛我們現在的伴侶的原因時,很多人都會一臉無辜並且不知所措的說: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呢。」 但是請你仔細想想,為什麼茫茫人海中,為什麼在你認識的那麼多人中,你偏偏會選擇跟你的伴侶在一起呢?
  • 被愛情衝暈了頭?| 大腦在墜入愛河時發生了什麼
    在某些情況下,你的大腦會根據你的文化背景來解釋某種反應,這是一般的大腦反應。而在其他情況下,就跟文化背景無關了,而是達爾文式的運作模式:因某些極其特殊的原因,大腦某個特定的部位聯合基本的神經結構形成一個非常個性化的系統,對特定的刺激做出特定的反應。我們曾做過一個對癲癇病人的研究,十分神奇。
  • 你知道根本原因嗎
    現在的市場發展非常快,幾乎人人都不需要太多的培訓就能輕鬆的入那些簡單的行業,而簡單的也是沒有什麼技術門檻的,對於這些沒什麼門檻的行業想要開店也自然會面臨經營越來越不好的局面,但除去了門檻等因素的影響外,你還知道其它影響經營的根本原因嗎?下面就讓鋪先生給大家說說吧!
  • 《墨菲定律》:10個愛情法則,讓你學會不在愛情裡受傷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在面對愛情的時候總是遊刃有餘,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性格特點,他都能夠掌握對方最真實的心理,所以,他們的感情總是非常的甜蜜和恩愛呢,而且他也不會在一段感情當中受傷害,如果他發現這一段感情出現了某一些異樣,他也會全身而退,其實他只不過是掌握了在愛情當中的一些墨菲定律罷了
  • 為什麼一夜情後,你感覺自己愛上了對方?
    今天我們將分享美國拉特格斯大學人類學家海倫·費希爾的研究:sex跟愛情的關係,以及大腦如何影響了我們的愛欲?你還可以感受到,他在床上幽不幽默感?是否認真傾聽?是否自大?是否愛發脾氣……總之,大腦會收集大量信息來確認這個人和你的匹配程度。」你不相信?海倫·費希爾教授說啊,她每年都要研究一夜情是否會讓人陷入愛情,這已經是第7年頭了。「我大概有兩萬人的數據,每次,我都會問被調查者,『你是否曾期待一夜情只是一夜情,結果卻變成了一個長期的承諾?
  • 愛上一個人很慢,但愛上後會很長情的星座,遇到要珍惜
    ,不會輕易把自己交託出去,即使是面對一個喜歡很久的人,也會經過時間去證明、試探對方是否真心,所以,他們愛上一個人往往很慢,需要時間來告訴自己答案。當和金牛確定關係在一起之後,會無微不至地照顧你,甚至整個生活重心都是你,努力工作賺錢就是為了讓愛情有物質保障,因為他們想發展長久穩定的感情,想要在一起一輩子。
  • 《因為風就在那裡》:會愛上駱澤那樣危險的人,是因為他就在那裡
    後來,客棧裡發生了很多事,女主的做法讓男主刮目相看,特別是涉及專業方向的時候,女主的光芒非常的耀眼,無論是翡翠還是其它瑪瑙玉石,都難不倒她。這讓男主對女主產生了點隱隱約約的情愫。在知道女主的身份之後,以及與自己弟弟的淵源之後,男主變成了她的保護者,最終變成了她的男朋友。兩人衝破重重阻礙,化解種種危機,男主終於證明了自己,最終和女主在一起了。
  • AI機器人會愛上人類嗎?
    AI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AI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機器人將能像人一樣學會思考!    AI機器人會和人類產生愛情嗎?    首先,可以肯定人類會對AI機器人產生愛情!這個原因非常的簡單,人和人之間的愛情基礎來自身的自然基礎。
  • 美劇《愛情生活》關於愛情,十人九悲,好的愛情究竟是什麼樣的?
    「人們,在找到真愛之前,平均會談七次戀愛,通常其中的兩次會是穩定的關係,其餘的則是短暫戀情,非認真交往或一夜情,人們平均會深陷感情兩次,也會心碎兩次。」女主角達比·卡特,小時候父母離異,這讓她沒有歸屬感,青春期時不知道該如何與別人建立關係。之後她就不斷往返於父母各自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