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讀科普書,16歲上清華,「學霸」陳鯤羽稱自己並不是天才

2021-01-08 騰訊網

學習的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學渣,第二種是學民,第三種就是學霸。對於學霸,許多人都認為是望塵莫及的,只有天生智力超高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學霸。但是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出現告訴了很多人,並不是只有天生聰明的人才能成為學霸,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你也有可能成為學霸。

這個人就是清華學霸陳鯤羽,遼寧人。他曾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得過一等獎,後來因物理成績名列前茅,16歲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就讀物理系。而他最早被人熟知的是在參加《加油向未來》這個央視舉辦的科普節目中。

在《加油向未來》中,陳鯤羽所展現的知識面讓人驚嘆,上到浩渺的宇宙,下到無垠的深海,沒有他不知道的。那些我們經常能聽到卻不懂的知識,比如等離子體、可控核突變和引力透鏡陳鯤羽都是信手拈來。對於科普類的知識,陳鯤羽可以說是無所不知,正因為他的驚人的知識量,被人稱為「鯤神」,最牛的莫過於在節目中,他以一己之力與23人組成的科學團抗衡。

清華「學霸」陳鯤羽稱自己並不是天才

在《加油向未來》中的出色表現讓陳鯤羽迅速吸了一大批的粉絲,人們紛紛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覺得陳鯤羽就是一個天才,認為一定是因為上天的眷顧,所以他才會變得這麼厲害。

可在一次採訪中,陳鯤羽就透露了他並非是什麼天才,他的成績也不是一開始就是這麼好的。而且他的父母就是普通的工程師。這就讓人更加的好奇,既然沒有顯赫的背景,那麼陳鯤羽是如何變得這麼厲害的?對此,陳鯤羽也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大家,其實這主要得益於從小培養的讀書習慣。

在他小的時候,父母會給他讀詩詞,看一些經典的書籍,陳鯤羽表示自己其實對這些並不是很感興趣。他真正喜歡的是讀科普類的書籍。幸好父母沒有阻止他的興趣,在他3歲左右就開始給他看很多的科普讀物,讓他有了解到了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學習到了很多在學校都學不到的知識。這也是他為什麼物理方面非常優秀的一大原因吧!

陳鯤羽的學習方法,也給到了家長們一些啟示:

幼兒時期不應該忽視科普知識的重要性!相信很多家長都像瑩姨一樣,給孩子買了很多書,但裡面卻缺少科普類知識。總覺得孩子那麼小,啥都看不懂!其實在美國的STEM教育理念裡,就包括了數學、機械、天文地理、生物科學、環境科學等等科普知識。

也就說美國孩子在4歲的時候已經知道地球自轉、公轉的概念了。一斤更了解宇宙和太陽系了!到了5歲的孩子已經明白了地球的構造,一些地理常識了。由此可見家長應該在孩子科普知識方面更上心了!那麼孩子幾歲可以開始看科普呢?

3到4歲的寶寶,他們才剛學會說一些簡單的話,還不懂得認字,所以這個時候給孩子看的科普書籍,儘可能不要帶有文字,更多的要以圖片認知為主。因為這時孩子的右腦正在高速的發展,右腦更擅長處理圖像信息,所以父母要利用孩子的這個特點,選擇一些有趣的科普書籍。

等到孩子5-7歲以後,對於之前有一直看科普書的孩子來說,可以開始給他看帶有文字,並且圖片更真實的科普類書籍。此時孩子的邏輯能力越來越強,已經能夠開始分析問題,思考事情。

或許我們的孩子不能像學霸陳鯤羽那樣有成就,但如果我們的孩子從3歲就開始看科普書,很早就開始打好了基礎,不知不覺中也能夠幫助孩子搭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能夠讓孩子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追夢中國致奮鬥」「「不是天才「,陳鯤羽
    走在學校裡,常常有同學向他揮手喊他「鯤神」,偶爾還會有小學弟小學妹們找到他的寢室,聊上一會兒,再要上一個籤名。在去報名《加油向未來》節目之前,他沒想到過自己會一夜之間走紅網絡,甚至登上熱搜榜。「清華學霸」「鯤神」「考試吉祥物」「我和清華之間只差一個陳鯤羽」……面對網友給他起的稱謂,這名18歲的少年笑著摸了摸頭,「我可不算『天才』,學校裡比我牛的人很多。
  • 他16歲保送清華,單挑23人科學團!網友:我和清華只差一個陳鯤羽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想讓孩子能夠有一帆風順的未來。而現在《最強大腦》、《加油!向未來》等節目也讓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優秀的孩子其實就存在在我們身邊。印象最深的就是《加油!向未來》第三季的總冠軍——陳鯤羽。他現在是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學生,非常的優秀。陳鯤羽被大家稱為「神一樣的存在」,16歲就被保送進清華。
  • 18歲清華學霸親自試驗,當觸碰電流那一刻,太牛了
    下面這位小夥子是來自於清華的一名學霸,只有18歲就已經讀大三了,他的知識儲備能力也非常豐富,他的名字叫做陳鯤羽。陳鯤羽給的答案是在鹽水中,而另一位小夥伴的答案和他相反。為了使得答案準確,陳鯤羽親自上場試驗。他所在的容器中是放了2%濃度鹽水,當電流通下來的時候,陳鯤羽表現的非常淡定,因為他對自己的答案非常自信。尤其是當他觸碰電流那一刻,臺下的學霸們都驚呼太牛了,太厲害了。
  • 《加油向未來3》總冠軍陳鯤羽:三四歲開始看科普讀物
    央視大型科普節目《加油!向未來》第三季決出18歲總冠軍陳鯤羽。這位清華大學物理系大二學生早在今年8月底第二期節目播出後就迅速走紅網絡,節目中,觀眾已經處處窺見這位小學霸的年輕氣盛,而在賽後的採訪問答中,只能說,這位清華才子比你能想到的更「傲嬌」。今年8月底,隨著《加油!
  • 姚班學霸陳立傑:16歲保送清華,18歲拿下IOI世界冠軍
    雖然今年只有24歲,但他在計算機領域已經是閃閃發光的明星: 16歲,拿下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NOI)的金牌,保送清華; 18歲,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績摘下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一戰成名,進入清華姚期智班; 21歲,從尖子生雲集的清華再次脫穎而出
  • 「網癮學霸」陳立傑:18歲獲奧賽金牌進姚班,曾得清華特等獎學金
    他高一時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高三婉拒谷歌實習邀請,曾放棄自己鍾愛的遊戲,努力學習,從重度網癮少年蛻變為一名理論計算機研究員。他是姚班學霸陳立傑,拿過清華特獎,如今在MIT讀理論計算機方向的博士。雖然今年只有25歲,但他在計算機領域已經是閃閃發光的「明星」:16歲,拿下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保送清華;18歲,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績,斬獲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進入清華姚班;21歲,獲得2016年清華特等獎學金;
  • 那個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廣東女孩,最後考多少分
    為什麼清華北大她都不放在眼裡?最後她又去哪裡呢? 一、豪言背後是實力,16歲少女天才出眾 在2020年8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了本年度的少年班錄取人員。名單中,有一位來自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格外亮眼。
  • 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近日,廣東一位16歲少女非常火,是一位超級女學霸,16歲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但是真正讓網友驚嘆的是她的學霸名言: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這句「懶得考清華北大」學神名言迅速刷爆網絡,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天才少女》,這個影片的小姑娘究竟天才到什麼地步?六歲半的她已經開始看過查爾斯齊默的著作《高等代數的演變》,開始自學微積分,在數學上的天分無情碾壓比她年長好幾十歲的外祖母。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有個同樣是天才的母親。她的媽媽窮極一生都在證明納維斯託克方程,在生下她後不久就自殺身亡了。
  • 曹原以外的天才們,有12歲上浙大的,除天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談起孩子的教育,她的父母說,從小都沒有給她太大的壓力,而是注重幫培養她高效率的學習方法,教會她如何正確分配自己的時間,同時從小就給她反覆念故事書講故事,教他她認得很多字,讓她愛上閱讀。 二、12歲考上中科大的龔民 龔民出生於1997年,湖北荊州人,他在6歲時就上初中,9歲時上高中,12歲時也就是在2009年參加高考,以639分的高分被中科大錄取,在2013年也是在他16歲時被順利保送本校研究生。 由於自幼父母就離異了,所以他早期主要是由姥爺和姥姥撫養和教育。
  • 狂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女孩,最終成績是多少分?
    狂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女孩,最終成績是多少分?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方法。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沒文化只能幹些粗活累活。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考驗,跨過了這道坎,前面的路就平坦了很多。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一年取得碩士學位;17歲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1歲博士畢業,24歲即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史上最年輕的教授;31歲那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天才獎」和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
  • 年僅16歲的她直言:想讀清華,但是因為懶!所以考取中科大少年班
    前段時間網絡上充斥著鋪天蓋地的錄取信息,有自強不息接而被中科大錄取的腦癱少年,有考試結束搬磚的清華準學子,有高考696分卻只想當兵報效祖國的學霸……而皆如此類的信息中,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句話:我也想讀高三考清華,但是就是懶。
  •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一年就看一次電視,基本不用手機,別人閒聊時她爭分奪秒做題  最近這個月,浙江省西洋棋隊主教練王文浩的朋友圈發的內容都和一個人有關,那就是從他手裡走進國家隊的朱錦爾,剛剛結束的濱海新區杯公開賽上過五關斬六將的戰績,還有最近獲得2018年度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王文浩感嘆道:「不同的人生軌跡,同樣的絢麗綻放
  • 14歲讀大學,17歲讀博,31歲獲得菲爾茲獎,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
    他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陶哲軒,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童年時的陶哲軒不僅是個濃眉大眼的萌娃,更是早早地顯示出了過人天賦——兩歲時,他就開始教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數數;三歲時,還會用洗滌劑在玻璃上噴寫算術。7歲的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並出版了一本關於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的書;8歲參加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為滿分);之後,陶哲軒分別在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分別獲得銅牌、銀牌、金牌。
  • 嫌高三辛苦,16歲女生懶得考清華北大,直接去上中科大!
    對於高中生而言,高三是最辛苦的一年,如果能免去高三的辛苦,直接讀大學,並且還是名牌大學,相信是很多高中生的夢想! 廣東陽江就有這麼一名16歲的高二女生冼奇琪,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布了2020級少年班考生錄取名單,共計錄取48名考生,她名列其中!
  • 陳立傑:從網癮少年蛻變成清華學霸,24歲最佳論文獎「連中三元」
    他曾是老師和父母眼中沉迷網路遊戲、網吧通宵的網癮少年,可在短短幾年後卻成為了眾人眼裡保送清華、摘得國際信息學奧賽桂冠的神級學霸,對計算機的無悔付出與毅然堅持,令陳立傑實現了自我的「救贖」。在初中同學們都忙著上各式各樣的數理化補習班時,陳立傑卻開始自學計算機編程,憑藉著自己的熱愛去參加信息學競賽。但所有的努力都在他名落孫山後化為泡影,甚至連一向對他包容的父母也勸他放棄,希望它能把自己的時間用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上。可陳立傑從未向面前的困境妥協,他仍舊堅持著自己對計算機的熱愛,打磨著自己的編程能力。
  • 智商超霍金的數學天才,16歲從哈佛畢業,FBI動用五百特工抓捕他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智商超群的天才,比如今天我們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卡辛斯基。卡辛斯基 出生於芝加哥,祖上是正兒八經的波蘭人,由於出生於中產家庭,從而從小就得到了極其優良的教育環境。卡辛斯基從小就非常內向,但智商卻特別高,在12歲的時候,他在智商測試中就拿到了167分。
  • 奧數隊隊長走進《最強大腦》舞臺,清華學霸們私語:數學大神來了
    俞辰捷,大家都稱其為「俞神」,中國奧數國家隊隊長,他是十年而一出的數學天才。愛因斯坦曾說,天才是99%汗水,加上1%的靈感,我認為不然,天才應是天賦最大,其次是興趣,再者是努力。自從《最強大腦》於2014年由江蘇衛視打造以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北大數學之王」之稱的俞辰捷參加的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