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比利時藝術家的「世界雞繁殖計劃」

2020-11-26 環球網

新華網布魯塞爾12月20日電(記者王朝文 吳昌榮)比利時人科恩·范梅赫倫是世界概念藝術家,他創立的「世界雞繁殖計劃」將藝術與科學相融合,試圖繁育出攜帶世界上所有雞種基因的「世界雞」,以此體現世界文化的多元。

他位於比利時東部林堡省哈塞爾特市的工作室裡,擺滿了與雞有關的繪畫、裝置等藝術作品。有的作品表現雞沒有完全孵出的樣子,有的作品是雞頭與鱷魚身的結合。

範梅赫倫向新華社記者展示了他自己鍾愛的一幅油畫作品。在這幅題為《雞蛋裡的世界》畫中,雞蛋裡有穀物、羽毛。

他解釋說:「我用它來表現內心深處激情和狂野的那一部分。穀物、羽毛都是跟雞有關的,這些都是隱藏在一個雞蛋裡面的內容,它們是一切的開始。」

範梅赫倫5歲起與雞結緣,當時他父親的一個朋友給他家帶來了兩隻小雞,他非常喜愛。12歲時,他問父親為什麼要把雞關在籠子裡,父親的回答啟發了他對於自由與束縛的思考。

1999年,範梅赫倫啟動「世界雞繁殖計劃」,首先將比利時純種梅歇爾斯雞和法國純種布雷斯雞雜交,繁育出第一代「世界雞」。然後,他用第一代「世界雞」與英格蘭純種紅冠水雞繁育出第二代「世界雞」。被命名為「梅歇爾斯·烏雞」的第13代「世界雞」則是中國烏雞與第12代「世界雞」繁育的後代。範梅赫倫目前正在從事第18代「世界雞」的繁育。

範梅赫倫今年49歲,卻已花了30多年時間關注和研究雞,包括到不同國家考察不同品種的雞的生存狀況、生活條件及其承載的地域文化信息,並把它們帶到比利時來繁育。他最初做繁育項目的時候,開闢了一個大約10公頃的繁育基地,他眼下在世界不同地方擁有8個農場。

他說,雞繁育項目本身就是藝術品,它涉及不同的專業領域,需要藝術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科學家和生物學家的協作,把藝術與科學巧妙融合在了一起。

「雞和人一樣,對環境氣候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人到哪裡都能生存,雞也一樣。檢測雞的基因,基本上能追查到人類遷徙的歷史,因為人會把雞帶在身邊。」範梅赫倫說。

過去15年,範梅赫倫將18個國家的純種雞逐一雜交繁育。他從雞的繁育過程中獲得靈感,用抽象的手法,通過木雕、繪畫、攝影及裝置等多種藝術作品,表現多元文化的融合,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同時服務於相關科學和醫學研究。他目前擁有世界最大的雞基因資料庫。

範梅赫倫說,世界各地大約有3000位收藏家收藏他的作品。他曾帶著「世界雞繁殖計劃」藝術項目,到十多個國家展示,包括參加中國廣州當代藝術展。明年,他將帶著他最新的「世界雞」作品參加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

相關焦點

  • 「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
    【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Bal 的創意繪畫作品【創意設計】影子塗鴉比利時藝術家 Vincent
  • 「雞」的世界你可能不懂,肉食雞和速成雞都是怎麼繁殖而來的?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離不開一個家禽的,這個家禽在人們的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就是「雞」,但是肉食雞和速成雞都是怎麼繁殖而來的?雞的數量是非常的巨大的,世界上的雞數量要在200億隻以上,人類對雞的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雞的數量超過了所有的家庭和家畜,科學家們曾經研究報導,如果用生物體的含碳量來計算的話,人類所有家庭的含碳量總計是0.05億噸碳,但是這些絕大部分來源於雞,這就說明人類對雞的需求是非常的巨大的。家雞是怎麼產生的?
  • 為吃它的肉而近乎變態的選育,牛界巨無霸比利時藍牛越強壯越悲慘
    很多人在第一次見到這種牛的時候都以為是橡膠做的模型或者藝術家為了表現肌肉美的雕塑,當看見它們若無其事的踱步時,能說得通的解釋只能是人類科學家研究出的轉基因「怪物」或者是激素使用過量
  • 比利時藝術家實驗「共用錢包」:走出孤島,藝術讓相處更溫暖
    有10位生活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藝術家們,在過去三年,展開名為「共用錢包」的藝術社會實驗,參與者向一個帳戶裡存款,也從一個帳戶中取款。「藝術並不是一件掛在牆上的商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共用錢包」以一種深深聯結的方式讓個人融入了群體,疫情對獨立藝術家的影響,因互相支持而消解不少。也許藝術在這個時代的獨特力量,便是帶領我們去重新想像可能的未來,並身體力行地實踐它。
  • 比利時國寶級作家雨果·克勞斯代表作《比利時的哀愁》中文簡體...
    比利時文學距離我們有多遠?也許只需一本書的距離——「比利時國寶級作家」雨果·克勞斯自傳性質的代表作《比利時的哀愁》無疑是首選。因其作品照耀了戰後艱難重建中的比利時,被譽為「比利時明亮的燈塔」。 雨果·克勞斯一生追求自由、公義,始終葆有桀驁、不羈與倔強的少年氣質。與其文學盛名相對應的,是他慣於挑戰社會習俗尤其是保守的宗教傳統及道德秩序的鬥爭姿態。2008年,在飽受阿爾茨海默病折磨後,克勞斯以安樂死的方式告別了這個世界。
  • 刷新世界紀錄!中國神秘買家花1250萬買下比利時賽鴿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15日,在賽鴿天堂(PIPA)拍賣會上拍賣的一隻比利時賽鴿被一位中國買家買走,成交價高達16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50萬元)。這隻母賽鴿來自比利時,今年3歲,名叫新金姆(New Kim)。
  • 比利時VEDETT野性釋放 開啟白熊啤酒2020限量藝術款
    今年,玩酷奇趣的VEDETT與比利時街頭藝術家和紋身藝術家A SQUID CALLED SEBASTIAN聯名合作,在啤酒瓶身上描繪了3隻活靈活現的動物:赤龍、霸熊和靈虎,展現潮酷街頭藝術,釋放野性,打造全新白熊啤酒2020限量藝術款(VEDETT Extra White Limited Edition 2020),為啤酒愛好者開啟一場饕餮盛宴。
  • 天價賽鴿刷新世界紀錄!中國買家豪擲1247萬拍下一隻比利時賽鴿
    據美聯社報導,11月15日,一隻名為「新金(New Kim)」的比利時雌性賽鴿以16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47.9萬元)天價拍賣成交,打破了世界賽鴿拍賣的最高紀錄。去年,一隻名為Armando的4歲比利時雄性賽鴿以1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972.55萬元)創下了最高紀錄。這兩筆最高紀錄背後,據稱是同一位中國買家。
  • 世界上最大的雞-婆羅門雞,成年公雞高「1.2米」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雞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動物,現在去農村,還有很多人家養著雞,當然,雞肉在我們中國也是出鏡率很高的一種美食了
  • 始於唐代盆栽花卉生產的主要種類之一的比利時杜鵑
    比利時杜鵑(又名西洋杜鵑,英文名Rhododendron hybrida\n),木本植物,從比利時引種到我國。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花期可以控制。花色有(紅,白,花蝴蝶,粉紅 ,大紅,國旗紅)等。是世界盆栽花卉生產的主要種類之一。我國栽培杜鵑的歷史悠久。
  • 比利時天堂動物園開放獨特海景房 客人隔著玻璃與海象互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0日報導,在比利時的Pairi Daiza動物園,有一間名副其實的海景房  近日,一段視頻展示了世界上最獨特的酒店房間之一——通過一扇巨大的玻璃窗可以直接看到海象領地的房間。視頻中,一位小朋友在房間裡躺在枕頭上,一隻頑皮的海象正在玻璃窗前遊動。小朋友高興地看著這隻海象,海象正試圖隨著他的手來回遊動。  這套房間位於比利時的Pairi Daiza動物園。
  • 當寵妻狂魔成了藝術家,公開秀恩愛60年!|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
    >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6月25日起,正式回歸魔都靜安寺,上演新一輪刺激過癮的資本博弈。這部來自比利時獨立先鋒劇團Ontroerend Goed的作品,2017年在英國愛丁堡藝術節首演時就一舉成名。之後,它橫掃各大藝術節,在媒體與戲劇節專業領域獲得了多項獎項與讚譽。2019年12月,《金錢世界£¥€$》中文版在上海開演,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接待2000多位「銀行」觀眾,場場爆滿,座無虛席,大受好評。
  • 迷你世界那些通過特殊方式繁殖的生物,糰子很可愛,它設定最奇葩
    迷你世界可謂是當下最熱門的手機沙盒遊戲,在遊戲中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有一些動物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方式來進行繁殖,但有些卻需要通過比較特殊的方式。下面就來跟大家簡單盤點一下,其中它的設定是最奇葩的。在當前版本中糰子是沒有辦法繁殖的,不過據爆料,在後續的版本中可能會開放,繁殖的食物則是蘋果,畢竟糰子最喜歡吃這個。第二:戰鬥雞在遊戲中戰鬥雞的作戰能力是非常強的,它由普通的雞變異而來。戰鬥雞的性格非常狂暴,甚至還會主動攻擊玩家。
  • 曼德拉效應檔案:比利時藍牛
    年2018年12月初,比利時藍牛因體形巨大登上國際新聞,一時間成為全球熱門話題之一。主角是西澳洲一頭名叫尼克斯(Knickers)的黑白色筋肉公牛,牠的肌肉異常發達、走路時不停出現「肉紋波浪」,身上各個部位,特別是腰部、臀部、肩部和背部的肌肉都非常明顯,許多網友看完影片後表示震驚,認為牠被非法注射了類固醇催谷肌肉生長,並留言「這太瘋狂了,這些動物非常可憐」。
  • 準備好金蘿蔔 我的世界讓馬交配繁殖的方法
    導 讀 我的世界怎麼才能讓馬交配繁殖呢?很多新手以為把馬圈養起來就能讓他們繁殖了。其實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只會讓你等待,浪費你的時間。
  • 中國買家以千萬元買下比利時賽鴿 為啥這麼貴?
    近日,一條引發熱議的「中國買家以1250萬元買下比利時賽鴿」的新聞,讓與當代人生活漸行漸遠的信鴿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那隻創造世界紀錄的「新金姆」賽鴿是何來路?小小信鴿到底身價幾許?在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這些曾被打下「飛鴿傳書」烙印的信使還有哪些作用和價值?……帶著與信鴿小白們同樣的疑問,中新網記者專訪了中國信鴿協會副會長黃劍。
  • 《比利時的哀愁》終於有了簡體中文版!地位堪比《百年孤獨...
    這次,是簡體中文世界首度引進雨果 · 克勞斯的作品,由復旦大學青年學者、翻譯家李雙志傾力七年翻譯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學和出版意義。小說分為上下兩部(《哀愁》《比利時》),厚達 758 頁,共有 179 個人物,恢弘磅礴,宛如史詩,誠如英國《衛報》所言," 它就像一部《尤利西斯》規模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這部戰後歐洲文學史上不多見的傑作,不僅奠定了雨果 · 克勞斯的重要地位,還證明他確是喬伊斯、普魯斯特的繼承者。 實際上,德國評論界一直將其與《百年孤獨》和《鐵皮鼓》相提媲美。
  • 無需交配就能繁殖,25年自我克隆百萬
    這是潛水遊世界第7943次分享 出處/英國報姐 在比利時,有一片名為Schoonselhof的公墓。 這裡沉睡著比利時著名的作家、藝術家、奧林匹克運動員,沉睡著超過1500名在二戰中上升的大英國協士兵…… 但在最近,這裡出現了一個棘手的新問題—— 成百上千的小龍蝦,塞滿了池塘和溪流。
  • OPPO校園與青年藝術家共同助力環保 開啟衛星發射計劃賦能年輕人
    這次拍賣的作品中,除了四件由藝術家和學生共同創作的藝術作品外,還包括十件來自OPPO校園全球探索計劃和「Reno-vators」全球青年創作計劃中的藝術作品。本次拍賣所得的款項,將全數捐助予青年領袖基金髮起的科技文藝復興項目,用於支持南非電子垃圾藝術家 Francois Knoetze舉辦首次中國個展,以更進一步提升大眾的環保意識。
  • 專訪:中比合作精彩紛呈——訪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
    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5日電 專訪:中比合作精彩紛呈——訪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  新華社記者潘革平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比兩國全方位友好合作精彩紛呈,碩果纍纍,為兩國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