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繫辭上》
《周易》包括《經》和《轉》兩個部分,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和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各時期民族文化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播有深遠意義。
正確認識什麼才是《周易》
很多人都把《周易》看作是一本算卦書,但事實上這是很片面的,《周易》從夏代開始經歷了很多的演變過程,直到殷商末年時期周文王將之前的易經重新演繹,最後形成了周易,但是即便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易經還是在不停的進行演變的。
人們習慣將周易中的「周」字總結出三種含義:第一表示周朝,就是指出演繹易經的人是周文王;第二表示周遍,就是說易經中的內容包含了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囊括在內;第三則表示周轉,也就是周而復始的意思。
周易六十四卦,象徵了事物發展經過,也就是從產生一直到結束的整個過程。
周易中的「易」字也有三種含義:第一種表示變易,也就是說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生老病死是事物發展產生的必然結果;第二種表示簡易,是說事物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可以遵循的,也就是所說的陰陽、動靜、剛柔、損益、減增;第三種含義表示不易,也就是說事物無論怎樣變化變的是現象,變化規律是不變的。
《周易》都講了些什麼?
《周易》包含了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做佔卜之用,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沒有讀懂周易,只是把它當做算命、佔卜、問卦一類的書籍,但事實上,周易還包含天幹地支、五行、星宿等,它所蘊含的道理並不僅僅是用於卜算,它還將哲學、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學科融為一體,是知識面非常廣的一本書。
《周易》認為天地萬物分陰陽,例如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山為陽水為陰。也就是所提出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宇宙中所有事物變化的規律就是陰陽關係的此消彼長,周而復始,陰陽相生相剋便是最本質的自然規律,這種簡單的規律適用於多個方面。
為什麼要讀《周易》?
「不知易,無以言太醫。」——醫聖孫思邈「不知易,不可為將帥。」——唐代虞世南
由此便可得知周易所涵括內容的廣泛,其陰陽和六十四卦的概念可以對應人體的部位,所以用周易的理論來闡述人體各個器官組織之間的聯繫,也是中醫一直在沿用的一套體系。
周易中的很多理論被後代的一些著作應用,譬如《黃帝內經》、《道德經》、《鬼谷子》等。
周易中的智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於生活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周易》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告誡我們做人應有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格,寬以待人,不斷進取,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周易》又言「亢龍,有悔。」告誡我們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應該戒驕戒躁,一位只知攀登的人,很有可能會招致災禍,登高易跌重。
所以學習《周易》能讓我們對於自然科學等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周易中的道理其實淺顯易懂,重要的就是能夠潛下心來學習,它可以教你如何正確的認識、接納並且利用變化,無論對於工作還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彩圖註解,有原文有註解,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恰逢新年大促,現價只要55元,也就是兩盒煙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